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贵鱼

作品:《极品布衣

    杨陌抬眼看去,大树下果然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旁边也都是些摆摊卖东西的,有卖鸡鸭的有卖菜蔬的,还有摆摊卖些小玩意的。


    周大力推着推车也到了树下,三人一起把木盆抬到地上。


    赵才是货郎出身,自然懂得如何卖货,他站到推车上大声吆喝起来:“卖鱼,新鲜的大活鱼!”


    果然,听到了赵才的喊声,一些人就围了上来。


    “这鱼怎么这么大?得有四五斤重了吧?”


    赵才热情的招呼着:“可不是吗?客官要一条?”


    “不要了不要了,太大了,吃不起。”


    结果是看热闹的人多,真正想买的人少。


    赵才有些泄气,本以为能轻松卖出,结果却并不如意。


    杨陌似乎并不着急:“别急,咱们这几条鱼的主顾得是对路的才行。”


    “到时候咱还能卖个高价!”


    杨陌当然知道,鳜鱼是极为鲜美的鱼,四五斤的鳜鱼更是少见的很。


    一般的百姓自然买不起,所以他觉得需要多等一会儿。


    待合适的主顾出现,自然可以出手,还能要上价去。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几个穿长衫的人来到了大树下。


    杨陌嘴角一扬:“买鱼的人来了。”


    赵才和周大力抬头看去,并没有觉得那几个穿长衫的人像是要买鱼。


    只见他们左瞧瞧右看看,不知道在寻觅什么。


    “教谕大人!这边!”杨陌对着几个穿长衫的挥了挥手。


    为首的一个老头皱了皱眉,但还是带着其他人往这边走来。


    “杨陌,你竟然沦落到卖鱼为生的地步?”老头冷冷一笑。


    “真是活该,活该啊!”


    杨陌笑了笑说:“教谕大人说的是,学生……哦不,后生不才,现在只能卖鱼了。”


    “教谕大人要不要买条回去?”


    那老头正是洪山县教谕高邑,正是他把杨陌从县学除名。


    高教谕冷哼一声:“杨陌,我是越来越庆幸把你从县学除名了。”


    杨陌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教谕大人说的都对~~”


    “教谕大人今日来这,是要买点什么吧?”


    高教谕带来的一个庠生接话道:“新任县令大人寿辰就要到了,县里准备给他办个寿宴。”


    “办寿宴和教谕大人有什么关系呢?”杨陌故意问道。


    那庠生冷冷说:“你知道什么?马上就是两年一次的州察了!”


    大宁王朝官员的考察分为京察和州察两级。


    京察是朝廷的吏部派人到各路组织的考察。州察则是州府对本州官员的考察。


    京察是不定时的考察,有时三年一次有时候五年一次,州察则是固定的两年一次。


    州察时州府主要是参考县里主官对下级的考评结果,所以县令的评价就显得极为重要。


    由于平时工作并不出色,高教谕此时也是心慌慌。


    杨陌一下子就明白了高教谕的忧虑。


    高教谕自己嘟囔道:“这新任县令又是个油盐不进的,不肯收礼物。”


    杨陌心说,看来高教谕这是去探口风被拒了,巴结无门啊。


    他觉得机会来了,于是摸着下巴:“礼物不收,但寿宴他总是要出席的。”


    “好宴少不了鱼,不如把这几条鱼买了?”


    另一个庠生听罢指着杨陌骂道:“你个不着调的,想卖鱼想疯了吧?”


    杨陌冷哼一声:“你懂什么?”


    “东西不收,饭总是要吃的。如果压轴大菜是教谕大人买的鱼,县令大人一高兴会不会高看他一眼。”


    那庠生刚要回怼。


    “慢着!”高教谕摆了摆手制止。


    他听了杨陌的话,竟是有些松动。


    是啊,总要给县令大人留下点好印象,从菜上入手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你这是什么鱼?”高教谕指了指盆里的鱼。


    杨陌敲了敲木盆:“此鱼名为鳜鱼,极为鲜美。”


    “鳜鱼又与贵鱼同音,相信县令大人知道了,一定会明白大人的苦心。”


    高教谕思量了一番,竟觉得杨陌说的很有道理。


    “那这鱼多少钱一条?”先前骂杨陌的庠生看到教谕动了心思,便替他问了起来。


    杨陌则摇摇头:“多少钱是要看教谕大人对县令大人有几分孝心了。”


    此言一出,高教谕几人愣了一下,杨陌这话让他们不知道如何回话了。


    良久,一个庠生说:“两百文一条!”


