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他必须要获提名奖!(四千字!)

作品:《我只会拍烂片啊

    实际上……


    青春电影在电影分类中属于一种很特殊的存在。


    说是文艺片吧,其实又不算,他拍不出真正的很内核深层次东西,但你又不说文艺片吧,但总有一些人把它整成文艺小清新,然后在结局的时候用所谓的成年人视角拍成压抑悲剧。


    甚至在尾声的时候,又补一句类似“那一年,我在夕阳下的奔跑,这是我的青春”之类模棱的文艺话赚一波的眼泪完事。


    威尼斯电影节上很少有这样的电影参展,以前的时候倒有一些,但随着时代开始进步以后,这样的现象很少出现,更多的是反应社会现状,时代现状的电影…


    当然,《我们的青春》不太一样。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知名导演跟新锐导演的交接棒,而且这个噱头在很早很早,嗯,早到沈浪这家伙还在混吃等死挂科的时候就在炒作了。


    威尼斯电影节自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虽然这个世界的电影节奖项还真没像另一个华夏一样成为大资本的操控工具,但天辉公关团队轮番上阵铺垫,各种关系一打点,然后别的不说,至少获提名奖的概率倒是大大提升了……


    张毅君不想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出岔子……


    同时赵宇也不想自己正式崛起的第一部电影出岔子……


    至少……


    不管怎么样,获得提名奖以后得再来个正式奖项吧?


    小一点的奖项也没问题。


    不然捧着安慰提名奖,啥也没有回国,那也实在是太丢人了。


    这不得成为张毅君退休的人生污点了?


    可是……


    从进入放映厅到电影播到最后的剧情……


    除了几个几个后排的意大利评委团之一的人还在指指点点以外,其他人越来越少了。


    “他们为什么走了?”


    “很明显,我们的电影他们没兴趣……”


    “我们不是有公关吗?”


    “嗯,不过,公关也只能保证拿提名的概率大一点……不过青春电影这样也正常……”


    “这……”


    “而且公关现在要忙的事情就是把你的乱七八糟绯闻给压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


    伴随着张毅君无可奈何的声音,赵宇回头看了看逐渐有些空荡的放映厅……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


    “娃上高中了,在城里……嗯,是一所好高中!”


    “有很亮堂的日光灯,听说,还有一个大电视,很大很大的电视……”


    “能连电脑的那种电视……”


    “真好啊……”


    “想去看看娃的学校里的教室是不是真的那么大,真的那么……跟电视上那样……”


    “……”


    《我们的青春啊》的海外版跟国内版如果真的认真比较的话,那绝对是两个版本。


    同样的剧情,同样的故事脉络,但是不同的剪辑和配乐却把剧情渲染得完全两个概念。


    片头先是一片黑暗,然后,黑暗慢慢地呈现出一丝白色的闪光感……


    隐隐约约的,一间简陋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泥瓦屋露在了镜头前。


    长镜头慢慢地朝着前面移动,似乎是一阵风,把门吹开……


    长镜头继续往前移,移到了一个灯泡上……


    灯光无比昏暗。


    然后,幽幽声音响了起来……


    镜头逐渐拉下,慢慢地拉到了一台电视机上,电视里播放着一片招生广告,招生广告里,绿树成荫,洁白的长道,来来往往的繁华都市,配着那一间间雪白到似乎有些神圣感的教室……


    电视机前,一个形容枯槁的老农呆呆的看着电视。


    他嘴唇动了动。


    眼神透露着挣扎……


    “城市里,好干净啊……”


    “我……”


    “要去……看看吗?”


