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章 需要一技傍身
作品:《镜花缘》 开完年会没几天就放假了,周围的同事依旧没认全,来年再见吧。
很喜欢这种热气腾腾的春节氛围,沉溺其中,时间一眨眼就过了。
再回到岗位,有点青黄不接,人也不熟,业务也不熟,要请教不知从何问起,要学习同样无处下手,好几天了依旧是新人一枚。
沮丧之际,突然被主管叫进办公室,跟她说有个部门缺人,急招但没找到合适的,需要从这边调个过去。
“你是实习生,虽然我也不想你走,但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长笙哀叹,没想到有生之年自己还能成为炮灰。
新办公室在很远之外的7号楼,所幸东西不多,一个小箱子就装的下。
据说这是新成立的部门,有两个同事是隔壁的科技分公司调过来的,分别是资深策划师郭邡、推广运营岳凌潇,还有个新招进来的绘图设计师,以及不知道该干什么的长笙。
果然有一技之长的选手就是吃香,目标定位明确。
然而悲催的是,部门经理也是新招来的。
是位中年女性,打扮的不算妖艳但也不利落,双眼皮贴恨不得粘到眉毛上。一天开两次会议,说话铿锵有力义愤填膺有理有据头头是道,然而,一点实用性都没有。
搞了半个月部门一团糟,长笙依旧不知道该干什么,时而帮策划想文案,时而替设计师构图,偶尔运营下账号看看数据成果,忙是看起来很忙,半点成效也无。
运营?数据?文案策划?她突然想起来之前在洗手间里那个西装暴徒说的广告部!
是的,下午开会碰面了。
经过商讨,宋璟之看得出成员对这位经理不是很满意,于是决定把市场部总监高聿调过来用。
不仅如此,还从他手下带过来一批团队,分别是部门经理老张,两个和岳凌潇同样负责运营的顾与天和张凯,还有一个设计师和一个切图师,以及两个数据分析师:刁茂和海棠。
好的,完整了,大家各司其职,看起来很完美,然而,长笙还是没有着落。
“后期需要拓展推广渠道,你,”宋璟之指了指长笙,“就负责合同签订流程吧,以及商务上和AE的对接,可能会涉及投放请款方面,还有一些财务预算……算了,预算老张来做。这个岗位很重要,多学习一下。”
“好的。”长笙回应。
什么叫多学习一下啊?说的好像她什么都不会似的。
好吧她确实什么都不会。
因为部门重组的比较仓促,没有预先准备好职场,所以临时安排在了宋璟之办公室门口,总经办的旁边。
后来也就迟迟没有换过。
长笙虽然专业方面不行,但是社交能力很可,没两天就和总经办的人混熟了,第一助理是江姜,好像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还有个负责外协的苏晓晓,以及配合事业部对接集团发文的何曼。
何曼相对清闲,长笙平日里也没什么事,经常咬耳朵天南地北地聊,岳凌潇不忙的时候也会凑进来一起八卦。
闲暇的日子没有过多久,负责数据分析的前辈刁茂突然提出离职。
悄无声息,毫无防备。
市场部下面的分支是广告部、统计部和数据部,还有卫视财经频道和广播电台等等,不多赘述。所以作为广告部经理,老张突然没了主意,向集团信息部申请了援助,但迟迟没有回信。
眼看一个月的缓冲期快到了,刁茂离开在即。
市场部总监把几个关键人物叫进办公室开会,会议过半,长笙被叫了进去。
高聿的声音冷漠又狠绝,“你平时忙不忙?”
经常满嘴跑火车的长笙面对这样的威严,瞬间明白了什么叫做血脉压制,只能低声地回答还好。
“那这样,你把数据分析的事接过去做。”
“我?”长笙的声音有点颤抖。
“对,刁茂教一下,教会了才能走。”
“好的高总。”即使马上离职,刁茂还是一言一行都带着尊重。
“我这儿还有一堆合同要签呢。”长笙挣扎着为自己争取权益。
“数据结果和投入是有转化关系的,多了解能更好地跟AE沟通谈判,也有利于做资金预算以及财务请款。而且我问过了,银樽那边的商务和数据都是一个人在做。”高聿言尽于此。
银樽投资和四月秀葽同属盛一集团子公司,长笙有所耳闻。
“她能做到的话,那我也能。”
“好,那这个事就解决了,你,争取三天内能独立完成基本的数据分析,后续有需要协助的地方可以请教海棠,或者找我帮忙协调信息部进行培训。”
散会。
大话说出去只能硬着头皮去完成,然而长笙不知道的是,她们的事业部四月秀葽,规模是银樽分公司的近五倍。
所以两个岗位加起来的工作量超乎她想象。
单单如此倒也不算什么,关键是,她什么也不会,萌新一枚。
ok,很好解决,以泪洗面就好,哭半个月也就没关系了。
任何事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熬不下去。
一个多月了,开始渐渐习惯强压快节奏的工作模式。没有什么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别无选择,于是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
梅雨季节好像快来了,难得今日天空有细微暖阳,衬的办公室里十分明亮。
踩着时间回头看,长笙突然有点感激高聿的冷面无情,感激刁茂老师的悉心教导。
即便已经离职,她也会记得他,记得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