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楚国灭秦;后人更爱朕与项羽中谁?【求全订求自订】

作品:《大秦:自曝穿越后,嬴政泪崩了

    “汉业艰难百战秋,焚身原不为封侯;


    敢于诳楚乘黄幄,遂使捐躯重泰丘。


    隆准单骑从此脱,重瞳双眼笑谁酬?


    天今荒草空祠宇,一片忠魂万古留。”


    接下来秦铭所讲,便是真正的历史了。


    “史记有记述,大秦十二年,始皇到会稽游山玩水,乘坐大船渡浙江。


    楚地项氏一族——项羽两叔侄挤在岸边观望。


    年方二二的项羽告诉叔叔项梁:始皇帝的位置是可以换人的。


    惊得项梁一身冷汗。


    自此一面,为大楚灭秦揭开序幕。”


    “大秦十三年,秦朝暴政,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


    项梁项羽不甘落后,杀了会稽太守殷通取而代之,得精兵八千,起兵反秦。


    大秦十四年,陈胜吴广被章邯灭。


    项梁扛起反秦大旗,


    陈婴,英布,蒲将军,韩信,刘邦等豪杰前来投奔。”


    “项梁拥护流落民间的楚怀王之孙为王,复兴楚国社稷,拉拢民心,自封武信君。


    此后,项梁率军大破东阿秦军。


    秦将章邯也退守濮阳城,定陶守将李由被斩。


    接连的胜利让项梁骄傲自满,对秦军起了轻视之心。


    恰逢支援章邯的秦军到齐,于是,章邯夜袭项梁,楚军大败,项梁战死。


    项梁死后,群龙无首,楚怀王收编项羽军队、夺取兵权。”


    “大秦十五年,赵军被秦将章邯、王离的四十万大军围困在巨鹿。


    楚怀王接到赵王求救之后,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统帅五万兵马营救。


    项羽率全军渡过漳河,烧火做饭,让楚军美美地饱餐一顿,随即下令,每人带三天的干粮,砸锅沉船烧房。”


    “不留退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以示必胜之决心。”


    “没了退路,楚军以一当十、九战九胜,五万楚兵打赢四十万秦军,打得章邯溃逃棘原。


    项羽继续挥师北上进攻王离,作壁上观的各路诸侯军也纷纷下场,秦军大败,王离被活捉。


    项羽一战成名,威震诸侯,在辕门前召见各路诸侯将领,诸将统统跪着不敢仰视。


    故此,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


    “数月后,项羽又率全军打赢秦军,章邯被逼无奈,只得率二十万秦兵投降。


    不久,秦军不满诸侯军的轻侮,引发异动。


    项羽等人担心入关中后引发祸患,将投降的二十万秦兵连夜坑杀在新安城南。


    巨鹿一战,秦军主力基本全灭,秦王朝名存实亡。”


    “……”


    “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


    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


    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


    “自此,大秦亡!”


    秦铭所言不全详细,其中还有一些勘误的细节,但大致过程基本如此。


    “子婴?!为何是他为秦王?不是胡亥吗?


    而且,不该是秦皇吗?


    怎么又变成秦王了?”


    秦王,秦亡。


    自嬴政一统天下后,就彻底抛弃这个令他不悦的称谓了。


    听到秦亡,嬴政虽然心中愤怒,但还保有理智,寻出了一个疑惑问出。


    子婴乃是他兄弟成蟜之子。


    当年成蟜之事后,嬴政还是放过了子婴,但也只是豢养宫中禁足,不准他出宫半步。


    而秦铭之前一直说秦亡于二世胡亥,怎么最后乃是子婴奉出玉玺?


    秦铭解释道,“秦二世即位后,谋杀其兄公子扶苏、中尉蒙恬、蒙毅等人,大赦罪人,并任命赵高为郎中令。


    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又欲铲除自己所有兄弟姐妹,焚毁律令及故世之藏。”


    “秦二世三年,中丞相赵高位高权重。


    指鹿为马、排除异己后,派女婿咸阳令阎乐发动望夷宫之变,逼秦二世胡亥自杀。


    胡亥自杀后,赵高拿皇帝印玺打算自立,左右伙伴、百官都不服从。


    赵高便召集秦朝群臣和诸公子,打算立公子子婴为王。”


    “赵高认为疆域日益缩小,称帝徒有虚名,应像过去一样称王。


    因此,子婴于是在赵高和群臣的迎立下登基,为秦王子婴。


    赵高让子婴斋戒,然后到宗庙祭拜祖先,接受秦王印玺。


    子婴斋戒了五日后,便密谋杀赵高。


    待赵高再来斋戒宫室中后,派宦官韩谈刺杀了赵高,同时下令诛灭赵高三族,在咸阳示众。”


    “因此,在子婴为王四十六天后,奉天子玺符求降。”


    听到这里,嬴政都要气炸了!


