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百无禁忌
作品:《逍遥诸天:自将夜开始》 清河郡的百姓此时正躲在各自家中瑟瑟发抖。
街头巷尾填充着无数列阵持刀的待命黑衣人。
这些百姓心中对唐国的感情很复杂。
虽然已经习惯于清河诸阀完全领导他们的生活。
但对于自己是唐人这件事,他们的心中却也坚定不移。
叛出唐国?
他们从未想过。
特别是那些年轻一辈的清河郡子民,甚至还包括了一些诸阀的后辈新生。
在经历过那场绝望暴雨迎来阳光后,他们心中都知道那位新晋的大唐持阵人为清河郡做了什么。
每每出城向南边望去,总会看见那边昏黑难明,如同冥界一般的世界。
黑色的昊日每天都会从他们头上经过,驱散带来寒冷的乌云。
昊日走后,偶尔还能下着几场酥油雨。
城中前几日还流传起改变天时,是对昊天大不敬的传言。
不过公道自在人心,传言很快不攻自破。
这些青年在家中反抗后被长辈镇压得跪倒在地,面向祠堂忏悔。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心中渐渐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不对劲。
如果清河郡诸阀要反,为何黑士的刀剑面向的不是大唐骑兵。
反而是他们这些安分守己的平民百姓?
“爹,我觉得事情不对。”一个清河郡的年轻男子推开阻拦他的下人快步来到正堂中。
“逆子,你还想做什么!?给我回去跪着!”
家中的老父亲见自己嫡长子又面红耳赤的跑回来。
气得从躺椅上跳起,一拐杖敲打在他的头顶,鲜红的血液顺着他的脸角流下。
堂中众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
只见那位嫡长子面不改色,对着家中长辈行了一礼。
“我需要确定一些事。”
在众人愣神的功夫,他已快步走到院门。
‘嘎吱’,木门伴随着一声让众人心惊的尖锐鸣叫。
门开了。
嫡长子刚探出脑袋,两把冰冷的钢刀便已架到了他脖子上。
“为保证你们的安全,还请待在家中。”不带任何感情的话语声从蒙面的黑衣男子口中发出。
院中众人皆是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嫡长子用余光左右扫视了一眼,发现长街上每家每户的门前都站着几个持刀的黑衣人。
有几户的门前已淌满了鲜血,那的黑衣人不知所踪。
“儿啊,快回来!”老母亲焦急地小声喊道。
嫡长子沉默片刻,抬头看向其中一黑衣人的眼睛。
“回去。”还是这句冰冷的回答,不带任何感情。
嫡长子只觉颈上的刀刃力道又重了几分,一阵刺痛,温热的液体缓缓流进胸膛。
黑衣人的那双眸子漆黑如夜,就像是两个沉寂的灰暗空洞。
嫡长子见过类似的瞳孔,是后山坟堆里死人入土时的颜色。
“原来如此。”嫡长子嗤笑了一声。
此刻他终于明白,在这场清河郡的无声哗变中,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才是威胁大唐的真正筹码。
“儿啊,懂了吧。”老父亲缓步上前,将儿子拉了回来,关上院门,为他擦去颈上的鲜血。
“爹,你早就知道?”嫡长子看着自己本该懦弱的父亲此时似乎像变了一个人。
“虽然清河郡在诸阀的手中治理得不错,但纵观历史,清河的存在甚至要比唐国还要亘长。”
“这些世代流传的统治者怎么可能仅仅因为一场战役就完全屈服,暂时被压制住那颗狼子野心罢了。”
“夫子辞世,大唐真正的顶梁柱已经倒塌。”
“他们也是时候该反了,只不过最后牺牲的都是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哟。”
老父亲那双浑浊的眼眸渐渐失去光的色彩,他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肩膀,绕过关上院门。
“咱们不是还有新的守护者吗?他就在清河。”
“全世界都在灾祸之中,但唯独他能将唐国境内守护得风调雨顺,我相信他绝对能够解决这场叛乱的!”
门外的两个黑衣对视了一眼,眼中散发杀意。
老父亲回头笑看着自己这个老来得子的儿子。
“年轻真好啊,还抱有希望。”
‘轰’的一声,木门倒塌!
两个黑衣人持刀走了进来。
“有异心者,杀。”
极度冰寒的话语在院中响起,年轻男子急忙将自己的老父亲扯至身后。
高高举起的锋利刀刃在他的视野里无限扩大。
眼看刀剑就快至眉心。
下一刻,年轻男子只觉视野内一道白光闪过。
两个黑衣人的手臂齐齐掉落在地,一声高亢的龙吟压过了他们的哀嚎。
一道龙形劲气席卷着树叶冲撞在两人身上,黑衣爆开,摔飞出去生死不知。
嫡长子缓缓回头,只见院中站有一个身着银色盔甲的男人。
“伱…你是谁?”嫡长子询问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隶属长安天策军,大唐持阵人,天策上将韩夜麾下。”
军士对着院中众人行了一礼。
“还请诸位放心,我们正在平定阳关城中诸阀的叛乱。”
“为了你们的安全,请留在院中。”
说完,军士身形纵向空中,飞身远去。
年轻男子赶紧追出门外。
却见长街之中躺倒无数黑衣。
道道银光闪闪如同流星般的身影正腾挪在大街小巷之中。
年轻男子眼中闪烁着向往神采,双拳紧紧握住。
“持阵人麾下,真帅啊!”
阳关城。
崔老太爷无比惊恐的转动着眼珠子。
他的身体无法动弹,念力无法动用,只有少量思维还在艰难的运转。
“不可能!这种让时空静止的手段,怎能存在世间!?”
昊日的阳光下。
整个阳关城中的黑衣以及城外的军甲都陷入到凝滞状态。
许世或许是见惯了大场面,依旧保持着镇国大将军的风度,只有嘴角微微微抽。
而王景略早已呆立在原地,眼神涣散,完全无法聚焦到韩夜。
“这才多久?!他现在到底什么境界?”
清河郡流淌的春风似乎都被静止了。
树叶,白云,飞鸟···所有的一切定格在空中。
韩夜瞟了一眼惊骇中的崔老太爷,抬手朝着城墙一握,墙面坍塌出空洞。
洞口符意光晕四散,一道身着帝袍的人影从中飘出。
“陛下!”
许世见飘来之人竟是唐国的皇帝,赶忙单膝跪地。
李仲易缓缓落到众人身前,扶起许世。
“大将军辛苦了。”许世摇了摇头。
李仲易又转身面向韩夜。
“韩卿不必如此,以后做事无需顾及到我。”
“还将我特地从御书房传送过来,看了这场清河郡的大戏,哈哈。”
近在咫尺的清河郡诸阀此刻仿佛已不在李仲易视野内。
“夫子既将惊神阵的掌控权交给你,就是对你的充分信任。”
“而我,也会和唐国百姓尽全力支持你。”
“想做什么就做吧!”
“一切后果,我来解决!”
李仲易拉起韩夜的手高举,看向许世,看向那些飞身而来的天策军,看向天空中那轮皓月。
“我,唐王,李仲易。”
“今日在此,非是下旨。”
“只是告知天下。”
“我大唐,持阵人,韩夜。”
“所说之事,便是朕旨。”
“所做之事,即为朕意。”
“唐内言行,百无禁忌!”
今明两天只能一更了,
朋友来云南得带着绕一圈,
晚上去吃了个豆浆鸡火锅,
新加进去的汤是生豆浆,
作者尝了一大口,中毒了……上吐下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