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新任务系统奖励

作品:《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

    蜀王次子不知怎么惹怒了陈太后,被太后当着皇帝和宗室的面,怒斥责打,甚至削去了郡王爵位,还要下狱问罪。

    幸而皇帝仁慈,顾念亲眷情分,不断向太后求情,才勉强保住了他一条命,最后被打了一百板子,抄了家关在牢里,不允许外人探视。

    这个突兀的消息一下子把京城的贵人们都惊动了,许多人慌忙奔走打探情况。

    但当日在宁德宫,太后为了避免丢人,把宫人都支得远远的,在场的几位年长宗室也守口如瓶,更不可能有人傻得去问皇帝或者摄政。

    当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外人始终不得要领,只大约知道与太后的外甥陈玉安,以及蜀王拖欠税款一事有关。

    至于陈玉安,在诏狱里被莫摧眉亲自“照顾”了一段时日后,被皇帝下旨发配至宁州,三年内不得归乡,这才灰溜溜地放出来。

    出诏狱大门那日,陈玉安已是蓬头垢面、形销骨立,他那班子狐朋狗友和昔日仰仗他的亲兵,早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两个官差给他上了枷,要带他去发配地复命。

    他呆呆望着外面的日头,想起自己好端端一个世家子弟,半个皇亲国戚,放着吃香喝辣的好日子不过,竟然沦落到今天这幅境地,简直欲哭无泪。

    他怎么都想不通,皇帝怎么就变得这么心黑手辣了?如果能回到过去,他恨不得把当初脑子进水的自己给掐死。

    就在陈玉安出狱那天,被削了爵位贬为庶人的蜀王次子,被两个红衣卫押着,正好来到诏狱门口。

    空气突然安静,两人四目相望,默默无语,唯有泪两行。

    陈玉安看着昔日风度翩翩、志得意满的前安延郡王,如今竟然比自己更加落魄,这昭狱大门一进去,再出来就不知猴年马月了。

    这么一对比,自己仿佛还算幸运的那个,毕竟他只是流放而已,好歹不用蹲大牢,继续受那个笑面狐狸的折磨。

    他目送安延一步三回头的身影,被诏狱黑黢黢的大门吞没,竟忍不住笑出了声。

    ※※※

    紫极宫,御书房。

    收到蜀州快马传来的消息,已是七八日之后。

    萧青冥坐在书桌后,面前摊开着一份长达七八千字的请罪折子,还是蜀王亲笔写的。

    同时带来的,还有蜀州拖欠了朝廷三年的粮税,已经在押送京城路上的消息。

    折子言辞恳切,声情并茂地描述了蜀州百姓如何的不容易,蜀王治理蜀州是如何的辛苦,以至于倏忽了次子的教育问题,致使这个逆子张扬跋扈,不知天高地厚,对太后犯下大不敬之罪。

    多亏陛下仁慈,肯开口向太后求情,赦免其死罪,蜀王深表歉意和感激。

    他连夜当掉了妻子陪嫁的首饰,和自己抠抠索索多年攒下的一点小金库,还四处举债借钱,才凑足了拖欠的税款,就差没当掉他的裤衩子。

    还赌咒发誓向陛下表达他对君主和朝廷的忠诚,绝对没有丝毫非分之想云云。

    言语之优美,感情之充沛,萧青冥读来简直都要感动得落泪——尤其是看到合计的粮税金额时。

    萧青冥眉眼含笑,握着朱笔,一边以同样深情肺腑的口吻批阅回复,一边挑眉望向对面的皇家禁卫军副统领张束止。

    “蜀州和边关的兵马可有异动传来?”