    “竖子!逆臣!”


    “竖子胡亥!竖子子婴!逆臣赵高!”


    “这竟然是朕之后代?!


    荒唐!荒唐!


    朕之大秦,竟然如此闹剧而终!竟然如此不堪入耳!


    若婴童嬉闹般幼稚!”


    嬴政气得直接拔出了盖聂佩剑渊虹。


    但拔剑之后四顾茫然。


    最终,胸口几次大的起伏后,还是无奈弃剑,扶额自叹。


    一旁的盖聂听得微微皱眉,在嬴政拔剑之后虽然有心制止,但并没有立即阻止。


    而一旁的章邯,则是胆战心惊。


    因为在秦铭所述中,他两次率军竟然都败于这个项羽了。


    而且,败得如此丢人。


    四十万秦军败给了五万楚军。


    就算是来一头猪,恐怕都能打赢四十万对五万的战争。


    而他却失败了,这已经不能算是无能,这特么已经算是拖后腿的无能了。


    而且,对方还只是个年轻人!


    要知道,年轻人可是绝没有这年长者的经验的。


    战争最吃经验了。


    章邯都想给自己两巴掌了。


    因而刚刚嬴政拔剑,章邯一度以为嬴政要发泄怒火于他。


    毕竟在场几人仅他有被砍的理由。


    章邯有些想哭,怎么自己如此无能。


    听到此处,张良也不免有些惊诧。


    他是才第一次听说秦亡的事情,而且秦铭还说得如此详细。


    也是,秦铭来自两千年后,对于历史肯定是知晓不少的,因此,知道大秦的灭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不过让张良意外的是,大秦竟然二世而亡了。


    嬴政之后便是胡亥,胡亥之后的子婴,也已经不能称为皇帝了,最多也就勉强称作秦王。


    而更令张良意外的是,嬴政的反应似乎并不似他想象中那么激烈。


    张良心想:看来,陛下已经从秦铭这里得知了许多大秦之事,不然不会只如此行为。


    嬴政冷静下来后,缓缓说道,“好一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在朕继位秦国之前,楚国便一直是七国中最强盛、疆土最广袤的国家。而且,楚地归属感极强。


    朕应该想到这些事情的。”


    “大秦亡于楚地,倒是被其余国家灭亡更体面。”


    嬴政看了秦铭一眼,又继续说道,“放心,朕答应你不会借你之言而伤害任何人,便不会因此而伤害任何人。


    而且,也不会趁机报复楚地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已经足够明了了。


    即使楚国只剩下三姓氏这,也一定能灭亡大秦。


    “如果我所记不错,那么楚国现在的三大姓,分别是昭、屈、景吧。


    呵,恐怕楚人也想不到,大秦最后虽然是灭于楚,但却灭于不知名的项氏。”


    嬴政不知道的是,项羽叔父项梁的父亲——项燕,项燕的祖上可是景姓改过来的。


    “项羽之名,朕记住了。


    若是他再有能力推翻现在的大秦,那就让他来推翻吧,朕等着他!”


    嬴政露出了帝王霸气。


    身为帝王,本就该有睥睨天下、胸怀若谷、万般不惧的气势。


    只有这样的帝王,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帝王。


    而嬴政便是如此!


    不然,在听闻胡亥葬送了大秦未来之后,他便绝对会严惩胡亥,但嬴政自信有自己在胡亥做不了乱。


    帝王之心,当该如此自信!


    “如果历史不改,那么天下就该是如此发展了。”


    嬴政一字一句都有极有分量,霸道地说道,“但现在,因为有了你——秦铭,朕当可避开那死亡的宿命,可再掌大秦二十年!


    在朕之带领下,大秦必然能打破十五年亡的宿命。”


    “而且,这项羽能以五万楚兵胜章邯四十万秦军,必然也是一名悍将。


    如若可能,朕愿收其做将,让他为朕与大秦效力!”


    嬴政虽然如此想,但也知道自己夢时项羽年方二十二,也就是说,项羽现在也就至多十三四岁。


    现在寻他还是太早些了。


    不过还好,现在便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还有他在楚地会稽待过,以后寻他会方便许多。


    听到嬴政口中说出自己的“光辉战绩”,章邯顿时汗如雨下,单膝跪地,“陛下,臣领军不力,还请陛下降罪!”


    嬴政很是愤怒,“哼!以四十万败于五万,这还不力吗?”


