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作品:《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有了计划, 回去之心就迫切了。


    反正,老头子交代的任务已经完成。


    陆明珠叫陆平安和陈秘书整理他们带回去的东西,自己则带保镖按照干哥哥曹璐提供的地址前去拜访干爹曹奎。


    傍晚去的, 因为他们白天得上班。


    现在可不是以后, 现在没有休息日的概念, 双休和节假日好像还是1999年才定下来的, 之前只有星期天和三大假可以休息。


    也许是1990年,陆明珠记不太清了。


    三大假则是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 各放一天,其他的假期统统没有。


    见到陆明珠,曹奎和曹璐都很高兴。


    “听曹璐说碰见你,我还不相信, 没想到是真的。”曹奎来首都发展以前见过豆蔻年华的原身,自是一眼认出。


    他是个老人了, 和陆父的年纪相仿,看起来却老很多,头发全白, 好在精神不错。


    陆明珠记得他是肝胆科医生, 很厉害。


    曹家住在四合院里,自己买的, 比上海房价便宜得多, 雇了个保姆,四十来岁的年纪,粗手大脚, 朴实无华,负责给父子俩洗衣做饭,适时地送上茶水, 然后去做晚饭。


    陆明珠双手送上礼物,“我也没想到您在首都,早知道上次来就来拜访您了。”


    “上次是什么时候?”曹奎问她。


    “1月份,陪契爷来的。”陆明珠也没瞒他,但也没细说,“您这几年可还好?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我虽然不在首都,但还有几个好朋友。”


    章振兴应该算得上好朋友吧?


    陆逐日更是亲哥陆长生。


    曹奎笑笑,“挺好的,没什么需要帮忙的,倒是你,你能弄到盘尼西林?”


    “怎么又是盘尼西林啊?”陆明珠道。


    曹奎叹气:“因为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消炎药和退烧药。曹璐拿来的十盒已经被医院征用了,一支没给他留。”


    曹璐也很郁闷,“给我留一支也好啊!”


    十盒有四十支呢!


    陆明珠早有准备,默默地送上剩下的四盒盘尼西林,“我们马上就回去了,应该用不到,留下或能救人命。”


    “肯定能!”曹奎如获至宝。


    曹璐眼疾手快,抢了一盒到手,在父亲不赞同的眼神中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是医生,我也经常遇到需要盘尼西林的病人。”


    然后,眼巴巴地瞅着陆明珠:“能搞到更多的盘尼西林么?我们可以以医院的名义进行购买,不让你掏钱,还让你挣钱。”


    陆明珠顿觉压力山大,


    “我什么都不能保证。”她得回去跟父亲和侄子商量,毕竟自己只有一张嘴,从来不管事,怎么建厂、怎么买设备、怎么招揽人才、怎么生产,都得他们来操心。


    能者多劳嘛!


    这时候她不说自己能者多劳了。


    颇有自知之明。


    而且,生产出药品销售给国内的话,自己家肯定想要以外汇来结算,而国家外汇匮乏,用到刀刃上都不够,怎么用来买药?


    如果用国家的新币结算,他们在香江或者澳城怎么用?


    这些都是问题,都得考虑。


    虽然家人一直纵容自己,但也得考虑他们的利益,没有利益的生意是做不长久的,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生活,不是只吃空气。


    陆明珠分得清。


    两日后,坐上回花城的飞机,她问陆平安该怎么解决这种情况。


    她真不擅长此道。


    她想得很简单,同样是做生意,何不做救人的生意?建药厂,既能救人,又能赚钱,只要不发国难财,何愁不能名垂青史。


    还能抹去老头子以前的劣迹。


    陆平安毫不犹豫地说道:“肯定要用外汇来结算,新币出了境就跟废纸一样,根本没法用,我们是做生意,不是做慈善。我们愿意花大力气筹建药厂再加上运输已经是冒险之举,不能要求我们把所有身家都赔上去。”


    陆明珠点点头,和她想的一样。


    帮忙可以,不能白帮忙。


    一是一,二是二。


    “其实我们筹建药厂生产急需的西药已经是帮了大忙。”陆明珠道。


    陆平安见姑姑的善良有分寸,并不是一直同情心泛滥,稍感放心,“您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


    陆明珠翻白眼,“我又不傻!”


