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

作品:《七零假结婚日常[双穿]

    23章


    枉她还以为可以和李大佬维持住和谐兄弟情, 真是屁唻。


    厨房里,中午吃完剩的碗盘筷子就在灶台堆着,那人中午说得那么关心备至的, 她还当他知道要分担了。


    结果呢, 是她自做多情了, 人只是把碗捡到厨房, 就已是了不得的帮忙了。


    呵呵,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油瓶子倒了也不扶?


    冯莱莱在厨房里来回暴走, 问题出在哪儿呢?


    应该是她女汉子表现过头了,又是一副不拘小节的豪迈样子,所以李大佬跟方大头似的,当她是没有怨言不该累的老黄牛了。


    那要该怎么办呢?


    她是个听爸妈话的好孩子。


    怕她无依无靠还遇事冲动, 最后那一刻,爸妈都要反复叮嘱她不要和人正面交恶, 她从此牢牢记住。


    几年下来,她可不就成了遇事迂回弯绕的肚肠。


    也轻易不会和人撕破脸。


    唯一一次的破例,就是那天帮冯家搬家, 她砸了茶具又和冯大锤硬刚了。


    不过那次她也不是莽撞, 而是因为确知赵四海能做靠山,自己可以全身而退。


    此外, 就是烦了赵水柳的作派, 她也只是不疼不痒地怼过一句,宁可躲远一些避开。


    对于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李大佬,还有一年多的同居日子, 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她就更不可能跟他直白的掰扯活多活少了。