    说完这句话以后,屋外的风声响起,老农似乎受到了惊吓一样,下意识地看着屋外。


    “我……”


    关好门以后,老农低下了头。


    依旧是昏暗的灯光,依旧是那台播放着招生广告的电视……


    以及……


    桌子上似乎有些腐了的,系着红绳的半袋香蕉……


    香蕉边上,有一张孩子的露着笑容的照片……


    “爸,生日快乐……”


    “……”


    ……………………………………


    放映厅里。


    一些影评者看到开头的这一幕以后愣住了。


    他们根本不相信这个版本的电影就是《我们的青春啊》。


    剪辑叙事风格不一样,后期处理风格不一样,甚至连内容细节都不一样。


    比如,这一段剧情,似乎在华夏的版本里根本就没出现过……


    “沈浪拍了两部电影?”


    “不对!是一部电影……”


    “但是,为什么感觉,怪怪的?”


    “……”


    随着剧情的逐渐发展以后,影评者们更懵了。


    各种各样在华夏版里乱七八糟的恶搞剧情故事,在这个版本里,却突然仿佛变成了一幅幅蒙太奇的叙事回忆……


    看似乎一些乱七八糟的废话,但在剧情里却有一种人物推动的作用。


    前方的荧幕上依旧在推进着剧情,剧情推进到了学校里。


    学校里……


    一个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一一登场了。


    平静的班级里回荡着契科儿的钢琴曲《青春绽放》,旋律逐渐涌起,一个个穿着干净的衣服的学生陆陆续续地走了进来……


    窗外,一只只白鸽掠过,然后飞向遥远的天空……


    “咕咕咕咕”


    隐约间,仿佛能够听到鸽子的声音。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已经回到了曾经那个单纯而又美好的年代……


    “老师好……”


    “……”


    起立的学生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没看过电影的人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其中一个女主角身边的空位以及另外一个趴着的学生……


    伴随着美好的音乐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正经。


    令人不自觉就产生了一种这是一个充满着希望与干净的城市。


    “契科儿果然是大师,他的配乐,果然厉害!”


    “……”


    有一些人感慨了起来。


    如果,没有契科儿的配乐的话,估计这种美好的感觉真的很难感受得到……


    平和,平和……


    然后……


    一个转学生走了进来。


    配乐逐渐变成了《恋爱的旋律》。


    “报告!”


    “……”


    所有学生都看向那一边,然后……


    蔡佳明和秦瑶的一次对视。


    仿佛……


    一眼万年!


    所有的人都产生一种男女主即将在一起的感觉……


    但……


    很可惜,他并不是主角。


    ………………………………


    每一次情景转换都会配合着切换一次音乐,而每一次切换音乐,都很完美地融入了剧情的气氛之中。


    刚开始的音乐气氛非常美好,当影迷们习惯了那种美好,并且决定沉浸在这种美好里的时候……


    配乐逐渐悄然开始改变了……


    随着配乐开始改变之后,一股无法形容的不好奇怪感浮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仿佛,暴风雨降临了。


    事实上……


    暴风雨彻底地降临了!


    猝不及防的,出现了一个拿刀的老农……


    “你们谁欺负了娃!”


    “你们谁!”


    “你们谁!”


    “啊!”


    “……”


    血红的眼睛。


    已经精神崩溃的精神。


    他盯着所有人,质问着所有人……


    怒吼,仿佛压抑不住心中的咆哮。


    怒吼声,伴随着契科儿的《暴雨来临》的前奏声,让所有影迷吓了一跳。


    然后,有人认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片头的那个老农……


    但是……


    这个人已无恐惧!


    也无怯生……


    他只是……


    状若癫狂!


    这是怎么了?


    崩溃的声音,让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特别是血红的眼睛里,夹杂着眼泪,以及缝补的裤脚……


    这个老农的一切一切,都与这个世界似乎是格格不入……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影评者们又愣住了。


    这一幕确实在《我们的青春啊》出现过,但是出现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拍摄的角落似乎是另外一边,配乐也完全不一样,华夏版本确实能听出咆哮,但是配上《吉祥如意》的配乐,实在是让人心态莫名崩盘……


    但是这个版本……


    …………………………


    “杰夫,这个演员是谁?”


    “啊?”


    “这个演员是谁!”


