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作品:《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雪时出行的人很少, 即使有,也都不得不出来,行色匆匆, 绝不在路上停留。


    , 穿着旧棉衣, 脚踩毛翁鞋。


    毛翁鞋?


    穿着长筒皮靴的陆明珠往地上一看, 看到给他着这么一双鞋, 鞋帮是芦苇编织而成, 鞋底是木头制作的,很厚,显得沉重, ,显然已经习惯了。


    注意到陆明珠的目光, 女北方才有的东西,香江肯定没有。”


    “是没有。”穿越前,陆明珠也只在网络图片上见过。


    还是她妈妈说起小时候的农村生活, 她特地去网上搜的。


    扎着两条大辫子的小慧笑声爽朗:“您想去哪里转悠?我对大街小巷、大店小店都很熟悉。”


    “随便转转, 我没有目标,就是吃吃看看。”陆明珠主要目的在首都, 之前来这里都没太停留过,“有卖本地特色食物的吗?我订一些等到出发时来拿, 带到首都送人。”


    “有有有,我们的麻花最出名。”小慧带她去国营麻花店。


    路过国营包子店,陆明珠站住脚, “狗不理包子?”


    这时候的狗不理包子一定货真价实吧?


    便宜,还好吃。


    小慧跟着停下,“您要尝尝吗?”


    “吃。”陆明珠正好看看物价。


    进包子店坐下, 她就问包子怎么卖。


    卖包子的服务员见他们一大群人进来,个个衣饰华贵,还有几个外国人,忙上来热情招待,闻声道:“肉包子5分钱一个,一两粮票,咱们的狗不理包子十八个褶儿,皮薄馅大味道美。”


    新派到陆明珠身边的保镖惊呼:“这么便宜?”


    陆明珠看他一眼,“香江市井之间的物价也不贵吧?”


    “不贵,5分钱可以吃一碗粥和两根油条。”那个保镖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所以说,物价相差有限。”陆明珠伸手指点了下人头,对服务员说:“我这些保镖都很能吃,先来100个,不够吃再要。店里还有豆浆是不是?给我来一碗甜豆浆,其他人喝什么就自己点。小慧,还有你,别客气。”


    小慧却不好意思:“我也有?”


    “有。”陆明珠笑道。


    上官红早已详细打听过本地情况,交了钱和粮票。


    很快,包子、豆浆最先送到陆明珠面前。


    陆明珠吃了两个肉包子,喝了一碗豆浆,看到店里也卖油条、麻花,就买刚出锅的脆麻花和脆油条给大家品尝。


    各是4分一根。


    十七个人吃饱喝足,总共花了不到15块钱,这还是保镖一人吃十几个包子的情况下。


    出来转到专门卖麻花的店铺,麻花比包子店里的大一些,也贵1分钱。


    陆明珠向店中订一批,让他们用油纸包好,等走的时候来拿。


    定好了,她抬脚走出店铺。


    发现雪花小了点,从鹅毛变成了鸭绒,但仍密集。


    看到对面有个铺子卖糖葫芦,陆明珠眼睛一亮。


    红通通的山楂裹着透明的糖稀,映着门外的皑皑白雪,分外鲜艳诱人。


    还没走过去,走在前面的保镖突然伸手挡住从巷子里冲出来的一个十来岁少年,厉声道:“干什么?”


    少年闻声吓一跳。


    站稳后,他没好气地说:“是你们拦着我的路好不好?别拦着我,我要找人救我妈,再不去救人,我妈就要被我爸打死啦!”


    声音脆嫩,却是女孩子。


    陆明珠大惊,“在哪里?我的人可以帮你!”


    是家暴吗?


