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六十二章 顾正臣与王子(十更)

作品:《大明:寒门辅臣

    顾正臣看出了陈言璇的委屈,轻声道:“两厂两企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吧?”


    陈言璇点头:“听说了,但那是皇室所有,勋贵参与,与商人无关。”


    顾正臣拿起酒壶,满了酒:“是啊,两厂两企与商人无关,可既然出现了两个工厂、两个企业,那未来,是不是可以出现第三个工厂,第三个企业?”


    陈言璇明白过来,搓着手,紧张地问:“镇国公的意思是,我们还有其他发财的机会?”


    顾正臣抬了抬手:“下去吧,我的客人要到了。”


    陈言璇郁闷,话说一半,让人抓耳挠腮,多难受,转身一看,见来人很是陌生,颇是诧异。


    永安军李芳雨带人走入房中,带头行礼:“见过镇国公,朝堂之上我们见过。”


    顾正臣笑道:“原来是镇安君,请坐吧。”


    林白帆赶走了陈言璇,将房门关好,站到了顾正臣身后。


    李芳雨看着一桌酒菜,感叹道:“镇国公这是等我多时了吧,如此说来,倒是我愚钝,意会太迟。”


    顾正臣双眼微眯,审视着看似是个老实人的李芳雨:“宫廷宴会上的饭菜并不合乎我胃口,没吃饱,出宫之后便到了这里,何来等你一说?”


    李芳雨拿起筷子:“镇国公若非等我,这筷子就不应摆上。”


    顾正臣笑出声来,拍手道:“镇安君如此聪明,回去之后,如何隐藏锋芒?”


    李芳雨摘下腰间的酒囊,摇晃了下:“整日烂醉如泥,谁会在意有无锋芒?即便是他们几个张嘴说,谁又会相信?我毕竟,是个扶不起来的王子。”


    顾正臣注视着李芳雨。


    这个家伙很不简单,他很清楚自己面临的是什么处境。


    朝鲜王室内部,很不安稳。


    李芳雨虽然是李成桂的长子,可李成桂现在宠幸的是康氏,而不是李芳雨、李芳果、李芳远等人的娘韩氏。


    太过宠幸,以至于不愿意给亲儿子世子身份。


    李成桂的态度也很明显,那就是让康氏的儿子继承朝鲜王位,这也是朝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子之乱的根源所在。


    李芳雨很清楚,一旦自己强势起来,要么被父亲李成桂干掉,要么被迫让人逼着,干掉康氏的其他儿子,乃至干掉康氏,甚至于——干掉李成桂!


    所以,在他的这个位置上,最好的办法就是伪装,自己没啥本事,也不愿意争夺皇位,整日喝喝酒,谁也不需要忌惮自己,谁也不需要扶持自己,就这么着吧……


    顾正臣叹了口气,这个家伙装得太过了,以至于到了最后,不知道是被人替换了酒水还是自己没个分寸,酒精中毒挂了……


    历史认为他是个无能之辈,可在顾正臣看来,他只是不想卷入斗争罢了。


    顾正臣抬手:“你能找到这里,坐下来,说明你确实有些本事。所以,你来这里,为的是什么?”


    李芳雨夹了口菜,便去拿酒壶:“倭寇出海,害在朝鲜、大明。若大明东征,则可一劳永逸,大明海域平静了,朝鲜也无倭寇之祸,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利藩属国的好事。镇国公,要如何才能改变立场,支持大明东征日本?”


    顾正臣举杯:“你应该知道,朝廷去年刚结束了北伐,朝廷为了封赏将士,户部早已空虚,拿不出许多钱财,这是事实。另外,为了开发东北,许多粮食北运,以至于金陵的粮价都比往年上浮了一成。”


    “征讨日本,需要大量的粮食,可大明的粮食,不够。我向来主张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钱粮的问题解决了,方具备东征的可能。”


    李芳雨皱眉:“那何时可以解决钱粮问题?”


    顾正臣哈了口酒气,回道:“难说,兴许一两年,也兴许是五六年。总之,不急。太医说,我这身体还能活十年。在我死之前,总会将这东征的事办了。”


    李芳雨看着顾正臣并不太健康脸色,劝道:“节制点,能长寿。朝鲜盛产人参,我们带了一些过来,等会让人送至府上。”


    顾正臣错愕,咬牙道:“老子是中了毒!”


    李芳雨歪了下脑袋:“看着不像啊,我可是听说,镇国公纳妾——无妨,中了毒也可以吃人参,补补气血……”


    偰长寿额头冒汗。


    我的王子啊,你惹他干嘛,咱们是来谈条件、促合作的。


    李芳雨连干了三杯酒,言道:“东征日本,不仅仅是大明的事,还是朝鲜事。这样吧,朝鲜愿竭尽全力支援大明东征,出粮——二十万石,如何?”


    偰长寿、金整等人皱眉,却没说什么。


    二十万石,足够二十万人吃一个月了,以大明水师的战力来看,拿下京都,用不了一个月。


    顾正臣思索了下,摇了摇头:“打败室町幕府与东征日本是两码事,要想解决倭寇之乱的根源,只打败室町幕府没有任何作用,相反,还会让日本陷入各地守护大名混战的境地。”


    “要真正解决问题,需要东征大军,旷日持久的战斗,少说也要半年之久。若是你们愿意出四十万石粮,并愿为大明提供五十万斤煤炭的话,我愿支持东征。”


    偰长寿看着大开条件的顾正臣,上前道:“镇国公,倭寇之乱,受害的也有大明人,这般乱开条件,让朝鲜承担,不合适吧?”


    金整重重点头:“日本杀的是大明高僧,害的是大明将官,大明本该出征。”


    顾正臣并没有理睬偰长寿等人,只平静地看着李芳雨。


    李芳雨举起酒杯:“三十万石粮,三十万斤煤炭。若大明需要更多煤炭,更多粮食,以市价八成支给金银。”


    顾正臣笑了,举起酒杯:“如此,甚好!”


    偰长寿急切地看着李芳雨,却被李芳雨抬手打断,起身整理了下衣冠,站至顾正臣身前,严肃地说:“镇国公,父王派我前来,还有一个恩请,今日在朝堂之上忘记提起。”


    “说。”


    顾正臣看着李芳雨。


    李芳雨抬手作揖,沉声道:“父王希望我能留在大明,拜在镇国公门下,修习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