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萧逸口出狂言

作品:《太子英明

    一阵飞快地思索之后,萧逸还真是找出了对策。


    立即,萧逸向中间一站,拱手说道:“启禀父皇,儿臣向户部借钱,乃是为了大夏国的民生,也是为填补大夏国空虚的国库。”


    为了大夏国的民生?


    为填补大夏国空虚的国库?


    莫说群臣皆是乱翻白眼,就连萧天行也是在心中大骂,你这混小子,找什么借口不行?


    就算是说,你被人坑了骗了,哪怕是被敲诈勒索了,朕都会给你一个台阶下。


    你非要搬出这样的理由来。


    你用这些银子干什么去了,朕摸摸脚指头都能猜到,肯定是风花雪月那种场合了。


    哼,一百万两白银。


    若非是猕猴定案和李猪儿之事,朕现在就会废了你的太子之位。


    萧逸不急不慢道:“启禀父皇,儿臣借钱,乃是为了研发一种叫做压水井的东西。”


    压水井?


    众人皆是一愣,暗想,水井就是水井了,怎么压?


    将水井的井口压住了,还怎么用水桶打水?


    萧天行问道:“太子,何为压水井?”


    萧逸笑着说道:“此物,乃是铁制之物,外形倒也算是简单,体积也不算大。”


    “一旦此物被制造出来,便可通过简单的手工操作,便可将水从地下取出。”


    “第一,投井、投毒之事,不会再有发生。”


    “第二,不论距离河道远近,皆可打井抽水,用于田地灌溉。”


    “第三,此物一旦销往东洲各国,我大夏国获益之丰,绝对无可计量。”


    “第四,东洲各国各有物产,而我大夏国盛产铁矿,此物一出,其余各国必然效仿制造。”


    “而我大夏国乃是铁矿出口大国,到时候铁矿价格必然暴涨,我大夏国的国库会再次得到一次充盈。”


    “第五,……”


    听着萧逸滔滔不绝地将压水井的好处一一道来,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还没见过压水井,但若是萧逸所说是真,这个压水井带给大夏国的好处,绝不仅仅是萧逸说的这几种。


    大夏国地域广大,有很多空地,因为距离河道太远,灌溉不方便而被弃


    置。


    可有了这个压水井之后,那些空地就能被开垦成良田,大夏国的粮食产量不知道会增加多少呢。


    所有人的呼吸,似乎都加重了不少。


    萧天行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即问道:“逸儿,可有图纸?”


    萧逸笑道:“启禀父皇,因为此物在设计成功之前,务必要保密,故而儿臣将图纸藏在卧室之中。”


    “藏图地点,只有儿臣一人知道。”


    “父皇既然想先睹为快,待今日议事之后,儿臣便回太子宫一趟,将图纸取来。”


    “好。”萧天行点了点头,“太子从户部借钱之事,暂时不议。”


    暂时不议?


    群臣中不少人都直翻白眼,就凭萧逸随口说了一个压水井,莫说实物了,就连图纸都没有,就暂时搁浅了?


    傻子都能看得出来,萧天行这是故意放水,给萧逸时间去准备。


    但是,萧天行都这样说了,众人中就算有人心中不满,也不敢再说什么。


    顿了顿,萧天行又说道:“河东大旱,颗粒无收,此事关系到大夏国的国运,须得马上解决。”


    “此番,受灾百姓多达五百万之众,仅靠户部百余万两银子是不够的,不知诸位可有什么筹钱的妙计啊?”


    话音落地,就落地了,没有一个人接萧天行的话。


    等了一会儿,萧天行失去了耐心,冷冷说道:“朕决定,从内库中拨出二十万两白银,用于救灾之用。”


    萧天行的内库,总共才有五十万两白银,一下子就拿出了四成。


    这么一来,这些大臣就沉不住气了。


    还是秦山林第一个跳出来:“启禀陛下,微臣愿意捐三万两白银。”


    秦山林财大气粗,当初打仗的时候,光是萧天行的赏赐就不少。


    有了秦山林打头,这些大臣们就纷纷跟上了。


    有捐一万两的。


    有捐五千两的。


    有捐三千两的。


    最少的一个,御史中丞魏少征,只捐了三百两。


    不过呢,大家都知道,魏少征两袖清风,这三百两也是他咬牙挤出来的。


    萧天行让于有山算了一下,加一起总共才三十万两。


    再


    加上户部的所有积蓄,也不过是二百万两。


    买粮食赈灾,然后是灾后重建,费用大着呢。


    光是买粮食,就得买够这些灾民到明年收秋之前的粮食,绝对是天文数字。


    这时,刑部左侍郎龚炎天眼珠一转,朗声说道:“启禀陛下,陛下与微臣等皆有所出,虽说多少不一,却也是一份心意。”


    “太子乃为储君,也应该心系万民,有所表示才对,请陛下明鉴。”


    让太子有所表示?


    有些大臣,心里登时乐了。


    谁都知道,这个恶太子早就把朝中大臣,以及京城内的富商借了一个遍。


    若非是借不到钱供他挥霍了,恶太子也不会将手伸向户部的。


    太子宫的财政情况,几乎是朝中人人皆知的,连一千两都拿不出来。


    就算,萧逸能拼凑出一千两来。


    可堂堂大夏国的太子,在河东旱灾这么大的事情跟前,只捐一千两,丢人就能丢到东洲去了。


    可萧逸若是再筹钱,估计除了萧天行之外,不会有第二个人会借给他钱。


    至于萧逸的岳父秦山林,虽说是财大气粗,但他对萧逸这个太子女婿一直很冷淡。


    据说,从秦雪茹嫁入太子宫之后,秦山林就没跟萧逸说过一句话。


    想让秦山林借钱给萧逸,恐怕就算萧天行下旨,也不可能做到。


    “……”萧天行望了萧逸一眼,微微皱眉,没有开口。


    萧逸问道:“敢问彭大人,不知河东赈灾,共需要多少银两?”


    户部尚书彭启旺回答道:“老臣粗略算了一下,至少需要五百万两。”


    萧逸点了点头,笑着说道:“父皇和诸位大人慷慨解囊,凑了三十万两。”


    “户部的一百七十万两,暂时不要动,以应对不时之需。”


    “这么一来,距离五百万两的赈灾款就差了四百七十万两。”


    然后,萧逸突然一个转身,向萧天行拱手道:“父皇,灾情如火,不可有半点耽误。”


    “剩下的四百七十万两,由儿臣负责,明日凑齐。”


    “啊……”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口出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