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你自己说的要跟我学!不许反悔!

作品:《秦风扶苏

    山岗上。


    嬴政随意地倚靠着一棵粗壮的树干,微笑着说道:“秦小子,你说得也算对,但是不全对,再想想?”


    秦风又朝不远处的军阵仔细看了一眼。


    沉思片刻,秦风娓娓道来,“赵老伯,我大秦锐士之所以所向披靡,强弓硬弩,长戈利矛必不可少!


    “赵老伯您看,大秦锐士们所用的兵器,大多狭长无比,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这在临阵对垒上,可以占据难得的先机啊!”


    听着秦风的话语,嬴政显得很意外。


    “一寸长,一寸强?”


    嬴政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小子,你这个论断倒是有意思。”


    嬴政点了点头,应道:“秦小子,你这话说得没错,我大秦的戈、矛、戟和剑,就是要别关东六国的兵刃更长!更锐!方能无往不利啊!”


    事实也正是如此。


    青铜剑通常是宽刃而且短小,就算是春秋战国时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也不过二尺五寸(60厘米)。


    可秦剑却能将青铜剑打造成恐怖的三尺九寸(91厘米)!


    关键是秦剑在如此狭长的前提下,还无比坚韧,不易折断。


    这全倚仗于秦剑的特殊铸造工艺!


    冶炼时往铜里加的锡太少,则剑身太软无锋,加的锡过多,则剑身太硬易断。


    只有恰到好处的铜锡配比,才能让秦剑的硬度和韧性达到完美!


    秦风心里一阵盘算,随即又激动地说道:“赵老伯,我大秦的强弓硬弩,一样是世所罕见!


    “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用的就是弓弩射阵,而且我大秦弩箭的箭头有特殊制法,穿甲刺铠不说,没有翼面的弩箭,会更加精准!”


    嬴政听到这,先是一愣。


    “哦?想不到秦小子你还懂弓弩的造法啊?”


    嬴政有些意外,点头道:“兵刃之长,弩箭之利,秦小子,你说得这些都很对,但是却只是表面……”


    “赵老伯,我不善兵事,还请赵老伯指点迷津。”秦风拱手道。


    嬴政看着秦风虚心请教的模样,顿时一阵欣慰,和善说道:“秦小子啊,你要记住,兵刃甲胄之便,皆离不开军工之造。


    “数以万计的箭头,要想制作规整,精细,必须要把能工巧匠都收在军器监中,并且设官吏严加管制。


    “遣丞相为监管之总,其下是军器监工师、监管之丞、制造之工匠……如此层层监管,逐级审查,方才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