    她真没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高尚情操。


    无论什么事,她助人为乐都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不好意思,请对方听天由命吧!


    午后下飞机,在花城休整一日,第二天乘船回到香江。


    带回的东西多,交给陈秘书打理。


    陆平安叮嘱道:“我在百德新街有间铺子,把我买的漆器玉雕瓷器织绣之类的东西直接运过去先放进库房,明儿开一间工艺品店,前景应该不错。”


    陆明珠大惊。


    自己的古董店还没开,陆平安就先开他的工艺品店了?


    不愧是未来的超级富豪,行动力十足。


    陆平安又对陆明珠说:“我们去找爷爷,问问他老人家的意见。”


    “嗯!”陆明珠没有反对。


    开药厂的事刻不容缓,早一日生产药品出来,早一日救人命。


    每活下来一个人,国家就多一份助力。


    哪怕,普通人的力量微乎其微。


    见到他们姑侄俩时,陆父本来很高兴,结果他突然看到双胞胎。


    眼睛瞬间睁得极大。


    徐管家早就回来了,只在双胞胎所在村子里打听到和当地渔民女儿生下双胞胎的男子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上海口音,带着佣仆,有人见到他们出门游玩,卿卿我我。


    那肯定不是陆父。


    至于青年姓甚名谁,来自何处,只有双胞胎的母亲和外祖父母知道,而他们相继病逝,已经不在人世间了。


    现在看到双胞胎的长相,陆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老徐,我的拐杖呢?快给我找出来!再打电话让陆长龄和二姨太一起滚过来!”陆父要打死陆长龄那个冒父亲之名和人生子的东西。


    陆父暴怒不已。


    二姨太的兄弟冒充他在外面招摇撞骗,他都没这么气愤过!


    保镖们倒还好,双胞胎吓得手足无措。


    见状,陆父更气了。


    陆明珠赶紧上前安抚,“爸,您消消气,消消气,气坏自己无人替啊!等三哥来了,您打断他的腿。”


    贴心地提出好建议。


    陆父胸口起伏不定,好半天才缓和下来,随即道:“你不是赖在我头上么?”


    陆明珠干笑,拉出陆平安,没提陆逐日。


    “平安见过三哥年轻时的照片,我又没见过。”她说得理直气壮。


    陆父哼了一声。


    陆平安笑道:“爷爷,您不妨仔细问问,我觉得三叔不至于冒充您。”


    儿子冒充老子?那不是笑话么!


    陆父坐在沙发上,指着双胞胎道:“你们俩过来,我有话问你们。”


    双胞胎慢慢挪过来,“陆先生。”


    下飞机之前,陈秘书和保镖们让他们见到陆小姐的父亲就这么喊他,还交代他们说陆先生问什么他们都要如实回答,因为工资是陆先生出的,以后能不能在香江买房子全看陆先生给的工资高不高。


    陆父上下打量他们,怒色收敛了一些,声音温和:“告诉我,你们叫什么名字?父母叫什么?今年几岁了?”


    阿坤先开口,口齿利落:“我哥叫阿乾,我叫阿坤,今年十五岁,姓陆。”


    “父母叫什么?”陆父又问。


    阿坤小声道:“阿娘叫孟玉儿,以前跟姥姥姥爷靠打渔为生,都去世了,阿娘去世前,让我们去上海找爹,给了一件信物,说我们爹是上海大富商陆衍之。”


    “什么信物,拿给我看看。”陆父觉得自己必须看到刻着自己名字的信物。


    阿乾从兜里掏出一枚印章。


    是一枚田黄石印章,通体透明温润,仿佛凝固的蜂蜜,光泽明亮。


    他手一翻,露出底部。


    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到上面刻着“陆衍之”三个隶书字,清清楚楚。


    似乎蘸过印泥,字体呈红色。


    陆明珠道:“爸,是您的吗?”


    陆父喜欢收藏印章,他拥有的印章总有数百方,许多都是名家篆刻。


    阿乾和阿坤颇为聪明,闻言一呆。


    什么意思?


