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昏君”并非朕! 陛下这些年受苦了!……

作品:《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

    紫极大殿,群臣一片安静,唯有书盛以四平八稳的语调,抑扬顿挫宣读“罪己诏”。


    不少人面露茫然之色,彼此面面相觑。


    像“罪己诏”这样庄重严肃的自我问罪诏书,影响力非同小可,皇帝乃天子,承天奉运,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更代表不可亵渎的天威。


    天子自认有罪,尤其是危害江山社稷的大罪,一旦以正规诏书的形式宣读流传,必定会被牢牢记载在史书之上,更会记在无数大臣和百姓心中。


    如此巨大的耻辱柱,不是每个皇帝都能承受得起的,不仅威信会受到重大损害,更严重者,整个国家上至君臣,下至黎民,都会被打击信心,陷入茫然无措的境地。


    连一国之君都有罪,那其他人呢?岂不是人人都该有罪?


    倘使是在国家危难的关头,君王以此承担责任的方式,破釜沉舟,或许还能起到激励人心,安抚百姓的作用。


    但此刻却是国家改革的重要关头,一旦认罪,不管究竟是什么罪,立刻就会演变成反对派的狂欢,继而以此为借口推翻既定改革国策。


    毕竟皇帝都有罪了,朝廷的施政方针还能是“对的”吗?自然应当“有过就改”才是。


    碰上重大天灾、战乱、国家衰落之年,逼迫皇帝下罪己诏,同样也是士大夫集团的拿手好戏。


    尤其当朝廷上“人才济济、众正盈朝”之际,国家依然败坏,那自然不能是他们这些“正人君子”们的错,只能是皇帝听信谗言,误用小人□□之过。


    只要皇帝乖乖认错,并把那些不听话的“小人□□”赶出朝堂,皇帝便依然还是人人赞颂的明君。


    然而眼下局面,却根本不是上面任何一种情况。


    国家既没有陷入危难,更没有胆大包天的大臣敢逼迫皇帝,可萧青冥偏偏主动下了罪己诏。


    就算是为了替摄政大人掩饰污点,也完全没有必要自己来承担罪责啊!


    随着书盛的声音清晰地钻入每个大臣的耳中,渐渐的,众人脸上的震惊,转变为错愕,变得越来越目瞪口呆,最后只剩下一片混不知今夕何夕的茫然。


    “奸邪妖妃”,难不成是公开指责前任太后是奸妃吗?“恶宦奸臣”倒是很好理解,反正该死的也都死了,还能从阴曹地府跳出来喊冤不成?


    可是“被奸人所害,陷身囹圄,不见天光”又是什么个意思?皇帝不是好端端地在皇位上呆着吗,前几年整日寻欢作乐,哪里“陷身囹圄”了?


    至于那句“未能及时消除乱臣贼子,惩奸毙恶……”这种小事也好意思拿出来说?


    大殿上跪着的众臣们逐渐回过味来了,皇帝这哪里是在“罪己”,分明是在甩锅呢!


    高台之上,萧青冥坐在龙椅宝座里稳如泰山。


    历史修正特权奖励已经到账,根据他设定的存档时间节点,系统自动给出了三个声望修正解释的选项。


    选项一,顺应目前民间广为流传神鬼传说,宣称皇帝本是紫薇大帝转身,圣启登基至三年前在位的“昏君”,实乃瘟神附体,终于为大帝所败,魂飞魄散。


    萧青冥摇摇头,这种神神鬼鬼的话虽然容易糊弄老百姓,但读书人就极难取信了。


    他继续看向第二个选项,效仿前朝僖宗皇帝装疯卖傻之典故,宣称皇帝登基前遭奸人暗害,多次有性命之忧,故而故意装作为奸人摆布的“愚痴”模样,保全性命积蓄力量,以待来日。


