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皇帝的心思,噩耗传来!

作品:《刚成人仙,女帝跪求我出关

    大炎以武立国,历任皇帝,都是久经沙场之人。


    当初,许多武将支持五皇子,便是因为他曾在边境,屡立战功。


    九皇子登基后,外表看去像是个文弱书生,且没有经历过战场厮杀。


    因此,许多武将虽不敢明说,但心里终究是不服气。


    新帝自是知道此事,才萌生了御驾亲征的念头。


    只不过,大臣们又怎会同意。


    “陛下,万万不可啊!”


    众多大臣跪伏在地,苦口婆心地劝解道。


    就连那些武将们,也没有想到新帝如此“冲动”。


    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皇帝有个三长两短,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武将们也跟着跪伏在地,求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看着跪倒一片的大殿,御驾亲征的渴望更加强烈。


    他不顾大臣们反对,毅然命令军部筹备粮草军械等相关事宜。


    筹备等待的期间,皇帝来了一趟藏书阁。


    此时的江尘,已经得到了皇帝执意御驾亲征的消息。


    因此,他看着皇帝到来,并没有任何的意外。


    皇帝看着江尘,一直紧绷的神经,放松了许多。


    他命人关闭大门,和江尘相对而坐,感叹道:


    “皇兄,朕现在有些理解你不愿当皇帝的原因了。”


    江尘笑道:“陛下何出此言。”


    皇帝缓缓说道:“当初做太子的时候,还不觉得如何。”


    “现在做了皇帝,才明白什么叫身不由己。”


    “整日处理不完的政务,不敢有丝毫携带。”


    “万般劳累,却总是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江尘道:“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独立的。”


    “他们往往会先从自己的角度考虑,然后再去考虑国家,考虑陛下。”


    皇帝感叹道:“皇兄说得对。”


    “大臣们口口声声说为国为民,哪一个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这一次北蛮来犯,朕准备御驾亲征,重振大炎雄风。”


    “然而,大殿之上众多大臣,却没有一个支持朕。”


    “而且联合起来,阻挡朕征讨北蛮。”


    江尘思绪片刻,说道:“大臣们如此考量,只是出发角度不同罢了。”


    “臣当初曾对陛下说过,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


    皇帝愣了愣,道:“皇兄,难道你也不支持朕御驾亲征吗?”


    江尘摇了摇头道:“你现在是皇帝,无论做什么事情,臣都会支持。”


    “臣相信,陛下这样做,自然是有非做不可的理由。”


    皇帝听完,脸上的阴郁终于散了一些。


    他兴奋地说道:“皇兄,还是你最懂朕。”


    “呵呵~”


    江尘微微一笑,道:“陛下,认定是对的事,尽管去做即可。”


    “无论何时,臣都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皇帝认真地点了点头道:“多谢皇兄。”


    两人又聊了一会,皇帝便起身准备离开。


    “皇兄,朕出发时,便不与你来告别了。”


    江尘“嗯”了一声,拿出几张护身符。


    “陛下带着这些符箓,或许能够用上。”


    皇帝也没客气,接过护身符,道了声谢,便离开了。


    江尘看着皇帝离开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


    做皇帝难,做一个称职的皇帝更难。


    九皇子走到今天,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


    因此对于皇帝的心思,他是最为了解的。


    从他最初引导九皇子争夺太子之位。


    到击败太子,成为先帝宠臣。


    然后坐上太子之位,总理朝政。


    但现在荣登大宝,成为天下之主。


    皇帝的背后,一直都有他的影子。


    就连那把龙骑,都是他让出来的。


    因此,若说皇帝心中没有丝毫芥蒂,绝对不可能。


    今日皇帝来找他,与其说是征询他的意见。


    还不如说是,试探他的口风。


    毕竟朝堂之上,皇帝都已经力排众议,御驾亲征。


    即便是江尘阻拦,皇帝又怎么会因此改变心意。


    只不过,江尘没有阻拦。


    皇帝的心中,更加舒畅罢了。


    江尘便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顺着皇帝的意思,让他心里的压力,轻上一些。


    不久后,十万大军整顿齐备。


    皇帝一身戎装,亲骑战马,雄姿勃发。


    江尘站在藏书阁的顶楼,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心中难免感触。


    渐渐地,大军消失在地平线上。


    江尘走下顶楼,叫来了赵忠。


    “大军的将领,可都调查过了。”


    赵忠回答道:“主子,已经调查过了。”


    “随军的将领中,没有敌军的眼线。”


    江尘“嗯”了一声,继续问道:


    “粮草后勤,可有疏漏?”


    赵忠回答道:“户部尚书是陛下的亲信,没有丝毫怠慢。”


    “一应物品,均做了十二分的准备。”


    江尘嘱咐道:“前方战事的情报,一定要随时禀报,决不能有任何懈怠。”


    赵忠恭敬道:“主子放心,奴才已经嘱咐在军部的亲信之人,一有情报,必然第一时间告知主子。”


    江尘点了点头,道:“很好,你做的不错。”


    赵忠喜道:“谢主子夸奖。”


    江尘摆了摆手:“好了,你先回去吧。”


    赵忠应了声是,躬身离开了。


    江尘看了眼北方,便将心思收了回来。


    事在人为,他能做的已经做了。


    接下来,就看皇帝的表现了。


    皇帝走后,江尘恢复了读书修炼的生活。


    直到一个多月后,赵忠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主子,大事不好了!!”


    江尘微皱眉头:“发生何事,如此慌张。”


    赵忠看出了江尘眼中的不悦,立刻做了几个深呼吸。


    激动的心绪,缓缓平复。


    赵忠先是对江尘行了一礼,才凝重地说道:


    “陛下,被北蛮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