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十六

作品:《七零假结婚日常[双穿]

    番外二十六章


    李孟章和康百茹隔三天来赵家施针, 诊号都是满的,所以定的还是下午到家里来,冯莱莱看着他们针灸了。


    再来时, 李家父子看赵家子弟, 也是震惊了。


    原以为自家所有的男孙女孙, 包括有工作的李重治, 李重清, 李, 这在书香门第家族都是少见了。


    对这次高考,李孟章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家色的, 若是这次都能考上,, 没准还能成长一二。


    大学学历在手,将来的工作起点也能更高些。


    可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下放那些年孙子们也都没正经学习, 重新拾起来谈何容易, 也是因为思虑这些,他前阵子的失眠才又加重了。


    如今看赵家所有够得上年龄的子弟也都参加高考, 还是这样有组织有计划地聚在一起学习,还有冯莱莱给划重点讲题型。


    李德方兄弟三人回去后都分别找人仔细打听过, 才知道相识的很多人都慕名来找冯莱莱求医过。


    他们对冯莱莱都推崇极了,说她不仅有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是个知识面很广的博学之人, 你要以年龄来推断她的本事,那就要闹笑话咯。


    确实,能让中医大学请去做教授的, 医术之外,学识上就绝不能差了。


    想想自家的自以为是,李孟章父子都觉着汗颜。


    看着盯着赵家子弟学习的冯莱莱,李家父子心里不是不惋惜的,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若当初自家友好地接纳了冯莱莱,那她现在该是领着李家子弟在学习了。


    赵家就连十二三岁的子弟们走路都要过个拳踢个脚的,整个家族都是走武道的,之前必是重武轻文的。


    冯莱莱费了这么大力气带他们学习,想法是好,就是结果必定会不尽如意了。


    赵家子弟明明不是学习的料,人偏还有好老师盯着指点。


    自家子弟当初可都是学习上不费劲的,只是被耽搁了,若有好老师助力必会事半功倍。


    所以明知道她在这里浪费人才,还不能为自家所用,这才是李家父子格外难受的地方。


    看不到就罢了,现在这样每来赵家一次都煎熬起来。


    虽眼热,却再没立场开口要求。


    等来施第三趟针的时候,李孟章递给冯莱莱一个檀木小盒子,打开来看,里面装着一套纯金的小孩儿手饰,小金锁,小手镯,小耳环,小戒指四样,造型可爱,工艺精美,一看就知道是给果果特意定制的。


    果然李孟章说是给果果补的满月和百日的礼。


    凭冯莱莱的精准眼力,这些金饰目测有五十多克了,现在的金价大约一克在四十元左右,这些差不多得有二千多块钱。


    冯莱莱了然,知道李家是因为欠着诊费别扭,这是借着果果想结清呢。


    想想李家这样爱面子的,估计最怕欠人情了。


    两边之后也不会多热络来往,李家又不差钱,真不必让人为这点诊费耿耿于怀。


    想清楚了,冯莱莱谢过后接了过来。


    回头冯莱莱给自家姥爷和梅奶奶还有娃爸看,三个人态度竟出奇的一致。


    咱果果是多么高级的审美,外人给的肯定不合她心意,家里又不是没金子,多选几个样子给果果通过了,咱多打几套给她换着戴。


    而果果也真给面子,李家送来那盒金饰她拿过就丢一边儿了。


    梅老太那个高兴的,让冯莱莱收了压箱底,自己抱着果果一顿太奶奶的心肝宝贝后,喊了吴妈翻出她的首饰匣子,打开来拉着果果欣赏。


    匣子里珠光宝气辉映而出,果果立时就被吸引住了。


    里头光金饰就有好几套,虽是老手艺,可样式不俗,比李孟章送的那套更精致有品味些。


    除了金饰,还有珍珠的,红蓝宝石的,翡翠的各几套,簪子,项链,镯子,耳坠,戒子一应俱全。


    虽不能和富豪太太的首饰箱相媲美,也已经很可观了。


    梅老太随手抓出来给果果把玩着,略带遗憾地:“那会儿乱着,一家子都指着我打点,早都入不敷出了,我卖了不少陪嫁贴补,可惜了,要不这会儿都能留给果果了。”