    萧青冥皱了皱眉,虽然看着至少没有第一个选项那么离谱了,但说来说去,那“昏君”还不是跟自己是同一个人么。


    他的目光往下滑,落在最后一个选项上。


    选项三,效仿前朝三王叛乱、奸宦谋逆,以替身傀儡取代真龙天子,以图改朝篡位之典故……


    萧青冥挑了挑眉,看着很像民间野史话本里的桥段,但也没有更合适的说辞了。


    无论如何,把黑锅推给奸臣,总比穿越和游戏系统可信点。


    那厢,书盛手里的“罪己诏”已经念完,对于皇帝的疯狂甩锅和各种语焉不详,大臣们脸上各有各的一言难尽,皆默默抬头望着高台上的皇帝,等待最后一个盖棺定论的解释。


    萧青冥慢悠悠从龙椅里站起身,来到台阶之前,俯视着跪了满殿的大臣们。


    最后一眼,冷冷落在被几个侍卫按在殿中央的陈玖等人身上,陈玖莫名打了个颤,脊背升起一股凉意。


    萧青冥微微抬起手,命令道:“将人带上来。”


    众人一愣,却见几个太监领着一男一女两人,战战兢兢踏入大殿之中,一路来到御阶前跪下,女子看打扮应当是昔日伺候过前任太后的宫女。


    而另外一人,直教人大跌眼镜——此人不是别人,竟然是一直关押在天牢里,还留着一条性命的前探花郎!


    昔日此獠勾结奸宦童顺,企图对皇帝下毒,图谋不轨,最后却因揭露密道和燕然细作同党有功,侥幸未被砍头。


    群臣愕然地瞪大了双眼,万万没想到,这张佞臣的面孔,居然还有重现朝堂的一日。


    百官之首的喻行舟,反应尤其激烈,他腾地一下站了起来,黑沉沉的眼神锋利如剑,就差没在对方身上戳几个血窟窿。


    探花哪里敢跟喻行舟对视,被对方森冷的眼光盯得如芒在背,恨不得找条缝把自己埋起来。


    陛下竟然把此人带上殿,是什么意思?莫非还要给谋逆之人翻案不成?


    陈玖等淮州系官员个个惊疑不定地望着这两人,不明白皇帝心里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萧青冥将众人神色一一收进眼底,淡淡道:“八年前,彼时先帝刚驾崩不久,朕尚未正式登基,一夜正在先帝灵堂守灵时,却遭奸人暗害,跌落湖中,险些溺亡。”


    皇帝这话一出口,众人立刻传来一阵骚动。


    这件宫闱密案,实则在宫内早有传言,不少大臣都听过,当年宫中还曾传出皇帝失足落水后大病一场,旧疾复发迷了心智,从此性情大变的说辞。


    事实上,登基前后的皇帝,确实性子大不相同,只是这件事背后牵扯不小,被当年牢牢掌握着宫中权柄的陈太后压着,没人敢议论罢了。


    直到今日,皇帝终于当着众臣的面,亲口定论是“奸人暗害”,而非失足落水。


    不少大臣暗暗交换着眼神,既然皇帝选择这个时候说出这件陈年旧案,后续恐怕更不简单。


    瑾亲王蹙起眉头,暗暗瞥了一眼怀王本该站的位置,他早些时候被派到淮州出任巡抚,现在人不在京城,瑾亲王忍不住松了口气,幸好他不在,否则接下来可就尴尬了。


    外面那些大臣或许并不清楚,陈太后缘何被皇帝送去做师太的,他们这些宗室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那个暗害皇帝落水的奸人,不就是前太后吗。


    萧青冥目光望向台下宫女和探花郎,道:“将你二人所知的事,当着天下人的面,如实招来,若敢隐瞒半句,便是欺君。”


    宫女颤巍巍地瑟缩一下,咽了口唾沫,这才小声道:“启禀陛下,奴婢曾经是宁德宫的掌事宫女。”


    “八年前,先帝驾崩后,前太后不满先帝传位给陛下,希望扶持怀王殿下继位,于是暗中威逼利诱,收买了当年宫中值守宫人,在灵堂香炉里下了迷神之药,引导陛下前往湖边,暗下杀手……”


    大殿立刻响起一阵喧哗之声,群臣议论纷纷,尤其几个御史更是怒不可遏。


    堂堂一国太后,竟然企图谋害即将继位的太子!


    天大的丑闻!


