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决战在即,长沙官绅瑟瑟发抖

作品:《明末从马尼拉开始

    谁知这些人见皇帝没有动作,以为是默认,越来越过分,竟然还敢联合弹劾,当这里是大明吗?


    对这些文官,李宏毅决定给他们一些教训,有些过分的甚至严惩!


    李宏毅态度很坚决,文官不用插手前线将领打仗,这是底线!


    江都城外,大乾军营。


    参谋长孟昭业笑道:“老张,告诉你件喜事。”


    “啥喜事?”张祷疑惑道:“莫非官兵雄起来,准备反击了?”


    虽然攻打扬州很顺利,但张祷却不开心,反而觉得没劲。


    没办法官兵太软了,不是逃跑就是投降,这仗打得有啥意思?


    也不知大明是怎么想的,见南京被攻破,就把南直隶放弃了?


    大明这么富?


    其实张祷心里清楚,官兵溃不成军,一方面是实力不足,一方面是大乾杀得太狠,官绅害怕,只能逃跑。


    官老爷都跑了,指望下面士兵拼命,可能吗?


    孟昭业嘴角一抽,面对这个一心只想打仗的上官,换谁都心累。


    孟昭业摇头道:“不是这个,我刚才听到消息,南京城一些文官,因惹怒皇上,被打入天牢了!”


    “哦,是哪些人,详细说说?”张祷来了兴趣,问道。


    孟昭业说道:“是儒道祭酒杨兴儒那些人,这些人天天上奏,要求更换将领,惹怒陛下,被罢官,搞不好连命都不保!”


    “活该!这些文官整天屁事不干,就知道弹劾,有这么闲吗?”张祷没好气骂了句,又问道:“杨兴国也被抓了?”


    “没有!据说杨兴儒劝过那些人,没劝住!”孟昭业解释道:“好像是那些官员嫌弃杨兴儒太软弱,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噗!哈哈哈!”张祷忍不住嘲笑道:“就这些狗官,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寸功没有,还是投降派,敢插手朝廷大事,怎么敢的啊?”


    孟昭业摇头笑道:“这我也不清楚,可能是最近招降官员太多,这些官员觉得实力够了,膨胀了,就跳了出来!”


    “哼!不知死活!”张祷冷笑道:“看看户部尚书孙钫等人,哪怕他们对王兴国再不满,谁跳出来了?”


    “孙尚书和吴次辅哪个不是老臣,位高权重,他们都不敢指手画脚,这些人敢!”


    “胆子真他娘的肥!”


    孟昭业笑道:“刀不落在脖子上,没人会知道害怕!好好杀一批就行了!”


    张祷点头道:“行了!这些事不归我们管,看个热闹就够了,其他事让陛下去处理!”


    “咱们的任务是打下扬州,占领南直隶!传令下去,兵分两路,三天内攻破江都和高邮!”


    “遵命!”


    南京菜市口。


    一阵刀光闪烁,几声哀嚎惨叫,十三颗人头落地,唐平秋等人惨死。


    百姓见怪不怪,大乾杀人?


    不是很正常嘛!


    见过十万官绅被砍头的大场面,这些百姓丝毫不怕,甚至纷纷打趣道:


    “哎哟!今天又杀头了!才十三个呀,人数不够啊!”


    “是啊是啊!根本看不够!应该多杀点!反正官绅没几个好东西!”


    “听说这几个官员是触怒皇上,才被砍头!死得活该!皇上这么好,还去触怒,这些官员肯定不是啥好东西!”


    “屁!这些官员是内奸!说书先生咋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些人是故意打探朝廷机密,才被处死!”


    “是这样啊?那就更该杀!”


    杨府。


    十几个官员被吓坏了,满头大汗,顾不得颜面来到儒道祭酒杨兴儒府邸,上门请教。


    前些日子,这些官员觉得杨兴儒太软弱,不敢争夺利益,纷纷抛弃,拥立唐平秋,想要与军方打擂台。


    今日陛下雷霆之怒,才让这些官员明白,大乾朝堂没那么好混!


    杨兴儒能屹立不倒,必然有独特本事!


    儒杨兴儒见到众官员,听完菜市口发生的事,面露无奈。


    若非实力不够,谁愿意软弱啊!


    杨兴儒看来,会出现今天这事,归根结底还是唐平秋等人,没看清自身位置!


    虽说这些官员被大乾暂时吸纳,成为朝堂一员,但唐平秋有何功?


    对大乾有何谋?


    竟敢弹劾在外领兵大将,简直找死!


    哪怕陛下不杀唐平秋等人,军方也不会放过他们!


    因为这些人是在挑战大乾基本国策,文武平等!


    大乾与大明不同,没有文贵武贱,这是大乾百战百胜的根本原因!


