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姑侄同心,其利断金
作品:《重生年代带我妈暴富改命》 “你个偷肉贼!”
华妡冲着华一钊大吼一句,本是想着帮那少年吸引注意力,好让他把那手链拽回来。没想到,十分机警的华一钊看着二人哂笑:
“昨夜你个小丫头片子落水是谁救了你,我现在算是知道了,这事要是传出去小姑娘你可就回不了什么省城,得留下来跟咱们齐医生结婚。”
一脸掌控全场,似乎是抓住了华妡这个小姑娘把柄的华一钊,万万没想到亲爹在这时候突然给了他一巴掌。
华老爷子是村里小学的老师,他名望不低人也不错,只是偏偏有这么个不学无术、整天骚扰李家两姐妹的混混儿子。
华妡小时候就听说父亲原来十分飞扬跋扈,还曾问过妈妈为啥不开眼嫁给他,结果得到淑兰一句回答:“我不嫁给他能有你啊?”
可是华妡一想到后来她爸如此混账,自己真是宁可不出生,不存在。
挨了亲爹一巴掌的华一钊,他捧着脸不解华老爷子骂的,怎么是自己想以毁坏女孩子名义,欺压了这流落到村里的小姑娘。
“不会尊重女儿家,你这辈子都别想讨到好媳妇儿!”老人家指着华一钊的脑门,“你这孽障!”
齐医生想提手链之事却来不及了,老爷子一边骂,一边把华一钊吓得逃离。
“我想办法帮你找回钥匙吧。”华妡让少年不要急着追自己亲爹要东西,“你昨夜救了我一命,我也该还情的。”
她太了解华一钊那聪明脑子,届时一旦发现世间还存在这种物资不缺的宝藏之地,一定会据为己有。
齐医生静静望着她提了两块被狗咬过的腊肉往家去,竟是露出几分宠溺的笑容,他没想到来跟自己共享空间的人是个知恩图报的姑娘。
这头。
华妡一边望着腊肉狗啃缺口,一边疑惑东西到底怎么丢的,结果远远的就看到了华一钊逃离老爷子的掌控,往自己家的方向跑。
很快,就看到他跑进自己家院子,去找淑兰说话。
“贼心不死,就不放过我妈逮着她一人祸祸!”撒丫子狂奔回家去的华妡,到院里就把肉扔上磨盘,操起竹枝苕帚就赶自己的亲爹。
这举动,把淑兰看愣住了。
城里来的姑娘,好大的脾气!
“你不过是个被人拐卖到咱们村的野丫头,竟敢如此嚣张,改日我要动员整个吴庄村的哥们把你从这地儿扔出去!”
华一钊很不满她挡在中间,不让自己自在地去找淑兰,分明这村里不该有如此嚣张的女人,他看华妡碍眼得要命。
被亲爹骂野丫头的感觉,挺奇怪的。
华妡厌恶这个骚扰亲妈的家伙至极,也不知道淑兰到底是怎么被他骗到手:“你个偷肉贼,我还没去村里把这事广而告之所有人!”
互相威胁的父女二人,都突然哑了火,他俩倒是一个真的怕被扔出吴庄村,另一个嚣张跋扈但也怕被定为小偷。
毕竟华老爷子对儿子犯原则性错误,那很可能要打断腿的。
想来华妡爷爷去世得太早,如果在华一钊成了“海鲜大王”时他老人家还活着,说不定这家伙也不敢那么嚣张做了风流老板。
“我对淑兰一家了解甚多,他们并不富裕,突然出现两块极好的腊肉……我看偷肉的人是你吧,本家小妹妹?”
华一钊故意颠倒黑白顺着肉的话题说下去,他这话既是在嘲讽李家贫穷,也是想给华妡定上莫须有的罪名。
如果华妡不是他女儿,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知会遇到多少坎坷。
“我家是不富裕,可不代表村里不能有人送我们两块肉!”
不知仪兰是什么时候开始看热闹的,她在阳台上指着华一钊,“我姐姐们有的是追求者,迟早有一天她们嫁个好姐夫揍你一顿!”
原来小学渣仪兰脾气还挺大,她突然站出来驳斥华一钊,听得华妡不由得点头,然后赶紧把人
往院子外赶。
淑兰一直都没说什么,她那么个温柔的人,要不是华妡和仪兰在,今天又不知怎么被华一钊纠缠多久。
被一个十二岁小丫头呵斥,又被十六七样貌的“野丫头”赶出来,华一钊不满地看着李家院子,充满了怨气。
“好你个华妡,还给仪兰那小丫头也长骨气了是吧,我就要看看你这不明来历的死丫头,能在我们村待多久!”
他骂骂咧咧离开李家,要气疯了。
华一钊偷肉,其实只是单纯不满意齐医生那登门拜访,这长得年轻的赤脚医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和李家走得近了起来。
他总觉得少年冲的是淑兰去,毕竟李家除了那在省城读书的大姐,只有二女儿温柔可人。
再来,村里富裕点的无外乎那几家,齐医生算是其中之一,他总不能是真看上了华妡这来历不明的野丫头吧……
即便他走着思索,心里还不停骂华妡是野丫头。
这头。
因仪兰竟然有勇气站出来帮自己怼华一钊,华妡抬头望着稚嫩的“三姨”,她不由得高兴地笑了:
“谢谢仪兰。”
“不客气华妡姐姐,反正你都已经留在我们家,我不会把你当外人的。”仪兰很喜欢华妡,虽然自己的父母对她好得让人羡慕。
不过对于早看华一钊骚扰亲姐姐不爽的仪兰来说,如今有人跟自己一同怼他,她便高兴不已。
淑兰默不作声把磨台上的腊肉取下来,然后削去狗啃过的地方,去厨房舀水烧煮,她静静地弄着,显然是想把肉今夜煮了吃掉。
她全程不说话,华妡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淑兰姐,你难不成因为我把那无赖赶走而不高兴了?”华妡最怕的是母亲对华一钊的爱是真的,纵使她在拿到离婚协议书时好生淡定。
或许现在的淑兰,对自己爹是真爱?
华妡问完屏住呼吸,真怕听到一个自己不想听的答案,其实她也好奇当年母亲为什么会嫁给这样的父亲。
“姑娘,在咱们村里不比省城,女儿家的太过张扬会吃亏的。”
淑兰没有提及华一钊,说的好像是那个时代女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