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徐达的病症

作品:《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翌日。


    早朝之时,文武百官竟然发现身边好一些熟悉的人都不见的踪影,结合昨晚受到的小道消息。


    这些大臣明白皇帝又出手了!


    而这种场景,他们已经经历了两次。


    而后他们很快惊讶的发现,礼部和刑部的两个尚书,六部的侍郎,这些关键人物竟然全部消失了。


    一同消失的官员多达三十多人!


    要知道,这可是朝堂!


    能来上朝的可都是朝廷大员,衮衮诸公,这样的大员竟然一下子少了三十多人!


    那么昨夜被抓的下级官员又会有多少,他们简直不敢想象!


    结合之前的事情,很多人便开始想到是否朱元璋想要废黜太子朱标,改立燕王朱棣为皇储。


    这是要清洗太子的班底啊!


    但这些大臣发现,以蓝玉为首的淮西勋贵,包括王弼、冯胜、傅友德等人一个不差的都在。


    这就不对了啊!


    若是陛下想要给燕王铺路,那肯定要剪除蓝玉这个朱标的铁杆拥护者。


    但现在这些淮西勋贵都没事,这件事情就有些蹊跷了。


    这些大臣此时虽然还安稳地站在大殿之中,但内心却是惴惴不安。


    他们看不透这时局啊,这就够他们害怕的了!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牺牲者。


    就在这些大臣惴惴不安之时,朱标看着锦衣卫的折子也是坐立难安。


    这次的案子简直害人听闻!


    郭桓贪污案共涉及北平承宣布


    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彧,赵全徳。


    礼部和刑部的两个尚书,六个部门的侍郎。以及以下所有的官员,还包括十二个行省布政司以及各个地方的地方官员。


    这次朱元璋已经是怒了!


    抓捕行动十分严密,地方上同时动手,将所有人全部逮捕,关键人物押送京都,其他人等直接审问。


    而这些人的供词之中又是牵扯出了更多的人!


    贪污受贿,横镇暴敛,私吞赋税,中饱私囊。数目之巨大,让朱标都是惊心不已!


    而从郭桓府中更是抄出了大量国库里的粮食和金银珠宝以及宝钞。


    锦衣卫顺势审问,郭桓吃不住刑,交待了户部涉及私造纸币宝钞。


    户部上下勾结,利用职务之便私造纸币,影响极为恶劣。


    朱标这个老实人也是怒了!


    第三日,朝廷便是公布了户部侍郎以及六部尚书私吞赋税,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贪污墨银换算成粮食达到七百万石之多!


    而此时大明的岁入不过二千多万石!


    这下举国震动了!


    接下来几日,每日全国各地都有官员被逮捕,菜市口杀头那都是要排队!


    一时之间,九州沸腾,那些官员人人自危。


    朱标终于是能够重新批阅奏折了,实在是现在各地奏折如同雪片般飞来,朱元璋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又没有宰相帮忙处理,只能再叫上朱标来了。


    就在整个应天府都一片风


    声鹤唳之时,一队骑兵风驰电掣般冲向了城门。


    守城的兵卒原本还想呵斥,但看到打出的旗号却是立即放了行。


    这队骑兵一路疾驰,一直冲到了魏国公府邸。


    魏国公府。


    徐妙云在书房翻看着书籍,她一直在燕王府待着也是有些乏味了,干脆便回来看看。


    而徐妙锦却是静不下来,抚摸着怀中的狸猫,在书架上这里翻翻,那里看看。


    “姐,你说你好不容易回来,都不陪我出去玩玩。”


    徐妙云翻看着书籍,头也没抬:“锦儿,你要想去玩便让三儿带你去便是。”


    “姐,你又不是不知道三哥就是一个木头,带他出去还不如带块木头呢!”徐妙锦不满道。


    “你还记得


    我们在太子东宫看到的那个公子吗?”


    “听说,太子可是天天去那别院呢,或是就是太子幕僚。不过听说那家伙就是个浪荡子,天天和一群侍女厮混在一起........”


    徐妙云此时已经被徐妙锦吵得心情难以平复,正想将自己这个跳脱的妹妹赶出去,却是听到外面一阵喧哗。


    两人连忙出去查看,但看到人群中的身影,两人瞬间脸色苍白。


    .......


    “韶翠姐姐,你的这个又白又嫩,公子对你太好了!”


    “素锦,你好香啊!”


    听雪别院的门被朱标推开,他旁边站着燕王朱棣。


    只是朱棣听到那莺莺燕燕的声音,那张黑脸也


    是有些发红。


    朱标定睛一看,那些侍女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十分热闹,看来十分正经的样子。


    而陆渊看到他们进来,同他们打了个招呼。


    “不知太子与燕王联袂而来,有失远迎。”


    “陆渊,我找你有要事要说。”朱标严肃道。


    那些侍女立即知趣地避开来。


    朱标这才说道:“你可知道魏国公徐达是何时离世?”


    陆渊思索片刻才道:“魏国公徐达长期留守北平,训练士卒,推行屯田,修浚城防,巩固边防。”


    “但终究不适应北地苦寒,得了背疽。于洪武十八年因病情加重而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朱标顿时面露愁苦之色,而朱棣则是面色戚戚。


    徐达作为大明开国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与老朱那是感情极好的。


    而老朱的这些儿子对其也是十分尊敬,都是要喊徐叔叔的。


    而徐达作为大明第一战神,不但没有飞扬跋扈,相反十分谨言慎行,十分低调,是开国功臣之中少数得以善终的。


    这也是老朱与他感情最好的原因。


    朱标是因为与徐达感情好,而朱棣与徐达感情更深了。


    在北平那些年,朱棣就是跟着徐达混的。徐达教他带兵打仗,统兵之道。更是将徐妙云嫁给朱棣。


    这就是亦师亦父的感情啊!


    骤然听闻噩耗,就算是未来的永乐大帝,也是有些难以控制自己。


    “魏国


    公昨日本是回京述职,却是因为在途中久疾复发,由士卒快马送回京城,但此时还是昏迷不醒,太医经过诊治,却是束手无策。”朱标叹息一声。


    陆渊原本以为距离徐达病逝还有一段时间,没想到竟然就在这时候。


    “陆渊,你是后世之人,可有办法医治魏国公?”朱棣急切地抓住陆渊的胳膊,着急问道。


    陆渊揉着额头思索起来。


    关于背疽,事实上并非只有徐达一人因此而死。


    谋士范增生了背疽,被项羽一气之下背疽发作而死。


    而荆州牧刘表也是因为背疽而死。


    背疽,泛指生于背部的有头疽。是痈疽之发于体表而有粟米样疮头者。


    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


    这病症在现代并不算什么,但在古代那就要命了!


    陆渊皱着眉头,若是他的青霉素搞出来了,那还真有可能救回这个大明战神。


    但陆渊第二批做的青霉素依旧失败了。


    但此事急迫,徐达显然不可能等他第三批培养霉菌出来了。


    “陆兄弟可有办法?”


    朱标看到陆渊皱眉思索半天,却是一喜。


    原本他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找上陆渊,没想到还真有可能。


    “我只能试试,并不敢保证。”


    “请立即派人快马赶往常州天宁寺,搜集陈芥菜卤的缸子,必须十年以上的缸子,沿途都不能开封,越快越好!”


    “另外取来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