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
作品:《春意浓》 是昨天夜里借火的高个男生,褪去黑色大衣换上白色高领毛衣后,少了几分凌厉,多了分柔和。
此刻这人未戴口罩,脸上干干净净,不带任何修饰,浅琥珀色的瞳孔映着寻艺的身影。
听到寻艺认出了自己,男生笑弯了眼,“对,是我。”
“我是祝川,之前在微信上联系过江小姐。贸然上门叨扰,实在是不好意思。”男生接着开始自我介绍,“新专辑的主打曲涉及到了陌生的概念和行业,有朋友和我推荐了‘寻间’,说寻老师技艺超群,跟着学习说不定能有灵感。”
寻艺倒不知道这人人前竟然如此乖巧,昨晚门口搭讪的模样半分不见。既为木雕而来,‘寻间’没有拒客的道理,又瞥见人身后的黑色行李箱,寻艺道:“祝先生不用客气,‘寻间’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入门阶段主要是丁嵇白老丁负责,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老丁或者我。生活起居方面,有什么需求尽管和蔡叔说,一会儿他会领你去房间。”
“谢谢寻老师。”祝川主动伸出手来,“今后还请多指教。”
寻艺伸出手回握,温热从掌心传来,一触即分。
隔着门,“寻艺姐姐——帮帮我吧——”的呼叫喊来。寻艺听声抿唇无奈笑道,“祝老师如果无聊可以在‘寻间’随意逛逛,有人找我,失陪了。”
祝川一句“那你先忙吧”还没说出口,只看到身前人利落转身出门,余下一片碎木屑飘扬空中。
祝川伸手接住,轻轻摩挲着木屑的颗粒。直到蔡叔在跟前连喊了好几声才反应过来,拉上行李箱跟着去了后院。
“别看‘寻间’老旧,却是小艺父母一手建起来的,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他们两口子的心血,也是小艺的宝贝。”蔡叔在前带路,领着人绕过回廊,虚虚指了指回廊东侧,那儿假山景错落有致,小池塘里游鱼潜行。
“我晓得的,您别担心,我不是个容易败东西的人。”祝川听出了蔡叔的言外之意,寻间不肯轻易外租的规矩也早有耳闻,“我答应了寻老师,不在‘寻间’做任何拍摄工作,只是来当学徒的,您把我当个拜师学艺的新人就成。”
“我看着祝先生您也像个爱惜东西的人。”蔡叔推开房门,“也别怪老头我啰嗦。除了悦悦的朋友,这儿好多年没有外人住进来了。”
祝川拎起箱子,迈进房间,“我之前听说‘寻间’内部一般不对外开放,也不外租取景。”
“是啊,五六年前那回实在是给小艺好大阴影。”蔡叔推开窗,给房间通风,“有个剧组要来这儿拍景,小艺那会儿才刚接手‘寻间’,也不会拒绝。和人交代注意事项,对方只当她是小孩,一耳朵进一耳朵出,结果工作人员把寻艺母亲最后的未成品给毁了,小艺一边哭一边和人对峙。对方虽然承诺付款赔偿,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说着,蔡叔自己也摇了摇头,低声叹道,“草木如人皆有情啊。算啦,我也不多啰嗦了。祝先生有什么需要就和我说,我就住在隔壁院子。这个院子目前只有你在住,应该不会吵。原来悦悦住在你对面的那间屋子,现在她在国外念书,也空着呢。”
祝川环视一周,将箱子往衣柜旁一靠,便当作收完了行李,“没事,我这段时间睡眠质量挺高的,不怕吵。对了蔡叔,方便带我去工作间看看吗?我还是头一回近距离接触木雕呢。”
“行啊。”蔡叔乐呵道,顺便将备用钥匙交到祝川手中,“工作间就在隔壁。”
“咱们一共有三间工作间,除了单独一间留给小艺存放大件,剩下的两间都可以随意用。基础的木料库房里都能找到,工具也都有,明儿个老丁从外地买料回来就可以来带你了。祝先生,利刃无情,上手可千万小心咯。”蔡叔叮嘱道。
“好,蔡叔管我叫小祝或者祝川都行。在‘寻间’我可是最最最白的白纸,多得是向大家请教的时候。”
月洞门将几间后院联结起来,转个弯跨过月洞门就到了工作间。
隔得老远便听见工作间里嬉闹声,蔡叔道,“姜瑛这孩子活泼,平时最喜欢粘着寻艺不撒手。筱雨稍稳重些,只是碰上姜瑛,也变成个闹腾的。姜瑛早两年毕业,跟着我们两年多了,筱雨今年夏天毕业,也打算留在‘寻间’。”
“热闹些也好。”祝川紧随其后,细细打量着这几间工作间。三件工作间并排陈列一层,纷纷敞着木窗,许是趁着今天天晴透透气。从外头看去,齐整干净,宽敞明亮得很。
“我真情实感地觉得,我们应该在门口贴一个,周成景与狗不得入内。”
“瑛儿,别太夸张,他好歹投喂过咱好多回。”江筱雨虽唾弃周成景,但好歹相识一场,更不知此刻寻艺何种想法,不愿将关系闹得这么僵。
“切切切,姐不在乎,大不了还回去。迟来的深情比草贱,骂他猪蹄子都有辱猪的嫌疑。寻艺姐,不管他说什么,你一个字都别信。”姜瑛把玩着新雕的小木鸟,“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是吧,小啾。”
姜瑛一边说着,一边操纵小鸟点头,还配上“啾啾”的声音附和自己。
寻艺随手从地上捡起块废木料,握刀正要刻,见姜瑛耍宝也忍俊不禁,放下刀捏了捏姜瑛的小圆脸,“行了行了,用你提醒。我心里有数的。”
“好嘛,我这不是怕渣男软磨硬泡骗你吃回头草嘛,烈女还怕缠郎呢。”
见屋外要来人,姜瑛压低了声音侧头问,“筱雨,这就是你上午说的大明星?”
