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巨龙已经苏醒,只是有些迷茫

作品:《院士重生:这大国梦,如你所愿

    赵章顺看着激动不已的叶知寒,有些费解:“谁?联系到谁了?”


    叶知寒沉默良久,喃喃道:“华夏这条巨龙苏醒了,但她很迷茫,而他们是给这条巨龙指明方向的人。”


    说完,叶知寒离开了工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同故宫回电。


    询问,更多的关于他们的消息。


    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


    百济战争的爆发,让滞留在丑国的科学家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移民局不停的勒令华人科学家离开。


    而调查局则不断的阻止华人科学家离开。


    作为华人科学家中的顶尖学者,钱月林自然得到了“重点”照顾。


    在简单的沟通中,他们才得知,钱月林已经多次被丑国调查局以各种莫须有的名义拘留。


    他没有犯错,也没有做什么坏事,只是因为他是华夏人。


    只是因为他坚持自己是华夏人。


    在高度监管的情况下,想要在国家层面直接和月林沟通,是完全不可能的。


    全靠在加拿大的堂姐、以及钱月林的夫人进行中转。


    于是,许多信息通过钱月林的夫人和堂姐以“拉家常”的方式传递。


    叶知寒问道:“除了这张希望回国的电报,还有别的内容吗?”


    电话那头,翔宇同志道:“应该是没有了,这是月林在加拿大的堂姐,寄给月林父亲的信件,这还是从一堆乱码中整理出来的。可见丑国对月林的管控有多严格。”


    “那些乱码可以发过来吗?”


    “这个恐怕不行,乱码的字数有四五页,这些希望华夏帮他回国的内容,还是从这些乱码中大海捞针找出来的。”


    翔宇同志无奈道:“而且除了中、英文之外,还有超过一半无法录入的符号和小语种文字。”


    叶知寒眼眸明亮:“我马上回京,那些乱码务必保存好。”


    翔宇同志道:“回来吧,子任同志也在等你,这些人才也成了他的心病了,现在他可是有三个心病了。”


    “还有一个是百济,”叶知寒问道:“另外一个是啥?”


    “是远仁,决定要去百济战场,”翔宇同志道:“和子任年轻时候一样,一旦做了决定谁都拦不住他。”


    “子任同志同意了吗?”叶知寒急忙问道。


    “他们这一对父子,”翔宇同志叹了口气道:“劝不住,也拦不住。”


    “远仁出发了吗?”


    “那道还没有,”翔宇同志道:“不过就这两天了,随着一批入冬物资一起出发。”


    叶知寒严肃道:“无论如何先劝住子任同志,等我回去。”


    挂上电话,他简单收拾了一下随身的衣物。


    和赵章顺以及五院的学生交代了一下监工的要求,以及焊接的验收指标之后,便匆匆随着南下的火车,踏上了回京之路。


    ……


    次日凌晨三点。


    京奉铁路正阳东车站。


    整个车站一片萧杀。


    几名战士守在车站月台。


    直到一列从哈尔滨开来的货车进站,停下。


    随后叶知寒从驾驶室走下,在战士的簇拥下,向车站外走去。


    ……


    次日上午,八点。


    阳光照入红墙,敲门声打断了叶知寒的睡眠。


    翔宇同志站在门外,低声问道:“知寒,醒来了吗?”


    “醒了。”


    叶知寒简单用湿毛巾擦了擦脸,便随着翔宇同志一同向菊香书屋去了。


    “到那里之后,如果提到远仁的事情,想想办法,动动脑子,看怎么能劝得动他。”


    “我知道,”叶知寒道:“我一定尽力让远仁留在华夏。”


    “比如你的蚊香项目,可以让他去凤凰山历练,哪怕让他去钢厂也行,百济太危险了,”翔宇同志叹息道:“他是子任同志最欣赏的孩子,也是几个孩子当中最像子任同志的,我们对他也都非常的器重和欣赏。”


    叶知寒没有说什么,只是平静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如果他什么也不做,后果是什么。


    一定要做些什么才行。


    ……


    上午八点半。


    一场简单的会议,在菊香书屋中召开。


    参与会议的人一共有三人,子任同志、翔宇同志和叶知寒自己。


    与其说是会议,倒不如说是一个简单的谈心。


    有些家事,并不方便公开来谈。


    有些劝说,需要非常注意说话的场景。


    见到叶知寒来了,子任同志便回到书桌前,将厚厚的一沓信纸递了过来。


    “老高废了很大的力气,才和你名单上着重标注的钱月林教授取得了联系,”子任同志道:“但这个联系,还是非常的不顺畅。”


    子任同志手指敲击着信封:“我们华夏自己的人民,给自己的祖国写信,都要这么遮遮掩掩。”


    “是我们没出息。”


    “让我国的人才受苦了。”


    叶知寒没有多说,而是打开信封,将里面的信纸抽了出来。


    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钱月林的人之一。


    因为他曾经,也是这样。


    所有的归国决心,都是在百济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变得无比坚定的。


    只是在前世,他无法与国内取的丝毫的联系,因此空有报国的念头,但无处发力。只能闷头完成了一本又一本,关于华夏国防军工事业建设的蓝图。


    而现在,华夏提前与钱月林取得了联系。


    依照他对钱月林的了解,这种聪明的人,既然有和祖国联系的机会,绝不可能只发一堆毫无意义的乱码。


    叶知寒翻看着那一张张信纸,看着藏在乱码中的几个汉字。


    心里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封信从丑国离境,必然会收到监察。


    而监察的人员,自然是没有钱月林一半的聪明。


    他已经想到了那些监察人员的表情。


    当他们看到藏在乱码中的汉字,当他们把这些汉字联系起来,组成了一句:渴望归国的话之后。


    恐怕也只是戏谑的一笑,然后将这封信通过审核。


    毕竟他们知道,钱月林不可能回去,哪怕这封信送到了华夏,华夏也无能为力。


    他们甚至还会嘲笑这位大名鼎鼎的华人科学家,居然会用这么蠢的障眼法。


    于是,他们也就放弃思考,这些乱码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