    两百文已经是天价了,足够彰显教谕大人的孝心了!


    杨陌笑而不语。


    另一个庠生皱了皱眉:“三百文!”


    嘴上报着价,心中确实一个劲的p。


    周大力瞪了瞪眼看了看杨陌,他希望杨陌赶紧答应。


    杨陌还是不说话。


    “五百文,不能再多了!什么鱼都不值这个价!”


    赵才也绷不住了,拉了拉杨陌的衣袖。


    杨陌作势要把木盆搬上车:“不卖了,赵才你知道王训导家住哪条街吗?”


    一听王训导,高教谕有些慌了。


    王训导是他的副手,但是王训导年轻,家里也有钱。


    高教谕一直担心王训导有一天会取而代之。


    听到杨陌意思是要把这贵鱼卖给王训导,高教谕马上伸手拦住杨陌。


    “你说,你说多少钱?”


    “一两银子一条鱼。”杨陌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的摆了摆。


    赵才和周大力在一旁吓得直瞪眼,大兄弟,你这是要把买卖砸掉啊!


    但高教谕却一咬牙一跺脚:“好!来两条!”


    杨陌又摇了摇头:“教谕大人有所不知,既然是寿宴,定然去的人很多。”


    “如果大家都吃到了你送的贵鱼,是不是会觉得教谕大人是县令的心腹?”


    “六条,我全要了!”高教谕狠狠一握拳说道。


    赵才闻言抬起手掐了掐自己的人中,发现自己是清醒的。


    周大力则对杨陌这一套花活敬佩的五体投地。


    高教谕回头对着几个庠生递了个眼色,那些庠生极不情愿的各自掏银子。


    凑足了六两银子,高教谕转手递给了杨陌。


    杨陌心中冷哼,原来还是借花献佛。


    接过银子掂了掂,杨陌说:“教谕大人,既然你把鱼都买下了,我也不让你吃亏。”


    “我送你两句诗,到时候或许可以用的上。”


    一个庠生刚损失了银子,心里不爽道:“杨陌,你快别卖弄你那点才华了,谁不知道你什么水平?”


    杨陌在县学几乎是个垫底的存在,原主还特别喜欢到处卖弄文采,但水平实在是一言难尽。


    杨陌摆了摆手:“别急,好与不好,教谕大人自己可以判断。”


    “让他说。”高教谕也并不报什么希望,他只是觉得掏了钱就该折腾折腾杨陌。


    “西塞山前白鹭飞,洪河流水鳜鱼肥。”杨陌把前世张志和的诗句稍作修改吟了出来。


    高教谕微微蹙眉:“杨陌,这是你作的?”


    他是教谕,主管本县的教育教学,对于诗句是不是好还是具备了敏锐的判断力。


    他分明的意识到这两句诗水平极高,甚至可以流传于世。


    杨陌看看周大力:“大力哥,是你作的?”


    周大力摇摇头:“我不识字。”


    杨陌又看了看赵才,赵才一脸无辜:“与我无关。”


    高教谕眉头皱的更紧了,难道真是杨陌作的?


    要知道,如今的大宁文风凋敝,经常被燕国的文人取笑。


    大宁实在是需要一个振兴文坛的人物出现,若这两句诗真是杨陌所作……


    高教谕不敢继续往下想,巧合,一定是巧合!


    高教谕带着几个庠生把鱼带走,他一路上都在说服自己。


    一定是杨陌从哪里抄来的诗句!


    杨陌看了看手里的银子,丢给赵才:“走,吃饭去。”


    眼看着这三个人把几条鱼卖上了天价,周围卖鸡鸭卖菜蔬的满脸不可置信。


    不知道是卖鱼的太精明还是买鱼的太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