    家暴零容忍。


    不等她开口下令,两个保镖拎着少女朝他出来的方向飞奔而去。


    陆明珠带着其他人跟上。


    少女却很高兴,“我爸最怕有钱人,你们快点,快点。”


    她给带路,冲进一个人声嘈杂的大院子,指着传来打骂声的西厢房道:“在那里,里面插着门,我进不去。”


    两个保镖没有放下他,一脚踹开门。


    虽是冲着救人而来,但他们仍保持足够的警惕性。


    一进院门他们的目光就迅速掠过院中一切,发现都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居民。


    陆明珠带人赶到时,少女的母亲已被救下。


    穿着薄薄的旧棉袄,鼻青脸肿。


    “怎么回事?”她皱眉,上前把这个妇人拉到身边,上下打量,“你有没有事?”


    妇人唯唯诺诺不敢出声,倒是旁边的保镖说:“刚进来的时候就听那个男人说要打死她,拳打脚踢非常凶狠。”


    被制住的中年男人振振有词:“她弄丢了家里的二十九斤粮票,就是打死都没人说是我的错!二十九斤粮票啊,可是我们家的命根子,没有粮票,一家人吃什么喝什么?”


    “该打。”一直待在门口听男人打女人的一个老婆子这么道。


    她捶胸顿足:“三十斤粮票啊!三十斤,我一个月才有二十五斤的口粮。”


    挨打的妇人似乎知道自己的过失,低头不语,眼泪簌簌而落。


    倒是少女把他妈妈护在身后,怒道:“我妈从来不带大量粮票出门,买早点顶多带一斤粮票,中午晚上都是自己在家做饭,只有月初买粮食的时候才拿着粮本和粮票去领口粮,那时候大家都跟前跟后,谁见我妈丢过了?你们都说是我妈弄丢的,我看,指不定是有家贼!家贼难防!就是弄丢又怎样?你说你干体力活,一个月四十五斤口粮不够吃,我的口粮才有十几斤,全靠我妈从嗓子眼里抠出她的口粮,既补贴你又补贴我,一年能攒下多少粮票,丢也是丢她自己的粮票,凭什么挨打?”


    陆明珠看向少女的目光流露出几分赞赏。


    年纪虽小,但有爱母之心,而且说话有条有理。


    妇人这时候才开口道:“我一直把粮票锁在箱子里,没带出门过,不知道怎么就不见了。”


    少女马上说:“肯定是家贼,我说对了吧?找派出所,让他们来抓贼!”


    “什么报派出所?家丑不可外扬你懂不懂?”少女的父亲还没开口,门口的老婆子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狼,一蹦三尺高,“王晓华,你再嚷嚷,我让你爸打断你的腿!”


    “看,有人心虚了吧?我更要报给派出所,让他们来还我妈的公道。”少女王晓华说完就拉着她妈妈往外跑。


    她爸和老婆子想跟上,收到陆明珠眼色的保镖迅速拦住他们。


    陆明珠声音清脆:“别忙着走。刚才我在外面走得好好儿的,那孩子险些冲撞到我,做父亲的是不是该给我一个交代?”


    王晓华的父亲脸上闪过一丝惊惧,“和我没关系。”


    “她没成年,你是她的父亲,就该你承担责任。”陆明珠最瞧不起打老婆的男人,下巴一样,尽显骄矜之气,“外面正下着雪,她要是把我撞倒,摔着伤着,你赔得起吗?”


    王晓华父亲不假思索地道:“你不要找我!”


    “不找你找谁?”陆明珠步步紧逼,“她在外面带起地上的泥点子溅到我衣服上,赔吧!”


    老婆子脱口而出:“老大,这身貂皮大衣可值很多钱,你跟那个死娘们离婚,我再给你找个黄花大闺女生个大胖小子,让王晓华跟她那个丧门星的妈自己赔!”


    说着,又骂了一句:“十几年不下蛋的鸡,我呸!”


    王晓华父亲似有几分意动。


    陆明珠登时恶心得想吐。


    跟着陆明珠的人都大开眼界,而院中原本的其他市民则露出了然的神色。


    陆明珠耳朵竖起来,听到一个妇人讥笑两声,“王老太,你怕是早就想把晓华娘俩赶走了吧?不不不,说不定不是想赶走,而是想让王大把晓华娘给打死,打死了事,剩下晓华一个姑娘好给你们和后娶的老婆当牛做马。什么黄花大闺女,早就在王家住了有两个月了,天天和王大眉来眼去,瞒得过谁呢!”