祝川闻言笑道:“大明星算不上,就是个写歌唱歌的。我叫祝川,两位老师好。”
被听见也不尴尬,姜瑛搞怪地吐了吐舌,“你是混血嘛?”
祝川点了点头,“我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
“难怪,看你的五官就很不亚洲诶,你中文说得真好。”
“我从小在国内长大,甚至还会说北儿——京儿——话儿。”祝川眨了眨眼。
姜瑛和江筱雨被逗得哧哧笑,蔡叔也在一旁跟着乐。
“寻老师,在刻什么呢?”祝川瞥见寻艺手上的动作没停过,稍往前靠了靠,在寻艺身后站定,问道。
“槐花串。”寥寥几刀,迎风颤动的槐花串活灵活现。
寻艺闻到了一股清淡的木香,和库房里木料的气味略有差别,猜想是身后人传来的。
本就是刻着玩,寻艺没有修光的打算,起完形之后便打算撂下作废。身后又问道,“寻老师,这块槐花能送我吗?”
“这块只是我刻着玩的,不是很用心也不算好看。如果你想要,我改天给你刻个别的?”寻艺看着刚放下的粗坯,潦草得有些拿不出手。
“没关系,我很喜欢槐花,而且这个已经很漂亮了。”
祝川眼巴巴望着那小串槐花的样子实在让人不忍拒绝,寻艺又捡起来,拂开沾上的碎木屑,交到祝川手里,“诺。”
夕阳溜进房间,映红了半边脸。
祝川握紧小串槐花,弯眼笑道:“谢谢寻老师。”
“寻间”的人并不多,蔡叔、外出买料的老丁和尹婉枝都是寻艺父母还在世时便跟着的老人,姜瑛和江筱雨近两年才来,算上“编外人员”寻悦,总共不过七口人。
难得“新人”加入,当晚蔡叔亲自下厨,做了一桌苏式本帮菜。姜瑛嘴上说着帮忙,实则在厨房偷吃捣乱,没过五分钟便被蔡叔赶出来分碗筷。
一大桌菜样式颇丰,松鼠桂鱼脆嫩,碧螺虾仁清爽,东坡肉软烂,酱鸭香酥,酒香金花菜浓郁,莼菜银鱼汤鲜滑。
蔡叔从厨房端出最后一道酒酿圆子,又将身上的围裙摘下,对祝川道:“苏菜偏甜口,也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惯。”
祝川一边替姜瑛分筷子,一边道:“不碍事,我妈妈在江浙长大,我小时候也在这儿呆过一阵,吃得惯。”
“吃得惯就好,吃得惯就好。寻艺这孩子是不是还窝在房间里,小瑛,你去叫叫她。”
那头姜瑛正在偷尝糖藕,哪有心思去叫人。祝川见状道:“我去叫吧,让她吃完这口吧,看她都馋了半天了。”
夜里寂静,只有星点虫鸣。
祝川按着白天里记下的路线,拐到工作间去,却发现三件工作间都灰着灯,只好继续向前行。
又跨过一道拱门,祝川隐约听见人声,走近了才勉强听清。
是寻艺正在接打电话。
“周成景,我们在一起六年,你应该清楚我是什么样的人。”
“别再纠缠不清了,我们好聚好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