    那些跪在地上的淮州系官员都懵了,尤其是陈玖,浑身巨震,双腿软得跪都跪不住,光是陈太后意图弑君这一条大罪,追究下来,就足够他们陈家株连九族,永世不得翻身了!


    萧青冥冷笑道:“关于这桩旧案,乃是由前太后当着崇圣殿列祖列宗的面,亲口承认的,瑾亲王和一众宗室,皆可作证。”


    被众人目光看来的瑾亲王,沉重叹息一声,默默点头。


    “朕正是顾念她曾是先帝的继后,不想先帝名誉蒙尘,这才隐忍不发,但事到如今,朕实在不能不说。”


    “因为此事并没有因朕落水而结束,反而却是厄难的开始。”


    萧青冥脑海中的系统板面,三个历史修正解释选项再度亮起:


    【你是否选择选项三,对该节点历史事件做出解释?】


    【提示:解释取信程度,将与你的声望成正比,你在人们心中的声望越高,越能使人深信不疑,反之,则会遭受质疑。】


    萧青冥毫不犹豫确认,是。


    如同发动魅力光环卡时的效果一般,一股无形的波动以他为中心,悄无声息荡起阵阵涟漪层层远去,瞬间笼罩整个紫极大殿,并继续往外无止尽般扩散开来。


    萧青冥接过了宫女的话头,从容不迫道:“前太后对朕暗下杀手,但朕有先帝庇佑,大难不死,然而却从此大病,浑浑噩噩。”


    “彼时,朕身边的奸宦童顺生出异心,竟勾结太后党,网罗一众逆党,将朕暗中关押起来,还寻来一个形貌肖似朕的替身,印上朕的胎记,冒充朕,企图把持朝政,谋朝篡位!”


    “此人登基后,种种荒唐之事,皆源自于此。然则此事过于令皇室蒙羞,朕才没有公之于众。”


    什么?!


    皇帝登基那几年,竟然是被人掉包了?!


    真正的皇帝被关了起来,一个傀儡替身取代了陛下,在龙椅上作威作福,胡作非为?


    萧青冥这一番话宛如平地一声惊雷,震得整个紫极大殿都抖了三抖。


    不光是满朝文武大臣震惊失语,就连喻行舟都惊讶地望着他。


    早前,喻行舟数次询问此事疑点时,就从对方口中得到了两者并非同一人的暗示,他也不认为那个“昏君”堪与他的陛下相提并论。


    可是这桩惊天大案依然令人匪夷所思。


    喻行舟并不关心那个“昏君”如何,只要他的陛下回来,平安回到他身边,同他过去所爱的小殿下别无二致,其他都不再重要。


    只是这种事,陛下何必一直隐瞒他呢?大可以直接告诉他,无论他怎么解释,自己总归都会相信的。


    喻行舟立在御阶下,怔怔望着高台上的萧青冥出神。


    他的陛下,竟然被童顺那个奸贼关了整整五年!


    这五年里,他在那个黑暗不见天日的监牢里是怎么撑过来的?又是如何被折磨?


    光是稍微设想一下,萧青冥身上可能发生的煎熬和苦楚,喻行舟只觉五脏俱焚,心痛得无法呼吸。


    当年,他被先帝召回京城,一心记挂着京里的这个人在等他。可等他回到京里,见到的却是一个唯唯诺诺、庸碌愚蠢的新帝。


    那时他满心都只想着自己有多绝望痛苦,对那个大变了样的“新帝”有多失望愤怒。


    可是真正的萧青冥,却在自己看不见的角落里,承受着日复一日的摧残,而自己对此却一无所知!


    难怪陛下会性情大变,前后判若两人,难怪当日在大牢之内,看自己的眼神如同看一个多年未见的陌生人。


    喻行舟双手紧紧握拳,内心悔恨自责难以言喻,若非还在朝堂之上,他只想冲上去紧紧抱着他心爱的人,勒进自己的骨血里才好。


    此时此刻,大殿上几乎所有大臣心中,都在不约而同想着“难怪”二字。


    竟是如此,原来如此,群臣逼宫那日,陛下仿佛一夜之间态度大变,“昏君”变“明君”,原来根本就是换了个人,一切都说得通了。


    萧青冥暗含威胁的眼神望向宫女身旁的探花郎,后者早就在天牢里被消磨得没了半点脾气,赶紧点头:“罪臣可以作证,一切都是奸宦童顺所为。”