    “他好像……叫……福周?嗯,不对,叫周福,华夏的名字要倒过来念……”


    “情绪非常感染人,看起来完全不像是表演!有一种,用华夏的词语来说,叫“入木三分”!这个人在这里吗?”


    “这个人……我……”


    “先继续看着吧,看他后续的收尾表现力怎么样。”


    “嗯。”


    角落里,一个老人认真地看着电影。


    事实上,他也被这种癫狂的演技给惊艳到了。


    他拍了那么多电影,遇到的角色也不少,但是真正能演出感觉的真不多……


    基本上都是影帝级的存在了。


    随后,他继续看着电影,但是越看的时候,他越觉得这部电影很诡异。


    叙事风格,以及拍摄角度,甚至剧情的风格以及配乐的节奏感……


    非常符合意大利的音乐电影,但又不是纯粹的音乐电影。


    “他们欺负娃!”


    “他们欺负他!”


    “他们为什么欺负他!”


    “城里人为什么要欺负我们……”


    “为什么……”


    “都在欺负我们!”


    “……”


    所有人感觉是癫狂,但是,最后却是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的满满绝望……


    然后,老人看到了整个电影里很讽刺的一幕。


    老师不是老师……


    转学生不是转学生……


    卖煎饼果子的并不是煎饼果子……


    校长不是校长……


    黑色幽默伴随着每一段叙事的,内容的小背景,让他又感觉到了惊艳!


    当然,剧情看起来有些不合理。


    但是,越是觉得不合理,就越感觉到了这种深深的讽刺……


    后来……


    慢慢地,剧情又开始了推进,推到了崩溃的农人的身世,推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场火灾……


    每一幕中,农人的绝望咆哮都在升华,配着背景音乐,似乎把这种升华弄到了最深层次的艺术质感。


    老人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心情压抑,但却又充满着形容不出来的宣泄感。


    甚至,结局又开始了一种物质和梦想的反思……


    曾经,梦想当老师的理发师,最终因为物质,又觉得自己的梦想就是理发师。


    仿佛一个个圈子……


    然后……


    一个个因果轮回!


    “这个周福!他必须是最佳男演员!”


    “那个……艾尔先生,男演员是导演沈浪……他是男配……这资料上是这么写的,嗯,电影资料就是这样的……”


    “什么!”后排的老人难以置信地盯着这一幕,随后,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最终点点头“我的提名名额票,就给他,就最佳男演员奖吧,他必须获奖!”


    “嗯…我倒想提名这部电影的最佳编剧……这电影,好像有点意思…”


    “好!”


    …………………………


    试映结束。


    影迷们离开电影院的时候感觉到了一阵恍惚。


    影评者们更是心情复杂。


    “为什么这么优秀的电影,在国内要剪辑成为那样乱七八糟的!”


    “失去了原来的精华,简直是自己打自己脸!”


    “……”


    “这种电影在国内过不了审……”


    “但是,就算再过不了审,也不能这样乱剪吧……”


    “……”


    几个影评者对比了一下国内版,一度想骂娘,觉得不骂一下沈浪,心情就舒服不了一样。


    …………………………


    华夏。


    周福关上店门以后揉了揉太阳穴。


    店里生意因为《我们的青春啊》的关系好得不得了……


    他成店里的名人了,每天都有那么一帮人跑到店里啥事不干,就找他合影。


    这本来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拍完电影以后,他就总是失眠,然后……


    总睡不着……


    情绪一直沉浸于电影之中无法自拔。


    他明白,他得抑郁症了,入戏太深,到现在还没出来。


    “算了……”


    “……”


    “嘟嘟嘟。”


    “……”


    “嘟嘟嘟。”


    “……”


    “喂,沈导……我挺好的,威尼斯?护照我是有的,但是,之前也说了,我不想出国……”


    “……”


    “嗯?我可能……要获最佳男演员奖提名?”


    “……”


    “那,不管能不能先获最佳男演员奖提名,我还是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