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作品:《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听了陆长生的话,


    声。


    好好是不知道,初见不是连在一起,所以这么问, 而闫斌则清楚自己确实有一只脚是连趾。


    以前, 她被遗弃。


    陆长生又道:“是最后两根小脚趾的皮肉连在一起, 对不对?”


    闫斌穿着崭新运动鞋的脚动了动, 点头, “没错。”


    “大舅舅, 大舅舅,您认识闫斌姐姐吗?还是您认识闫斌姐姐的父母?”好好拽着陆长生的衣襟,仰脸问出闫斌的问题, “闫斌姐姐是闫师傅捡来的弃婴,就是被父母抛弃了不要的孩子, 您要是认识她的父母,能不能替我打他们一顿?”


    陆长生却道:“她不是弃婴,她有父母。当然, 她的父母已经为国捐躯, 躺在烈士陵园中,永远长眠于地下了。”


    说到这里, 他声音变得十分沉重。


    好好啊了一声,“都牺牲了?”


    “对, 都牺牲了。”陆长生看着闫斌,目光柔和,“你父母把你寄养在老乡家中, 还有战友们当时凑出来的50块大洋和一些棉花、布料。因为你父母相继牺牲,所以建国后他们的战友派人去找你,没有找到, 老乡说你很小就夭折了。”


    闫斌摸摸辫子,“我爹在路边捡到我的,当时才几个月大。”


    陆长生紧咬牙关,“可恶!”


    陆明珠听说他过来才出屋,静静听完对话,插口道:“做父母的把希望寄托在老乡身上本来就不明智,又怨得了谁呢?谁能看透谁的心?难道不知人心易变这个词?大哥你在外多年,该不会不知道无数女婴生来即死的命运吧?对自己亲生的尚且如此,又怎么会尽心抚养别人的女儿?李薇不就是前车之鉴?闫斌运气好,被遗弃时遇到闫师傅,换成别人,只怕早就被野兽吃掉了。我相信,有很多女婴就是这么命丧山野。”


    “你说得对。”陆长生苦笑,“当时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孩子跟着转移,也只会跟着吃苦,性命未必保得住。”


    小婴儿太脆弱了。


    做父母的,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


    陆明珠转了转腕上的玉镯子,“闫斌没有家人了是不是?”


    不是人人都有李薇父母、刘奎父母那样的运气,闫斌父母才是最常见的。


    数目之多,超乎想象。


    自己牺牲了,有些没后代,有些后代则享受不到任何红利。


    像闫斌这样曾被寄养却找不回来的就更不用说了。


    陆长生嗯了一声,对闫斌说:“我有你父母的照片,回头找出来给你,即使父母没有养过你,我也认为你应该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长得什么样。”


    “谢谢您。”闫斌真诚地道谢。


    她父母是烈士,并被安葬在烈士陵园,说明他们都是有功之人,心中曾对亲生父母产生的那点怨怼随之烟消云散。


    知道自己不是被遗弃,那就够了。


    陆长生就问陆明珠:“你从哪里找来的这孩子?”


    她妹妹身上果然有一种诡异的运气。


    陆明珠摇头:“好好自己给自己找到的武术老师,才跟我们从花城来香江,以后就留在家里了,你要是想对她表示善意,我们举双手欢迎啊!”


    陆长生闻言一笑,“作为长辈,我只能在吃的方面给予善意。”


    谁叫他负债累累呢!


    闻听此言,闫斌眼睛亮了。


    陆明珠忍住笑,“那就给她多送点好吃的,她食量很大,力气也很大。”


    傅玉麟就是凭数次投喂和她成为朋友。


    “她爸爸也是天生神力,据说是在老家吃不饱饭,父母兄嫂嫌弃他傻大个只会吃,一个顶仨,就把他赶出家门,他听人说从军能吃饱饭就被骗得从了军。”想起往事,陆长生不自觉地说出来,“当时从的是国军,后来向红军投降,也没吃过一顿饱饭。”


    闫斌捂住自己的胃,“在遇到好好之前,我就小时候跟爹吃饱过。”


    后来计划经济,天天饿得啃树皮,偷偷下水摸鱼。


    陆长生笑了,“行,明天给你送一只烤乳猪。”


    “我也要!”好好举起手。


    “我们好好当然有。”陆长生摸摸她的脑袋,转而对陆明珠说:“有时间吗?我有事找你聊一聊。”


    “进来吧。”陆明珠觉得不是啥好事。


    果然,到了屋里,陆长生开口就问她有没有新的作品,用知微或者小谢笔名写的武侠或者爱情。


    陆明珠疑惑:“你就那么喜欢我的?”