    “幸而陛下得先帝庇佑,逃出生天,这才将童顺这厮一剑枭首。”


    众臣们都还沉浸在这个惊天动地的大案之中,久久无言,探花郎的证词反而显得无足轻重,反正童顺已经死无对证,又不可能从阴曹地府爬出来反驳。


    短暂的震惊后,瑾亲王同样痛心疾首地望着萧青冥,一双秀美的眼瞳之中,几乎要隐隐落下怜惜的泪光:“陛下这些年实在受苦了……”


    “不但被那些觊觎皇位的奸邪小人折磨,还要承受不属于您的非议和怨恨。”


    “臣等有罪!上不能为君分忧,下不能定国安邦,实在有愧陛下,有愧先帝,有愧朝廷!”


    瑾亲王,各部尚书,文武众臣,接连开始向萧青冥跪地请罪。


    萧青冥的卡牌们,更是对他无条件信赖,连一开始被召唤出来时,就对萧青冥心有成见的秋朗,这时也忍不住重重跪倒在地,满脸愧疚地低头请罪。


    及至今日,秋朗平生对两件事最为后悔,其一为多年前家族覆灭自己未能找到仇家,其二便是自己有眼无珠错怪了陛下。


    紫极大殿里,群臣乞罪之声此起彼伏,唯独陈玖等一众淮州系官员看得瞠目结舌。


    尤其是陈玖,皇帝这番似是而非的说辞,实在太过不可思议,且疑点重重,可他看着那乌泱泱的满朝文武,竟然大部分人都一副深信不疑的样子。


    陈玖只觉脑海里一片混乱,恨不得呕出一口老血,怎么皇帝说什么你们都相信吗?怎会如此?


    他很想再垂死挣扎,质疑一番,可前太后谋逆案已经是罪证确凿,谁还会搭理一个注定要覆灭的陈家?


    高台上,萧青冥缓缓环视众人,沉声道:“正因昔年昏君奸臣当道,奸邪乱政,以致国事败坏,上行下效,朝廷之风盛行。”


    “在朕身陷囹圄,社稷危难的关头,正是多亏有喻摄政,与镇国公等文臣们在苦苦支撑,以及诸多忠君爱国的将士们奋勇抗敌,这才最终保住大启的江山,没有亡于敌人和内奸之手。”


    萧青冥不疾不徐将话题再次拉回到最初的争论,殿上众人缓缓安静下来。


    他的目光转向喻行舟,淡淡道:“喻摄政一心为国,披肝沥胆,谋国而不惜已身,就连读书人最重视的名望声誉,也不惜抛诸脑后,此乃真正的大义。”


    “而那些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藏污纳垢,勾连内外祸国殃民的小人,才应被打入无间地狱,永世受人唾骂!”


    跪在地上的陈玖等人瞬间心头一颤,冷汗透湿了脊背,死亡的灰败气息已经完全笼罩了他们,还有背后的家族,令人窒息的绝望。


    陈玖伏在地上,无声呜咽,如同完全被抽干了精气神,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知道有今日,他还不如一早就抛弃家族,就算保不住性命,好歹能保下一点名声,这下可好,他什么都没有了,完了,全完了!


    萧青冥低沉的声音依然在殿上回荡:“然,国法无情,朕不得不为天下人做出表率,朕决意,准喻卿所请,免去其摄政之位。”


    群臣再次错愕,怎么还是罢官了?难不成陛下终究还是对喻大人离心了不成?


    喻行舟脸上却没有太多表情,只是默默凝望着他,无声叹口气,准备跪地接旨,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又听对方继续道:


    “……喻卿,虽于国法有失,但于大节无亏,更有大功于国。”


    “有过必罚,有功则赏,长久以来,朝廷左丞相一职空悬,轮才能人品威望,太子太师喻行舟,可担此重任。”


    说完这句话,一连三日都板着脸的萧青冥,终于隐约露出了一丝笑意。


    只是这一点细微的表情,转瞬即逝,若非喻行舟一直紧紧盯着他的脸,几乎要以为自己看花了。


    群臣一阵无语的沉默后,吏部尚书厉秋雨如梦初醒,率先出列表态:“陛下赏罚分明,臣等敬服,喻丞相贤才兼备,堪为百官表率。”


    “臣附议!”


