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闻仲:我那单纯至极的王上!

作品:《封神:我多子多福,只为振兴人族!

    “王上?”


    那些叫嚣着要一头创死在这龙德殿,以死明志的大臣,一时间都停下了他们的叫嚣声。


    他们抬头,目光不解的看向帝辛。


    显然没有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正常的人王,听到他们这句话,不是应该感觉到害怕么?


    毕竟,他们这一创弄不好,他们就青史留名了。


    至于被他们半胁迫的帝辛,是否会在历史中留下骂名,可与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眼看着帝辛半点也不为动容,甚至还叫来殿外的侍卫,想要帮他们一把。


    那率先提出这个说法的人懵了。


    他不是那些一心想着青史留名的文臣,他想活的长长久久。


    这次会主动带头出来,也是觉得这是个讨好其他贵族们的机会罢了


    没看他第一个出来,那些素日里对他不假辞色的贵族之人,一个个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结果,结果这事情怎么落到现下这个田地?


    对这人来说,现下他的境地是很尴尬的。


    青史留名,和生命二者,他内心是有点想要选择生命。


    可他神兵那些文臣,一个个都梗着脖子。


    还有人表示,创就创,今日他创死在这里,日后史书也只会记载,他为阻止帝辛暴政,创死龙德殿。


    大商文臣也有武义或修为在身,并不如何孱弱。


    只在那殿外侍卫的手下,这些文臣仍是显得,瘦弱不堪。


    眼看着想要以死明志的文臣们被侍卫抓住,帝辛终于慢悠悠的开口了。


    “你们不是不想孤纳各诸侯之女为妃么?”


    “给你们一个机会,在这里创死,每撞死一个,我就少纳一个诸侯之女,或者贵族之女为妃。”


    帝辛说到这里,语气稍微停顿了片刻,看着那面露喜色的文臣,极为残忍的继续说道。


    “然后,将这个名额送给百姓之女,或者是平民之女。”


    在大商平民百姓,是两个阶层。


    平民大多指的是没有奴籍,也无一官半职在身的人。


    这种人,无姓只有名。


    反观百姓则不同,他们或多或少,对大商做出了些许贡献,被人王赐了姓,有些还是所在地的富绅,或者小官一类。


    但平民、百姓这两类人,在朝歌城中,那些贵族们的眼里,是可以与牛羊相等同的。


    帝辛广纳后妃,如今看来是无法改变其想法了。


    不能改变想法,朝中这些出身贵族的朝臣们,需要想的就是要如何在这件事情中获益。


    例如,把自家女子送入宫中什么的。


    这样一来,名额的骤减,损伤的便是他们的利益!


    本来还一个个事不关己的朝臣们,也下了场,高呼着“王上三思!”


    “此举万万不可!”


    “此举,有何不可?”


    帝辛淡淡的看了朝臣们一眼,似是疑惑不解。


    “王上,您此言为大商牺牲,愿自降身份,取七十二诸侯之女一事,臣觉得此计甚好。”


    “这些人等,不顾江山社稷,胡乱质疑王上决定,王上不计其言行无状。”


    “他们反倒觉得王上仁慈,得寸进尺,实在可恶。”


    “依臣看,不若杀之、敬百。”


    说话这人,是个武将。


    具体叫什么名字,因为在封神演义中,这人不大重要,帝辛一时也忘记了。


    只,这人提议出来的这个办法,倒是有趣。


    一个个大帽子扣下来,那几个想要以死明志的文臣,就是被他杀了,也不会有人反对。


    只,若日后国运仍是不足,大商仍旧分崩离析,被西周取而代之。


    现下,他杀这些文臣的举动,是否会变成他暴政的一条呢?


    帝辛眼中带着点点深思,只下达的命令,没有半分迟疑。


    “尔等殿前质疑孤,孤宅心仁厚不与尔等计较。”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孤需要尔等去完成一件事情,来抵挡今日犯下过错,可愿?”


    这几个文臣真的说来,也就是反驳了帝辛一下。


    帝辛是能选择杀掉他们。


    只对比杀了他们,帝辛目光缓缓的落在了其他朝臣的身上。


    帝辛觉得,杀了他们太过轻巧,让他们成为他手中的剑,方才有趣。


    若有人想要轻举妄动,再杀不迟。


    在帝辛之前说要从平民、百姓里选取女子入宫一事时,这些叫嚣着要以死明志的文臣,顿时哑口。


    他们明白,这事若真的因他们促成。


    怕是整个朝歌的贵族圈子,都会对他们唾弃万分。


    莫说他们身后会有何平叛,就是他们家族,怕是也不会得个善终。


    一时之间,文臣们噤若寒蝉,不敢再说“以死明志”四个字。


    听到帝辛的话,他们也只是拱了拱手,不敢言语。


    实在是,被吓怕了。


    他们为帝辛选了三条路走。


    结果帝辛一条都不走,帝辛直接掀翻了桌子。


    这还怎么玩?


    此时之后,广纳后妃一事,再无人敢来。


    这事,自然也传到了从朝歌出发,发兵北海的太师闻仲。


    闻仲看着前来传达消息的信使,眼中满是震惊。


    “此事,当真是大王同意下来的?”


    在闻仲的手中,拿着的就是对那以袁福通为首的七十二路诸侯,发布的纳妃之策。


    北海七十二路诸侯是不好打,闻仲也做好了长久战的准备。


    只,再不好打闻仲也没有半分服软意思。


    现在,突然整出来这么个事,闻仲整个人是震惊的!


    震惊之余,他对于帝辛更是暴怒不已,要不是不在朝歌,闻仲怕是会选择冲进寿仙宫,把帝辛暴揍一顿。


    “回太师,却是如此。”


    “只……”


    信使说话吞吞吐吐的,让闻仲听的是老大不痛快。


    “是什么,还不快说!”


    “是是是。”


    “只是这个事情是由王上提出,最后促使计策落为现实的,是尤浑、费仲两人。”


    “他二人说……说让王上以和亲,安抚其余诸侯。”


    信使说这话说,战战兢兢的,生怕哪里说错了,就被太师一剑砍了。


    不怪信使害怕,实在是此刻闻仲的表情太过吓人。


    闻仲那样子,好像要将谁吞吃入腹一样!


    实在是骇人的厉害!


    “继续说,商、商相就没有阻拦么?”


    “阻、阻拦了,商相因此还罢了官,说是身体不适,且王上也长大了,不再需要他什么的。”


    信使听闻仲终于问到了点子上,连忙将商容要他说的话,飞快的说与闻仲听。


    “大王、大王竟有如此心性!”


    不知怎的,闻仲眼中愤怒突然消去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