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唐平求助吴秉义

作品:《唐平李小芳大罗天

    唐平画的电扇竟然就是一个圆环!


    潘长江怎么都理解不了:“扇叶,扇叶呢?没有扇叶你哪来的风啊?”


    唐平露出神秘笑容:“天机不可泄露,等我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后世烂大街的无叶风扇,提前三十年问世。


    唐平没有后世那么先进的电机,直接将一款小型涡轮风扇装进底座。


    至于上面的出风框采用abs塑料成型,两边卡扣螺丝锁紧密封。


    整体结构简单,安装起来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只要配件足够,十几个人的小流水线,一天至少组装三百台!


    也许电机可靠性不如后世好,风力不如后世大。


    但是这都无所谓!


    只要抢先拿出产品,申请了国际专利。


    未来就算有新电机问世,谁想生产都必须向唐平缴纳专利费!


    但是1982年的内地,还没有专利这个说法。


    国内1984年3月12日颁布第一部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正式实施。


    现在是1982年,想要申请专利特别是全球专利,必须去香港才行!


    同一个款式,唐平设计了大中小三款产品。


    大号可以当落地扇用,中号可以当台扇用,小号可以放办公桌用。


    木工师傅们看不懂唐平的设计,但是不妨碍他们按图做模型。


    潘长江负责安装电机,设置开关面板和装饰灯具。


    按照唐平要求,他要寻找发光二极管,在出风框设置一圈氛围灯。


    到了晚上一打开,五颜六色那叫一个上档次,绝对是土豪的最爱。


    土豪产品有了,自然还需要平民产品。


    很快唐平又画出了第二款产品,微风小吊扇。


    这玩意只有一个优点,便宜!


    价格只有台扇的三分之一,特别适合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需求。


    微风小吊扇同样做了大中小三款产品,适合不同需求。


    这款产品简单明了,木匠师傅们直接看图就全明白了。


    唐平问起了木工班长杨亮:“杨班长,这几套样品需要多长时间啊?”


    杨亮简单算了一下说道:“六个月,最少六个月!”


    唐平一下子傻了:“多少?六个月?那先做两个中号需要多久?”


    “那也要两个月!”


    “怎么要这么久?东西不复杂啊,不能加快点吗?”


    “你行你来啊,我做就要这么久!”


    “……”


    唐平实在没办法,只好将两位厂长喊到了一起。


    他指着图纸说道:“做个木模都要两个月,做产品要多久?太慢了,两位能想办法抓下进度吗?”


    林森气的骂了起来:“这么简单还要两个月?一个月,我保证一个月做出木模来!”


    “还是太慢了!十天,最多给他们十天时间!”


    “这怎么可能?”


    上一世的唐平,在模具厂做过类似木模。


    就这么简单的两个产品,撑死五天就能干出来!


    看到两位厂长不在乎进度,唐平不得不强调道:“这两个产品要去参加十月十五秋交会,专门出口的!”


    林森使劲摇起了头:“不可能!就算木模做出来,注塑模具也做不出来,时间肯定来不及!”


    陆进步也觉得唐平太急了:“小唐,秋交会赶不上啊,不行参加明年春交会吧?”


    两家企业都是军企,特别重视质量,自然希望稳妥一点好。


    短短一个月开发出来的新产品,怎么能参加秋交会呢?


    万一质量有问题,可是有损国家脸面的!


    唐平再次使出了杀手锏:“只要能参加下个月秋交会,所有出口订单我用外汇和你们结算,怎么样?”


    砰!


    林森拍着桌子站了起来,边喊边朝外面冲去:“杨亮,杨亮,老子给你十天,不,八天,必须做出两套模具来,这是任务!”


    陆进步也着急地冲了出去:“我去喊我们厂的人帮忙,谁完不成任务,老子让他滚蛋!”


    两个人连喊带骂,催促着手下职工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唐平给了十天时间,他们只给手下八天,不,六天时间!


    望着他们截然相反的态度,潘长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唐,他们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这样配合啊?”


    唐平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们想要外汇啊……”


    后世的人,是不能理解八十年代国家对外汇的渴望。


    改革开放后国家百废待兴,大量设备急需进口。


    随便一套大型生产线都是上亿美元,导致国家每年进出口逆差在20亿美元以上。


    一大堆国内企业排队申请进口生产线,国家那点外汇全拿出来都不够他们塞牙缝。


    无奈之下上面提了个要求,企业想要进口设备得按计划排队。


    看看那么长的名单,还有特大型国企插队,普通企业能在三年内安排上就叫快了。


    但是国家也开了个口子,企业想要插队可以,自筹外汇!


    于是出口创汇就成了八十年代考核厂长的硬指标,就像后世的gdp一样硬!


    听完小唐的解释后,潘长江恍然大悟。


    他对唐平那叫一个佩服啊!


    分分钟拿捏住对方,让对方心甘情愿地主动配合。


    这才是高人啊!


    搞定了技术上的事情后,唐平马不停蹄地赶回去。


    去供销社买了两瓶茅台酒,又去美味斋打包了两个好菜,唐平来到了吴秉义的小洋楼。


    砰!砰!砰!


    老吴头看到唐平拎着酒菜,立刻堵住了门:“小子,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你不说我可不敢吃你的东西啊?”


    自从搬回小楼后,不知道多少人拎着东西上门。


    这些人不安好心,想要利用他儿子关系买到香港产品。


    还有更离谱的,想要跑路去香港!


    一次两次后老吴头烦了,拒绝接受任何人的礼物。


    唐平自然知道他的顾忌:“老爷子,我想求您帮忙在香港注册家公司,再利用这家公司申请专利,这不过分吧?”


    老吴头点点头,让开门给唐平进去:“申请专利?你一个小资本家怎么会知道专利的事情?”


    老吴头一下子来了兴趣!


    唐平的故事传遍了西城区,连他七岁尿床的事情都在疯传。


    以前七岁小孩尿床被认为没出息,都会惨遭父母一顿炒肉丝。


    现在却成了大器晚成的象征,父母不但不责骂还会做顿红烧肉奖励。


    作为老牌资本家,老吴头自然对唐平这个小资本家感兴趣。


    更感兴趣的是唐平用的商业手段,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


    当年他也算是云城商界叱咤风云的人,什么商业手段没见过?


    但是唐平用的手段,颠覆了他的认知。


    这不是内地该有的,更像是香港那边的!


    他一个普通工人家孩子,到底从哪里学来的这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