    也不能怪嬴政愤怒,毕竟这事儿谁听了都得暴躁。


    四十万败于五万,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陛下,还请不要降罪章邯。”


    秦铭这时忽然解围道,“章邯将军其实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并且在他执军时日中,也就仅仅这两场败绩罢了。


    且败于项羽,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从某些方面来说,若不是遇到了项羽,章邯将军也能成为一代名将。”


    嬴政顿时疑惑,“理所当然之事?”


    “正是。”


    秦铭点了点头道,“大秦十二年,以陈胜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反抗秦朝,各地纷纷起兵响应。


    一时之间,六国旧地复辟战国时期列国名号。


    章邯受命统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的将领周章的军队,屡战屡胜。


    又陆续攻灭楚军田臧、李归、邓说、伍徐等部,直逼楚国首都陈县,杀柱国蔡赐、将领张贺,迫楚王陈胜遁走。


    其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齐王田儋、魏王魏咎、楚武信君项梁,移师渡河进攻赵国,在巨鹿包围赵王赵歇。”


    “章邯救大秦于将倾。


    可以弱胜强,可以少胜多,可兵法权谋,战略攻心。从某些方面来讲,章邯是堪比蒙恬将军的存在。


    只可惜,大秦灭亡已成定局,章邯也无力回天。”


    秦铭的解围让章邯松了口气。


    章邯心生感激。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在秦铭口中竟然有如此高的评价。


    但是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自己这么强?又怎么会落败的呢?!


    一次四十万败五万;一次二十万降军,而且最终竟还被坑杀?


    这种事情,令人费解。


    但马上,章邯就明白为何了。


    秦铭话锋一转,说道,“只可惜,章邯命中遇到项羽这个千古猛将,这才败得憋屈。”


    嬴政这下是听明白了。


    并非章邯弱,而是项羽太强!


    刚刚自己以为项羽强,但没有想到项羽的强似乎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嬴政惊疑,“这项羽,竟真如此勇猛?”


    秦铭点头道,“古来第一猛将!


    所有武将皆以堪比项羽为荣。


    而且,项羽在后世被称为楚霸王,有许多关于他的成语无不彰显其霸气。”


    “成语?何来?”


    “只此巨鹿一战,便有两个成语彰显其霸气本色。此二词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甚至因为项羽太过于耀眼,后人大多只记得项羽的破釜沉舟与背水一战,而忽略了这场战争的对手乃是章邯,甚至忽略了这场战争是五万胜四十万!”


    “另外,后人还有作对联以激励自己:


    此联为: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听到秦铭对项羽的不吝赞美,嬴政也知道了这项羽的勇猛。


    章邯虽然也强,但可惜遇到了无敌的对手。


    章邯败于项羽,其罪不在他。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确实令人倾佩,即使朕也深刻记得,曾经常以他激励自己。”


    嬴政顿了一下后,又询问秦铭道,“那朕与项羽,世人更喜爱谁?”


    嬴政似乎有些担心自己的光辉被掩盖。


    秦铭说道,“众口难调,不可能全部统一喜爱的。”


    “不过,陛下自可放心。


    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陛下的地位都是无可替代的。陛下乃是千古一帝,是统一华夏第一人,后人更是以祖龙称之。


    陛下乃是华夏千古之情结!”


    “而且,若是以我来看,我也尊崇陛下而非楚霸王。”


    “哈哈哈哈……”


    嬴政顿时开心大笑。


    秦铭继续说道,“陛下,话说回来,正如我刚刚所言病树疾于内。


    武力强大那是对外,对内应该仁善于民,让百姓过上好生活才能杜绝所有造反起义。


    陛下虽不许我参议朝堂,我也不愿为朝堂政事劳累。


    但我依然有一言,还请陛下听得进去。”


    嬴政心情极好,“言!”


    “善民仁民济民,方可久治长安。”


    嬴政认真思考一下后,点了点头道,“善,当从汝之言。”


    嬴政自然有这个底气答应。


    想要百姓安,必须让他们吃饱,也就是需要粮食!


    而秦铭提出的“肥料”之计,便是能够改变粮食的上策,以及秦铭设计的那几种农具,根据太仓令陈息河的回报,这这两种工具能够大大提升农民耕种与灌溉还有种植的速度。


    而且,宫内河中,在假山处也安装了水车,嬴政有时候便会去看上一看,水车设计确实极其精妙。


    而且,只需要第一波施了肥料的粮食耕作出来,那大秦便有丰厚的粮草,再出征百越了。


    到时候,就去秦铭所说的越南,将那里的占城稻引进大秦,又是一波大发展。


    还有,在远洋之中还有名为“美洲”的地方,等待大秦去开拓,即使不开拓,只去那里找到秦铭所言的番薯、玉米、土豆、辣椒等等作物,也是极好的!


    嬴政只觉得大秦未来一片光明!


    ps:求全订!求自订!求鲜花!感谢各位彦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