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著易经,惊天地,泣鬼神

作品:《九五至尊

    第七百零三章 著易经,惊天地,泣鬼神


    瞬息间风云变幻。


    秦昊只用了短短几句话,就反客为主!


    朕是三门至圣,九五至尊!


    朕代表的可不是什么佛门!


    朕愿意收你空寂神僧入门墙!


    可是,你敢背叛佛门吗?


    刹那间。


    秦昊身上爆发出极其恐怖的威压。


    哪怕是空寂神僧这样的得道高僧,也觉得胸口发闷,几乎喘不过气来。


    “老衲...是小觑了大夏天子啊!”


    “他可不是什么昏君!”


    “而是一个狠角色!”


    “是老衲升平所见,最恐怖的敌人!”


    空寂神僧彻底收回了轻视,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片刻之后。


    空寂神僧开口道:“陛下,你自称三门至圣,要开山立派!可是,按照儒道释三门的规矩。”


    “你想要成圣,必须著书立说!”


    “只有著书立说,才可流传千古!”


    “你的诗句再惊世,也没有一派学说!一本著作!”


    “终究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转瞬即逝!”


    “你想跟儒道释三门并肩,名垂万古,终究是痴心妄想!”


    空寂神僧才思敏锐,言语如刀,直指秦昊软肋。


    你想要成三门至圣,开山立派,凌驾于儒释道三门之上。


    行!


    你可曾著书立说,写出惊天动地的典籍?


    如果没有。


    那就是空口无凭,说的全是废话!


    就算你秦昊有惊世之才,真能写出惊天动地的典籍,阐述自己的学说。


    可是。


    写一本万世流传的经典,何其困难!


    古代圣贤,都要花费一生的时间。


    等到秦昊真的写出来。


    早就是垂垂老矣,风烛残年的老者了!


    到时候。


    佛门发扬光大,已经彻底占据大夏。


    秦昊再想灭佛,积重难返,就算是写出典籍也没用了!


    空寂神僧,不愧是佛门四大神僧之首。


    绝境之下,空寂神僧依然能反击,想出绝处求生的办法!


    “只可惜,此人是一个和尚!”


    诸葛云心中暗暗叹息:“如此才俊,若是能入朝为官,定能造福百姓!可惜啊!可惜...”


    诸葛云站出来,朗声道:“空寂神僧,你此言差矣!皇上成为儒门至圣之时,已经著书立说,创建心学!”


    “皇上的大乘佛法,日后也一定会著书立说!”


    “总而言之!”


    “皇上已经有经典传世!是当之无愧的三门至圣,九五至尊!”


    听到诸葛云的话。


    京师百姓都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皇上创立心学,知行合一,广收门徒。


    至于心学的经典,买一份大夏日报,就可以看,流传极广。


    空寂神僧却依然摇头,道:“老衲知道,皇上是儒道圣人,有经典传世!可是,那是儒门典籍,如何能凌驾于佛门?”


    “仅凭儒门典籍,又怎么自称三门至圣?”


    空寂神僧这一番话,虽然是诡辩,却并非没有道理。


    秦昊只有心学一门经典传世。


    佛门经典,道门经典呢?


    特别是大乘佛法。


    你什么时候写出来,我才承认你是佛门圣人!


    否则,我凭什么要承认呢?


    “你...强词夺理!”


    “佛门别的本事没有,只会耍赖!”


    “简直是无耻!”


    文武百官勃然大怒,指着空寂神僧的鼻子,破口大骂。


    “够了!”


    秦昊的声音犹如惊雷,忽然响起。


    他的神态依然淡然,望着空寂神僧的眼神中,仅是蔑视。


    此刻。


    已经入夜。


    满天星斗,银河璀璨。


    群星光辉,洒落在秦昊身上,仿佛天神一般!


    广场上已经点燃了无数火把。


    可是,这些火把的光芒,与秦昊绽放出的光辉相比。


    萤火之光不可与昊阳争辉!


    周遭一片寂静。


    百万人屏住呼吸,一片鸦雀无声。


    秦昊缓缓开口,声音之中蕴含着至高无上的韵味:“你说的不错!朕要成三门至圣,九五至尊,确实要著书立说,才可服众!”


    空寂神僧震惊当场,满脸不可思议:“你你你...你难道要当场著书立说?写下万世典籍?”


    “不错!”


    秦昊双眸迸发出夺目光芒,一字一字道:“朕要写的典籍,名为‘易经’。”


    “易者,变化也!”


    “朕创立心学之时,曾经立下宏愿,大夏百姓,人人如龙!”


    “易经,蕴含九五之道!”


    “便是蜕变成龙的法门!”


    “朕愿世间人知礼明智,人人如龙!”


    轰隆隆!


    《易经》一出,雷声滚滚,天地轰鸣!


    百姓们吓得连忙跪地。


    佛门众人也全都面露惊容。


    “易经?”


    听到这两字,空寂神僧古井不波的脸颊,忍不住抽搐。


    他的心头,生出浓浓不祥预感!


    似乎有惊天大事要发生。


    秦昊也不废话,朗声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奠定了《易经》的基调。


    紧接着。


    秦昊继续说道:“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用九。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这一系列数字,却是玄之又玄。


    百姓们都听不懂,一脸懵。


    看台上,卢欣然身体一震,俏脸惊愕:“这是墨门算学!陛下不仅是要当儒道释三门的圣人!”


    “他这本《易经》,乃是以算学为基础...”


    “陛下不是三门圣人,而是四门圣人。”


    “陛下他没有忘了墨门啊!”


    霎时间,卢欣然的眼泪夺眶而出,感激涕零。


    天下四大显学。


    儒道释墨!


    唯有墨门,式微到极点,几乎湮灭无闻!


    甚至,天下人知道墨门的,都是寥寥无几。


    唯有通天阁,以商会的方式,竭尽全力将墨门机关术和算学传承下去。


    卢欣然身为通天阁阁主,墨门的传承者。


    她不敢奢望,墨门重新兴盛,名列四大显学。


    她只希望。


    墨门算学和机关术,能够传承下去,她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卢欣然万万没有想到。


    皇上所著的《易经》,居然是以墨门算学为基础,阐述天地大道。


    也就是说。


    只要《易经》能传承下去,墨门的传承就永远不会断绝!


    同时,卢欣然口中呢喃:“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用九!”


    她认真体悟这七组数字蕴含的道理!


    轰!


    卢欣然身体颤抖,震惊道:“乾道变化,都在这九五之间!被这几句话都写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