    张束止肃容道:“陛下料事如神,探子来报,日前蜀王以剿除边患为名集结兵马,同时,西南的羌奴国也同时频频滋扰雍州边境,大有要进犯之意。”

    “黎大将军八百里快马加急传来消息,他料定羌奴国只是佯装犯边,并不敢真的大举进犯。”

    “于是将自己的旗帜留在边关,他则亲自带领三万骑兵,长途奔袭至雍州和蜀州交界处,防止蜀王趁机作乱。果不其然,被他抓到了好几个混进雍州刺探军情的蜀州探子。”

    “自那之后,蜀王的兵马就没有动弹了。”

    “呵。”萧青冥大笔一挥,在奏折上写下“蜀王深明大义,朕甚为感动”几个字。

    他微微一笑:“雍州有舅舅在,朕很放心。蜀王此人,为人谨慎,没有一击必中的把握,他不会轻易出手,否则他也不会窝在蜀州那么多年。”

    “只是没想到,他除了跟淮州陈家联姻,还跟北漠的羌奴国也有勾连。”

    萧青冥吹了吹未干的墨迹:“可惜,谁让他有个愚蠢的儿子。”

    蜀州此地气候湿润,有大面积的平原,向来是产粮大户,补交的三年钱粮,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紧巴巴的国库有了这笔收入,立刻宽裕了不少。

    简直是发了一笔横财,他将来的计划正缺钱呢,蜀王就忙不迭送来了启动资金。

    萧青冥将奏折放下,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封面写着“皇家禁卫军三年改革规划纲要”。

    “你们拿去看看。”

    这本新鲜出炉的纲要只有一份,秋朗、张束止还有叶丛几人只能凑在一起翻看。

    纲要内容相当详实,是一份全方位的军制改革,包括对兵源的要求,职位、军衔划分,练兵与后勤,重新订立的级别升迁与军官考核制度,加强军队伙食,着力投入研发新装备与武器,新的功勋、抚恤制度,将士授田规则,以及开设蒙学扫盲课程计划等。

    军官每年一次小考,三年一次大考,考核内容去掉了往年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例如给贵族的例行表演等,增加了文化考核内容。

    扫盲计划,待将来正式启动以后,以三年为一个考核期。

    高层军官如都统、指挥使等,至少需掌握五百常用字的读写、释义及用法,要求会书写军事报告,中层军官至少三百常用字。

    低层小军官要求较低,视职位不同只要五十至一百常用字,只需会读写即可,而普通士兵暂时不强制考核,以自愿报名学习为主。

    考核成绩与军衔、晋升、粮饷待遇等全部挂钩,如果一个普通士兵将来想要晋升到军官,至少要会读写五十个常用字。

    除此之外,萧青冥还补充了激励计划,例如奖学金、学习进步奖等等,分为物质奖励和全军通报嘉奖等荣誉奖励,颁发给少数有上进心和学习天分的优秀人才。

    此计划待将来资金充裕后视情况再行启动。

    张束止几人越看越惊讶,没想到陛下对皇家禁卫军如此看重,甚至还亲自拟定计划,这些琐事难道不应该是皇帝随口一吩咐,底下人代劳吗?

    越往后看,他们的神情渐渐变得凝重,这样庞大且系统的计划,除了皇帝本人,许多内容旁人只怕是想不到,也不敢这么拟定的,唯有皇帝才有如此魄力。

    在清扫了一切敢于在军中反对他的障碍,精简兵力,获得了巨大威望,并有强大的财力保证之后,萧青冥才敢开始大刀阔斧的军队改革。

    张束止从中看到的是皇帝的重视,叶丛则不同,他多年在边关练兵,比起朝廷那些虚头巴脑的封官许愿,他更现实,只在意计划是否可以落到实处。

    很显然,这份纲要写得极为细致,许多规则制度看得他恨不得拍案叫好,成熟得仿佛已经经过多年实践一样。

    一点都看不出像是久居深宫,从来没有插手管理过军队的皇帝能写出来的。

    张束止翻看到后面,忍不住道:“上次陛下在军中提出将来会开设识字班之后,军中也有不少议论。”

    “有些人自然开心,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习字是件神圣的事,可是也有相当多一些人不懂陛下苦心,反而觉得自己不是读书认字的料,宁可舞刀弄枪,在沙场上跟敌人拼杀,也学不会拿着毛笔横竖撇捺。”

    “陛下要求他们识字写字,只怕对那些大老粗来说,比杀了他们都难。”

    萧青冥笑了笑:“没关系,这些朕也能猜到。不过朕对军官和底层士兵要求不同,那些不愿意的,也随他们,既然没有这个上进心,谁也强求不来。”

    “现在也许看不来它的重要性,将来迟早有一天,这些人会被能文能武的人才所淘汰,希望到时候,他们不要跑来跟朕诉苦。”

    萧青冥似笑非笑的视线落在张束止身上,后者尴尬地笑了一笑,他觉得陛下已经猜到这个“大老粗”是谁了。

    没错,就是剪了个板寸头的凌涛。

    张束止决定略过这个话题:“陛下,这个扫盲计划中的‘文书教习’,您打算从哪里委派?”

