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作品:《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其实, 陆明珠不喜欢和陌生人一起过生日,感觉就是穿着光鲜亮丽的礼服走过场,光顾着应酬了, 没有应有的温馨气氛, 不如一家人吃吃喝喝,热热闹闹, 快快乐乐。


    这次为什么没反对呢?


    一是拉着陆长生亮相, 结交一些有助于粮油生意的合作伙伴。


    陆明珠并不笨,她猜到了陆父的用意。


    作为陆家嫡长子, 陆长生回归至今, 还没正式露面,陆父不想刻意为他举办宴会, 所以借自己的生日晚宴一用,显得更自然。


    二就是陆明珠认为自己该结交一些朋友,有了交情,六年后在需要的情况下以个人名义或者夫妻名义举行慈善晚宴, 才好动员大家为遇到困难的同胞们捐款捐物嘛!


    提前筹谋才不会让人觉得嘴脸难看。


    建国初期, 有很多爱国人士号召大家捐款,筹集不少钱支援国家建设。


    他们可以,自己当然也可以。


    为了能救更多的同胞,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好是坏根本不重要!


    陆明珠计划拿出一部分对自己来说可有可无却有价值的珠宝出来进行现场拍卖,让出钱的善心人士有所收获而不是白白付出。


    所以, 在陆父和贺云给陆明珠筹备生日晚宴的时候, 陆明珠也没有闲着。


    先整理《昆仑剑侠传》的稿子寄出去。


    最近只写了六万字, 一共十章。


    在小岛上等待救援的时候心不定,几乎没怎么写,全是之前存稿。


    内容已经写到魔教横行, 许多无辜百姓惨遭灭门,掌门人派李鲲鹏等精英弟子共计九人下山,惩恶锄奸。


    在路上,李鲲鹏的大师兄聂天救下一名即将遭受魔教毒手的红衣姑娘。


    她长得美貌绝伦,聂天对她一见钟情。


    过于巧合的事情令李鲲鹏心有疑虑,暗中提醒大师兄,却被认为他没有侠义之心,其他人都站在大师兄那边,纷纷指责进门后就得掌门人看重且武功突飞猛进的李鲲鹏。


    闹到最后,李鲲鹏独自上路。


    这部从4月初开始登报连载,至今已已发表十八万字,算一算,寄去的稿子只剩两万余字,再晚几天回来就要断更了。


    幸好,幸好,读者们必须感谢贺云。


    陆明珠又收到好几箱的读者来信,说明大家非常喜欢《昆仑剑侠传》。


    陆明珠没忙着看信,而是整理从贺云旧居挖出来的几箱珠宝。


    之前并没有细看。


    先挖出来的两箱均是古董珠宝,风格华丽,件件都是艺术品。


    后面挖出来的珠宝玉翠明显新一些。


    工艺精湛,中西风格都有,大部分出自海外比较知名的几个珠宝品牌,款式精美,就是看不出年代,只能认定是近代作品。


    有很多是陆明珠喜欢的。


    里面有一条垫型红宝石、垫型白钻石相间镶嵌而成的短项链特别好看,戳中了她的心,还配着耳环戒指手链和胸针。


    担心被前房主认出来,陆明珠强忍不舍,将之全部放入地下储藏室。


    陆明珠还把自己喜欢且放在家里的珠宝首饰找出来,分门别类地排队编号,放进保险柜,方便搭配各个场合的各种衣服。


    以后要挨个地宠爱啦!


    让它们蒙尘是自己的不厚道。


    谢君峣来找她时就见她穿着一条小黑裙,佩戴一条祖母绿项链和耳环、手链、胸针,整个人光彩照人,明媚鲜妍。


    “很少见你佩戴祖母绿,果然人美,戴什么都好看。”谢君峣把花放到她怀里。


    之前戴过一次,是吃炸鸡那会儿。


    陆明珠嗅着花香,“喜欢就戴了,你今天没有被大哥拉去上班呀?”


    “我有礼物送你。”谢君峣道。


    陆明珠抬眸,提醒他:“我生日还得小半个月。”


    所以,没必要提前送。


    谢君峣轻笑,“不是生日礼物。”


    “那是什么礼物?”陆明珠咦了一声,感到十分好奇。


    “跟我来就知道了。”谢君峣帮她关上保险柜,把花随手插入旁边的花瓶。他带陆明珠出门上车,驶向皇后大道。


    最后,停在一座工业大厦门口。


    就是陆明珠之前接谢君峣下班吃饭来过的那一栋大厦。


    但是,谢君峣带她上楼却不是去公司。


    “到底去哪儿啊?”陆明珠越来越好奇了,忍不住出声问他。


    “到了。”谢君峣停在他公司楼下一层。


    陆明珠一抬头,看到招牌上写着“明珠日报”四个字,打通的大办公室里已经有人上班,男女都有,忙忙碌碌,各司其职,还有两个职员正在调整手里的相机。


    “这是?”陆明珠惊呆了。


    谢君峣笑道:“我和大哥从上海带来不少出版界、报业的精英人才,在香江成立印刷厂、造纸厂、出版社和报社,隶属明珠报业集团,这间是《明珠日报》的办公室,隔壁是出版社,印刷厂和造纸厂另有厂址。《明珠日报》是新创立的报刊,还没正式发行。”


    陆明珠指着自己的鼻子,“送我的?”


