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一十八章 诡异的僧人船
作品:《大明:寒门辅臣》 灯火通明的街道上,人流如织,秦淮河上,船只往来如梭。
莲花桥附近,一道身影隐藏在黑暗中,咬牙切齿,眼神中透着寒光,一脸的愤怒,煞气之重,连周身的冷风都低了头,悄悄从一旁走过。
韦顺呸了一口唾沫:“不识好歹!”
蒋瓛迈步,从昏暗的巷道里走出,脚步沉重:“他有功于朝廷,又是风头正盛,瞧不上咱也很正常。罢了,回去吧。”
黑色的帷帽昂着。
韦顺引路:“咱们走水路吧,免得暴露了身份。”
“好!”
蒋瓛应声。
莲花桥,小渡口。
蒋瓛、韦顺登船,撑船的男人沉默着,将两人运到了一艘兰舟旁,两船并行,只差两脚的距离便要碰撞。
韦顺正让船家小心,兰舟之上丢下绳梯,走出一人,俯身拱手:“我家老爷想见一见这位好汉。”
蒋瓛看着对方,沉声道:“你家老爷是谁?”
兰舟之上的人侧身请道:“好汉手握金陵风云,是一等一的人物,我家老爷仰慕已久,至于老爷身份,好汉进去,自然知晓。”
韦顺担忧地看着蒋瓛。
蒋瓛呵呵一笑,抓住绳梯便攀爬了上去。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身负绝顶武功,蒋瓛可不认为谁能在这里拦住自己。
韦顺担忧,想要登船,却没想船家撑开来,兰舟上的绳梯也收了去。
蒋瓛没有在意,迈步走入船舱,闻到了女人香,透过珠帘看到了舞袖的女子,掀开珠帘走了进去,看向观赏女子的男人,瞳孔猛地一凝,沉声道:“是你!”1
日本京都,花之御所。
足利义满听着细川赖之等人的汇报,言道:“不够,远远不够,这一次,至少要准备一百万两金银。顾正臣能凭借几千人拿下太宰府,靠的就是大量的火器!”
“一旦他领兵前来,而我们没有充足的火器,可就没办法与之抗衡!为了实现一统,我们奋战了多少年,如今拿到了三神器,民心正热,无论如何,都不能输给大明!”
细川赖之带着几分忧虑,言道:“眼下地方守护希望将更多人手归还至田间,以待明年春耕,弥补粮食不足,让他们继续抽调人手去开挖金银,冶炼金银,难度不小。”
足利义满神色冷峻:“大明的威胁绝不是空穴来风,良成亲王说的也对,如今一统了,一旦室町幕府败给了大明,那就等同于日本国灭了。这个结果,我们谁都承受不起。”
“以前为了对付南朝,让诸护国付出颇多,眼下为了对付大明,那就继续付出吧。唐人有句话,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细川赖之明白大局之下,是应增加金银开采冶炼,可投入的人手实在太多,压力很大。
桥本正督匆匆走了进来,严肃地说:“太政大臣,收到消息,有三艘明军战船出现在了纪伊水道,正朝着大阪湾方向而来。”
“这么快?”
足利义满脸色一变。
这才消灭了南朝不到两个月,地方上还没完全稳定下来,明军就杀过来了?
这可是十二月,大明将士不过春节了吗?
足利义满起身,下令道:“传令在京都护国,前来商议对策。”
桥本正督见有人走了出去,继续说道:“太政大臣,但这三艘船有些奇怪。”
“奇怪?”
足利义满不解。
桥本正督解释道:“据观望军士送来的消息,三艘船皆是喷着黑色烟柱,船上有巨大烟囱,显然是大明战船。但是,甲板之上并不见多少大明军士,相反,多是僧人。”
“僧人?”
足利义满诧异,将目光投向细川赖之。
细川赖之也是一脸茫然。
僧人怎么会来日本,又怎么会乘大明水师的战船来这里?
足利义满召集众人商议,也没议出个所以然。
如果大明要发兵作战,那直接打就是了,派僧人过来干嘛?如果大明要和,那应该派使臣来,大家坐下来商量,也用不着派僧人。
难不成,大明皇帝觉得自己是个光头,所以派了光头前来,这样显得亲近?
但该有的警戒还是需要。
足利义满下达命令:“京都戒严,派人前往摄津,盯着明军船只,若是他们敢出手,那就击沉他们!”
“是。”
桥本正督领命离开。
足利义满面色凝重,看向走进来的二条良基,问道:“火器全部收回了吗?”
二条良基递上一份文书:“除摄津等沿海湾之地留下了一千八杆火铳,二百门神机炮外,其他的三千杆火铳,四百五十门神机炮已全部收回到京都。只是我们的弹药、火药弹严重不足。”
足利义满看过之后,眉头难掩忧愁。
火铳用火药、铁子,只够两万发,平均下来,一杆火铳还不到五发。
神机炮的火药弹更少,只有一千八百二十七枚,一门神机炮还分不到三发火药弹。
原本可以存储不少,无奈南朝疯狂,使用手榴弹阻碍了一统路,导致北朝不得不大量使用火器,严重耗费了火药弹、火药。
“陈祖义人呢?”
足利义满询问。
二条良基摇头:“他们最后一次现身,还是两个月前的博多湾。有人说他们去了对马岛,可我们的人找寻过,没有在对马岛发现他们的船队。目前,找寻不到他们。”
足利义满走了几步,沉声道:“让人去找,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找到陈祖义!”
大明如同一座高山,压过来,令人喘息不过气。
而想要将这山掀翻了,就必须拥有大量的火器,就手中的这点,显然不够用。
摄津国。
细川赖元盯着缓缓靠过来的明军水师战船,神情紧张,若不是战船舷窗没开,甲板上也不见大明军士,细川赖元怕是做不到镇定。
船靠岸。
智觉、良用披黄色袈裟,缓缓下了船。
手中有的,只是佛珠。
细川赖元看了一眼战船,忐忑不安地走上前,问道:“敢问高僧,为何而来?”
智觉唱了声佛号,一脸慈祥地说:“我等追随鉴真大和尚而来,为的是让这一片土地上的人,皈依佛门,一心向善,不堕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