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作品:《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您请说。”陆明珠打算听了赵波的请求后再给予答案, 而不是一口答应。


    赵波和陆父、王兴财等人年纪相仿,是同一个时代的的风云人物,号称颜料大王, 身材矮胖, 看起来温和敦厚,没有锋芒。


    社会告诉陆明珠:人不可貌相。


    能在商界闯出大王称号的没一个是简单人物, 陆明珠不敢怠慢。


    陆家有纺织厂, 赵波卖颜料,过去那些年, 两家每年都产生不小的交易额, 哪怕陆家离开上海,留下来捐给国家已经改名的纺织厂依然和赵波有合作。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 他问陆明珠:“听说明珠小姐曾经得到一块玻璃翠。”


    “是有这么回事。”陆明珠没否认。


    她抬起左手腕,衣袖滑落,露出一抹翠色,“这就是那块料子做的手镯。”


    晶莹剔透, 绿得沁人心脾。


    自从贺云说过陆明珠后, 她就天天临幸她所钟爱的珠宝首饰,今儿钻石,明儿珠宝玉翠,每天不重样。


    等有时间,她要整理一下给它们排个表。


    因为翡翠有内敛含蓄之美, 不似宝石钻石那般张扬, 所以此行便带一些出来。


    今天会客, 陆明珠戴了一副手镯。


    果然最能彰显出东方美人的优雅韵味,温婉端庄,妩媚大气。


    看清模样后, 赵波双眸一亮,“家慈的米寿将至,她生平酷爱翡翠,然好翠难得,只得几件不够好的,以至于早些年常受人讥讽嘲笑,说她老人家鸡皮鹤发,不配好翠。我一直将此事记在心上,但因机缘未到,始终未能如愿,今日有幸见到明珠小姐,不知明珠小姐是否愿意割爱?价钱好商量。”


    陆明珠浅笑道:“连同大珠链和戒指耳环在内,我这套翡翠可不便宜,放在店中的一套镇店之宝平时备受关注,别人出价百万我们也没卖给他们。”


    给大家分了分后,剩下还有好几套在手作为收藏,不算其他单品。


    如果赵波诚意足够,卖他一套又何妨?


    陆明珠把自己最喜欢的三套全部收藏起来了,准备想办法偷渡两套给原身,带出来的是可有可无的一套,尺寸相对更大众些。


    赵波在心里算了算,问道:“不知10万美金是否可以让明珠小姐满意?”


    “干爹,您说呢?”陆明珠问王兴财。


    王兴财点点头,“赵先生很有诚意了。”


    陆明珠就叫谢君峣去自己房里取来没戴的大珠链和戒指耳环,等他回来后,将手镯褪下,放入首饰盒中。


    成套看,更震撼。


    赵波爱不释手,直接把一个皮包提出来放到桌面,推到陆明珠跟前,“一共13万美钞,连同那套洋房的钱在内。”


    “多了。”陆明珠道。


    赵波笑道:“有钱难买心头好,明珠小姐的东西值得这个价钱。”


    他通过这件事要告诉全上海人,即使他多掏钱,那个人耗尽巨资构筑并居住过的洋房也不如他母亲的一套翡翠首饰值钱。


    因为笑话他母亲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人的姨太太。


    外貌美丽,实则傲慢无礼。


    虽然他们都已经去世,但当年被笑话的屈辱仍然没有消失,反而因为时间流逝而愈加深刻,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赵波不能忘怀。


    陆明珠不知内中详情,待保镖数完钞票后确认无误,她冲赵波露出笑脸,“赵先生如此慷慨,我再送赵先生一只翠戒和一枚胸针,也是一块料子出来的。”


    “明珠小姐大气。”赵波很高兴。


    见他出钱这么痛快,熊父也不好意思压价,以6万块大洋的价格买下愚园路花园洋房,折合成港币付给陆明珠。


    当天下午,陆明珠和他们去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两套洋房正式易主。


    陆明珠虽非房主,但她有陆父委托书。


    办理得很顺利。


    办完后,陆明珠和谢君峣带保镖乘坐火车前往老家一探究竟。


    到时正值四月花开,春意盎然。


    陆明珠挽着谢君峣的手走在老街上,触目所及皆和上海截然不同。


    没有上海的洋气,却有颇具韵味。


    内敛温润,一如美玉。


    “搁封建社会,这里可是盐商聚集之地,个个有百万之财,富得流油,经常拿金叶子扔水里玩儿,别人比美,他们比丑,胜者可获得斗金彩头。”陆明珠想起旧史。


    要论挥金如土,后世少有人及。


    金砖铺地算什么?他们用赤金打造龙舟打造无数可供享乐的东西,而明目张胆,根本不需要躲躲藏藏。


    谢君峣点头微笑,“岂不是说你们祖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那可说不好。”陆明珠想到10方黄金。


