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户籍人数减少

作品:《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

    “为什么今年户籍上的人口数量,比去年还要少?”


    李璟翻越今年的户籍,发现今年人口普查,登记在册的户数,比去年的还要少,于是把户部尚书叫来询问。


    “这,也许……可能……是因为今年的流民比较多,导致人口户数减少。”


    户部尚书找了一个理由,将人口减少的原因都推到流民身上。


    对于根本原因,更是一个字都没有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一个王朝开始,因为大量的人口锐减,导致很多的土地、良田成为了无主之物!


    这些无主的田地,自然要收归朝廷所有,朝廷有了大把的田地,在这个基础上,实行均田制,将田分给自由民耕种,保障户数稳定。


    可随着土地被兼并,活不下去的人将田地卖给地主豪强,没了田地的人只能到其他地方讨生活。


    这些四处奔波,寻找生计的人,就成为了流民,这些流民因为居无定所,有四处流动,所以无法登记在户籍上。


    有些人没有了田地之后,为了活下去,干脆租种地主豪强的土地,为地主豪强打工,赚一份口粮!


    这些给地主打工的打工仔,统称为佃户,又称为佃农。


    这一现象出现,导致了大唐的在藉人口越来越少,能收上来税收越来越少,再加上地主阶层的特权,让朝廷的财政更加困难。


    户部尚书作为地主阶级,也肯定跟其他地主豪强一样,通过土地兼并来让自己更加富裕起来!


    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都为之头疼的事情,统治者想尽办法,想要解决土地兼并的情况。


    最终结果还是导致失败,从而加深了阶层之间的矛盾,最后发生了农民起义,来推翻腐朽的王朝。


    新的王朝建立,不过是遵循这样的方式,再次重新演变一次!


    “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让大唐赋税越来越少,让更多的子民成为流民?”


    “最后,朝廷征不上税,流民没有食物果腹,最后揭竿而起,动摇我大唐的根基?”


    李璟质问户部尚书,这些难道不是他应该办的事情吗?


    “臣惶恐,臣无时无刻不想为圣人分忧,奈何地方上有人宁愿卖掉土地,成为流民,都不愿意耕种,臣也无计可施!”


    户部尚书只能满脸苦涩,他才不关心那帮流民,朝廷收不上税来,穷的只是朝廷,又不是他。


    再说了,皇帝富有四海,整个大唐是你李家的天下,真要是出现没钱的情况,不是还有内帑!


    “给朕滚,朕不想看到你!”


    李璟伸手一指大门,呵斥道。


    眼前的户部尚书越来越不行了,看来要换个户部尚书才行!


    要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李璟都想立刻把眼前的户部尚书替换掉。


    “臣告退!”


    户部尚书行礼退了下去,让他滚他还很乐意,这样皇帝就不会老逼着他,关于提高赋税之类的事。


    他不过是大唐的财政、户籍管家,平日里只负责管理各地汇总的户籍人口,以及每年朝廷能够获得的税收。


    至于怎么不让更多的自由民,变成流民或佃户,那不关他的事,这超出他的工作范围。


    至于怎么提高朝廷赋税,要真要他说的话,那就是增加税收的比率,这不就解决问题了!


    看着户部尚书离去的背影,李璟对身边的内常侍道:“去,把刘伯温、狄仁杰、姚崇叫来……”


    “诺!”


    内常侍行礼,领命而去。


    “化田,朕决定成立西缉事厂,由你来担任钦差总督西厂官校办事太监,负责侦查官民。”


    “至于西厂的人选,你自己挑选,朕给你一个月时间,组建西厂所需要的,西厂的经费由内帑出。”


    李璟最后还是打算,建立新的特务机构——西厂,这个西厂跟明朝的不同,它没有掌管刑狱的权利,只负责按照侦查官民。


    “奴婢领旨!”


    雨化田行礼应道,领命而去。


    十五分钟后,刘伯温、狄仁杰、姚崇出现在李璟面前。


    “今年的户籍,你们看过没有?”


    李璟斜靠在龙椅上,问眼前的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