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第 123 章 一更

作品:《继室千金

    “你替我暗中看那庄氏如何,如果她起了害太子妃的心思,就直接——”高玄策做了个杀的动作。


    暗卫连忙领命而去。


    他是真的怕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东方氏那里是明确投毒,他才有此一计,但现在庄氏若是觉得委屈,到时候起了什么不好的心思,他就不客气了,只是此事就不能和瑶娘说了。


    他的瑶妹妹那么善良,肯定说一番大道理的。


    “唉。真是不遭人嫉是庸才,可惜我不能护送瑶妹妹回宫了。”高玄策很是遗憾。


    瑶娘却已经很满足了,丈夫身体很好,没有任何问题,她就要准备回京了,高玄策一直送她,不肯离开,瑶娘掀开马车帘,对他挥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难不成你也要十八里相送?不必了,快回去吧。军中很需要你的。”


    她说的完全正确,可高玄策就是放心不下瑶娘,甚至是他也担心她路上出事,这一路回去可不太平啊。


    之前是景驸马和高简一起随她一起来的,这俩人也带了大量的兵马护送,但是现在她单独回去,即便高玄策派了人保护,也怕出事。


    “那你在路上一定要小心,知道吗?”高玄策很不放心。


    瑶娘挥挥手:“放心吧,我绝对会小心的,你放心,赶紧回去吧。”


    她说完就放下帘子,就怕高玄策没完没了,这样他能快些回去。


    马车走动起来,瑶娘舒了一口气,白芷打趣道:“太子怕是还看着您呢,都快成望夫石了。”


    “你这小蹄子,没个正经,我还当你是个正经人呢。”瑶娘其实心里是很高兴的,忍不住悄悄掀开车帘,往后看去,后面只剩一个小黑点了,她又有些怅然。


    现在她才真的觉得,她和高玄策有一个家,真的属于自己的小家,有他和她,还有孩子们。


    从边境回京,瑶娘心情就松快许多,还在停留各处时,让人买了不少土产回去,到时候赏给娘家和给婆婆还有儿子们,哪个都不能忘记。


    可人到深夜的时候,还是会想起她那个有点痴痴的丈夫。


    一路风尘仆仆,瑶娘终于回京,先回东宫换了身衣裳,再去坤宁宫中请安,白英却是有许多话说。


    “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宫里发生什么事情了?”瑶娘一边让人换衣裳,一边问。


    白英道:“咱们哥儿在坤宁宫中多半是嬷嬷们照看,皇后娘娘也只是问几句,不会亲自抚养,倒是黄姑娘常常照看我们哥儿。”


    “嗯。”瑶娘知晓黄如霜和庄令仪不太一样。


    庄令仪不懂看眼色,也不懂局势如何,偏执固执,又故作清高,其实没什么大本事,成日拿规矩说事,实际上打死下人的也是她。


    但黄如霜却是个机灵的女孩,因此瑶娘固然不喜欢庄令仪,但是对她不至于讨厌。


    白英又道:“姑娘,奴婢觉得皇后娘娘似乎想让景姑娘嫁给咱们家的大爷。”


    大爷说的是承运,以前是宸王世子,现在宸王成了太子,他还未封太孙,故而说是大爷。


    瑶娘笑道:“她有这样的想法也正常,这样既保住了公主一脉的富贵,孙媳妇又是自己的外孙女,又有什么不好呢。”


    “您也同意吗?”白英问起。


    瑶娘摇头:“总之,咱们也不必过激,此事我不赞成,承运年纪还小。我总希望他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姑娘,不,至少是他觉得适合他的姑娘。”


    这个事情问题不大,因为洪皇后也没办法作高玄策的主。


    至于,宫中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丽贵妃的侄女进宫了。


    “丽贵妃就已经是够好看了,她那位侄女更是生的美丽动人,特蒙恩典,在宫中读书呢。”白英突然来了这一句。


    瑶娘知晓这个意思就是这个人可能会给高玄策呗。


    丽贵妃的侄女,可不就是和她们是一辈儿的吗?


    “皇上也未必会真的赐,再者,这里面的变数大的很呢。”瑶娘真不喜欢这种送女人的风气,还有随便怀疑女人就是给谁做小老婆的风气。


    就像洪皇后管不了高玄策,她也未必能管得了承运,前世她甚至觉得承运有点强大的恐怖了。


    梳洗完毕之后,这次又是皇帝召见,当然,洪皇后也在那里。


    瑶娘乍然见到帝后,连忙行礼:“媳妇儿给父皇母后请安。”


    建章帝喊起,才问她:“太子如何?”