    他们祖上绝对不简单,光靠她爷爷做珠宝商,前头太爷爷做买办,到她爹这一辈,不可能攒下10方黄金藏在海外。


    缓步走到陆家大宅门口,只见几个女孩子在踢毽子,还有两个小男孩玩石子儿。


    陆明珠不禁皱眉。


    因为她看到自家大门是开着的,门上还贴着春联,经过一两个月的风吹日晒,略有褪色,显得不那么鲜灵了。


    牌匾犹在,金色的“陆宅”两个字。


    笔走龙蛇,苍劲有力,自带潇洒之意,看得出功底深厚不凡。


    陆明珠来不及细看,瞪着大门。


    他们家人都不在这里,钥匙在自己手里,谁开的门?谁住在里面?


    陆明珠和谢君峣抬脚上台阶。


    “喂!你上我家干嘛?”一个年纪大些约有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扔下鸡毛毽子,跑到陆明珠跟前,双手大张,拦住她。


    “你说这是你家?”陆明珠挑了挑眉,看着眼前的少女。


    皮肤白皙,相貌俏丽,显得文雅秀气。


    陆明珠知道这是假象。


    踢毽子的时候,就数她身手最灵活,踢得最肆意,一点都不文静。


    听到陆明珠的话,少女双手叉腰,“这里不是我家,难道还是你家不成?竟然敢带人闯到我家里,小心我报到派出所。”


    陆明珠的保镖个个穿西装打领带,却掩不住一身剽悍之气,看起来就吓人。


    尤其是还有外国人。


    陆明珠冷笑一声,“放心,你不报派出所,我也会报,让他们将鸠占鹊巢的一群人全部撵出去。”


    “你胡说八道!”少女坚决不让步,她绝不让人打扰他们的美好生活。


    陆明珠直接叫保镖把她拉到一旁。


    “我家的宅子我还不能进了?”陆明珠冷笑一声,长驱直入,看到面目全非的大宅子,她顿时气得不得了。


    原身印象中进门就能看到的玉兰、海棠、桂花树再无昔日俊俏挺拔模样,枝条被折断很多,看起来不成样子。


    陆明珠沿着甬道往里走。


    正院不知被谁占了,可能还不止一家,甬道左右两边、厢房门口拉起了晾衣绳,晾满花花绿绿的被褥和衣衫。


    但看得出,他们条件不错。


    被面都是丝绸的,衣衫也不便宜,都是好料子,甚至还有金质玉质的纽扣,缀在各式各样的旗袍上面。


    有这条件,还撬门入住他们陆家大宅?


    拦路的少女气呼呼地跟上来,“你不准进我家!太奶奶,太奶奶,有一大群人闯我们家来了,您快出来。”


    话音未落,一个小脚老太太从五间正房的大门走出来,“谁呀?”


    “是我。”陆明珠缓步上前。


    原身记忆里有这个老太太,是陆老太爷远房堂弟的妻子李氏,还是当地的名门闺秀,此时穿着黑色大襟薄夹衣,手里拿着绣花绷子,一派旧式风范。


    李氏眯眼瞅了瞅陆明珠,没认出来,用一口本地话说道:“你是谁,来我们家想干什么?我们老太爷不在家。”


    陆明珠讽刺道:“把别人的家当成自己家?这就是名门世家?”


    他们家并不穷,相反,还是族中富户。


    原身多年前曾随父母来祭祖,亲耳听陆老太爷拒绝那个堂弟代行族长之职的请求,也没答应让他照管祖宅。


    原因是这个堂弟沾了不该沾的东西。


    李氏闻言一惊,“你是谁?”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陆家的小姐陆明珠是也!”陆明珠说完,直接叫陆父派给她的保镖去各处看看再来汇报。


    李氏和那个少女的脸色极为难看。


    片刻后,李氏低声让少女去喊她爷爷和父母过来,然后对陆明珠放下身段,“原来是八小姐,你们不是出国不回来了吗?怎么有空来老家了?”


    “若是不来,我还不知道自家的宅子被别人侵占了。”陆明珠冷哼一声。


    李氏忙道:“我们帮忙照看,可不是侵占。”


    “是吗?”陆明珠神色不明。


    “是的。”李氏道,年纪虽老,脸皮却是极厚,语重心长地对陆明珠说:“这房子就得有人住,有人气儿才不会破败,我们都是为你们好,反正你们出国了也不回来住。”


    这时,一个保镖回来说:“小姐,各个跨院都住满了人,一家占一个院子,连后院原本留给下人住的小院都住了人。”


    陆家大宅是仿照首都四合院建造的,只是比起首都的四合院显得更精致一些。


    现在,成为他人居所,作践得不成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