    谢君峣点头,“投稿给别的报社和出版社,除了纸张和印刷费,其他都叫报社和出版社赚了,你只能拿到少少的稿费,还不如成立我们自己的公司,全部收入囊中。”


    陆明珠眨眨眼,再眨眨眼。


    在她对连载稿费、版税感到十分满意的时候,她未婚夫已经想到这里了?


    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


    谢君峣又道:“造纸厂、印刷厂和出版社已经开始运转,《明珠日报》却等你亲自撰稿然后发行第一期报纸。”


    这时,里面工作的人员发现他们,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热情地迎上来,“小谢先生,您来视察工作的吗?”


    谢君峣摇头,举起他和陆明珠十指紧扣的手,“我带未婚妻陆明珠陆小姐来看她的报社,陈总编,方便进去说吗?”


    “方便,方便,小谢先生、陆小姐,里面请,里面请。”陈总编给他们带路,瞪了瞪好奇看过来的其他工作人员,把谢君峣和陆明珠请进自己的单独办公室,“两位请坐。”


    拿出自己舍不得喝的茶叶款待他们。


    谢君峣向陆明珠介绍陈总编的情况,“陈永超陈总编曾在申报任职,经验丰富,报社由他主管,免得你太过操劳。”


    虽然把报业集团送给陆明珠,但还是不希望她太辛苦。


    陈总编笑道:“陆小姐,咱们见过的。”


    陆明珠是上海滩的名人,陈总编不但见过她,还撰写过她和那个人千金斗玉的报道,拍过现场照片。


    陆明珠抿嘴笑道:“我说怎么瞧着您十分眼熟,原来是您。陈总编,好久不见。”


    “是啊,好久没见了。”陈总编感慨万千,“离职前,陆先生的断亲书也是由我负责审核刊登的,真佩服他老人家的大义灭亲之举,也更佩服你们家在抗战期间的贡献。”


    这件事在上海传得沸沸扬扬,再也没人拿康家的事说陆家教养不好。


    这么一来,留在上海的唯一陆家小姐陆珍珍地位水涨船高,许多人都以和她结交为荣,最近过得滋润无比。


    陈总编顺口告诉陆明珠。


    陆明珠并不在意,很快问道:“《明珠日报》发行工作准备得怎么样?”


    陈总编如实回答:“多花点钱,请不少业界有名的人撰稿,每千字加几块钱,多的是人愿意写,但小谢先生要我把最重要的版面留下来,只要这篇稿子到就可以排版印刷。”


    “是给我留的。”陆明珠笑道。


    陈总编一愣,“给您?”


    “我有一个笔名叫知微。”以后要给自己的报纸撰稿,陆明珠不打算瞒着他,“正在《香江日报》连载武侠《昆仑剑侠传》。”


    陈总编大吃一惊:“您是《昆仑剑侠传》的作者?”


    见陆明珠点头,他连连跺脚。


    “这么优秀的就应该刊登在我们自己的报纸上,现在可好,便宜叫《香江日报》给赚去了,他们以后可是我们的冤家。”陈总编遗憾得不得了,“小谢先生您怎么不提醒陆小姐一声?我都喜欢李鲲鹏,何况大众。”


    因为这篇,《香江日报》的销量直接翻倍了,简直傲视同行。


    陆明珠笑道:“都怪他,非要卖关子。”


    陈总编还真不敢怪谢君峣,因为他们这些人在上海过得不太好,决定赴港寻求发展,是谢君颢和谢君峣给他们机会,刚到香江就站稳脚跟,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


    谢君峣道:“你能写一篇,自然能写出第二篇,先让《香江日报》打响你的名声,为《明珠日报》撰稿后发行就不会没人看了。”


    在香江,《香江日报》发行量全是数一数二,地位极稳当。


    “奸诈!”陆明珠说他。


    不过,他说得确实有道理啊。


    这不就跟网文大神自带粉丝离家出走然后另投他站的情形差不多吗?


    听得陈总编眼神大亮,虚心地问道:“陆小姐什么时候写稿子?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了。”


    知微新作啊!


    一定有读者喜欢。


    谢君峣低头问陆明珠:“生日前两天能写出来吗?我想把《明珠日报》第一期发行的时间定在你生日当天。”


    陆明珠握拳:“必须能啊!”


    为自己的报纸服务,她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