    他们竟不敢往深处想。


    陆父没好气地说:“我的印章全部记录在册,从来没有流出去过,怎么可能是我的?我记得老三那年去花城谈生意,路过福州买了田黄石,请人篆刻后好带回去孝敬我,结果到家后怎么都找不到,还跟我说了声。”


    大概是不小心遗落在孟家,由双胞胎母亲收起来,对两个孩子说是自己的信物。


    陆明珠就问双胞胎:“你们母亲临终前怎么跟你们说的?确定说你们爹是陆衍之吗?”


    阿坤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我们回到家时,阿娘的气息很微弱,只来得及把藏在心口的信物交给哥哥,说是我爹的信物,让我们去找爹,还说了最后一句话。”


    “什么话?”大家都盯着他们。


    阿坤无所适从,小声重复道:“你们爹是上海大富商陆衍之。”


    陆明珠无语,“确定是完整的句子吗?”


    已经快没气儿了,很可能只说半截遗言,后面应该还有“的儿子陆长龄”什么的。


    不是一般的有可能啊!


    电视经常这么演,经常这么写。


    阿乾和阿坤面面相觑,他们从来没想过遗言不是完整的句子,如果是半句,那后半句是什么?


    陆父对陆平安说:“把相册找出来,把老三的照片找出来给他们看,别认错了爹!”


    把爷爷当成爹来认?简直是天下第一大笑话。


    陆平安笑嘻嘻地上楼去了。


    陆长龄倒霉,他高兴。


    片刻后,陆平安拿着几张照片下来,递给双胞胎看之前先给陆明珠过目。


    陆明珠惊诧:“还真是一模一样啊!”


    转手递给双胞胎少年,“看看,我觉得这才是你们的爹。”


    看清后,双胞胎蓦地睁大眼睛。


    好像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陆父喝了一口茶,“老三打小就长得像他舅舅,只有两分随我,就是那个嘴巴,而他舅舅死了二十年,没法继续作孽,所以十六年前出现在花城的只能是老三。”


    陆明珠嗯了一声,“刚才您说过他来花城谈生意。所以,我半路捡回来的双胞胎少年是您的孙子啊!”


    掉头冲刚进门的二姨太笑得灿烂,“二姨太,恭喜你喜得双胞胎孙子。”


    这样,二房就有十二个孙子孙女了。


    真庞大。


    看清双胞胎少年的长相后,二姨太脚下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幸亏随身的丫鬟十分机灵,两手搀住她的手臂。


    “二太太,您小心点儿。”丫鬟说。


    二姨太惊叫:“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他们为什么那么像老三?”


    “你的亲孙子嘛!”陆明珠转动腕上的翡翠镯子,“你得感谢我,要不是我把他们带回来,他们还得在花城码头上扛大包,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凄惨生活。”


    二姨太不敢置信,“老爷!”


    这不是真的,这一定不是真的。


    陆父冷笑一声,“如你所见!这俩孩子在花城和人打架,对外都说他们的爹是上海大富商陆衍之,你觉得是怎么回事?”


    “不可能!”二姨太脱口而出,“老三肯定不可能做这种事。”


    陆明珠好奇地问:“是不可能冒充爸爸,还是不可能勾搭花城的渔民女儿生下这么一对双胞胎?”


    二姨太想说都不可能,但看到双胞胎的脸,她无法否认他们不是自己儿子的种!


    像自己亲兄弟嘛!


    儿子外甥像舅,所以不大得老爷喜欢。


    阿坤最机灵,听完所有对话的他已经明白来龙去脉,怯生生地问二姨太:“您是我和哥哥的奶奶吗?”


    二姨太还没张嘴,就见陆长龄进来。


    什么都不知道的他开口说道:“谁是谁的奶奶?妈,您什么时候又有孙子了?还是这么大的孙子。”


    大家满怀怜悯地望着他。


    陆明珠反应最快,伸手抓住徐管家好不容易才找出来的一根沉香拐杖。


    这是别人送给陆父的寿礼,他用不上。


    虽然用不上,但陆父偶尔会拿出来装绅士,或者在一些军阀面前装老弱。


    陆明珠好心地把拐杖递到陆父手里。


    “爸,我觉得您肯定需要。”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