    他与叶丛对视一眼,道:“昔日我和叶将军去茶楼喝茶,遇着几个国子监的监生高谈阔论,言语之间,对我们武人极为瞧不起,差点与我们起了争执。”

    “虽然偶然也有其他学生说了几句公道话,但,连尚未取得功名的监生尚且如此,末将以为,恐怕这些读书人不会自降身份,到军营里教我们这些武人识字的。”

    萧青冥浑不在意地笑了笑:“这个世上,并不是只有读书人才能教人识字的。朕本也没指望这些人。”

    “何况,朕对军队扫盲班的要求并不高,稚童蒙学还要学会《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呢,朕只要求你们掌握最初级的词汇量,这不难。”

    张束止先是松了口气,犹豫了一下又道:“那陛下是打算聘请一些愿意教蒙学的人?”

    “如果只是先从军官开始扫盲,目前军中有大大小小的军官上千名,至少也得三五十名文书教习。晚后还有普通士兵的学习班,将来还要加入激励计划。这个花费……”

    张束止有些支支吾吾的,他知道国库吃紧,往年还经常拖欠军饷,虽说有现在的皇帝在,拖欠军饷的事已经不会再发生了,但是从这份纲要来看,对钱财的消耗简直是个无底洞。

    光是研制新式武器装备的投入,就是一大吞金兽。

    萧青冥懒散地靠在椅背上,微微一笑道:“这些你们都不用操心,朕自有安排,不会在这方面花费太多,耽误你们军饷的。”

    张束止和叶丛一愣,心中十分好奇,皇帝究竟打算从哪里找到一些愿意教武人习字,还不用给太多钱的人?

    难不成是宫里的太监公公们?可是宫中一般的太监也不会识字啊。

    他们的眼神偷偷往书盛身上瞟,记得这位书公公似乎曾经也是读书人,因家道中落被卖入宫中。

    书盛察觉到他们的视线,面色微微发红,有些不自在地挪了挪身子。

    入宫成为太监奴仆,不比去军营给武人教书更加悲惨?这战乱的世道,多得是为生活所迫的潦倒之士。

    萧青冥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道:“不要瞎想了,日后等扫盲计划正式启动,你们就知道了。”

    叶丛问:“陛下,这个“高级军官学校”,跟扫盲班不一样吗?”

    萧青冥颔首道:“当然不一样,高级军官学校是用来给高层军官进修的,不过这个短期内还不会筹备,等以后国库充盈,有了更多人才储备,再来建立这个学校。”

    他别有意味地看着几个武将:“从这里毕业的军官,有资格进入紫极大殿上朝,与文官们平起平坐。”

    几人一惊,以目前的官制,一品以下武官根本没有跻身朝堂的权利,皇帝早朝时,只能站在殿外广场上吹冷风,而七品的御史言官都能在早朝上发言,甚至向皇帝呛声。

    叶丛一瞬间想到很多,忍不住心痒痒地问:“那以后,末将有资格去进修吗?”

    萧青冥笑道:“看你以后表现。”

    几人关于军队改革的会议谈了约一个时辰,便告辞离去。

    萧青冥长舒一口气,关于禁卫军的整顿,进行到这一步,总算告一段落,剩下的只要时间去慢慢落实他的计划。

    正在他闭目养神时,沉寂已久的系统提示音再次上线:

    【恭喜你完成重建禁军任务,你以铁血手腕一举清扫了军中顽固的旧势力,成功获得大量军官追随与效忠,并得到广大底层士兵拥护】

    【系统奖励京州百姓幸福度+5,朝政秩序度+5,赠送卡池抽奖机会1次】

    目前朝政秩序度28,京州幸福度24

    【当朝政秩序度超过30以后,官员平均清廉度将与秩序度协同增长,秩序度越高,官员平均清廉度越高,国库税收将有所增加】

    【当百姓幸福度超过30以后,将对你全栏目的声望增长有略微加成,声望越高,你的政令在该区域时将会得到更好的执行效果】

    萧青冥眨眨眼,把这几段系统通知仔细看了几遍,他本来还以为朝政秩序度和百姓幸福度只是悬在他头上,逼他奋进的刀呢。

    原来30为一个新阶段,指数越高,正向收益越多。

    该死的穿越者执政期间,这两项数值从来没有超过30,以至于他竟不知道这项游戏规则,而且还是相当实用的收益!

    萧青冥在椅子上略微坐直身体,他已经迫不及待希望快点增长到30了。

    系统奖励的声音还在继续:

    【你成功解决了隐藏在广大士兵心中的负面心理问题,改善了底层士兵们的待遇,赋予士兵们新的精神面貌和精神追求,树立了更加平等的价值观念,收获了极大威望,恭喜你完美完成重建禁军任务,任务评级s级】

    【额外获得抽奖机会1次,目前累计抽奖机会4次】

    萧青冥微微翘起嘴角,这可真是大丰收啊。

    【你已成功建立一支完全效忠于你的军队,在皇家禁卫军中累积获得声望两千点,额外奖励声望道具卡一张】

    声望道具卡?

    萧青冥一愣,继而提起一阵惊喜。

    如果说前面的奖励,他都早有预料,这张声望道具卡就是从天而降的馅饼了。

    他急忙翻开系统板面的道具栏,里面果然静静躺着一张未使用道具卡。

    【魅力光环卡,声望专属奖励道具,声望隆重的你将拥有越来越迷人的魅力,你的追随者们将更崇拜你,你的子民将更信仰你,你的士兵们将更加为你奋勇作战,你的臣子将更服从你,你的爱人将为你神魂颠倒】

    【本卡剩余使用次数为三次,每次开启使用时,你周围所有看见你并听见你声音的人,将会极大提升对你的好感和信任,你的要求或命令会得到更积极的响应和执行,周围的人将更加服从,你的话语将会有更强的鼓舞效果,原本对你崇拜之人将会变得更加狂热】

    【注1:本光环对极其厌恶你的人,效果将打折扣】

    后面还接了一条标红的警告。

    【注2:最好不要在爱慕你的人面前使用这张卡,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请务必慎重!】

    萧青冥看着这两条标注,略感好笑,爱慕他的人?

    这世上有没有真正爱慕他之人,他不知道,但世上多爱他至高无上的身份,生杀予夺的权利,坐拥四海的财富,这样的人,不要也罢。

    ※※※

    翌日。

    御书房里,几位尚书和喻行舟都在,萧青冥让宫人在室内悬挂了一张巨大的地图。

    由于绘制地图水平有限,这幅图上只大致画出了启朝各州范围形状,一些山川河流,重要城镇,以及重要军事部署。

    启朝除了北面的幽州之外,其余还有六个州,分别为中央的京州,西北的雍州,西南的蜀州,东边的宁州,东南的淮州,以及南边的荆州。

    每个州面积有大有小,据萧青冥估算,每个州的大致面积,约与他穿越的现代社会行政省平均面积的两倍差不多。

    而各州的边缘由于山脉等地形原因,还有众多人迹罕至未经开发的蛮荒地带。

    除了幽州接近燕然草原外,雍州与北漠地带的羌奴国接壤,蜀州与西南的南交夷族接壤,宁州与东北方的渤海国接壤,淮州则背靠无垠大海。

    越过高远绵延的天脊山脉,在蜀州与雍州更西边的地方,据说还有一个强大的神权国家。

    户部尚书钱云生有些敏感地看着这幅地图,肥墩墩的身子微微弯腰,谨慎地开口:“陛下,不知召见我等有何要事?”

    萧青冥换了一身玄黑绣金线的龙袍,双手负背,仰着头查看地图。

    “钱尚书,上次全国人口以及土地清查是在何时?”