    “臣附议!”


    至此,一场震惊朝野的大案终于盖棺定论。


    萧青冥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垂眼扫过陈玖等人面如死灰的脸,道:“今日朝堂种种风波,皆因某些居心叵测的奸邪之徒,为苟全自身和家族荣华富贵,构陷重臣,隐射宫闱。”


    “实在罪大恶极,朕万万不能容忍!”


    他面色肃然,眼神若罩寒霜,目光扫视而来时,满朝文武纷纷低头,无一人敢与之对视。


    “朕宣布,定圣启五年为新的元年,更改年号为——景耀。”


    “自景耀年起,凡违抗朝廷喻令者,斩!继续结党营私者,斩!贪赃舞弊者,斩!违法乱纪者,斩!反叛不臣者,皆斩之!”


    萧青冥话音刚落,整个大殿寂静一片,鸦雀无声。


    直至新任丞相喻行舟上前一步,恭恭敬敬跪在御阶之下,拱手道:“臣等,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潮山呼之声,瞬息紧随而至。


    ※※※


    朝议结束,传得满城风雨的淮州大案又捅出了更大的风波,且不论外界如何惊愕,皇宫之内,一切又渐渐重回平静。


    萧青冥换了一身柔软的绸衣,斜靠在御书房软榻上批阅奏折。


    不消多时,一道颀长的人影自他身前笼罩下来,凸起的肚子差点拱到他脸上。


    “陛下……”书盛早已带着其他宫人安静离开,“喻贵妃”捧着肚子施施然站在萧青冥跟前,伸手就往对方脸颊摸过来。


    萧青冥似笑非笑瞥他一眼,一声轻哼,竟翻了个身,仍是不理睬。


    喻行舟一愣,陛下已经好几天没有理睬他了,也不知在生什么闷气。


    他紧挨着他坐下,又拽了拽了他的肩头,试探道:“陛下好几日都没有摸摸蛋了吧?臣已经感觉到它在动了。”


    萧青冥:“……”


    喻行舟赶紧把蛋掏出来,晃了晃:“真的不摸一下吗?”


    “哼。”满脸都写着不高兴。


    喻行舟无奈:“陛下究竟在气什么?是不是处置了陈玖那些人,陛下还是不够满意?”


    萧青冥终于舍得回过头,突然问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朕问你,要是朕没有下罪己诏,你打算如何平息朝议?”


    喻行舟有些莫名地望着他:“自然是请罪辞官。”


    这是任何一个被弹劾的文官都必须要做的事,反正只要不是下狱问罪,以后寻到时机还可以起复卷土重来。


    实在不行,他大不了继续呆在凤鸣宫当贵妃娘娘。天天自称本宫也挺爽的。


    喻行舟暗自默默道,当然,这点小九九可不能教陛下知道。


    萧青冥却并不高兴,直勾勾地盯着他:“倘若请罪辞官也不足以平息风波呢?”


    喻行舟莞尔一笑,这个问题的答案根本不需要多想,他摇摇头:“陛下,臣早已说过,臣从来不在意名誉和别人的评价,就算臣在史书上留下权奸的名声,也没有关系。”


    “只要陛下是英明神武的帝王,臣就心满意足了。”


    “若是陛下要用自己的名声来保全臣平安与权势,臣宁可——”


    他后面几个字还没说话,就被萧青冥竖起眉头狠狠打断:“那敢情好,要是有那一天,朕马上就去找个探花郎那样的俊秀美男子,再下几个蛋!”


    “每年带着一蛋二蛋三蛋,到你的坟头,让你的崽叫别人爹,纵使在黄泉路上,也要气死你!”


    喻行舟:“……”


    他瞬间脸色黑如锅底,紧紧抱着自己的蛋,一改平日温文尔雅的风度,恶狠狠道:“陛下怎么就那么对那个探花念念不忘?臣就算是死了也要从阴曹地府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