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搞事情大乾是专业的

作品:《明末从马尼拉开始

    赵四信誓旦旦道。


    对大乾骑兵,赵四真有信心,或许作战经验,比关宁军稍逊一筹,但论武器装备,绝对不比关宁军差!


    会议结束,李宏毅冲身后的陈公公问道:“陈公公,你认为阎应元咋样?”


    “阎应元是谁?”陈公公满脸茫然,装作不知道。


    其实他知道阎应元是谁,前些日子,安南总督胡忠上奏折,大肆夸赞阎应元,陈公公也在旁边。


    他明白皇上问话的深意,只能装作不知道。


    李宏毅笑道:“阎应元以县令身份,竟能看穿朝廷计策,果然不凡。”


    不得不承认,青史留名的人,都有卓越的能力,某方面极其出众,不管其是忠是奸。


    历史上,阎应元也就是身份低微,仅是江阴县典史,即便如此,也能多次打败鞑清。


    当时,大明已灭,南明风雨飘摇,阎应元能做到如此地步,属实不凡。


    以大乾当前局势,确实不宜攻打老挝,不仅有趁人之危的嫌疑,还会让其他国家人人自危。


    中原内战不结束,李宏毅不会肆意扩张。


    说实话,当前若非北朝郑主故意跳出来,李宏毅都不会先攻打安南。


    只能说人狂必有天祸!


    李宏毅命令道:“胡总所请,准了!”


    以阎应元功绩和能力,当个北江府丞监通判绰绰有余,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国朝新立,体制并未僵硬,些许出格,没人计较。


    李宏毅又嘱咐道:“对了,告诉胡忠,北江知府不用派人了!”


    “是,陛下!”陈公公不得不感叹,阎应元简在帝心,深受帝宠,为了不让人扯后腿,连北江知府都空悬。


    如此一来,阎应元彻底成为北江府一把手,可以任意施为。


    军情处。


    自军情处设立以来,就以神秘狠辣著称,凡是进入军情处的人员,就没活着出来过。


    军情人员办过许多大案,皇太极遇刺就是其中之一。


    只要朝廷有虚,或者说皇上意志所指,就有军情人员身影。.


    军情人员来无影去无踪,又监察百官和军方,是官员最不想打交道的部门。


    此时,军情处副处长罗振清心情激动,拍手大叫道:“快快快!大家坐好,来大案了!”


    “什么大案?”手下神色一震,看着罗振清。


    罗振清当上处长不久,处长就靠着关系,调出了军情处,前往军监局当实权处长。


    军监局虽然权力没有军情处大,但隐患也小许多,至少得罪人不会那么多。


    因此,军情处实际落入罗振清手中,或许上面还会派处长下来,但也是傀儡,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罗振清大声道:“陛下说了,大明混乱不够,要军情处搅动大明风雨,使大明更混乱!”


    孟昭业担心的事,李宏毅也有此虑,虽然山西战场,看起来打的惨烈,但谁知双方是不是演戏?


    不管是不是演戏,李宏毅都决定给大明添把火!


    “处长,想让大明变更乱,可不容易!”新任军情二科科长郝平南脸色为难说道。


    郝平南乃罗振清老下属,又是心腹,其他人可不敢多言,面面相觑。


    不过郝平南说得没错,大乾成为各国威胁,已是不争事实,山陕川蜀够乱了!


    大乾想要让大明更混乱,哪有这么容易?


    罗振清冷哼道:“搞事情,军情处是专业的!既然无法加深大明和李自成的矛盾,何不挑起底层农民的怨恨,让大明更乱?”


    “处长的意思是?”郝平南小心翼翼问道。


    罗振清笑道:“我听说,曲阜孔家,二十四朝贰臣,天下第一姓,名为孔圣后裔,世代忠良,实乃当世大盗,家有良田十万顷,土地遍布山东、河南、山陕、京畿,乃天下首富!”


    “山西范王八大家,名为商人,实乃国贼,上欺天子,下掠百姓,奸商之首,卖国奸贼,输送粮食器械布匹物资给鞑子,攫取巨额利润,身价千万!”


    “辽东将门,名为官兵,实乃军阀,上不敬朝廷,下劫掠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欺男霸女,恶贯满盈!”


    “东林党,号称救国忠臣,实乃国贼,窃居皇权,把持朝政,明为百姓,实为私利,贪腐丛生,蝇营狗苟,霍乱天下,当属东林!”


