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亮着萤火微光的奇异纱灯!

作品:《秦风扶苏

    章台宫。


    始皇帝嬴政正端坐在金案前。


    一旁的中车府令赵高正不断给嬴政奉上文书竹简。


    赵高的中车府令一职,和九卿之一的太仆的属官,车府令丞有所不同。


    赵高的官职其实是属于皇后诸卿,是皇后少仆的属官。


    皇后少仆的属官分为中车府和中厩府。


    中车府掌管皇后的车驾銮舆,车厩府掌管骏马良驹。


    只因嬴政一直没有册立皇后,加上赵高又深受嬴政宠信,才被安排在嬴政身边执符玺令事。


    “陛下,您已经批阅了两个时辰了,用不用老奴给陛下念会?”


    嬴政伸手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说道:“不必,再呈上来。”


    一卷厚重的竹简再次奉在嬴政的案上。


    嬴政仔细地审视着,接着用笔勾画了起来。


    嬴政统一全国后,虽然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全国各郡的奏章应由御史大夫所理。


    但嬴政牵心国政,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夜以继日地批阅奏章。


    嬴政甚至给自己定下了规定,每日只有批阅完一石的奏章,才能暂且休息。


    人人都以为皇帝威加海内,九五之尊。


    可谁又能知道那些风光的背后藏着多少呕心沥血的操劳。


    那些名传千古的丰功伟业,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帝王的艰苦卓绝。


    “好了,赵高,你下去吧。”


    嬴政将手中的竹简往金案上一放,朝赵高说道。


    “老奴告退。”


    赵高走后。


    嬴政望着空荡荡的宫殿,逐渐有些失神。


    “扶苏……扶苏啊……唉,你若是再坚毅点,再果敢点,该多好啊……”


    嬴政虽然在文武群臣面前是九五之尊,喜怒无常的大秦始皇帝。


    但是在这夜深人静之时,嬴政也一样是一个思念长子的寻常父亲。


    只不过嬴政为了家国大业,必须忍痛将自己的长子扶苏发配到上郡。


    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让扶苏历练出几分雷厉风行的脾性。


    或许见识过真正的人间疾苦的扶苏,才能够真正地成长起来,真正承担起大秦的千秋基业吧!


    嬴政望着望着,逐渐觉得眼睛有些发酸。


    长久地闭合上了双眼,嬴政哼着鼻息,似乎是在无奈地长叹。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个道理嬴政自然也清楚。


    自己已年过半百,或许已经等不到扶苏改头换面,重焕新生的那一天了。


    “扶苏,你别担心,你好好在上郡历练吧,朕,找到你的儿子了……


    “子婴,子婴回来了,朕的长孙啊,他真的回来了!”


    嬴政喃喃自语着,突然站起身来。


    望着殿外空明的月色,嬴政的眼光开始变得柔和。


    回想着这些时日和秦风相处的时光,嬴政的嘴角映出一抹难得的笑意。


    “祖君。”


    这时。


    大殿外传来一声呼唤。


    嬴政恍过神来,道:“谁啊?”


    倏尔。


    一位面庞俊逸的少年款款而来,手里捧着一盏明亮的纱灯。


    嬴政道:“啊,是子昭啊。”


    “祖君,孙儿斗胆,看殿上昏暗,便想来给祖君添上一盏新灯。”


    “过来吧。”嬴政道。


    嬴子昭毕恭毕敬地手捧纱灯,慢慢走上御阶。


    忐忑地将纱灯放置在金案上,嬴子昭说道:“祖君,孙儿见赵府令退下了,孙儿怕您独自一人操劳政务,身边也没个人伺候。”


    嬴政一愣,面色一变,沉声道:“你倒是看得仔细,赵高退下你也知道。”


    嬴子昭急忙起身,跪地道:“祖君息怒,孙儿只是碰巧遇见,碰巧遇见……”


    “行了,不早了,你快回府吧,别在宫里耽搁了。”


    “孙儿遵命。”


    嬴政看着嬴子昭退下的背影,眼神一冷。


    嬴政不得已赶走了自己的长子扶苏,心情本就不佳。


    对嬴子昭稍微一斥询,嬴子昭立马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


    嬴政顿时想到了嬴子昭的父亲,性格软弱的扶苏。


    恨铁不成钢的愤懑之情顿时充溢着嬴政的胸膛。


    “软骨头!都是软骨头!”


    ……


    嬴子昭出了章台宫,乘上车驾,驶回了长公子府邸。


    一入内院。


    冯沅早就在轩门外等候。


    将嬴子昭拉进厅房里,冯沅急忙问道:“昭儿,怎么样?陛下可说什么了?陛下这几日出宫所为何事?”


    嬴子昭无奈地摇了摇头,“娘亲,孩儿无能,孩儿还没问呢,祖君就把孩儿撵出来了。”


    冯沅抚着嬴子昭的发髻,安慰道:“昭儿,你一定得有信心,你父亲虽然被发配到上郡,但那也是陛下对你父亲的历练……


    “将来的事谁都说不好,就算你父亲不能被册为太子,你身为长,长孙,也理当能承继大业……”


    嬴子昭皱着眉头,小声道:“娘亲,那孩儿的那些叔叔呢?他们岂能善罢甘休?”


    冯沅杏目一睁,冷声道:“昭儿,宗法在上,咱们一家,到任何时候都是大宗,你那些叔叔永远都是小宗,大宗尚在,岂能轮得着他们?”


    嬴子昭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娘亲,父亲还能回来吗?”


    “为娘也不知道,但咱们要做好你父亲回不来的准备,你明白吗?”


    冯沅语重心长,“你父亲已经惹怒了陛下,昭儿你可一定要小心谨慎才行……”


    “孩儿明白。”


    ……


    章台宫。


    嬴政看着金案上摆放着的纱灯。


    昭儿也是一片孝心。


    朕刚才不该那般语气……


    嬴政顺手拨弄着纱灯,触摸着忽薄忽厚的灯纱。


    整座灯罩竟然散发着忽明忽暗的微光。


    哎?


    竟如此奇异?


    嬴政仔细地看着纱灯。


    只见那纱灯是由一柄纤长圆润的青檀木所制。


    雕制精美的托盘上,一弧弯月状的灯台贮着灯油。


    “蒙卿!”


    话音刚落。kΑnshu伍.ξa


    郎中令蒙毅顿时从殿外快步走入大殿。


    “微臣参见陛下!”


    “蒙卿,这纱灯是咸阳哪家官坊上贡来的?”


    蒙毅眯缝着双眼,远远地望着金案上的纱灯。


    看着嬴政慢慢搓捏着灯纱帷罩,大殿上的萤光若隐若现。


    蒙毅拱手回道:“回陛下,若微臣所料不错,应当是内史衙门所贡。”看書喇


    “内史衙门……”


    嬴政饶有兴致地把玩着纱灯,又道:“传朕旨意,让内史的人把进贡这纱灯的官坊找出来。


    “坊中所造的这样的纱灯,都给朕拿进宫来!”


    “微臣遵命!”


    嬴政微微一笑,欣喜道:“朕要让宫室之中,布满这样的萤火微光!


    “蒙卿,记得购下,可莫要强抢啊……”


    “微臣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