    王老太横眉怒目:“胡说八道,和你有什么关系?”


    这时,少女王晓华已经带公安进来。


    “抓贼,抓家贼,还我妈的公道!”她也把邻居的话听在耳朵里,“你们都听到了,他们早就找好下家了,想逼我妈死,我妈要离婚!不离婚就只能等死了!”


    年纪颇大的一个公安说:“两口子哪有不吵架的?嘴皮子还有磕到牙的时候,你别添乱。”


    王晓华横眉怒目:“我妈都快被打死了,你这叫吵架?她身上的伤你看不见?你要是不能处理,我去找你们上面局里告状!反正我妈离婚离定了,离婚之前还得把家贼找出来!”


    她妈低着头,拽着女儿的衣襟,好像没有反对的样子。


    对王晓华的态度,陆明珠颇为赞赏。


    这样的女孩子,能帮一把是一把。


    遇到自己,算是她运气好。


    陆明珠使个眼色,让上官红和小慧上前和派出所的公安交涉。


    公安说的本地话,上官红听不懂,就得小慧做翻译。


    陆明珠的身份一下子镇住了对方,马上就说:“这就查,一定查出家贼!”


    其实没什么不好查的,一个院子里住着好几户人家,王晓华母亲把粮票锁在箱子里,外人肯定拿不到,今天昨天两天里有谁进出他们屋谁就有嫌疑。


    他们是早上王大要吃狗不理包子,开箱拿粮票才发现一沓粮票不翼而飞。


    除了粮票,还有王晓华母亲攒的钱,一共19块零8毛3分钱。


    王晓华母亲昨天早上还拿钱拿票给王大买麻花油条,所以丢失时间就是昨天白天到今早之前,不到一个日夜。


    很快,钱和票就在王晓华叔叔房里翻出来。


    钱少了1块,票少了两斤,剩下的藏在毛翁鞋里,上面还垫着芦花。


    藏得很严实!


    真相大白。


    派出所以盗窃罪抓了王晓华的叔叔,相当于在王家捅破了天。


    但是,那个公安来了一句:“要是家里矛盾就是拘两天的事。”


    王老太马上逼着王晓华父母谅解小儿子,逼他们说是自愿给的,不是偷窃,是王晓华父母忘记这回事,才会吵架,气得王晓华恨不得跳起来打死她。


    王晓华妈妈突然开口:“离婚!离婚就是家庭矛盾,不离婚就是盗窃。”


    她女儿还小,她还不想死。


    王晓华高兴极了,“就这么办。”


    “离婚就离婚。”王老太求之不得,逼着儿子和王晓华妈妈离婚。


    城镇居民都要结婚证,不然不好办理粮油关系,所以他们需要到派出所办理离婚手续。


    在陆明珠等人的见证下,很快办理妥当。


    再回大院就见母女俩的几件破衣烂衫被扔出门,却不见锅碗瓢盆和被褥。


    陆明珠拉住想和他们理论的王晓华,“别要了,我给你们安排个住处。”


    他们家在天津的宅子没有处理。


    陆明珠准备让王晓华娘俩替自己看家,自有上官红料理,不用她操心。


    此时此刻,谁都没想到,陆明珠不过是多管闲事,却救下未来航天领域的伟大科学家之一,王晓华。


    按照原本的轨迹,王晓华找人回来救母亲却发现母亲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她冲上前和父亲理论,惨遭父亲殴打,一拳头打在太阳穴上,就此丧命。


    她的母亲也因此一命呜呼。


    陆明珠带着本地特产离开前,叫人给王晓华母女俩送一百斤粮票和100块钱,说是给她看家的报酬,并鼓励王晓华好好读书。


    随后,就把这件事丢到脑子后头了。


    陆明珠来到首都,直接给章振兴打电话,想和他见面,还问章朔在不在首都。


    “章朔不在,我在。”章振兴听到陆明珠的声音就很高兴。


    很快,两人就在国际饭店会面。


    仔细算算,他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面了,上次见面还是他们来首都拍婚纱照的时候。


    章振兴了解陆明珠的性格,直接问她这次来首都是有什么事。


    陆明珠就说:“我来问问内地有没有粮食出口计划。”


    章振兴闻言一愣,“问这个干什么?”