    多弯几道,事情也解决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和谐呀。


    她决定晚上卧谈会时先探探口风,再决定后续是直行还是绕弯。


    反正家务全包什么的绝不可能了。


    有了计较,她暂时压下要暴走的小宇宙,把碗刷了,准备包饺子。


    那天赵水柳的白菜鸡蛋水饺,在冯莱莱这里是不极格的。这两天一直惦记再吃顿料足的,今晚她一定要吃满意了。


    五花肉和里脊肉她都给剁了,发泡的木耳,白菜切碎,少许葱末姜末,加上油和各式调料拌匀,就是白菜木耳肉馅。


    三年前,冯莱莱还根本不会做饭。


    是父母走后,她总是想复刻他们还在的日子。


    自己打理生活中的一切,尝试做妈妈味道的饭菜,一天又一天,她很少出去吃或点外卖,好厨艺就这么练了出来。


    不止是做饭,生活中所需的技能点,她都是满级的。


    老实说,空间里的那点肉和排骨,全做了也只能装满不大的一盘。一个人吃过瘾,两个人吃勉强解馋,三个人吃几筷子就没了,只能算尝到了肉味儿。


    所以,冯莱莱做肉时就得多想花样了。


    饺子包子就是比较好的选择,那两块肉做馅儿料,就不显肉少了。


    花了四十分钟,面和馅料就都搞定了。


    包饺子,冯莱莱速度很快,两手合拢,一收一捏,再摊开就是漂亮的元宝大馅儿饺子。


    等李重润开门进来,冯莱莱刚好把饺子包完,堂屋饭桌上满满两盖帘的饺子摆着。


    “有饺子吃,什么馅儿的?”他眉眼生辉地走过来。


    “咦,大佬你是国外长大的,应该不喜欢吃饺子。那晚上你还吃杂粮饼吧?”冯莱莱见不得他称心,故意说。


    “我家里长辈更讲传统,饮食上也都是中式,饺子我很喜欢吃。”李重润却没听出她话里的挤兑之意,很认真地解释给她听。


    再继续,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冯莱莱越过他去厨房看锅里水开没开。


    她这几天也发现了,李重润这人很矛盾,对外强干雷霆,可对他认可的自己人,是有些优容的,如果没见过他外面的表现,会认为他是个很宽容淳厚的人。


    看到又跟到厨房的李大佬,冯莱莱是真知道他有多爱吃饺子了。


    “还得等会儿,先要煮两盘给我爹妈那边送去,被子缝好了,咱们刚好一起取回来。”水开了,说着话她出来端要煮的饺子。


    煮了半盖帘,冯莱莱还要煮饺子,剩的半盖帘没地儿放,她端着很不方便。


    原以为都这么明显了,李重润只搭把手给放到外头桌子上多好。


    可这人愣是没瞧出来,冯莱莱捞了几下,确定煮的饺子不会沾锅了,看着一直双手插兜跟着自己转的某人,冯莱莱放弃了。


    半盖帘生饺子是她自己给放回去的。


    饺子出锅,刚好两盘子多一点儿。


    没吃,那个鲜味儿已经让人抵不住了。


    冯莱莱自己也馋了,多的六个饺子,她两个小碗里各放了三个,递给有点眼巴巴等着的人:“大佬,先尝尝味儿。”这人把舒坦日子作没了,几个饺子先给他甜甜嘴吧,希望之后他能适应良好。


    刚出锅的饺子多烫啊,可两人却丝毫不嫌,呼着气两口一个饺子,三个饺子秒没。


    李重润这才倒出嘴来:“莱莱,你如果开个饺子连锁,保证客似云来。”


    大佬私底下说话是挺会讨喜的,冯莱莱被他夸美了。


    她就奇怪了,明明说话这么知机,咋就在干活上这么迟钝,他咋做到这么分裂对待的呢?


    给两盘饺子装到藤筐里,上面扣上碗,两人跟赵四海说了声,就往村里去了。


    这会儿李大佬绅士风度又灵活上线了,他主动从冯莱莱手里接过藤筐拎着,真的太割裂了。


    到了三房,刚好赵水柳也在摆饭。


    看到冯莱莱端出整两盘子热腾腾的水饺,嘴上的笑就没下去过。


    闻到香味儿,冯满同从自个屋跑出来,喊了声:“姐,姐夫。”就弯身从盘子里拈起个饺子送到嘴里,眼跟着幸福地眯起,两下咽了,“再没比这更好吃的饺子了,姐,你啥时候有这一手了。”


    “你姐我会的可多着呢,还要一一跟你汇报呀。”冯莱莱笑眼弯弯地回说。转头对着赵水柳,笑容却浅淡下来,“妈,我这就拿被子走,饺子凉了不好吃,姥爷也等着吃呢,我不多耽搁了。”


    赵水柳赶忙领她去了自己屋儿,两床被子已经被她用麻绳捆好了,只扛着走就行了。


    两床连铺带盖,看着一大堆,其实不到二十斤,李重润还是能扛得动的。


    看李重润扛被子出去了,赵水柳才给她塞过来几张布票,“这是我下午凑来的,能做两身衣裳了,得再给人四块钱。太贵了,要不别要了?”


    四块要得有点多,不过农民每人一年的布票定量确实少得可怜,这些是不好凑。


    带了十块钱出来,冯莱莱从兜里拿出来,数了四张给了赵水柳。”


    看冯莱莱眼都不眨地就敢花高价买布票,再去买布还要花十几块,只两身衣服二十块差不多就进去看。


    这在以前,赵水柳得骂她败家不会过日子。


    从上次母女俩说彩礼的事儿后,虽冯莱莱还跟她说笑如常,赵水柳却知道不一样了。


    很多话,她就张不开来嘴了,也做不来以前的理所应当。


    忖度刚冯莱莱话里的意思,赵水柳小心问,“你喊了你姥爷一起吃饺子啊?”


