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五十二章 朱元璋发威
作品:《大明:寒门辅臣》 佛门很龌龊吗?
不,佛门一直都是如此,从古至今,一贯如此。
诚然,佛门的清净之地确实存在,高僧确实也有,但少林式的高僧,历来不缺。
但比起其他人,宗泐算是伟大的了,至少他没娶妻生子,也没豪华马车宫殿,更没肥头大耳,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整个佛门的欣欣向荣、发扬光大,从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1
从这一点来说,宗泐是对得起自己那一颗佛心的。
萧成目光扫过行人,对顾正臣问:“佛门答应得是不是太爽快了,而且,即便是他们不答应,最终那些寺庙,还不是归他们,这个道理,他们会不懂?”
日本的那些寺庙,烧了是浪费,拆也要耗人耗钱粮。留着没用,总还是需要有人住进去。
给佛门,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
朝廷还需要承他们的情,让他们帮忙抚慰战后之后的百姓心理创伤,以保证地方上的统治安稳。
顾正臣嘴角动了下,抬手遮了下阳光,缓缓地说:“他们不仅懂,而且懂很多。萧成啊,佛门看的是二三十年之后的事,可不是眼前事。”
萧成疑惑:“二三十年后的事,与眼下东征有何关系,又与日本寺庙有何关系?”
沿石阶而下。
顾正臣回道:“朝廷可以抑兼并,也可以抑佛道,尤其是佛。”
萧成茫然。
顾正臣不能给萧成说再细了。
老朱上年纪了,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朱标迟早会上台。
可朱标并不怎么喜欢佛教,这就给了佛门一种前途未卜的意味。
这也能理解,朱标小时候没去寺庙里撞过钟,老朱也没带他去佛祖那进行过亲子活动,打小接受的又是正统的儒家思想……
这关系不亲嘛。
还有自己对佛门的态度,朱标也看在眼里。
佛道,在顾正臣看来,与锤子、石头、刨子没啥区别,需要的时候,拿过来用用,不需要的时候,丢那里都懒得看一眼。
不少朝代抑商,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不事生产,可在这样的朝代里,抑佛的声音并不高,问题是,佛门的和尚就“事生产”了吗?
商人好歹还进行了资源配置,降低了百姓的生活成本,可佛门僧众干嘛了,除了给一点心理慰藉之外,啥也没留给百姓,还从百姓手里拿走了不少东西。
嗯,还坑了顾家不少东西……
三月桃花开得绚烂,百花敢与其争奇斗艳的并不多,大部萎靡,随着春暮的一场晚雨,落下了最后的一抹光彩。
武英殿。
朱元璋看着锦衣卫从各地送来的消息,总算是安心了。
地方大户、富户、士绅,包括一些地方上的官员,对抑兼并的反应确实强烈,但也只局限于情绪层面,发发唠叨,仅此而已。
百姓是安稳的,底层是没问题的。
这就够了。
既是如此,也该推出抑兼并之策了,不过在这之前,需要先召集公侯伯爵,将两厂、两企的事推出来……
朱元璋最终支持了两厂两企方案,并当着众公侯伯爵的面,言道:“朕为汝等安排万世之基,汝等莫要辜负皇室之恩!抑兼并乃是国策,世代贯穿,坚定不移的国策!”
“皇室宗亲不兼并,公侯伯爵不兼并,文武将官不兼并,富绅豪强不兼并!保百姓一个自由身,唯有如此,百姓方可吃饱穿暖,方可大兴教育,方可江山永固!”
耿炳文、蓝玉等人听着这番话,也知道,锤落了。
这个时候,多说无益。
李聚、周兴、卢震等人也听明白了,皇帝打算“合资”开办企业、工厂,大家一起出钱,得了利大家一起分红。
但参与合资之后,就必须支持朝廷之策,将抑兼并进行到底,而且还要做出榜样,自己不能搞兼并,子孙也不能搞……
只是不甘心啊。
桂山伯刘真咬牙走了出来,道:“陛下,咱是个粗人,粗人说不了文绉绉的话,咱就想知道,自古以来置地,哪有什么过错,朝廷才多少公侯伯爵,大家全都置地,那也不过几十万亩。”
“几十万亩,对朝廷来说,算什么?什么都算不上,压根就不可能乱了江山社稷,也不可能坏了根基。咱不想参加什么两厂两企,就想置几千亩地,给子孙一个稳定的家业。”
徐达皱眉。
你自己说是个粗人,但也不能真他娘的粗啊。
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还反对,这不是让皇帝难堪吗?
果然,朱元璋脸色一沉,目光变得锋芒起来,威严地说:“原来是桂山伯,怎么,你比侯爵、伯爵有体面,所以不打算听朕的话了?”
刘真打了个哆嗦。
只是发发唠叨,你刚刚不也说了,大家有意见尽管说嘛。
朱元璋看着没有任何动作的刘真,哼了声:“今日你兼并三千亩,后日他兼并五千亩,大后日,就能兼并去十万亩。不出百年,一行省之田地,落在百姓手中的还有多少?”
“镇国公以绘画的方式,呈现了兼并的可怕。格物学院整理过唐宋元时的土地兼并,发现土地兼并越厉害,百姓越困顿,百姓越困顿,国力越衰竭!”
“难不成,你希望有朝一日,大明如那弱宋,表面繁华,暗中却是无数百姓穷困不堪,敌人来时,只能用女人去抵扣钱财不成?”
刘真这才发现情况不对劲。
这都什么跟什么,我就是想占点地,怎么就要搞出来靖康之耻了……
蓝玉走了出来,行礼道:“陛下,桂山伯只是缺乏对两厂两企的认知,盲目以为只有田地能给子孙一个家业。”
刘真终于缓了过来,明白再不低头,别说伯爵位了,就是连小命都未必能保全到下个月,赶忙喊道:“臣愿参加两厂两企,儿孙,自有儿孙福……”
顾正臣暼了一眼蓝玉,这个家伙倒是会拉拢人心。
今日救了刘真一次,以后刘真怕是要成了蓝玉的人。
徐达走了出来,言道:“陛下,说到底,大家还是对两厂两企的营利能力有所怀疑,臣以为,应该让镇国公讲述一二,讲个透彻,也好安人心。”
PS: 感谢好好读书读好书打赏盟主,感激不尽!也感谢断章太狗了快更新、阿莲official打赏。 明日开始爆更,连续三天,感谢大家的支持,有月票的可以支持下,惊雪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