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因祸得福

作品:《大唐:从马嵬兵变开始,我兵锋河山

    不多日,圣旨传来。


    大唐武状元郭子仪文武兼备,逸群之才,持身中正,爱民如子,特封为武安县守,兼领武安司马,赏良马白匹,御酒十坛以作抚慰。查武安县令崔浩,迫害忠良,焚烧粮草,贪腐官银军粮,即日斩首,不得延误!


    知道圣旨以后,宁王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杨相国办事就是不同凡响。


    “大哥,你听说没有,你无罪了?”雄霸听到了从武安县城传来的消息,激动得合不拢嘴。“那个崔浩直接就被宣读的御林兵给杀了!”


    哈哈哈,满堂哄笑,“这个县令为非作歹,欺压百姓,贪赃枉法,简直是死有余辜。”


    “那个王司马,还是大哥心善,不是放他一命吗?听说回到城里,当天晚上就被杀了。”


    “还有啊,大哥现在是武安县守,兼领着武安司马。武安司马咱知道,就是武安兵部的头头,这武安县守是个什么官啊?”


    “武安县守就相当于武安县令,只不过是副职。”郭子仪开口道。如今他早已是生龙活虎、龙腾虎跃了。


    “这是不是说,以后咱们大哥就是武安县老大了?”


    “是啊?谁说不是呢?又是县令,又是司马的,哪里都是老大说了算啊!”


    ......


    随即开了庆功宴,这笑声传遍了天雄山的每一个角落。


    “大哥!大哥!有官兵来了!”


    众人皆是一惊?什么?又来官兵了?


    不光来了官兵,还有很多百姓也来了?


    众人都是一脸疑惑,他们来做什么?又要攻山?可是带着百姓来干什么?


    众人簇拥了出去。


    “请问哪位是御封的武状元郭子仪?”


    “我就是!”


    郭子仪挺身而出回道。


    “启禀武状元郭大人,小人奉命来迎郭大人回武安县城,请郭大人回城。”


    “请郭大人回城!”一众百姓也拜了下去。


    这就让郭子仪十分疑惑了,这怎么百姓也来了?这是何缘故,当即与众兄弟下山,问清其中缘由。


    原来,上次赈灾粮草被烧以后,这朝廷以郭子仪的名义下放了一批粮草,全城百姓知道了以后都自发前来,恭迎郭子仪回城。


    看到如此众多的人来迎接自己,郭子仪也不能辜负了百姓们的一片心意,当即与众兄弟披身上马,回归武安县城。


    郭子仪看着街道两边的百姓,一时之间思绪交加,好好的武安县城,被崔浩竟糟蹋地变成如此模样。


    这次上任以后,定要善待百姓,恢复民生,荡平贼寇,让武安县城能够再现昔日的繁荣。


    众人一直送到了武安县衙,看到满街的残垣断壁,萧条破败,再看看这精美大气的武安县衙,当即做出了一个决定。


    “乡亲们!今天是我郭子仪上任武安县丞,领武安司马的第一天!以后我就在这武安县衙前面支起营账,这一日武安县还有破房子,我就一日不进这武安府衙!”


    郭子仪一声振臂,百姓皆是俯身下拜。


    “这下我们武安有福了啊!”


    “终于来了一个好官。”


    “是啊,是啊,我们百姓终于可以活命了!”


    ......


    “现在我宣布上任的第一条政令:一年之内武安县所有境内,不纳赋税,百姓恢复生产。”


    “大人,大人,这可使不得啊。”前武安县主簿薛青礼说道。


    “你个贪官污吏,有何使不得。”伍雄听了气的作势要大。


    “大人,这赋税乃是要上缴国库,如果到时缴纳不上,不光大人要撤官罢职,还可能会被斩首。请大人三思。”


    “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的话,我是前武安县主簿,薛青礼。”


    “那你以后就还做这武安县主簿。”


    “谢大人!”


    “谢谢


    你的好意,我既然这么说也就知道后果,你不用担心了。”郭子仪大笑,本来就不是为了这个官而做武安县丞的,看到百姓如此艰难,就算是自己受点惩罚丢个官又有什么所谓?


    说话之间,这百姓又是俯首顿叩。


    这武安县的赋税真是太重了,这崔浩时不时的都来收纳赋税,这有些人赋税怕是交到三年后了。


    看到全城百姓如此这般,这般如此,郭子仪心里是说不出的难受。


    “这第二条政令是......”郭子仪还没有说出口。


    “报!——————”


    一个小兵飞奔而来。


    众人转头望去。


    “大人!不好了!太行山的巨盗来了!”


    众人一听,皆是满脸惊恐。


    “什么?他们又来了!”


    众人乱作一团,慌忙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