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暗度陈仓

作品:《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只是这个朴泰和不知道是心里素质过硬,竟然一直没有露出破绽,反而是那个王高旻终究年轻,皱着眉头,十分烦躁的样子。


    在张玉看来,对方这是内心有鬼,这车队一定有问题!


    但前面几辆马车装着的都是酒和高丽参。


    突然,后面传来士兵的声音。


    “怎么了?”张玉皱眉问道。


    “这后面的箱子被封住了,他们不让打开!”士兵喊道。


    张玉大步来到后面一看,便看到车厢里的大木箱全部被木条钉死了。


    “朴大人,这是何物?”


    “呵呵,这里面都是鲍鱼等干货,十分珍贵,不易保存,是以我们才用木头封紧了。”朴泰和说道。


    “本宫有皇命在身,必须一一查验。”张玉说道。


    “张大人,这就不必了吧,若是开了封,受潮就无法呈献给大明皇帝了。”朴泰和说道。


    “打开!”


    士兵自然听命于张玉,连忙用刀敲开封条,掀开箱盖,便看到一个个鲍鱼干货黄橙橙如同金元宝一般摆放在箱子中,那些鲍鱼个头极大,个个堪比拳头,饱满丰腴,显然都是极品。


    士兵又打开一箱子,便见里面摆满金黄色的天九翅,一只只比巴掌还大。


    而后面,还有海参、鱼肚等珍品,看样子是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张


    玉却是暗暗皱眉,难道送货的并不是这支使团?


    “大人,发现了东西!”一个士兵突然喊道。


    张玉立即快步过去,便看到箱子里摆着十多柄长刀,几副皮甲。


    “朴大人,这是何意?!”张玉提高声音。


    朴泰和丝毫不慌:“呵呵,张大人,你也知道,我们高丽距离京城甚远,路途之中难免有盗匪,我们为了防身,携带一些武器,这也很合理吧。”


    这个解释十分合理,而这些武器也不算是违制。


    单凭这些武器想要举世,那是当京城禁军是吃干饭的?


    另外,后面跟着的几支高丽商队,所携带的东西也都是鱼干、酒和宝石等物品,并没有违禁品。


    是以,张玉大手一挥:“放行!”


    “刚才本官例行公事,还请朴大人不要见怪!”


    “无妨,无妨!”朴泰和笑眯眯地与张玉告别,而后上了马车。


    王高旻冷冷撇了他一眼,打马在前。


    高丽车队缓缓进入京城,缓缓消失在城门洞中,张玉这才收回目光。


    但他却是心沉如水,不过片刻,城中传来钟鼓声,已经到了关门的时候。


    “关城门!”张玉冷声下令。


    同时他的目光肆意驱巡,努力想要找出人群之中的奸细。


    但目光所及,只有暗自愤慨的商贾,骂骂咧


    咧的百姓,却是看不出哪个是北元的奸细!


    士兵吆喝着驱赶百姓退后,城门在绞索下缓缓开始关闭。


    戌时,张玉与人交接了防务,也没心思去吃酒,独自往回走着。


    他心中一直想着北元之事。


    莫非只是那些北元人在戏弄他?


    不,不可能!


    他十分明白,北元人一直想要重新入主中原,绝对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


    此时,燕地防卫薄弱,大明军队正在攻伐扶桑,若是北元知道这个消息,绝对不会放过机会!


    而北元是否会知道这些消息,作为北元枢密知院,答案是很显然的。


    那么,北元人真正的阴谋是什么?


    是否存在着违禁品?


    若是考张玉的兵法韬略,那自然是极好的,但这些阴谋诡计,那就并非他所长了。


    张玉想了半天,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他便来到了五军都督府。


    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自此之后成为定制直到明亡。


    五军都督府由功勋宿将位列其中,与兵部两者之间相互牵制。


    张玉来到五军都督府衙门,正看得一位年轻的校


    官往外面走。


    “这位军爷,敢问都督可在?”张玉态度十分诚恳。


    虽然来人穿着是九品官服,品秩还不如他这个副指挥。


    但五军都督府权利极大,各都督不仅负责管理卫所的训练与生产,还可参与到明朝中央军事决策中。更是可以直接统管五城兵马司,是以,他这个副指挥哪里敢摆姿态。


    徐增寿正准备下班,看这人一副五城兵马司的打扮,便是问道:“你是何人,寻都督大人何事?”


    “在下五城兵马司副指挥张玉,寻都督乃是由事关北元的要事,万分火急!”张玉道。


    “哦?”徐增寿上下打量一下这位副指挥。


    “你便是张玉?我倒是听过你的名字。”


    徐增寿这倒是没有说假话,张玉这位北元的降将,还是老朱亲自安排入五城兵马司的人物,在京城的军界颇有几分名气,是以,徐增寿才知道张玉这个人。


    “你跟我来。”


    张玉跟着徐增寿来到中堂,见到了右军都督李达。


    李达,字时中,凤阳府定远县人。


    李达家贫无依,就跟着傅友德投奔了朱元璋。自此征战杀伐,跃马疆场,为大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明开国朱元璋感念其功劳,封做右军都督。


    李达生的面堂开阔,留着长髯,颇有英


    武。


    “增寿啊,你找我有事?”


    李达也跟着徐达打过仗,看徐增寿就如同子侄一般,态度十分亲近。


    “李叔,并非是小侄找您,而是这位张指挥找您。”徐增寿说道。


    张玉立即上前一步:“卑职张玉,有十万火急的要事禀报!”


    当即,张玉将北元密探如何找上他,又要求他打开关防的事情说了一遍。


    “你是说北元鞑子有一批东西想要送进京城。”李达皱着眉头,手指敲着桌面。


    “你可知道是何物?他们的计划又是什么?”


    张玉摇摇头,“他们也并不信任卑职,并未告知。”


    “便是今日,那些人也没有出现。”


    李达皱眉思索起来。


    但旁边徐增寿将事情都听了一遍:“有没有可能,鞑子已经将东西蒙混过关,已经进了金陵?”


    李达道:“也有可能,这是鞑子声东击西之策。”


    张玉道:“可惜那鞑子并未透露更多消息,下官所知也有限。”


    李达思索片刻道:“但这事情必须重视起来!”


    “如今各国使团聚集京城,人多眼杂,若是出什么乱子,那可有损大明国威!不得不防!”


    “张玉,你将那鞑子的相貌描述一下,五城兵马司与锦衣卫立即暗中搜索此人!”


    “必定要阻止鞑子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