    “这阵子我们都和姥爷一起吃饭,以后也都一起。”见不得赵水柳打探的小眼神,冯莱莱干脆地给了她答案。


    有什么直接问不好嘛,这样真让人不适。


    冯莱莱也不想管她要咋想,说了声“我回去了”转头出了门。


    门口遇到从外面回来的冯有顺和冯满成,两人正跟李重润说话。


    冯莱莱过去催两人回屋吃热饺子,总算给李重润解救出来。


    只这么几天同居,冯莱莱已可分辨李重润不为人察的很多微表情。


    只能说,同居加同炕,很多东西会隐藏不住的。


    同样的,她在李重润那里也没什么隐私可言了。


    而屋里,赵水柳知道老爹和闺女已经合一锅吃饭了,除了分家给撑了腰,她这里赵四海还是连门都不登,她又不得劲了。


    ——


    回去她继续煮饺子,李重润去喊赵四海来吃饭。


    除了过年,请下头看护病人那家帮忙包了顿,赵四海再没吃过饺子了。


    他会做饭,饺子包子却不会包,偏还爱吃,馋狠了只能请那家帮着包一顿。


    可他这是属于闷声发大财的,不想直白的给人露富,请人包饺子,馅料就不好用足了料。


    好在他就爱吃这口,没有的时候,欠点味儿的饺子他吃得也觉着行。


    今天冯莱莱这顿饺子吃下去,赵四海觉着别的饺子他再吃不下了。


    他和李重润一样,成了冯莱莱厨艺的最忠实拥趸。


    李重润礼仪规范下,最近虽被冯莱莱带着私下小放肆了些,可在外面绝对还是矜贵范儿。


    唯一能看出他对饺子有深爱的,就是吃得太快,开始还是两口一个,后来干脆一口一个,快得飞起。


    这样狂野干饭,还能风仪不减,冯莱莱由衷地服气。


    赵四海更夸张,一口一个,平时饭桌上他是说话的主力,可这会儿,嫌说话浪费他吃,夸赞都是用各种声调的“嗯”声表达的。


    煮出来七盘饺子,冯莱莱还准备吃不完的明天煎来吃。


    只能说她想多了,桌上一溜光盘,饺子渣都没剩。


    她吃了一盘子多点,剩下的都被赵四海和李重润扫荡了。


    两人人均两盘子半,赵四海又顺了口饺子汤,可怕。


    看着撑到要扶桌起的李重润,什么事儿没有的赵四海实在没看不下去了:“重润,多吃点儿就这样,你这身板儿不行,我看你天天早上要去跑一圈,跑上一年半载也不定有用。要不你早上跟我练两趟拳脚吧,姥爷给你包准儿,三个月就让你换个精气神儿。”


    惊喜来得太猝不及防了,李重润都愣了。


    知道赵四海是家族的独门传承,他已经歇了心思了。


    没成想,赵四海主动要教他。


    “姥爷,你的功夫不是不能外传?”他问。


    “你姥爷走遍大江南北,以武会友都多少遭了,啥功夫我看几眼就差不离了,姥爷随便拿几样都够教你的,和赵家的关不着。你就说练不练吧?”赵四海问。


    “姥爷我练!”李重润坚定回道。


    ——


    古有闻鸡起舞,今有李重润天五点就要站桩。


    虽只是教两路拳法,可赵四海一点也不肯打马虎眼。


    在武道一途,他从来态度严谨。


    想跟他学,就是业余的,也是高标准。


    给李重润喊起来,检查了他一番根骨后,赵四海摇头。


    “我就说你这身板儿不行,练出来也是花拳绣腿不中用,想练出点样子,要打磨下筋骨,得吃点苦头,你练不练?”


    李重润只是想强身健体,又不是想成为武术大家,“姥爷,还用吗?”


    赵四海最见不得谁在学武上不思进取。


    最近吃得好日子美,他忽然觉着有点闲了。


    把外孙女婿教出好身板,他也该抱重外孙了。


    虽不能把家学传下去,可他昨晚回去特意费神挑了不少他觉着好的几门功夫,虽然李重润根骨确实不咋地,可好好教教,他自信会比外头那些花花架子要强。


    他都做足了准备,哪容人跑了,“我练两趟要教你的功夫,看完了你再回我。”


