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一计能抵万军

作品:《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朱标与朱元璋都是精神一震!


    朱元璋连忙道:“你且快说说!”


    “以大明如今的雄师想要打服扶桑并不难,但难的是如何让他们入我中原,归于汉化,这才能让他们不再反叛。”陆渊道。


    朱元璋微微颔首,西南连年叛乱,年年镇压,却是年年复起,便是因为那些当地百姓无法融入中原文化。


    如今,贵州土司势力被清扫一空,百姓家家分得田地,朱元璋又派遣官员宣扬儒家文化,教授农耕,西南百姓无不感念朱皇帝仁德。


    “先秦之时,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远渡扶桑,便是在扶桑定居了,因为徐福教授当地土著农桑捕鱼的技术,徐福在扶桑人心中威望极高!”陆渊说道。


    “徐福在他们眼中,就是农神、药神。”


    “而如今,很多扶桑人也是那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代。”


    “现在诸多的扶桑大名也宣传自己是徐福后人,我们可以分而化之,从内部瓦解他们!”


    “先秦时代,也就是他们的弥生时代,那些扶桑人根本没有历料记载。”


    “那么,我们就给他们编撰一个历史!”


    朱标顿时眼睛一亮:“如果这些扶桑人都读我们编写的历史,


    那么自然会崇拜中原文化,认同作为九州后裔的身份!”


    朱元璋哈哈一笑:“好,那这事情就交给你小子了!今天我果然没有白来!”


    “咳!陛下,在下事务繁忙,恐怕腾不出手来!”陆渊连忙拒绝。


    开玩笑!


    他可不想回到明朝还要被人催更!


    “不过现在有一个人比我更适合这个工作,罗先生,如此重担便拜托你了。”


    “我?”罗贯中大吃一惊,连连摆手,“不成,不成!我对于扶桑一点不了解,如何能够编撰史书!”


    “何况,历朝的史书皆是当世大儒群策群力,耗费数年,查阅无数典籍,才能成书!”


    “按照淮之的说法,恐怕也用不上了吧。”


    陆渊微微一笑:“倭国蛮夷,不通文字,那段历史根本就没有文书记载,即便聚集当时大儒也是无法成书的。”


    “那我们该如何修扶桑史?”罗贯中又疑惑了。


    “呵呵,我们的目的是让扶桑人崇拜中原文化,认同他们是徐福后人的身份。”


    “何必一定追求真实历史呢!”


    罗贯中大惊。


    解缙更是直接道:“陆先生,历代史官皆是光明磊落之辈,宁愿身死,也不肯擅自修改史书


    一字,如何能杜撰史书!”


    “大绅,你读书是为了什么?”陆渊的脸色依然带着微笑。


    “自然是修身治国平天下。”解缙道。


    “正是如此,为了平天下,用些许手段又算如何?”陆渊道。


    “只要能救大明一人,即便舍了我的名声又算如何!”


    解缙瞳孔剧震,陆先生的境界之高远,完全是他无法仰望的!


    而自己依然在乎这些名声,实在与那些腐儒无异!


    陆先生真乃国士也!


    相比之下罗贯中经历了诸多失意和打压,心性早不像是少年那般莽撞刚直,反而更能够接受陆渊的想法。


    同时,也是为陆渊的心胸所折服。


    “但为先生驱使,罗本敢不从命!”


    “呵呵,罗先生言重了。”陆渊道。


    “想要写出这扶桑史书,罗先生可以要着重描写徐福东渡倭国之后的那段历史,给那三千童男童女都配上赫赫姓名,最好如同三国那便都安排上了不得的背景。”


    “这才能让那些扶桑人将他们认作祖先!”


    “另外,再配上一段回肠荡气的征战历史,不但要写忠义和武勇,也要写出像是曹操那般的枭雄,这些扶桑人崇拜偶像,他们会将这些人物


    作为崇拜、供奉的对象。”


    陆渊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最好,在其中多多写出一些女性英雄,将众多将军和领主都换成女性。”


    “这又是为何?”罗贯中错愕道。


    陆渊露出神秘的微笑:“呵呵,这是他们的传统文化,先生就按照这样写就好了!”


    “另外还有问题可以随时找我讨论。”


    朱元璋也是神色奇怪:“没想到扶桑竟然还有这样的文化,看来大明确实对于他们了解太少了!”


    众人议定,罗贯中便是回去撰写扶桑史书去了。


    朱元璋则是兴匆匆地跑去乘坐热气球。


    朱标则是兴匆匆地陪同老朱一起乘坐热气球。


    就在热气球即将起飞之际,朱元璋突然朝着解缙招手:“你小子过来!”


    解缙一阵错愕,但还是走了过去。


    “上来,陪咱一起。”


    解缙不知道为何皇帝对于自己另眼相看。


    热气球缓缓升起,朱元璋俯视着大好河山,豪气顿生。


    他看向一脸激动的解缙。


    “解缙,听闻你才学出众,这才能以小小年纪担任报社主编。”


    “不如你以如今山水赋诗一首。”


    解缙拱手一礼:“缙遵旨。”


    解缙眼光一扫,看到下


    方几个老翁正在江边垂钓。


    略微沉吟,便是开口道:“数尺丝纶垂水中,银钩一甩荡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朱元璋哈哈大笑,“原本以为你小子年轻气盛,没想到也会拍马!”


    解缙低头道:“非是微臣奉承,陛下文治武功,远迈汉唐,其气度更是非凡,微臣有感而发。”


    朱元璋哈哈一笑,不置可否。


    老朱俯视着涛涛江水,沉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父皇,此诗豪迈非常,有气吞山河之势!”朱标顿时马屁如潮。


    朱元璋乘坐了热气球十分满意,在听说了热气球的军事用途之后,更是褒奖了一番。


    接着,老朱自然要去杏花园去看看朱标赞不绝口的玻璃窗和水龙头。


    但等到真正看到之时,老朱也是瞪大了眼睛。


    他简直怀疑那水龙头是神仙之物,否则如何能随意控制冷水与热水!


    便是解缙也是十分惊叹。


    两位公主躲在一边,以袖掩嘴,暗自偷笑,浑然忘记了她们当初那惊讶的模样比起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