    而南京教谕唐平秋等人,在杨兴儒看来,就是想把军方彻底压下去,恢复大明朝廷的样子!


    唐平秋等人不死谁死?


    要知道连内阁次辅吴孟海、户部尚书孙钫这些文官顶级大佬都不敢这些做,何况一个唐平秋?


    陛下之所以要杀这些人,就是要给军方一个交代!


    告诉军方,朕心里依然是文武平等,你们放心去打仗吧!


    杨兴儒冲身边人叹道:“现在你们明白了吧?贸然跳出去,是会要人命啊!”


    “跳吧!现在好了,把命都跳没了!”


    “杨祭酒说的是,下官之前看不清形势,误会了您,还请大人指教!”


    “是啊!请大人指教,下官不胜感激!”


    众官员纷纷拜道。


    杨兴儒说道:“老夫早就说过,当今圣上不是一般人!英明睿智远超前人,杀性也是千古无二!”


    “身为文官,就不要去触碰底线!对皇上来说,文官插手军事,就是万万触碰不得的底线!”


    “真以为这里是大明,啥都伸手,陛下不敢处理你们?”


    下面官员吓得满头大汗,今天这事真把他们吓住了。


    这些人以为加入大乾就有了护身符,没想到做错事也会被处死,太吓人了!


    其中一个官员忐忑不安问道:“杨祭酒,若是做错事也要被杀头,谁还敢为朝廷办事啊?”


    杨兴儒呵斥道:“做事当然不会被杀头!只要你真心为朝廷办事,哪怕做错了,陛下也不会惩罚!”


    “但有些底线,不能碰!比如文官插手军事,这在大乾乃是大忌!”


    “大明为何打不过后金,你们还不明白吗?不就是文官瞎指挥吗?这是陛下最痛恨的地方!”


    “另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别以为当上官,就万无一失!你们不是御史,怎有资格弹劾别人?更别说是领兵在外的大将!”


    “这就是找死!”


    众人沉默,突然明白了环境,大乾不是大明,乱说话会死人的!


    别说他们不是御史,哪怕是,弹劾别人也要有证据!


    大明局势败坏,原因这些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御史风闻奏事,乱弹劾,党争严重,绝对是重要一个原因!


    崇祯年间,一个七品御史,竟然能弹劾首辅下台,换在其他年代,简直是不可思议!


    大明上下都把心思放在内斗上了,还有谁愿意做实事?敢做实事?


    大乾可不兴风闻奏事那一套,御史弹劾,不管真假,有错没错,都没罪!


    最关键的是,大乾没有御史!


    众官员纷纷点头道:“杨祭酒所言甚是,吾等恍然大悟,以后绝不多掺和其他事,安心办好手中的事!”


    杨兴儒语气缓和道:“这样就对了!你们刚来大乾,多少带有大明官僚作风,这样很不好,要立刻改正!”


    “大乾与大明不同,一切以业绩为主,夸夸其谈和一步登天这种想法,最好不要有!”


    “下官明白!以后必定改正,实心做事!”


    “多谢祭酒大人指点!”


    这些官员纷纷拜谢离去。


    杨兴儒看着众人离去背影,没有多言,反正该说的都说了,若还不识趣,那就该死!


    长沙城外。


    密密麻麻的大乾军把长沙城团团围住,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城内官兵见到外面无数大炮和燧发枪,都吓得面如土色,狠狠咽下口水。


    这他娘的是军队?


    这种敌人,谁打得过?


    长沙同知忍不住问道:“知府大人,这城您确定守得住?”


    “呵!守不守得住,跟你有关系吗?”长沙知府冷嘲热讽道:“莫非万同知还想投降叛军?”


    “这也要看看叛军愿不愿意接纳啊!”


    万同知脸色青白交加,气得不气,却不敢反驳,他虽然没有知府大人贪得狠,但家中几万两银子,指望叛军相信他是清官,自己都不信!


    万同知冷哼道:“知府大人,都这个时候了,争论这些有意义吗?叛军进来,您就能活?”


    长沙知府沉默,说道:“叛军不知咋回事,都围三天了,还不攻城?”


    吉王瑟瑟发抖道:“不攻城才好,本王更希望叛军永远不攻城!”


    万同知无视吉王,现在长沙高层,除了捐钱需要对方,其他事都不指望这个废物王爷。


    叛军还没来就想自杀,偏偏还怕死,自杀没成功,简直是笑话!


    吉王前天见到叛军到来,慌乱之下想自杀,可吃下毒药,却被护卫发现,被大夫救了回来。


    因此,长沙上下都认为吉王是假自杀,鄙夷不屑。


    吉王说道:“知府大人,那些刁民可要看好了,别人这些人闹事!”


    “还有下面官兵,千万别让这些人打开城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