    “可不,听我的早离了那家就好了,不然咱果果将来多了多少嫁妆啊!”吴妈至今想来都心疼。


    那么些钱都花到了李家老少身上,可有什么用啊,李孟章摔了脑袋就能忘了人另娶,梅老太嫁妆花差不多了,儿子最终也没了,想想就气。


    梅老太把首饰匣连果果一起搂到怀里:“果果下辈子还给太奶奶做重孙女呀,到时太奶奶保证一样不少地都留给你,谁都拿不去。”


    赵四海大掌盖到她手上:“下辈子我一定早早地找你,德宽是要做我儿子的,咱们这一大家子谁都不能少。”


    梅老太笑应着:“我就是这么想的。”


    三口要回自己院子时,梅老太直接把首饰匣给果果抱上,说是长者赐不可辞,果果那边又早已不客气的抱紧了不撒手。


    老的得顺着,小的又讲不通道理,还能咋办,冯莱莱和李重润只能替女儿谢过了奶奶的心意。


    临出门,还有姥爷在后面叮嘱,让把家里还剩的金子都拿出来给果果打首饰戴。


    这可还是七十年代呢,吃的穿的也就稍改善了些。


    几个月大的小奶娃就戴一身金饰,这是想闹哪样啊!


    好在梅老太也想到了这层,赶紧揪着赵四海说晚不了,哄着人进屋了。


    李重润也想到了,虽看不上李家送的金饰,也知道给闺女打扮成金娃娃是行不通了。


    抱着闺女许诺着:“金的还不是最闪的,等爸爸给你和妈妈买钻石玩儿啊,保证够闪够亮。”


    ——


    很快到了二十八号,赵家的高考大军分头回了户籍所在地参加了高考。


    燕城这边就李重润一人,大佬如他当然不会紧张,可现在有妻有女了,生活中的仪式感不能少。


    冯莱莱开车带着赵果果去给他送考,李重润美滋滋地领受了心意。


    下车时他在妻女的脸上各印了一记,笑得白牙闪闪:“等我给你们考个状元回来。”


    上辈子他个国外长大的都能考出燕城的理科状元,以他现在更优化的大脑,他拿不到状元才出了鬼呢。


    冯莱莱更惦记的是:“李重润,你女儿的大名你都想了多久了,从孕期开始想,现在她都七个多月了。赶紧考完回家想,你女儿必须有大名了。”


    说到这个李重润也觉着挺对不住自家乖乖女儿的,他是想找一个天上地下绝无仅有,最衬女儿的名字的,可翻遍了字典词典唐诗宋词,他觉着哪个都差点意思。


    女儿的名字一定要体现他和冯莱莱对她的爱,还要有底蕴,诗情画意也不能少了,可不得多斟酌吗。


    不过也确实拖了太久,他摸着鼻子掩饰着虚心,只衣袋里插着两支钢笔就去参加考试去了。


    连草稿纸都不拿,也是狂得没边儿了。


    等赵果果有了赵果果这个大名时,高考早已经下了成绩,不光他爸收到了top1的燕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是家里的大小舅舅姨姨们也都拿到了通知书了。


    对于他爸憋了那么久大招,却还是和她妈妈商量,觉着赵果果这个名字最琅琅上口,又纯稚可爱,家里也叫惯了,还是这个名字最适合了。


    已经步入第十个月的果果都知道她爸太low了,小手指点着脸颊做羞羞脸状给他爸看呢。


    不过赵果果这个大名还是全员表决通过了也确实是喊顺口改不动了。


    赵家这从次算是出了名了,二十一人参加高考,十三人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李重润还是燕城的理科状元,拿到的是含金量第一的燕城大学的通知书,冯满同也是高分上的燕城中医大学,赵庆弘是机械学院,,赵瑞谷是电力学院……


