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阎忠之计

作品:《三国最强短命鬼

    西凉 叛军大营


    阎忠手上拿着一份密信,眼神中闪动着精芒。


    在他的身旁,矗立着一员小将。


    这小将身高八尺有余,生的膀大腰圆,身上的肌肉随着呼吸有节奏的跳动着,年纪虽不大,但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叔父,信上怎么说?”


    小将正是日后的西凉猛将,阎行,亦是阎忠的同族子侄。


    “主家想让我们配合董卓,除掉边章、韩遂。”


    阎行大吃一惊,张大嘴巴问道:


    “董卓也是主家的人?”


    阎忠摇摇头,


    “董卓跟主家的关系很复杂。


    据我推断,他们一直在相互利用。


    董卓想借主家的力量发展壮大,而主家想借董卓的手,控制京畿。


    不过,我的出现让主家改变了计划


    所以,彦明啊,这次的计划,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


    你且附耳过来”


    阎行将耳朵凑了过去


    “彦明,你从小便跟随韩遂,韩遂对你没有什么防备。


    战起之时,你便趁机杀了韩遂!


    剩下的事情,就由我来处理。”


    阎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面是亲人,一面是自己的主公,似乎选谁都不合适


    “叔父,非要如此吗?


    韩遂待我不薄,从小便一直培养我


    没有他,可能就没有今日的我”


    阎忠眼神狠辣,他拍了拍阎行的肩膀,说道:


    “彦明,无毒不丈夫!


    如今天下乱起,韩遂此人不足以成大事。


    你跟随在他身边,日后恐怕不会有好结果的


    可袁家不一样!


    袁家四世三公,名望极高!


    只需登高一呼,从者云集!


    若你能顺利杀了韩遂,我便可向袁家举荐你。


    以你的本事,将来必能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


    “可是叔父


    您不是从小就教育侄儿,要做一个忠义之人嘛?”


    阎忠面略尴尬之色,他清了清嗓子,又道:


    “彦明啊


    时代不一样了


    你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你的家人。


    若是你真的跟着韩遂一条路走到黑,结局会是怎么样?


    你的父母,亲人最后都将万劫不复!


    何况,这个韩遂可是谋反的逆贼!


    你和你的家人甚至还会因此背上一个反贼的骂名,被后世人唾骂万年!


    这难道就是你想要的吗?”


    阎行死死的捏紧拳头,内心深处正在剧烈的挣扎


    许久,他松开了拳头,长叹一声,道:


    “好吧叔父


    我都听你的”


    说完这话,阎行好似用完了全身的力气,原本魁梧的身材也变得有些佝偻


    “彦明,你不会后悔你今日的决定的!


    不过,切记小心行事”


    两日后


    边章、韩遂、北宫伯玉等人在阎忠的建议下,挥师直奔长安。


    主将皇甫嵩迅速做出应对。


    一面,他命人坚壁清野,加固城墙。


    一面,又联络董卓所部,命他率军至距离长安不远处的一个隘口安营扎寨,与长安城互为犄角。


    又是几日后,叛军兵临长安城下。


    看着叛军如潮水一般奔涌而来,皇甫嵩心头沉重。


    叛军中,两人拍马而出,正是边章、韩遂。


    韩遂向着城头上叫喊道:


    “皇甫将军!许久不见啊!”


    皇甫嵩怒道:


    “韩遂!你身为汉臣,却行叛逆之事!真是恬不知耻!”


    韩遂讥讽的看着皇甫嵩,大喝道:


    “皇甫嵩!


    说我们是叛逆?!真是可笑!


    我曾多次向陛下进言,让其诛杀十常侍!


    可是他呢?他又做了什么!?


    他宠幸宦官,致使天下大乱,百姓遭难!


    我等此来不为其他,只为诛杀官宦,荡清寰宇!


    我们是为了天下黎明而来,是为保卫大汉的江山社稷而来!


    是为了陛下而来!


    我们才是大汉真正的忠臣!不是你口中所谓的叛逆!


    而你!才是个不辨是非,助纣为虐的混不吝!”


    皇甫嵩作为一员武将,不善辩,一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城头上,守城的士卒的家人或多或少都受过十常侍的欺压。


    如今听到韩遂这看似大义凛然的说辞,而自己的将军又没有反驳,立场也有些松动了


    皇甫嵩见此,有些慌乱,忙冲着众人喊道:


    “别听他在这里妖言惑众!


    即便陛下有错,我们为人臣子难道就该起兵造反吗?


    他不过是为他的逆行,找一个借口罢了!”


    士卒听了皇甫嵩的话,稍稍安定了下来,但仍有些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皇甫嵩愤恨的挥拳砸向墙头,似是在发泄什么。


    他死死的盯着韩遂,道:


    “韩遂!


    就算你说的天花乱坠,也休想动摇我的意志!


    若想入长安,就从我皇甫嵩的尸体上踏过去!”


    城头上,士卒的骚乱都被韩遂尽收眼底。


    他已经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无视了皇甫嵩放出的狠话。


    韩遂拍马回到了阵中。


    叛军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原地安营扎寨。


    几日后


    一道从京城传来的圣旨进入了长安城。


    “陛下旨意!


    皇甫嵩自坐镇长安以来,懈怠公务,贻误战机。


    致使叛军攻入三辅,危及皇陵!


    朕感念皇甫嵩平定黄巾之功,免去死罪!


    勒令皇甫嵩,卸去主将之职,即刻回京!”


    “臣皇甫嵩接旨”


    皇甫嵩眼眶微红,颤抖着双手接过了圣旨。


    他感到深深的凄凉之意,嘴唇抖动着,想要说些什么。


    最终,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