    她尚不知陆老太太才是铁杆书迷。


    “对,可喜欢了。”陆长生拼命点头以示自己的痴迷,“你不写的时候我就茶不思饭不想。要知道,除了工作之余,我就这点爱好。”


    陆明珠一边叫人上茶,一边说道:“我没时间写,最近灵感枯竭。”


    “我不信。”陆长生清楚妹妹的才华,说她偷懒可信,江郎才尽不可能,“明珠,你勤快一点,满足一下可怜书迷的心愿。”


    “我们《明珠日报》每天都有精彩连载,你看他们的吧。”虽然没有金古梁温四大宗师,但这个世界同样人才辈出,有很多作家写得比她好,水平和金古梁温相差无几,就像那个昆仑,撇开他一男N女的主题思想,其他内容都很精彩。


    可老太太偏偏就喜欢看她的作品呀!


    老大夫说,老太太的身体早已衰败,现在撑着一口气,无非是想见重孙子。


    陆长生叹口气,“你的作品最合胃口,真的不打算写了?”


    陆明珠眼珠一转,“我遇到好多人说我的钢琴天赋极高,我决定好好地学音乐,让好好有一个被称为钢琴家的妈妈。”


    没有好故事的时候,委实不需要强求自己写。


    写出来,质量差,玷辱读者的眼睛。


    陆长生竖起两根手指,“送你两件古董,老太太的珍藏品。”


    自知时日无多,老太太就将自己最后的珍藏交给陆长生,分一部分给陆平安,又把古董珠宝平分给周秀秀和陆宁,其他人没份儿。


    别说陆明珠,陆父也没有。


    陆明珠不稀罕两件古董,“我和君峣上次从国外带回4万多件古董,缺你那两件呀?更被说契爷还送我8万多件古董。”


    虽然贺云没说,但古董都放在陆明珠屋里,陆明珠又岂能不知道。


    真是天底下第一好契爷。


    陆长生也听陆父说过这事,羡慕不已,“贺先生对你真好,你对他这救命之恩可真是让你受益无穷。明珠,古董不要嫌多嘛,每一件古董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相信你肯定没有我打算送你的两件古董,咱爹都没有。”


    陆明珠不上当,“爱给就给,不给就算。”


    “拜托了,好妹妹。”陆长生冲她拱手,“你要是不想写武侠,爱情也行,你那篇《晚霞》就很不错。”


    陆明珠不干,“就不写。”


    陆长生看着她,她也不甘示弱地回瞪,“你再让我写我就告诉爸,说我好不容易旅游回来,你却让我当老黄牛。”


    陆长生无语:“我什么时候让你当老黄牛了?”


    “现在,你逼我写。”陆明珠道。


    “你不想写就不写,我来问问你有没有新作品而已。”陆长生赶紧改口。


    他欠祖母,也欠妹妹,欠后者的更多。


    既然妹妹不肯写,那么他就不强求,至于回去怎么跟老太太交代,说知微生活中比较忙碌,暂时没有写的计划,不如好好地吃饭调养等她有空。


    遗憾是有的,但没办法。


    回去见到陆老太太,陆老太太十分失望,“知微还没发表新吗?”


    “没有。”陆长生来到床前,用想好的理由搪塞她,“您是百岁之相,您好好地养着,一定能等到她的新作品面世。”


    “我倒想活一百岁,可老天爷不允许。”陆老太太伸出枯瘦的手摸摸陆长生的脸,“我走后不担心其他人,你可怎么办?孤零零的,十年多来始终不肯再娶个媳妇,要是你娶个媳妇儿陪你终老该多好。”


    这样,她就放心了。


    陆长生笑:“我这么大年纪,何苦害人家小姑娘?又不是没儿没女。平安和宁宁不都很好吗?尤其是平安,马上就让您抱上重孙子重孙女了。”


    “不知道能不能见到。”陆老太太道。


    “肯定能。”陆长生给她掖了掖被角,接着鼓励道:“大孙子我陪着您呢,我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鬼神辟易,阎王爷不敢派黑白无常过来。”


    陆老太太被他逗笑了,很快睡过去。


    吃得少,睡眠却多。


    陆长生缓缓吐出一口气,交代护工一番,走出房间。


    陆老太太不愿意住在医院里,一直在家中。


    陆长生回房翻出旧物,找出闫斌父母和他、和几个战友的旧照,还是叶颖当年问记者借相机给他们拍的合影,也有记者给他和叶颖拍的两人照。


    看到旧人影像,陆长生神情恍惚。


    这些照片中的战友,八成都不在了,活下来的实属寥寥。


    派人把有闫斌父母的一张照片送到陆明珠手里,陆明珠惊讶极了。


    “闫斌,快来。”难怪陆长生一眼认出闫斌,她和照片里的女战士几乎一模一样,像复制黏贴一般。


    “先让我看看。”好好踮起脚尖,“斌斌姐姐,你的照片。”


    闫斌看到后觉得很新奇,“原来我们长得这么像。”