    “你们出口我好买啊,买别人的粮食是买,还不如让内地赚我的外汇。”陆明珠说得直白,“西方国家粮食过剩,如果出口给他们,应该不会比我的价格高。”


    “咱们的粮食都不够吃,他们居然过剩。”章振兴形容不出心中的滋味。


    “国外已经机械化生产了,哪像咱们国内全靠人力,而且他们还有肥料厂,可以提高产量。”陆明珠对这块还是比较了解的,“地广人稀,自然消耗不了过多的粮食。”


    而他们却是人口大国。


    建国至今不到十年,登记的人口就有6亿多了吧,增长一亿多人口。


    章振兴长叹一声,“我们还是要好好发展呐!准备明年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一定会有好的改变。”


    陆明珠忍不住皱眉。


    如果没记错,这也是缺粮的一个原因啊!


    轰轰烈烈搞工业,炼铁,务农人数减少,而搞工业的、尤其是奋斗于水利工程前线的约有1亿人口,供应给他们的口粮占储备粮的大部分,而粮食产量却提升不上来。


    此消彼长,可想而知。


    反正,三年就是各种情况堆积在一起导致的后果。


    如今只解决一个不需要向老大哥家提供农产品抵债的问题,其他的呢?


    陆明珠忧心忡忡,却又不好说出自己的见解,以免引起怀疑,只对章振兴说:“我不懂治国的理念,就问您关于粮食出口的计划,有没有?给个准话。”


    章振兴沉默了下,道:“章朔据理力争,要提高储备粮,不允许出口。”


    陆明珠眸光为之一亮,“成功了吗?”


    如果章朔做到了,那么他可真是功德无量!


    章振兴摇头。


    陆明珠心中一沉,“没成功?”


    “他正在为这件事奔走,最终能不能成,还得看上面的决定。”章振兴也无法左右,“章朔的理由是矿石、石油和轻工业产品足以在未来的两年内还清外债,何况前不久又发现一座金矿,和你们合作的工艺品销售也一直有外汇收入,接下来就该关心人民群众的衣食问题,不能因为赚外汇而将口粮出口到国外。”


    “章朔说得对啊,民以食为天。”陆明珠道,“黄金就是外汇,发现的金矿不止一座吧?何必把救命的粮食对外销售呢?”


    重生真是好处巨大啊!


    章朔知道哪里有稀有矿石,这些完全可以取代粮食出口赚外汇。


    为了积攒功德,他也是拼了。


    章朔苦笑:“我是比较赞同章朔的,但上面考虑得比较多。”


    陆明珠忍不住说:“所以,您也不能确定是吧?”


    “是。”章朔点头。


    陆明珠想了想,“内地一直搞统购统销等计划经济,主要原因是什么?”


    “粮食不够吃!”章振兴脱口而出,“我记得我跟你提过。”


    陆明珠不记得了,“是啊,就是因为口粮供应不足才搞计划经济,大家不是挺明白的吗?我在天津停留几天,看到因为不见二十九斤粮票就要把老婆打死的男人,可想而知粮票有多么珍贵!要是没有其他抵债、赚外汇的产品也就罢了,明明是矿石、石油比粮食更值钱,孰轻孰重难道拿捏不出来吗?”


    章振兴好笑道:“你不是想买粮食吗?怎么还不赞成粮食出口?”


    “买粮食的渠道有很多,但我更希望内地发展得更好,人民群众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要是能阻止千万吨粮食出口,对陆明珠好处也是大大滴!


    她不用花这7亿美元了啊!


    家人也会因此而大大地减轻负担。


    其实,认真地计算一番,还是缺粮,但缺口没那么大了。


    再加上不用农产品抵债。


    两相结合,情况真的会好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