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袒护
作品:《重生之嫡女云昭》 “老爷!您怎么能护着害元锦的凶手呢!”顾氏见随着杨文宗来的小厮,已经将杨元枫扶起来了,她当下便叫嚷起来。
“这个姨娘生的定然是嫉妒元锦嫡出的身份,老爷您想想,若是元锦出了事,谁会得到最大的好处?”
“今日我定要让他交出解药!来人!给我按住他往死里打!”
杨文宗喝道:“够了!你还要闹到什么时候,元锦生死不明,你不好好照顾他,反倒跑到这里来闹,今日我念在你救子心切,不同你计较这一回,若再有下次,对府中子女喊打喊杀,你就去庵堂抄佛经去吧。”
顾氏听了不敢置信:“老爷,您竟要为了这个庶子,连自己的嫡子都不顾了吗?”
“是了,老爷没了元锦,还有这个儿子,是我的元锦命苦!”
顾氏此时正在气头上,杨文宗不欲与她多说,吩咐人将顾氏送回去,便带着杨元枫离开了。
两人来到书房,杨文宗做在上首,审视着这个儿子:“元枫,元锦的毒若真的与你有关,只要你交出解药,为父向你保证,此事绝不会泄露出去半点风声。”
杨元枫闻言,神色惶恐:“父亲明鉴,此事当真与元枫半点关系都没有。”
“我与二弟并无深仇大恨,为何要置他于死地,即便要对他动手,儿子又为何不早些动手,偏要等二弟长大了才动手吗?”
杨文宗看了他一会儿,叹了口气:“你回去吧,这些日子出门身边带着点小厮,你母亲也是太过担忧元锦,今日之事,莫要放在心上。”
杨元枫深深地拱了手:“儿子不敢。”
漪澜水榭中,碧珠向杨云昭禀报:“大公子出了书房,便回去了,走时还吩咐小厮备了宵夜。”
杨云昭神色玩味:“我这大哥,也不像表面上那样老实呢。”
杨元枫一向在顾氏面前低调,像弟弟生病,他夜里反倒添了宵夜这样的事,从前是不会做的。
若说他对顾氏毫无怨念,杨云昭是不信的。
不过他怎么就笃定了杨元锦此次必死无疑呢,现在连装都不愿意装了,这是对顾氏打了他两板子而表示不满呢。
杨元锦这病症拖了将近十日,也不见起色。
顾氏张了榜,说谁若是能治好二公子的病,愿出万两银子以作酬谢。
而杨元枫最近出入外院的书房,次数明显要比先前多了起来。
顾氏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可她也知道,若是她的元锦真有个什么万一,杨元枫就是杨府的唯一男嗣了,即便是她过继来一个子嗣,杨文宗也不会弃亲子而选他。
杨家到处寻名医的消息,在京中也不是秘密。
周嬷嬷听闻,江家公子当时遭到刺杀,受了重伤,当时得一神医相救,才叫他化险为夷。
这事传得不真切,周嬷嬷禀给顾氏后,顾氏立马派人去了江府。
江夫人知道儿子能捡回一条命来,还要谢过杨云昭,况且这位杨姑娘与自家女儿十分要好,而顾氏与杨云昭的龃龉,她亦有耳闻。
得知顾氏来意,一面同她打着哈哈,直说是荆州的一名游医,至于具体怎么回事,还要写信回去问问母亲,她也不太清楚。
杨家姑娘若是真想救她儿子,还用等到她求到江家?
江夫人不好直接送信给杨云昭,便让江大人通过张澈,将这事儿告诉了她。
顾氏回了府中,只能焦灼地等着消息,周嬷嬷提醒道:“夫人,大姑娘自小便与江家姑娘要好,江府的事,也许大姑娘会知道一二呢。”
顾氏听了眼睛一亮,对啊,杨云昭当时就在荆州,何必舍近求远,当下就吩咐人招杨云昭过来。
顾氏见了她,直接问道:“大姑娘与江家姑娘关系甚好,可知当时救江公子的那位名医身在何处?”
杨云昭笑得得体:“不知。”
她回答得干脆,顾氏闻言脸色落了下来:“大姑娘,如今你的弟弟躺在床上,生死不明,我知道菡儿先前多有得罪,你这个做姐姐的莫要同她一般见识,若你知道那神医的下落,就不要隐瞒了,如今不是你闹脾气的时候。”
杨云昭闻言险些笑出声来,这个顾氏到底长没长脑子,不会真以为占了个主母的身份,就能将自己掌握在股掌之中了吧,求人也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
她也敛了笑意:“夫人既然觉得我故意隐瞒,何不直接去问江夫人?”
顾氏似也觉得自己方才的态度不妥,缓了面色:“江夫人还要写信回荆州打听,这一来一回,不知耽搁多少时日,可是你弟弟哪里还能拖得下去啊。”
“云昭,你若知道如何寻到那神医,一定要告诉母亲,母亲不会忘了你的好的。”
杨云昭扬起一抹笑,笑意不答眼底,同顾氏淡声说道:“云昭是当真不知道, 否则,又如何忍心看着二弟受这等苦楚呢。”
杨云昭这油盐不进的态度,让顾氏恨得牙痒。
当晚,杨文宗亲自来了漪澜水榭。
杨云昭亲自给他上了茶,便垂首立在一旁。
杨文宗仔细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儿,她长自乡野,却全无乡野的粗鄙,甚至要比长于高门的杨云菡还要有几分大家之气。
就是元枫和元锦在他这般注视下,也会紧张起来,这个女儿自始至终都从容淡定。 仿佛不知他今日为何而来一般。
可他有一种直觉,杨云昭不仅知道他今日来意,怕是那神医的消息她也是知道的。
“元锦年岁尚小,行事欠妥,听闻你与江家姑娘交好,还望你怜惜手足,向江家打听一番。”
杨云昭闻言道:“是,女儿这就写信去荆州问问。”
应的这么干脆,杨文宗反倒不知说什么好了,坐了一会儿便离去了。
顾氏等在房里,见他回来了,急急地问道:“老爷,怎么样,大姑娘怎么说?”
“他说,会写信帮着问问。”
“她这分明是敷衍之词。”顾氏听了就不满了,本以为叫老爷亲自去问,那大姑娘定然会将知道的一丝不漏地告诉老爷,谁成想竟得了这么个推脱之词。
她一边服侍着杨文宗净面还一边嘟囔着:“那江夫人都已经答应写信回去了,哪里还用得到她。”
杨文宗冷哼一声:“你当那江夫人真会写信去问?”
顾氏不明白:“若非如此,江夫人为何要这样说?”
“江夫人就一个嫡子,是全家的眼珠子,江家公子遇刺这么大的事儿,怕是细枝末节那江夫人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何来写信回荆州一说。”
“那、这江家分明是不想帮我们家。”
杨文宗道:“所以你近日约束着些菡儿,莫要让她招惹了云昭,别到时候她真撒手不管了,看你求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