    二十三人中最次的都有个专科上,最牛叉的是清一色的全是燕城的学校。


    还考出了匹黑马,十六岁的赵瑞婷本来只是跟着去长个见识的,竟考上了燕城外语学院。


    这可把赵兴传开心到原地打转了,十五房瑞字辈因为年龄都还小,参加高考的就三个,还有一个是十六岁等于陪跑的赵瑞婷,能有一个考中他都觉着赚大了,结果三个全考中了。


    惊喜来的太大了,赵兴传连着几天都是睡着觉笑醒的程度。


    赵兴业和赵兴广两房是半数上岸,五房考上五人,七房考上三人,同样欣喜若狂。


    自家崽子们之前是什么德性都明镜儿着呢,族长冯莱莱宣布要带他们参加高考时,三个老头子虽全力配合支持,可压根没觉着自家能拔拉出有希望考上的。


    想的也不过是被冯莱莱督促的多学点,能于赵家传承上多突破些就是血赚了。


    特别是高考后,李重润和冯莱莱还是如常的过日子,考回来的孩子们也都是第二天开始就恢复了早起的武课,然后回中医馆上班,跟车的也都去霍志军那里排了班儿,高考的事已风过水无痕了。


    再打听到这回高考,一百个人里也就五人能考上的程度,长辈们更不敢想了。


    那么多勤学青年都不成,咋可能让武夫家门里的孩子抢前头。


    结果却是收录取通知书到手软了,天天有人上门来报喜。


    难道是这次高考格外容易?


    可周边那么多孩子参加高考,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却是凤毛麟角。


    最让赵家老头子们认识到自家孩子这次确实了不得了,是有更直观的对照组比较。


    李家在赵家看来可是高大上人家,子弟们都文质彬彬的,看着都是会学习的好料。


    可事实呢,李家九个孙辈全参加了高考,可最后只有李重深一个孙子考取了交通大学。


    可就这样的考中比率,李孟章那里还收到不少老友羡慕的道贺。


    若没有赵家比着,李家看着这次高考百分之五的录取比例,对自家只考上一个也会觉欣慰和喜悦的。


    可就是之前他们瞧不上的乡下武夫之家,竟然有半数还高的人考上了,十三个大学生,还有个教授在后面镇着,这让只考上一个的李家情何以堪啊!


    李德方厚脸皮找李重润隐晦地问了,想要他和冯莱莱整理的复习资料再图下次,可李重新直接就说他不想看四婶和李重澹再有小人得意的样子。


    这样拿回去资料反会闹得兄弟有嫌隙,得不偿失,李德方只好怏怏做罢。


    得亏李孟章夫妻早治好了病不上门了,不然赵家这样欢天喜地的,还真没法真情实感地宽慰人家。


    一齐考出来这么多大学生,给落榜和后续的子弟们打了个好样,还有冯莱莱和李重润给归纳总结的堪称秘笈的那些重点详解,下一届高考赵家子弟必定还会有不俗的表现。


    这时冯莱莱才说,一年多时间确实太仓促了,瑞字辈们原也没几个正经学习过的,考这样也算差强人意了。


    等下届高考,她要求这回落榜的和后面年龄够的必须全员上岸。


    而这次几个异口同声地回着好,没有一个退缩。


    往后赵家说自己是算书香门第之家也行了,家族整个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子弟们全部能文能武,还有哪个家族能做到?


    这简直是赵家三百年来最辉煌的时刻,族长冯莱莱李重润夫妻俩就是赵氏家族史上最巅峰的两人,眼前的一切哪样不是这他们夫妻高瞻远瞩布局来的。


    赵家四房从此更是拧紧成一股牢不可破的绳索,追随着族长夫妻,从没一户一人退出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