    连她自己都以为是自己的照片。


    乍一看,她还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拍过这样的照片。


    陆明珠翻开背面,上面写着照片中人的名字,从左到右依次是陆长生、赵大头、朱红霞、章振兴、袁开疆、王二、牛兵、刘晓敏、洪秀英。


    赵大头和朱红霞就是闫斌的父母,陆长生在他们名字下面划线,新添一个烈士陵园地址。


    和照片一起送过来的,还有两只烤乳猪、两只烧鹅和两只烧鸭、十几只红烧乳鸽,想必是心疼闫斌,等不到明天再送了。


    陆明珠招呼闫斌,“把你爹请过来一起吃。”


    “我给他老人家送点过去就行。”闫父早就交代过闫斌,不打算往前凑,还准备过段时间就自己搬出去租个房子住。


    老人家虽少了一条胳膊,但却通情达理。


    他知道,人家看中的是闫斌。


    陆明珠立刻叫厨师给闫父切一盘烤乳猪和烧鹅、烧鸭、红烧乳鸽各一盘,连同大米饭一同送过去,还配了一壶酒。


    据她所知,闫斌父女俩无肉不欢,不大吃瓜果蔬菜。


    很明显,饿狠了。


    过去缺什么,现在就想补什么回来。


    闫斌给他爹送饭回来,发现陆明珠和好好都等着自己吃饭,还多了一个闻着味儿过来的傅玉麟,笑得温文儒雅,俊逸风流。


    傅玉麟也带来不少烧腊,和陆长生送来的重合了。


    闫斌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后跟我爹一起吧,不打扰你们吃饭。”


    “快坐下,你是好好的武术老师,客气什么?”对于烈士遗孤,陆明珠非常看重,亲手把她按在座位上,好好又等傅玉麟入座,自己才挨着母亲坐下。


    傅玉麟从好好口中已知闫斌的身世,心里很是疼惜。


    “闫斌,你多吃点。”他这么开口,“你吃得饱才有力气教好好。”


    “玉麟说得对。”陆明珠附和,接着问闫斌:“你愿不愿意身兼两职,拿两份薪水?早一点还清你从我手里借的钱。”


    闫斌精神一振,“我不怕累,是什么工作?”


    得知好好即将开学,平时还要学习游泳、跳水、外语、钢琴、书法、绘画等才艺,留给自己的工作时间少之又少,顿觉500元月薪拿得烫手。


    这也太轻松了。


    陆明珠笑道:“给好好做保镖,每天送她上学,在门口等她,然后接她回家。”


    除了她,还有其他保镖,并兼司机之职。


    “没问题。”闫斌小时候的志向就是像养父一样做个好镖师,结果镖局开不下去,她的梦想也随之变成了泡影。


    没想到,现在居然得以实现。


    在闫斌心里,保镖就是镖师,没有任何区别。


    “两份薪水就不用了。”闫斌紧接着补充一句,“对我来说,500港币就已经很多了,您还包吃包住包穿包用,我们爷俩能全部存下来。”


    陆明珠轻笑,“别这么说,其他保镖都是薪水过千,甚至数千,你可不能太低。花不到就攒着,你今年二十岁,是时候给自己准备一份嫁妆,给养父准备一份养老钱,靠自己挣的钱比靠谁都来得可靠。”


    闫斌有点不好意思:“谁愿意娶我啊?我又不好看,还带着一个爹。”


    很多人认为儿媳妇奉养公婆是理所应当,愿意孝敬岳父母的女婿却少之又少,再加上她爹成分不好,哪怕她力气很大能干很多活,也没人给她说媒。


    嫌她吃得多,还带着一张嘴。


    傅玉麟刚想开口,脚被陆明珠踩一下,含笑道:“闫斌,你别妄自菲薄,我觉得你很好,武功高强,侠义心肠,孝顺有加,将来你的婚事就包在我身上,我给你找一个长得好、对你好、孝敬你爹、又养得起你们的好女婿。”


    闫斌微微张嘴:“那是我能肖想的吗?”


    做梦都不敢。


    “咱们拭目以待。”陆明珠笑道。


    侄子表现得太明显,想装作看不见都不行,决定承担媒人一职,虽然陆明珠给王昊和杨嬛做媒失败。


    但傅玉麟不是王昊,闫斌也不是杨嬛,说不定能成功。


    接下来,傅玉麟几乎天天往陆明珠家里跑,每次来都带着吃的,说是买给好好,实际上都投喂给闫斌,让闫斌视他为最好的朋友。


    陆明珠给他大开方便之门。


    不过,陆明珠不大管他们的相处,因为她很忙,既要整理稿件,又要往干爹干妈那里走一趟,送送礼,一个都不能落下。


    王宝珠却在这时惹了麻烦。


    她竟跑到陆父面前,把自己的衣服给脱光了,让陆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