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决定救人
作品:《重生之嫡女云昭》 杨云昭回去的路上一直沉默着,她没有想到,会看见张澈的这样一面。
心中震动,身子单薄的少年蹲在那里,将手掌用利石割开,天气太过寒冷,少年已经冻得发抖,血也不太流得出来。
他只得用力按着手腕,将伤口处对着那妇人的嘴,妇人已经昏厥,这样的冷天,没有意识是很危险的。
少年惶恐无助地喊着她。
杨云昭说不出来看到这样一幕,是什么滋味儿,但绝不是幸灾乐祸的高兴,她眉头紧紧皱着,心里沉甸甸的。
张澈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呢,他为人阴狠,笑里藏刀,不该是这样一个手足无措的少年。
终于,杨云昭停下步子,转过身,像是做了什么难以抉择的决定。
碧珠只看见她似是叹了一口气,然后毫不犹豫地大步走向了那少年的地方。
少年张澈听见声响,抬起头来,就看见一位穿着富贵,目光清冷的姑娘,带着丫鬟站在那里。
他想向她们求救,还未等开口,就听见那位姑娘问道:“背得动么。”
他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大喜,狠狠地点头:“能!”
那位姑娘只冷冷地留下一句:“跟上来。”便转身走了。
碧珠帮着把那夫人扶到了少年的背上,看了眼他流着血的手,欲言又止没有多说什么。
杨云昭也没管张澈能不能跟得上,脚下的步子一刻未停。
路上还遇见了林憬琛他们,碧珠三言两语的将事情交代清楚,林憬琛见这少年身形单薄,便想上去帮忙,少年摇了摇头道声‘多谢’,固执地背着母亲不肯撒手。
杨云昭看也没看张澈一眼,吩咐林憬琛:“你别跟着回了,先去寻个大夫来。”
林憬琛应了声,便跑着去了,他琢磨着刚刚杨云昭的态度,怎么一点都不像是救人呢,很少听见她那样冷淡的声音。
绛红对杨云昭道:“奴婢先走一步,安排人倒出间房来。”
赵川见这少年只穿了一层薄衣,看着都让人觉得冷,当下回了房中,把自己还没上身的厚衣裳拿了些来。
孙嬷嬷得知他们往客房去了,吩咐下人多添了个炭盆。
屋子里一下子暖了起来,张澈这才觉得冻得发麻的手脚火辣辣的疼了起来。
杨云昭今日格外的少言,孙嬷嬷给二人倒了点温水,张澈服侍着母亲喝下了。
孙嬷嬷看着躺在床上的妇人,‘呀’了一声嘴快道:“原来是你们。”
张澈疑惑的转头:“嬷嬷认得我们?”
孙嬷嬷讪笑着,她有些不好意思跟他说,‘那日我们在马车上看见你受欺负了,但我们没管你’,已经开口了,便带着几分心虚说道:“那日在马车上”
张澈一下子明白过来,他还笑了下,同孙嬷嬷说道:“那日也要多谢嬷嬷了,若非姑娘的态度,叫他们有了忌惮,我和母亲还未必能脱得了身。”
孙嬷嬷笑着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碧珠这个时候走进来,问杨云昭:“姑娘,早膳已经好了,不如先用饭吧。”
杨云昭点点头,吩咐着碧珠:“叫厨房送两份到这里来。”
“是”。
杨云昭转身走出屋子,身后跟着响起有些急切的脚步,她停下来,见是张澈,她只看着他不说话,张澈对着她弓下身子长揖,说话坚定而郑重:“澈,谢过姑娘。”
杨云昭神色复杂,很快收敛起来,她淡淡地说了一句:“举手之劳。”便转身离开了。
杨云昭喝着平日里极爱的红豆桂花粥,这会儿也觉得没什么滋味儿,她其实很不甘心救了张澈母子。
但张澈割手喂母的一幕,完全颠覆了她对他的认知。
那一瞬间,对杨云昭来说,这只是个想救母亲的无助少年。
孙嬷嬷可怜那对母子,还将自己的衣裳给张澈母亲送过去。
杨云昭在屋子里煮着茶,烤起了橘子,孙嬷嬷坐下来,对着火炉暖着手,还在感叹:“李文那个无赖,就该叫老天收了他。”
“这事儿还与李文有关?”
孙嬷嬷道:“可不是,那位小公子姓张,叫张澈,三年前他回乡守制,家中实在清贫,全凭着他母亲给人浆洗衣服,做些针线过活。”
“这孩子不忍心看母亲如此劳累,空有一身功名,竟帮不上母亲,便带着母亲一路奔着京城去。”
“姑娘定是想不到,张公子是二甲第一名,唉,可惜了。”
孙嬷嬷变得气愤起来:“一路上,张公子偶尔写些字画,想卖些银钱,可那字画落在了李文手里,也不知是谁给出的主意,说张公子学问好,不如叫他帮着李文替考,好取个好功名。”
杨云昭听到此处嗤笑道:“李文那个蠢货,先不说此举是不是犯了刑律,就是那张公子也定是不肯,此事若是传出去,任他是二甲第一还是状元,仕途上怕是无望了。”
孙嬷嬷点头:“正是,别说张公子不肯,就是他母亲张娘子也知道轻重,不许儿子答应,李文便抓了张娘子,关起来打骂,还断食断水,张娘子一路操劳,哪禁得起这样的折腾,当下就瞧着不好了。”
“张公子想法子混进李文宅子里,救出母亲,俩人逃跑没多远,就又被抓住了,咱们那日遇见的,就是那时候。”
“好在姑娘那日的态度叫那些人吓着了,他们也自知此事不能张扬,见姑娘行事,全当是招惹不起的贵人,万一将此事捅出去,怕给李文惹事,就只好放了那二人。”
孙嬷嬷小心地看着杨云昭神色,试探地问道:“姑娘,要不要叫他们母子先在我们庄子上养好身子。”
杨云昭垂着眼,剥着橘子:“嬷嬷觉着我是那么冷心肠的人吗。”
孙嬷嬷闻言放下心来,嘴里的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蹦:“谁说姑娘冷心肠,老奴第一个不饶她,我们家姑娘,心善貌美,任是满荆州城也再找不出第二个来。”
杨云昭闻言笑着同她打趣着:“那张公子是给嬷嬷灌了什么迷魂汤,我得向他讨些来。”
孙嬷嬷神色傲慢:“我家姑娘本就是顶顶好的,哪里还用谁来灌迷魂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