    话落,他整个气势就变了,凌厉如雷电风刀……


    等他收势回转,这边李重润已经目光炯炯,眼神热切地看过来。


    赵四海就知道,这是上套跑不掉了。


    李重润知道赵四海功夫好,可没想到是这样的好。


    这已经超出他过去对武道的认知了,他以为都是电影电视里虚构夸张的,根本不存在的轻功刚才竟被赵四海情景再现了。


    虽说还不到能一跃就飞身上房顶那么夸张,可赵四海如蜻蜓点水一样,三步点足就轻盈飘逸地站到了不矮的树杈子上,这委实惊到他了。


    之后,赵四海再跟他说第一步要先学会站桩,他也二话不说地应了。


    然后,他就悲剧了。


    冯莱莱做好早饭,喊人吃饭,那边练武二人组才结束。


    看着脸部扭曲,痛苦到已难以顾及形象的李大佬,这是练啥了?


    近看,更了不得,李大佬原本笔直的大长腿,已经捋不直,罗圈腿还带抖的。


    也太凄风苦雨了叭,冯莱莱从没想到有遭一日,过去的李大佬形象会彻底幻灭至此。


    冯莱莱有些遗憾,要是有手机给他录个视频或是拍个照发到网上,她是不是可以直上热搜,一夜就会暴涨百万千万粉丝的?


    越想越带感,冯莱莱止不住地笑,笑倒在桌子上。


    “李重润,你这样子我要记一辈子,这绝对是你的最黑历史。”之前喊着还别扭的名子,兴奋下很丝滑顺畅地就脱口而出了。


    李重润当然知道她笑什么,却连过去报复性地拍她两下都做不到。


    他每挪一步都困难重重,好容易挨到椅子,他僵尸上身一样,直挺挺地重重坐了下去。


    “冯莱莱,全武行睡姿,要我多说吗?”李重润也不是没把柄在手的。


    冯莱莱就跟被掐住脖子一样,笑声戞然而止,半晌:“算你狠!”