    “回皇上的话,媳妇儿先到了营地之后,太子刚从前线归来,他在之前就打了东胡的西路军。身上虽然还虚弱,但是毒性已经驱除,至媳妇儿回来之前,太子已然是大好了。媳妇儿回来前,他正托我向父皇母后问好。”瑶娘认真回答。


    建章帝和洪皇后听了都松了一口气,建章帝也放下心来,洪皇后则问的更详细些,如何服药,身体起夜几次,平日如何。


    等瑶娘一一回答后,建章帝才道:“朕已经吩咐承运,今日回去,你们好团聚。”


    “多谢父皇恩典。”瑶娘磕头。


    说完又随洪皇后去了坤宁宫,婆媳二人乘了肩舆一路到了宫中,才知晓婉婉她们今年已经开始读书了,现在都在读书呢。


    再见到训哥儿,脸颊明显就瘦了,可瑶娘还不能怪罪,还对洪皇后感激道:“多谢母后替我照顾训哥儿。”


    半年多没见到训哥儿,这孩子都有点不认得自己的娘了,瑶娘抱着他,他还瘪嘴要哭。


    还是乳母急道:“三爷,这是太子妃啊,您的母妃啊,您不是天天都想您的母妃吗?怎么不记得了呢。”


    “别催促他。”瑶娘抱着儿子在怀里,小声道:“取三,下四,三张机四共通九。”


    训哥儿很顺嘴的就接了过去:“八八六,七通四。”


    这是机关术语,她一说,训哥儿就懂了,又喊了一声“母妃”。


    瑶娘心疼道:“母妃丢下你走了,所以你和母妃生分了,这也怪不得你。”


    “不,不是。”训哥儿模模糊糊记得母妃,再看她的样子,一会儿母子俩就亲近许多了。


    洪皇后倒也体贴,知晓瑶娘回来,肯定疲累,主动让她下去。


    等承运下学后,他和承泽一起回来,母子三人见面更是激动不已,瑶娘给他们三人都准备了好些礼物,还把高玄策的事迹说了一遍。


    “你们父王在战场上很是英勇,我回来的时候,他正要去打仗,也许,再过不久,他就回来了。”瑶娘对大家说道。


    三兄弟都很高兴,瑶娘又问起承运和承泽的学业,承运一直不错,承泽也不必提,两人还把功课给瑶娘看,瑶娘认真的翻了一下,又让人准备一桌好菜,母子四人一起用饭。


    承运却突然道:“儿子见到外公了,就是在福宁殿里,还见到好几次了。皇祖父说要外祖父当我的师傅呢。”


    “真的吗?”瑶娘欣喜。


    承运点头:“是真的。”


    “你外祖父学问是极好的,也是朝中大儒,你一定要好好学呀。”


    皇上亲自抚养承运,又为他挑选先生,是不是可以说承运离被封太孙也不远了。她是皇太子的妻子,是未来的国母,但未来成太后又是另一个说法了,若是承运成太孙,那么说明无论如何,她就是太后了。


    她的事情向来不瞒着承运,瑶娘也把碰到黄如霜的娘说自己坏话,被迫赔礼道歉的事情说了,承运一听就火了。


    “父王怎么如此心慈手软?这样冒犯您的人,应该仗责才对。”


    瑶娘笑道:“当时我们是去微服游玩的,就没有闹大,况且闹大了,对我也并非好事。”无论如何,有高玄策替她出头,她就已经很好了。


    不像有的男人,听到别人只喜欢他,即便人家贬损自己的妻子,男人们都觉得自己有魅力。


    承运还是生气:“那怎么姑姑还让黄家的丫头给表妹做伴读呢?以前她欺负您的事情,姑姑又不是不知晓。”


    “大概是世人都怜贫惜弱吧,看着你过的好了,别人过的差了。她就更同情弱者。”瑶娘也很感慨。


    她也不能左右真阳公主,甚至因为真阳公主是洪皇后的女儿,她还不能得罪。


    毕竟现在她上头还有婆婆,高玄策再护着自己,但后院的事情也没办法插手。


    “母妃,等儿子日后出息了,必定不会让母妃受苦。”承运突然道。


    他虽然现在在建章帝那里养着,但平素和瑶娘感情很深,几乎是瑶娘从小养大的,人又早慧,对宫中的事情和情势也了解颇深。


    这个孩子还是和前世一样,很有孝心,只是不宣之于口。


    瑶娘笑道:“多谢我的儿子,只是你还小,现在母妃都应付的过来,所以你就好生跟着师傅们读书习武就好了。”


    承运口头答应的很好,但他天潢贵胄之人,怎么可能看着骂自己母妃的人的女儿还大喇喇在宫中出现。


    只不过瑶娘似乎了解儿子的心情,径直道:“这些小事情不必纠结,将来等你父皇登基,我们就不必看任何人的脸色了。”


    承运点头,瑶娘也松了一口气。


    什么黄如霜真阳公主,这些都掀不起什么浪花来,最重要的是儿子能不能当太孙,这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