第40章 朱标:母后走后,竟有人能劝父皇,谁啊?

作品:《大明:吕氏毒圣孙?开局十二符咒

    “皇上驾到!”


    东宫众人全部跪迎朱元璋。


    朱元璋面色冰冷,直接到了太子朱标的床前。


    朱标已经醒来,半躺着,正在发呆。


    “儿臣恭迎父皇。”他见到朱元璋进来,连忙要下床迎接。


    “给老子躺着。”朱元璋挥手。


    朱标便没有下床,他面色苍白,起色很差。


    朱元璋想起了朱英说的话,轻叹一声,声音温和:“标儿,咱平时是不是给你的压力太大了?”


    朱标懵了片刻。


    他从小到大,极少看见朱元璋有这么温情的时候。


    “没……没有,是儿臣自己不够努力。”朱标道。


    “标儿,以后咱对你不会那么严苛,哎,你这个太子,也是太苦了点。”朱元璋叹息。


    朱标不可思议的看着朱元璋。


    自从母后离开之后,父皇性情大变,变得越发暴戾,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堪称残忍至极。


    再也没人能拦住他。


    今儿,怎么变得这么温和了?


    “咋又哭了?”朱元璋看到朱标流下眼泪,他自己眼睛也湿润了。


    “父皇,儿臣想母后了。”朱标擦去眼角的泪。


    朱元璋抬了抬头,不让自己的泪水落下。


    他之前总听刘伯温感慨寂寞,什么‘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什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时候他就会骂刘伯温矫情。


    可马皇后走了后,他终于知道什么是寂寞。


    白天没人吵架,晚上没人说话,这就是寂寞。


    “你母后临终前对咱是十分的放心不下,她希望咱做一个好皇帝,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希望子孙贤才辈出。”朱元璋声音很低,“咱都记着呢,咱怕没做好,下去没脸见她。”


    在他的心中,洪武朝的皇后就只能是马皇后。


    ……


    朱标眼神幽幽。


    他们父子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的谈话了。


    “父皇,我刚刚还梦见雄英了,他和你站在一起呢。”朱标揉了揉眼。


    朱元璋暗惊。


    心想,你不会是在法场上看到我们了吧。


    “雄英他长高了,十分英武。”朱标脑海中都是朱雄英小时候的画面,“雄英小时候比较大胆,跟父皇你很对脾气,还有老四,我记得老四偷偷带他去骑马,摔的鼻青脸肿的。”


    “咱还以为你都忘记你这个大儿子了。”朱元璋道。


    “怎么会忘记?那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朱标苦笑。


    “是啊,那也是我们朱家第一个第三代,咱记得他那些叔叔都抢着逗他。”朱元璋眼神变得柔和。


    “父皇,其实我知道你偏爱雄英。”朱标一笑。


    “爷爷奶奶疼大孙,这不正常么。”朱元璋笑问,“要是雄英还活着,你会怎么样?”


    “父皇,人死不能复生。”朱标一叹,“我很后悔当时没有多陪雄英,所以,我会珍惜现在,多陪儿子。”


    “你做的比咱好,咱把儿子都扔出去了。”朱元璋无奈的笑容,“谁让他们是咱朱元璋的儿子呢?”


    朱标知道父皇说的是分封藩王的事。


    当初分封藩王,是遭到了极大的阻力的。


    他清楚的记得,在二弟,三弟和四弟就藩之前,父皇没有设宴送行,而是父子四人说了几个时辰的话。


    父皇告诉了三个弟弟九个问题。


    他尤其记得那天是十月初八,父皇说那那天是朱家的忌日。


    因为爷爷奶奶就是在那天饿死的,下葬的时候,没有棺材,甚至连鞋子都没有。


    “大明的基业,就建立在你们爷爷奶奶的骸骨之上,建立在千百万苍生百姓的骸骨之上,你们每次抬起头来的时候,要对得住天道,低下头的时候,要对得起在地下的先人。”


    “今天,爹应该恭喜你们,却引出一片大悲大痛,也挺好。如果你们听了这些话,觉得痛了,不安了,那是好事,说明你们已经长成了。”


    “听着,你们立刻启程去各自藩地就藩,爹不留饭也不赏酒,刚才爹的那番话,那九个问题,那九件既难言又不能不言的事,就当做给你们壮行了,娃儿们,上任去吧。”


    朱标对当时父皇的话记忆犹新。


    天下做父母的,谁不希望孩子就在自己身边呢。


    可他需要把自己的儿子放出去。


    朱家的孩子不去守卫边疆,谁去?


    “标儿,今天有人跟咱说咱给你的压力太大了,咱觉得他说的对。”朱元璋一笑。


    朱标眼中闪过惊诧。


    自从母后走后,没人敢劝谏父皇,也没人能劝动。


    这父皇口中的人是谁啊?


    ps:凌晨码字,求一朵鲜花一张评价票,一张月票,跪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