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事不关己,矛盾逐渐显露!

作品:《刚成人仙,女帝跪求我出关

    皇帝听了老道士的话,不由得眉头深锁。


    他沉声道:“朕乃天子,岂会有血光之灾。”


    老道士没有畏惧,只是叹了口气道:


    “陛下乃一国之君,无人可以撼动。”


    “然而天机如此,贫道只是传话之人罢了。”


    皇帝问道:“详细说来。”


    老道士摇了摇头道:“陛下是天命,贫道不敢窥探天机。”


    皇帝没有再问,内心中却想起今日朝堂上,与太子争执的画面。


    他下意识握了握拳头,脸上流露出愠怒的神情。


    老道士一直在暗暗地观察皇帝的神情。


    忽然见皇帝神情大变,结合起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老道士的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他故作深沉地说道:“陛下,天命不可违,贫道能做的,只不过是改变其轨迹。”


    “而真正能够决定天命的,只有陛下自己。”


    这两句话似乎互相矛盾,但听在皇帝心中,却像是点亮了一盏明灯。


    或者说,种下了一粒种子,随时等待着生根发芽。


    ……


    无论是皇帝之事,还是朝堂之事,江尘都没有兴趣。


    他继续着每日读书修炼的生活,娴静自得。


    经过十几年的修炼,他已然突破气动境,达到了四品离合境。


    到了这个境界,武者对力量的掌控愈加娴熟。


    江尘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的元气越来越精纯。


    隐隐间,有了牵动天地真元的反应。


    只需再进一步,便能将元气转换为真元,到达五品真元境。


    这一步对大多数武者来说,都犹如鸿沟一般,不可跨越。


    但对江尘来说,只需要认真地读书修炼,即可轻易跨过。


    江尘除了每日读书修炼外,偶尔太子也会前来讨教国事。


    他对太子,亦如当年对待九皇子那般,知无不言,倾心教导。


    当然,他仅仅是教导太子。


    至于太子如何去做,皇帝如何去做,朝堂又发生了什么。


    他一概没有兴趣。


    太子也曾提及过,希望他能出山,重整朝纲。


    但他还是那一句话:“我对权力没兴趣,只想安静地读书修炼。”


    太子看着他平静无波的脸庞,便再也没提及过此事。


    转眼间,已是到了年末。


    太子提着美酒佳肴,走进藏书阁。


    “皇叔,侄儿来看您了。”


    只是他的眉头上,遮掩不住浓浓的忧愁。


    江尘看了太子一眼,接过美酒抿了一口。


    “还是这女儿红,酒味醇厚,清香扑鼻。”


    太子勉强扯了扯嘴角:“皇叔喜欢即可。”


    江尘放下酒瓶,神情平静地问道:


    “说吧,遇上什么难事了?”


    太子愣了愣,苦笑道:“还是瞒不过皇叔的法眼。”


    他先是起身,关闭了大门。


    然后才坐到将江尘的对面,压低声音道:


    “皇叔,侄儿觉得父皇不对劲。”


    “哦~”


    江尘语气平淡,毫无波澜。


    太子整理了思绪后,方才继续说道:


    “前几年,父皇微服私访,遇到了一名老道士。”


    “这老道士掐指一算,直接算出父皇乃是当朝天子。”


    “父皇微感惊讶,便与其交谈起来。”


    “老道士不知道如何得知宫中之事,竟全部说的有模有样,八九不离十。”


    “到了这时,老道士已经引起了父皇的关注。”


    “只不过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让父皇彻底相信。”


    “后来,老道士不知道私下里对父皇说了什么。”


    “父皇竟然将他请进宫中,大兴土木搭建了观星台。”


    “然后又在观星台内,盖了一座炼丹房。”


    “偌大的观星台,除了老道士,父皇严令他人进入。”


    江尘听到这里,忽然打断问道:


    “你父皇最近身体如何?”


    太子不明所以地回答道:“常有不适,每况愈下。”


    江尘点了点头道:“那就是了。”


    “老道士定然是看出你父皇身体欠恙,并说自己能炼制仙丹,延年益寿。”


    太子恍然大悟道:“皇叔所言极是。”


    “您这样一说,侄儿以前想不明白的事情,现在终于能联系到一起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自从侄儿当上太子后,父皇便去观星台的次数愈加频繁。”


    “很多时候,一坐便是一个下午。”


    “起初侄儿不以为意,把精力全部放在朝政上。”


    “但后来发现,每一次侄儿与父皇产生分歧,父皇便会去一次观星台。”


    “等父皇从观星台回来后,对侄儿的态度,愈加不满。”


    “侄儿怀疑,很可能是那名老道士蛊惑了父皇。”


    “只不过,一直没有真凭实据。”


    “直到几日前,父皇竟然册封老道士为国师,参议朝政。”


    “若只是如此,侄儿还不觉得有什么。”


    “但老道士似乎是专门来针对侄儿的。”


    “每次侄儿与父皇政见不和,老道士便会跳出来,指责侄儿不忠不孝。”


    “不仅如此,还总是以天机为由,说侄儿的政见会影响大炎气运。”


    太子低垂下头,颓废地说道:


    “大义面前,侄儿便乱了阵脚,不知该如何是好。”


    江尘起身,轻轻拍了拍太子的肩膀。


    “还记得你刚当上太子时,我对你说过的话吗?”


    太子疑惑地问道:“不知皇叔说的是哪一句。”


    江尘淡淡地说道:“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大胆去做即可。”


    他深知太子的为人和能力,绝不会做有损大炎皇朝之事。


    因此,他非常相信太子的判断。


    至于皇帝的态度,他倒也能体会一些。


    历史上大部分的帝王到了知天命的年龄,都会面临绕不过去的坎——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