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熟悉环境

作品:《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等他们从百济回来……


    叶知寒看着窗外的天空,沉默了半晌。


    他们回来了,他们都在天上看着。


    百济战争之后,叶知寒打听过他们的下落。


    本来从百万青年军中去找六个人,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但他很快就打听到了。


    他的这六位算不上关系深厚的故友,悉数倒在了横城战场外。


    没有轰轰烈烈。


    也没有过人的英雄事迹。


    他们是在秃鹫轰炸下牺牲的。


    范团长对这六个豫省大学的学子印象很深刻,因为他们的老部队被打光了。


    而他们继承了三连的意志,敢打敢拼。


    在横城战场,面对三十五万倭军。


    他们主动申请到最前线阵地作战。


    然后,就在某个夜晚,在上千发炮弹倾泻而下,他们倒在了夷为平地的前线阵地中。


    这种情况在横城战场前期,在空特一连还没有加入战场的时候,十分常见。


    所有人对那群秃鹫都束手无策。


    因为敌方战斗机群狂轰乱炸而牺牲的青年军,数以万计。


    他们只是其中的万分之六。


    甚至每一个牺牲的战士,在活着的时候就预料到了自己将会在某一次敌军轰炸下死去,他们已然将其认为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但他们在牺牲前,想的一定是总有一天,华夏将不会这么憋屈的死去。


    列车到达武汉。


    471厂已经派出了两辆卡车在火车站门口等着。


    卡车尾巴上挂着两颗红色的五角星,车头吊着一朵大红花。


    看上去很隆重。


    但卡车上一半的空间,放着液压启闭机、和一批还往下面滴着机油的低速船用发动机曲轴。


    迎接的471所负责人黄许华,热情的在火车月台上迎接着远道而来的五院研究院。


    一同走到卡车前,他的脸上又流露出了几分尴尬。


    这位三十来岁的黄许华,像一只猴子一样跳到车上,脱下自己的外套,将车斗另外一半空间上之沾染的灰尘拍打了一下,然后将上面的凳子端端正正的摆好。


    “上来吧,小心点,你们坐凳子上就行,抓着这个车栏,离这些机器部件远一点儿,这部件有点脏,别弄脏了你们衣服。”


    “车头副驾挤挤能挤三个人,去,瘦的坐前面。”


    “叶院长你去坐另一个车的副驾。”


    黄许华忙前忙后的安排着,额头上没一会儿就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看着所有人挤成一团,才勉强全部上车,他心酸道:“不好意思各位同志,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忍一忍,马上就到研究所了。”


    黄许华这边刚道完歉,


    那边就就一溜烟的跑到前面,分别给两辆车的司机师傅交代道:“师傅,回去的时候尽可能走刚修好的平路,别从老路回,太陡了,根本走不成。”


    “知道了,放心吧。”


    开车师傅应了一声,随后小声嘀咕道:“来的时候那么陡,一个劲儿的让我开快点开快点,那时候我说太陡了不能开太快,他倒是一点没觉得陡。”


    叶知寒笑道:“装了这么多人,还是慢点好。”


    “那肯定的,”司机师傅笑道:“过去啊,黄所长是把这些仪器当宝贝,我们一出发,非得叮嘱个百八十遍,现在啊,跟咱们这些从京城来的科学家们相比,这仪器倒是一点也不宝贝了。”


    黄许华交代完之后,就飞快的跑到车后面,扒上了车,然后敲了敲车斗,吆喝道:“师傅,都做好了,出发吧,慢点开啊,不着急。”


    叶知寒和司机师傅对视了一眼,都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


    471所在武昌总站西边大概十来公里。


    过了东湖就到。


    本来在一五建设中,是有计划从京汉铁路延伸出来一条分支,经过471所、701所等军工工厂的,不过建设总是需要时间的。


    好的是现在武昌东站已经在修建中,预计次年就能通车。


    到时候再来471厂,就方便很多了。


    大概四十分钟左右。


    车辆在船机宾馆门口停下。


    这说是一个宾馆,其实就是简单搭建的临时住处。


    一共两层,一排有将近二十栋,总共有四五排。


    简单的砖瓦结构勉强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每个房间中大多只有一张床,和用砖头自己摆出来的书台。


    不过附近的村民已经陆续开始做木工活,一个个写字更加方便的木桌子,逐渐在替换这些砖头书台。


    至于吃水问题,这是最不用担心的事情,471所旁边一个东湖一个严西湖。


    在刚刚投入工作的时候,所有人就直接就近从湖里打水喝。


    谁晓得卫生部从上个月突然开始宣传“喝热水活动”。


    好嘛,他们还没开始养成喝热水的习惯,结果附近的村民就整天守在湖边监督了起来。


    471所的研究员一旦出现在湖边,就会立马被赶回去,并且被迫领取一张名叫《人人喝开水,生水要消毒》的宣传单。


    黄许华说:“那段时间研究员们都在抱怨,说百姓不让他们喝水了。”


    “哈哈!”


    黄许华的爽朗大笑很富有感染力,紧接着五院的学子们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事情不好笑,但黄所长的笑容,确实蛮好笑的。


    黄许华笑完后,接着说:“后来啊,我想着这是个大事,得赶紧解决,”


    “可谁知道,我还没去调查情况,就看到附近的村子,不少乡亲就烧了几百口缸,送了过来,”


    “就是门口这些。”


    黄许华指着船机宾馆。


    在每一个房间外面,都摆着一个缸。


    就是司马光砸缸的那种缸,上面盖着一个木板,压着一个砖头。


    “这缸里面每天都会装上半缸水。”


    “房间里也有热水瓶,每天都会装满热水。”


    “这都是附近乡亲们送来的,你们要是碰上,说句谢谢就行。”


    “别想着拒绝人家的好意,脾气都倔着呢。”


    说完,黄许华带着众人到了最后面一排的房子里。


    人多房少,将就一下也是必不可少的情况。


    每个房间至少得住俩人,这才能全部安排下来。


    “行李什么的都先放在房间吧,”叶知寒看向黄所长:“许华同志,我们先去看看克利夫兰号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