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急行军!

作品:《帝国大反贼白色孤岛

    宽阔平整的官道上,车轮滚滚。


    一路大军绵延十多里地,正浩浩荡荡南下,直奔江州。


    一面绣着忠武将军刘的黑底红比边大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的醒目。


    忠武将军刘壮在数十名顶盔披甲的亲卫军士簇拥下,策马疾驰。


    刘壮作为正四品的忠武将军。


    他正在东山府境内整训。


    他所部兵马整编为了大夏军团野战第三营,满编一万五千人。


    军中的老弱病残被裁撤。


    军队按照大帅府的军令,朝着职业化、正规化、精锐化的方向发展。


    这刚完成整训呢。


    他就接到了大帅府的紧急军令。


    要他这位忠武将军立即率部开赴江州平叛。


    刘壮接到军令后,意识到这是一次建功的机会!


    他在宁阳府战事中临阵倒戈,助力大帅击败了东南节度府,立下大功。


    他一跃成为了大帅府几位将军之一。


    可是比起大帅府的另外几名老资格的将军,刘壮觉得自己的地位并不稳固。


    特别是大帅府如今人才辈出,后起之秀不断涌现。


    这更是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感。小说


    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他可不想一直吃老本。


    为此在整训的时候,格外的卖力,就是希望有机会再立功勋。


    他没有想到机会来的如此之突然。


    这让他错愕之余,兴奋不已。


    对于他们这等军将而言。


    领兵作战,驰骋疆场,这才是他们最渴望的事情!


    刘壮率领的数十名精锐骑兵很快就抵达了一处设立在官道旁的兵站。


    “唏律律!”


    口干舌燥的刘壮勒住了马匹。


    刘壮转头对身后风尘仆仆的骑兵吩咐道:“歇一歇,喝一口水!”


    “是!”


    骑兵们纷纷的翻身下马,大步朝着兵站而去。


    见到刘壮抵达,先一步抵达此处的参军何川当即大步迎了上来。


    何川抱拳行礼。


    “将军!”


    何川是整编后的野战第三营从五品参军,手底下还有三十多名从八品、从九品的小参军。


    这一次刘壮大军急行军开赴江州,他们并没有随军携带辎重。


    好在钱富贵在担任军需大总管的时候,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体系。


    从东山府到江州的五百里官道,不仅仅官道整饬一新,而且每二三十里还设立了一座兵站。


    兵站内储存着不少的粮秣,以供军需。


    刘壮他们大军快速调动,这一次全部依靠沿途补给。


    刘壮特派出了何川以及诸参军先行一步,负责调度准备大军所需。


    刘壮扫了一眼正在忙碌的那些兵站辅兵,问何川。


    “草料、饮食和水都准备好了吗?”


    何川信心十足地回答说:“将军放心,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后边的三十多口大锅已经做好了饭菜,随时可供路过的将士们吃热饭。”


    “凉茶昨晚上就熬制好了,都装在大缸里。”


    “将士们吃过饭后,可以直接用水囊取用。”


    刘壮尤不放心,对何川道:“带我去看看。”


    “是!”


    参军何川当即领着刘壮跨入了这一座新修建的兵站。


    这一处兵站有辅兵三十人,均是从军中退下来的伤残老兵。


    他们平日里负责管理这一处兵站,为路过此处的军队、信使、官差提供便利。


    现在骤然有一万五千大军路过这里,三十名辅兵明显不够用了。


    只见整个兵站内热气腾腾,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除了三十名辅兵外,还有不少壮妇在忙碌。


    何川主动介绍说:“要供应这么多将士的饮食,兵站内的人手不够用,县里又临时征调了三百名壮妇过来帮忙烧火做饭。”


    “届时兵站会给这些壮妇结算工钱。”


    刘壮点了点头。


    刘壮转了一圈后,对于兵站的准备很满意。


    刘壮作为正四品的忠武将军,位高权重。


    他被单独领到了兵站的一间公事房内用饭。


    参军何川亲自端了一大碗烩菜和一盆白米饭送到了屋内。


    菜肴简陋,何川颇有几分不好意思。


    “将军,现在兵站内为了供应大军所需,人手实在是不足,做的都是大锅菜,还请将军见谅。”


    刘壮看着那一大碗烩菜。


    这里边有豆腐、时蔬,还有几大片肥肉。


    看着虽然简陋,可闻着却很香。


    “都是军中厮杀汉,没有那么多讲究。”


    刘壮给自己打了一碗白米饭,抓起筷子道:“有肉有饭,就挺好,比啃干粮好多了!”


    “那将军您慢用,这将士们马上快到了,我去外边招呼一下。”


    “行,去吧。”


    参军何川告辞后,刘壮端起碗就大口朵颐了起来。


    当刘壮和自己的亲卫骑兵在兵站内吃饭的时候。


    第一批抵达的约有两千多名野战第三营的将士也抵达了兵站外。


    兵站顿时变得喧嚣了起来。


    两千多名将士一路急行军,累得汗流浃背。


    “快,将饭菜都抬出去!”


    “吩咐厨房,赶紧烧火做下一锅!”


    “......”


    第一批两千多名将士抵达,让兵站变得愈发的忙碌。


    辅兵和壮妇们抬着大锅菜、大米饭就往外走。


    将士们一路急行军,又累又饿。


    可当他们看到那香喷喷的热饭的时候,一个个高兴不已。


    以往他们新军打仗的时候,哪有这个待遇啊。


    他们大多数晌午吃饭的时候都是啃干粮。


    只有夜里宿营的时候才能吃一顿热乎的。


    可行军、安营扎寨,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儿。


    特别是夜里安营扎寨,就得耗费至少一个时辰以上,很多时候累得都不想吃饭了。


    可现在则是大不一样。


    他们只管行军就是。


    这沿途有热气腾腾的饭菜供应不说。


    这夜里的宿营更是被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特别是那些战兵,他们只需要战斗。


    一切杂活儿都由辅兵做了。


    两千将士在兵站外排队打饭,井然有序。


    虽然没有桌椅板凳,可他们以什伍围坐在一起,吃得那叫一个快活。


    他们刚吃完,紧随其后的第二批两千兵马就抵达了兵站。


    第一批兵马放下碗筷后,马上又继续开拔。


    第二批兵马紧跟着排队打饭,一点都不耽误。


    几名野战第三营营部参军亲自在这里盯着,负责协调秩序。


    刘壮他们因为有了沿途的兵站提供粮草饮水。


    他们的甲胄、盾牌、弩机等沉重的兵刃都由随军的辅兵用大车拉着随军跟进。


    道路平整,不需要安营扎寨烧火做饭,这让他们的行军速度大大的提高了。


    以往大军行进,每日顶多二三十里,那就得安营扎寨,烧火做饭。


    可现在有了基础保障,刘壮他们仅仅一天就行进了七十多里地,速度惊人。


    经过几日行军,五百里的路程,很快就被他们甩在了身后。


    入夜。


    刘壮所部的一万五千兵马就已经进入了三河县境内了。


    先行一步的参军已经协调三河县县里,提前协调安排好了住宿。


    一万五千多兵马分别住进了十个小村子,虽然略显拥挤。


    可不用安营扎寨,可以倒头就睡,这让将士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