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诊金

作品:《重生之嫡女云昭

    这事迫在眉睫,杨云昭招来张正,几人做了一番商量。


    张正离去后,江皖舒泪眼莹莹地对着杨云昭行了个大礼,杨云昭刚忙去将她扶起:“皖舒,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况且,还不知道我这法子管不管用呢。”


    江皖舒面上尽是感激:“知道我家处境的,谁人不是躲得远远的,你此时还肯伸出援手,无论成与不成,皖舒都记下云昭的这份情。”


    绛红在门外呵斥:“鬼鬼祟祟的在做什么!”


    接着就是一个小丫鬟的声音:“绛红姑娘,你可不要乱说,我不过就是在打扫庭院,什么叫鬼鬼祟祟的。”


    “去远处打扫,莫在这里。”


    小丫鬟似是不愿,磨磨蹭蹭的往屋子里看。


    绛红沉下脸来:“得了耳疾不成,还不快走!”


    杨云昭跟江皖舒说了杨元锦的事,这事江夫人同她提过了,她说道:“既然不致命,就该叫你那个便宜弟弟多长些教训,若我料得不错,待会你那继母,定会派人来我这里打听消息。”


    杨云昭笑了笑:“且叫她急上几天。”


    顾氏果真派了周嬷嬷来,在江皖舒正要出府的时候,将她拦下了。


    言辞恳切地同她打听神医的下落,江皖舒眼睛一转,有些为难地说:“不是我不肯帮忙,只是那神医性情古怪,诊费奇高,嬷嬷可知我兄长那回花了多少?”


    周嬷嬷忙道:“我家夫人说了,只要能救二公子,杨府愿出银万两。”


    万两白银的诊费已是高得不可思议了,顾氏能这样说,可见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然江皖舒摇了摇头:“万两哪里够的,我兄长上次可是花了整整三万两黄金呢。”


    “什么!”周嬷嬷吓得叫了起来:“竟要三万两黄金这么多,就是神医,也要的太多了吧。”


    江皖舒无奈地叹了口气:“唉,没法子,人家就是这么个规矩,诊费三万两黄金。”


    周嬷嬷赔着笑脸:“江姑娘,您看在我家大姑娘的面上,能不能同神医说道说道,这三万两黄金,也、也太多了些。”


    江皖舒心道,我就是看在云昭面上才开得这个价啊,不然没准不到三两银子就成了。


    可面上,江皖舒却为难地摇了摇头:“神医就这个规矩,分文都少不得。”


    周嬷嬷还要再说,江皖舒已经上了马车。


    她只能回去将这事报给了顾氏。


    顾氏听闻要三万两黄金也惊得不轻:“嬷嬷没听错吗,不是三万两白银?”


    “老奴听得真真的,是三万两黄金。”


    顾氏喃喃道:“这是要抢钱不成?这诊费真是闻所未闻。”


    不过若真能救了她的云锦,也是值当的,她对周嬷嬷说:“你去江府送信,就说有劳江姑娘告知那位神医的下落,待公子病愈,自会奉上三万两黄金。”


    周嬷嬷自是知道杨元锦对顾氏来说意味着什么,故而顾氏此举她并不意外,当下就亲自去了江府。


    周嬷嬷连江皖舒的面都没见到,她同青环道了来意,见青环点了头说:“这事我家姑娘吩咐过,若是杨府想清楚了,她愿意帮这一回忙。”


    周嬷嬷闻言大喜,忙道了谢便要回去,青环将她叫住:“周嬷嬷,可将银子带来了?”


    “什么?”周嬷嬷茫然转身。


    “嬷嬷有所不知,那神医的规矩是先收诊费再看诊。”


    “怎么还有这种规矩?”


    青环不再说话,事不关己地站在那里。


    周嬷嬷见状,也只得道了声告辞,先回了杨府。


    顾氏听闻脸色有些难看:“你说会不会是杨云昭那个死丫头在中间捣鬼?”


    周嬷嬷想了想说:“老奴瞧着不像,若真是大姑娘从中作梗,江府的人应当极力劝说老奴才是,可老奴看江府那丫鬟的意思,江姑娘好像还不大愿意管这事儿呢,老奴送江姑娘出府时也觉得如此。”


    顾氏闻言,认命地叹了口气:“罢了,我如今为难的是,府中一时凑不出这么多的现银,元锦的事又耽搁不了。”


    周嬷嬷提醒道:“夫人忘了那位的东西了?”


    顾氏当下就明白过来,周嬷嬷说的是杨云昭生母的陪嫁,她眼中露出一抹精光:“对,我怎么把这事忘了。”


    杨云昭听闻顾氏开始卖她生母的陪嫁,她脸上起了寒意,屋子里安静得让人不敢说话。


    她轻轻扬起嘴角,但眼中毫无笑意:“叫人去江府替我传句话。”


    “是。”


    周嬷嬷拿着钱回来时,脸色十分难看。


    “神医听了二公子的病症,说是能治,可是,可是要再加两万黄金。”


    “荒唐!先前说好了三万两黄金,现在又要坐地起价,我看那也不是什么神医,干脆去当土匪得了!”


    顾氏气的不轻,五万两黄金,能在京城最好的地段,买下一整条街,还足足多出许多富余。


    这三万两黄金还是她卖了杨云昭生母的嫁妆,自己又添了两万金才凑出来的。


    如今那神医开口就涨了两万金,她要去哪里弄这么多钱。


    若要凑足钱,必然是要卖杨府的铺子的,杨文宗未必会为云锦动了杨家的根基。


    自他坐上了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便十分谨慎,来路不明的财物向来是不收的,杨府瞧起来光鲜,可府中公中的银子是有数的,便是都卖了,也凑不出这么多钱。


    杨元锦又不是他唯一的儿子,他愿不愿意孤注一掷还真不好说,顾氏不敢赌。


    她求到了顾家,母亲悄悄给她凑了五千金,她是出嫁的女儿,府中还有兄弟,母亲只拿得出这么多了。


    顾氏愁苦着脸回到了府中。


    顾谚清的别院中,常玉鑫又接到了一个纸团。


    她四处看过也未见到什么可疑的人,疑惑着将纸团展开,上面写的内容让她雀跃。


    这日,顾氏听门房禀报,说门外有一女子,称可为她解忧,要见她。


    “可问了是哪个府上的?”周嬷嬷问道。


    房门摇着头道了声‘不知’:“不过那位姑娘说,此事与二公子有关。”


    顾氏一听同周嬷嬷对视一眼,都看见对方眼中的疑惑,周嬷嬷对门房说:“将人带进来吧。”


    过了有一会儿,下人领进来一位姑娘,身姿如柳,肤若凝脂,眼波流转难掩妩媚。


    顾氏瞧着,下意识地皱了眉:“姑娘要见我所为何事?”


    常玉鑫也打量着顾氏,这是一位端庄的妇人,容貌姣好,但神色间难掩疲惫,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嫉色,坠了几分荣华气。


    她单刀直入,说了目的,顾氏听得脸色铁青,连体面也不顾,当即便指着她骂道:“滚!不要脸的小娼妇!”


    这女子便是常玉鑫,她闻言丝毫不怒,笑意盈盈地道:“我等着夫人请我进府的那一日。”


    顾氏扔了茶盏,气得将正厅能砸的都砸了,哆嗦着手指大喊:“去叫老爷!去把老爷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