    ……


    众人听完,满头大汗,看着罗振清忐忑道:“处长,要不要玩这么大?一旦传扬出去,恐怕就天下大乱了!”


    虽然他们是军情处人员,但想到天下大乱的后果,想想都不寒而栗。


    生怕朝廷把他们拿出去泄愤!


    “发!”罗振清断然道:“明天就发到《皇家晨报》上,你们把报纸内容,传遍天下!”


    “不怕大明不乱,越来越好,最好天下大乱!”


    大明若不失民心,若不天下大乱,大乾怎好做事?


    罗振清明白,这就是为朝廷出兵河南做准备!


    军情处效率一向很高,当天就把内容递到报社,翌日就发行天下,消息很快传扬出去。


    “老天爷啊!这是真的吗?孔家竟有十万顷田地!十万顷啊,千万亩土地,要多少人才种得完啊!”


    “这算孔圣后裔?不!他们根本不是圣人后裔,乃是蛮夷血脉,窃居衍圣公高位!呜呼!大明两百年供养,竟养出一群禽兽!”


    “我的亲娘咧!山西范家真有钱啊,家藏二千七百万白银!还是通过走私赚得,介休范家!好一个范家,老子记住了!”


    “家家千万白银!简直难以想象!恐怕山西财富,都到几家手里吧?富可敌国,这是真的富可敌国啊!”


    “呵!这就是辽东将门?呸!乱臣贼子!若非辽东将门姑息养奸,后金鞑子怎会壮大?”


    “老夫听说,奴酋努尔哈赤曾被李成梁俘虏过,不仅没杀,还收其义子,阴放之,送十三铠甲,导致酿成大祸!”


    “李成梁是谁?你不知道吗?辽东将门创始人!就是他,才出现了辽东将门!几十年来,凡是客军到辽东作战,下场都极其悲凉!”


    “东林党?国贼也!若非东林乱政,大明岂会有今天?表面正人君子,实则龌蹉不堪,坏事干尽,否则怎会天下大乱?”


    “大明灭亡,东林党是罪魁祸首!”


    消息很快传扬出去,百姓骂声一片,百姓此时才知道,原来造成他们苦难的罪魁祸首,就是东林党和孔家这些奸贼!


    一时间,天下哗然,甚嚣尘上,诛东林、灭孔家、抄范家的声音,到处都是。


    反倒是辽东将门,没有处决办法,虽然骂声一片,但人家手里有兵,有刀子,谁也奈何不了!


    曲阜孔家。


    衍圣公孔衍植收到消息,叹道:“祸事了!”


    “族长,大乾为何这么做?”孔家族老愤怒道:“这些日子,孔家又没得罪大乾!欺人太甚!非要把孔家踩到泥土里吗?”


    天下人不是傻子,这么大动静,除了大乾,没人干得出来。


    再者,《皇家晨报》都登报了,哪怕傻子也知道此事是大乾干的。


    衍圣公孔衍植叹息道:“大乾皇帝头上,不想再有个天,哪怕此人是圣人!”


    孔家族老惊恐道:“族长,您的意思是大乾最终会灭孔?那可是圣人啊!他们怎么敢!”


    “就不怕引起天下非议?”


    “有何不敢?”衍圣公孔衍植淡淡道:“大乾屠杀江南官绅,把地主乡绅屠杀一空,有谁敢多言半句?”


    “只要实力够强,手里有刀,就无所畏惧!”


    孔家族老平复心情,继续问道:“大乾做这些,就是为了打倒孔圣?”


    “也许吧!”衍圣公孔衍植叹道:“或许大乾还有别的动作,才用这事吸引注意力。”


    说实话,这两年变化太大,让衍圣公都看不懂了。


    之前,孔衍植以为,大乾肆意屠杀江南官绅,凶狠残暴,必然会被迅速打倒。


    因此,孔衍植才挑衅大乾,想要从其身上赚取利益和名声。


    结果,大乾不仅没衰弱,反而越来越强大,如日中天,偏偏孔家和大乾结怨。


    无奈之下,孔衍植安排旁支避祸,留存血脉,以图将来。


    结果,除了孔兴林三人,身份暴露,在广州活得好好的,其他人都不如意。


    去往蒙古的旁支就不说了,刚抵达蒙古,就发生战乱,死于乱兵中。


    在后金麾下,表面受多尔衮重视,不过是被高高架起,没有任何实权,甚至需要孔府支援钱粮。


    原因孔衍植也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