    户部尚书钱云生心中一跳,与旁边的礼部尚书崔礼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底看出“果然来了”几个字。

    钱云生想了想,道:“回陛下,最近一次大约在十年前,还是先帝在的时候。据当时的统计,在籍的男丁口数大约有两千万多,户口数大约一千二百万多。”

    萧青冥点点头,在心里略微估算一下,男丁两千多万,算上妇女儿童,总人口应该至少有四千五百万以上,平均一户有差不多四口人。

    不过十年过去,国家逐渐衰落,这些年又战事连年,大量百姓逃难流亡,人口恐怕越来越少。

    民间又存在大量隐田隐户,现在全国有多少人口,谁也说不清。

    为了筹集军费,民间税收也在不断增加。

    而士绅官僚阶层凭借手中权势,不断兼并土地,手里掌握着大量良田,却可以不向朝廷交税。大地主千方百计隐田避税,沉重的税收越来越多落到广大底层农民身上。

    百姓为了躲避高昂的税收,又不断向免税阶层投献土地,渐渐从自耕农变成了他人佃户。

    国家可以收税的田亩越来越少,国库自然日渐空虚。越空虚,越要加税。

    萧青冥出神地望着地图,接近幽州的战乱地带,常年被燕然肆虐,人口变得越来越稀少,明明那也曾经有大量良田,如今却都抛荒了。

    国家并非没有土地,然而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谁愿意去垦荒呢?

    钱云生见皇帝久久不说话,忍不住开口问:“陛下是想重新清查人口,丈量土地吗?这恐怕……”

    “恐怕什么?”

    萧青冥转过身,眼神说不上是冷厉或者愠怒,只是直勾勾盯着人,叫人心里发毛。

    喻行舟慢条斯理地道:“钱尚书的意思是,除了京州以外,朝廷对其他州的掌控力一年不如一年,清丈土地主要靠地方官员上报,但可能存在虚报少报,或者为贪功多报,又将需要交税的地摊派在贫苦农户头上。”

    他看着萧青冥沉思的眼睛,轻叹道:“田亩和人口自然需要清查和重新丈量,怕的是,清查变成一场对底层农户的灾难。”

    萧青冥:“老师说的,朕都明白。其他的州,可以暂时先不管,朕的打算,只在京州一地进行。”

    他微微顿了顿,想起自己被某些胆大妄为的家伙“租借”的皇庄,忍不住冷笑一声:“先从皇室的皇庄开始清查。”

    喻行舟并不意外,点点头:“陛下的皇庄,自然想怎么查都可以,但是京州却是各大官僚和世家的聚集地,大家族可不少,由于战乱,还有土地大量抛荒,归属不明。”

    “这件事可是个烫手山芋,陛下准备派什么人去主持此事呢?”

    萧青冥看着他,眨眨眼,拉长了语调道:“这个么,老师知道朕登基才五年,对下面的事情,一无所知,手里头又没什么堪用的人才,不如……”

    喻行舟挑了挑眉,眼神微妙,与之对视。

    果不其然,萧青冥朝他微微一笑,笑容十分和善:“老师在朝野威望甚隆,又沉稳持重,不如,清丈京州田亩一事,就让老师来主持吧。”

    其他几个尚书眉头齐齐一跳,都忍不住看向喻行舟。

    后者沉默片刻,慢慢勾起嘴角:“陛下将如此重要的事交给臣,不知是信任臣,还是在考验臣呢?”

    萧青冥一点点走近他,直到距离近得能看清每一根颤动的眼睫。

    年轻的帝王嗓音低沉呢,朕的老师?”

    完全被属于对方的气息所笼罩,喻行舟半步未退,迎着他锐利的视线,微笑道:“陛下还记得曾答应过臣,要对臣的功劳有所赏赐吗?”

    萧青冥抿了抿嘴,这厮居然还记得……是有多在意……

    喻行舟眼尾浅浅勾起一线轻笑的弧度:“臣提一个要求,不过分吧?”

    萧青冥只好点头:“老师请说。”

    “陛下一直唤臣老师,可是却从来没有听臣讲过课,不如请陛下重启经筵,由臣为陛下授课,一尽臣身为帝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