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结识高人常南溪

作品:《测字有术

    学习地点定在千岛湖一个美丽的小岛上。正如培训班招生广告中所说:风光如画,怡情养性,漫步岛上,恍若仙境。


    至于这个小岛,我就不详细描述了。他们又没数广告费给我。


    我下午两点才到,看了门口的指示牌,来到吧台前,问道:


    “小姐,我是参加风水培训班的。怎么报到?”


    她睁大着眼睛朝我扫了又扫。


    凭我阅人无数的经验,她的眼光尽管进行了有度修饰,但毫无疑义,她对我充满了疑虑。


    我改口道:“小姐姐,我确实是来报到的。”


    她没好气地问:“你的报到通知呢?”


    我把通知掏出来,放在吧台上,她认真地看了一遍,眼睛望着天花板:“交三万。”


    我掏出手机扫了一下。


    她把房卡和一个提袋交给我:“2208房间。晚餐在一楼大厅用餐。”


    房间设施古香古色,宽大的床,洁白的棉被。我好好洗漱了一番,我又来到阳台上,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室内除一几一桌两条椅子之外,桌上摆着印度香,床边有个打坐榻,看来这是一处常年举办国学、风水之类培训班的小宾馆。


    我抽出一支印度香点燃,檀香袅袅,舒畅无比。


    坐在精致的雕花椅上,把资料袋打开,培训班须知上写着:作息时间,用餐地点,上午上课,下午自习。每场培训课的课件资料整齐有序。十天培训排得满满当当。


    翻完资料,我明白:前七天从各个大学邀请来的讲师教授,主讲地形地貌图,天文星座图的绘制。


    后两天请既通风水又通天文地理的专家,讲授天地人对应。


    最后一天上午,请国内顶尖的易学大师给学员讲课。


    这对我来说,太好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路上疲乏,我睡了一觉。直到电话铃响,吧台催我去用晚餐。


    晚餐设在一个大包厢,进去一看,我吓晕了:


    餐厅等于在做一场大型法事,一个个身着道袍,头戴冠巾,偶尔有几个异类,也是着唐装,留长须,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我愣了一下,自己这西装革履真是鹤立鸡群。


    一下就明白了吧台小姐为什么怀疑我,因为我太不像个“大师”。我见东边一桌有空位,走过去坐下。


    左手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右手边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道,我坐下之后,讪讪说道:”大家好,来迟了。”


    谁也没把我当成盘菜,都不理搭我。喝汤的喝汤,吃肉的吃肉。


    右手边老道地斜睨了我一眼,脸上有些不满对我说:


    “你要跟领导反映,交了这么多钱,菜品要好一点。汤水菜太多了,要多上几个硬菜。”


    原来他们把我当成工作人员了。


    我脸红了,纠正道:“我也是来学习的。”


    老道用冷冷的眼光直视我。好像我是来混吃的。


    第一天不认识也罢,到了第二天,仍然没人理我。


    这三十多人,原来是个江湖。这其中,有些人原来就相识,下了课就聚在一起交谈,抽烟。有些人原来就有些名气,根本不理搭别人。


    而且,没有一个白骨精,连老的、丑的、胖得像头猪的……都没有。


    我想和他们聊聊天,人家要理不理。聊两句,天就聊死了。


    上课情景让我吃惊:我坐在倒数第二排,朝前一望,没几个人听课,差不多都在玩手机,有的人还随便走出教室接听电话,甚至整节课再也没回来。


    更怪的是,老师只管讲课,你听不听,他无所谓。


    只有我是个异类,上课爱提问——钱是师父出的,一旦回去交不了差,那怎么对得起师父?


    我一提问,课堂就有很多目光朝我射来。几乎我提每一个问题,所有的目光从正面,背后,侧面


    射过来——说实话,简直像围观一头怪物似的。


    嘲笑,嘲弄,不屑的目光像一团团火球射来,烤得我全身灼热。


    但我还是要提,不提我不懂啊。于是,我每次提问,教室就会发各种怪笑。有的像半夜突然传来鬼叫,有的像过年猪在就义前的哀嚎。


    我恨不得打个地洞,自己钻进去。他们怎么基础这么好呢?从来就不要问,一听就明白,就我这么傻瓜?


    第三天下午,我一个人坐在房间发呆,呆久了,心像被什么压着,便一个人走出房间,走出宾馆,准备到外面透透气。


    这时,我发现第一天晚餐时坐我左手边的男子,正坐在花圃边的木椅上吸烟。使鼓起勇气走过去。


    凭我的观察,此人也是一个异类。


    “你好。没去走走?”我笑道。


    “是啊。好像你也不喜欢出去,是吧?”


    听闻此言,我心中一喜,说明他对我的一言一行早就关注了。便说:“我基础差,只想学点东西,没心思游玩。”


    他指指对面的石凳:“坐吧,你叫万山红?”


    我有些感动,人家连我的名字都记住了,忙点头道:


    “对对,你呢?”


    “我叫常南溪。”


    “取自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一诗吗?”


    他认真地打量了我一番:“你还读了不少唐诗啊。”


    两人坐在那儿交谈起来。原来他参加过许多培训班了。他说培训班只要认真学,总会学到一些好东西。不过,绝大多数人是来镀金的。具体到这期培训班,大概真来学的,就只我们两个人了。


    我忙问:“此话怎讲?”


    他笑道:“当下命理、占卜、风水界也不是一块净土了。有几个真正做学问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来就是为了最后与陈大师合个影。”


    陈大师就是本次培训最后一天来讲课的大师,他是邵伟华弟子,也算国内顶尖的周易大师之一了。


    尽管我也有所察觉,但还是忍不住“啊”了一声。


    常南溪道:“我也加了几个人的微信,翻给你看。”


    我一看,好几个人的微信圈,全是写的“应邀参加风水大师研讨班”,下面就是与各个讲课老师的合影。


    我问:“明明是自己掏钱,怎么是应邀呢?”


    常南溪觉得我在这方面还是个小白,给我解释道:“应邀”没错,报到通知上就是写的“邀请你参加”。


    我反问:就算举办方客气,但“学习班”怎么写成“研讨班”呢?


    常南溪脸上有了鄙夷之色:“欺世盗名啊。”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常南溪问道:“你没注意他们与老师们合影的细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