    “承让!”李重润笑得有点痞坏。


    面具之下,这人其实有很多面貌。


    早饭后,上班的,看病人的,还有无业的分头行事。


    今天礼拜六,到了学校,听几位老师讲下午回家要做什么,明天要不要去趟供销社这些的,冯莱莱才知道学校里礼拜六下午不上课,加上礼拜天,老师们周末可以休一天半。


    到这里后,除了冬季农闲,生产队是没有休息日的。


    上班的人也是,最多休一个礼拜天。


    现多了半天,冯莱莱觉着赚大了。


    刚好有布票了,她准备中午吃完饭就去公社那边的供销社买布料。


    小学老师都是身兼多职的,除了语文数学这两门主课老师们各担一门外,政治,自然,音乐,美术,体育这些课,都是各人拣着自己能胜任的再担几门课。


    所以,冯莱莱除了语文课外,孙校长问了她会唱歌后,让她兼了音乐和自然课。孙校长则管着政治和美术课,体育课则是四年级的田老师一起兼着。


    学校里加孙校长才八个人,师资是短缺的,不过人多了公社和村里也支付不起多的工资,只能想办法克服。


    为了打点开,音乐美术和体育课,都是两三个班一起上。


    上午冯莱莱一堂音乐课下来,只觉嗓子要冒烟。


    看到教室角落一架手风琴,要是用着伴奏,就不用一直扯着嗓子干唱了。


    冯莱莱小时候家里只是工薪阶层,买不起钢琴,她爸妈又不想女儿少了音乐熏陶,最后让她学了手风琴。


    等后来她爸妈事业蒸蒸而上,家里跨越到中产,她已经升到了高中,学什么都没时间了。


    没给冯莱莱补上钢琴课,一直是她爸妈的遗憾。


    冯莱莱原来就计划,等她奋斗到有钱有闲了,还是要去学钢琴的。


    现在,上辈子已不可追,这辈子冯莱莱还要接着把学钢琴列入人生计划。


    只要她爸妈希翼的,她都要一一做到。


    冯莱莱问了旁边的吴老师,知道手风琴看着虽旧,却是好用的。


    之前就是原李重润在用,学校里也只有他会拉手风琴。


    她一个土生土长的村里姑娘,突然就掌握了门乐器,本来没事都会引出事来。万一被人怀疑成伪装的敌特就麻烦了。


    现在好了,她现在和李重润可是一锅吃饭的,李重润会,四舍五入不就是她会吗?这个解释,没毛病呀。


    想到就做,冯莱莱立即去找了孙校长,跟他说想背着手风琴回家,让李重润教她,她保证一个月学会,以后学校的文艺活动,她就负责伴奏了。


    这若是昨天之前的冯莱莱跟他说,孙校长怕是要嘲笑掉大牙了。


    一个农村姑娘,说一个月就能学会拉手风琴,并达到伴奏的水平,他只会认为她太无知可笑,不知自己几两重。


    可从昨天听了冯莱莱的语文课后,那样厚实的文学积累,在孙校长心中,冯莱莱属实是农村里的励志才女了。


    才女学啥肯定也快,孙校长已经先入为主了。


    当即应允了,让她今天下班后就把手风琴给背走,也别一个月了,说再加一个月,争取能学到李重润的水平就更好了。


    记忆里,原来农忙和秋收时,老师们下去支援,原李重润干不了农活,就在田间地头拉手风琴鼓舞干劲来着。


    外行人会觉着拉得可太动听了,对冯莱莱这个学了十年手风琴的人来说,她虽也是业余的,但自认比原李重润水平高不少。


    孙校长的话提醒了她,她到时是不是需要隐藏下水平?


    冯莱莱最近可说是沅溪大队的最风云热点人物,没有之一。


    不止孙校长觉着她励志,村里人现在也是这样想的。


    当然和校长认为冯莱莱是才女不同,村里人是觉着冯莱莱太会抓机会踩点。


    被魏冬生甩了,她没哭没闹,接着就爬了李重润的床。


    转头逼着人娶了她,还创下了本生产队最高彩礼记录。


    这已经够惊掉人下巴了吧,人还有后着,又接了李重润的班儿。


    原还等着看她讲不明白课,会被学校给退回来。


    可家里有五年级娃的,都说冯老师讲课再没人能比,原来的李老师都不如她。


    还在半信半疑呢,她大中午又背着手风琴招摇而过,冯莱莱是不是还想上天呐!


    嫁了李重润,抢了人工作还不够,这是还想给自己妆点成才女?


    真的是无耻之尤,顾湘昨天还模糊的想法,这一刻彻底坚定下来。


    ——


    看到背着手风琴回来的冯莱莱,李大佬立刻猜中:“想让我给你打掩护?”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大佬。”冯莱莱回着话把手风琴放到屋里。


    中午三个人吃饭时,冯莱莱说下午要去供销社,问两人有没有需要的,她刚好一起买回来。


    李重润正想去公社看看,他又不愿意挤马车,就等着冯莱莱休息让她骑自行带他呢。


    可冯莱莱休息了,他这会儿却行动不便了。


    他商量说:“莱莱,要不你等我一天,咱们明天一起去?”


    步履蹒跚的人出去干嘛,到时他走不动了,是不是还要她架着?


    冯莱莱嫌弃说:“你明天腿也好不了吧?这模样去了,该以为我家暴你了,我不想背这个锅。”


    李重润没想到,同炕之谊好几天了,冯莱莱对他还是这么现实凉薄。


    “冯莱莱,你明明是嫌我累赘。”他一语道出。


    被揭破了冯莱莱索性大方承认,“看破不说破好吧。”


    “莱莱,新婚夫妻就该一起,重润愿意陪你是好事儿,明天一起去。”生怕人跑了,赵四海这时肯定要偏帮李重润,“晚上我给他按按,再用药草泡个脚,姥爷保他明天能好大半儿。”


    李重润挑眉看过来,有姥爷给他做主,冯莱莱只能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