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吴大帝
作品:《开局盘点那些怨种父子[直播]》 夜凉如水,清冷月光逆着方向铺洒而下,隐隐笼罩在南鞍上空,就好像是洒下了一缕缕银丝线。
屋内的沈杳一直忙着规划下期盘点的流程和内容,废寝忘食中竟未在第一时间察觉时光的流逝,转眼间早已天黑了许久。
月光顺着窗户洒进来,给现在仍伏案在桌边工作的沈杳增添了一丝宁静之感。乍然响起的咕噜咕噜的肠鸣声在这空荡的房间里愈发清晰,吸引来了原本专注忙着手上工作的沈杳。
接着迅速回过神来,微微抻了下懒腰,沈杳接着拿起手机就准备出门觅食去。
路上走走停停,边盘算着今晚整点什么吃一吃,边随意看看路边有趣的人有趣的事,看看能不能获取什么关于直播的灵感。
有句古话说得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敬业的精神态度首先就得摆正了,灵感可遇不可求,若是遇上当真就是缘分。好不好用暂且不说,先给它拿小本本记下来才是真。
碍于最近为史料的查询以及直播脚本的撰写实在耗费了太多心力,沈杳决定犒劳一下自己,扭头走进了南鞍市某家曾上过美食频道的酒楼。
有句俗话说得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就在刚刚本身还只是打着犒劳自己的想法而走进来的沈杳在看到菜单时的想法戛然发生转变,餐单上特意标注出的招牌菜式“凉拌苜蓿芽”这几个字倒深深地吸引了她的目光。
苜蓿芽,有点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一般。但是像这种能把凉拌苜蓿芽当作一店招牌菜的店铺,就是矮子里拔将军罢了,她接着心想,估计这所谓的上过美食节目只不过是它高超的营销手段而已,不足为奇,下回打牙祭便不再来就是了。
想着想着,就在她捻起餐单准备掠过这堆不大靠谱的招牌菜式就要往后寻寻有没有甚么可以凑活凑活的菜式时,脑海里突然有道金光闪现,她大呼出声:
“诶嘿?这不是孙权超级爱吃的凉拌菜?”
“是的女士,这是我们酒店的招牌菜,采用最质朴的制作方式,还原苜蓿芽本身的香气,素菜也可以做的让您食欲大振,如果喜欢吃素的话,您不妨一试。”
“哦?”竟有说的这么好吃么,沈杳的兴趣逐渐涌上来。
“您好服务员,给我来一份这个凉拌苜蓿芽吧。”
“好的女士。”
从没吃过的“苜蓿芽”无端激起了沈杳的创作欲,她索性也不管直播脚本写的下一期的打算是什么,等着苜蓿芽和其他菜式上来的空隙,手机和直播架全部支好,开通直播间,准备来一期说讲就讲的即兴直播。
·
三国吴,赤乌十三年四月,东吴政权执掌人孙权第三子孙和同第四子孙霸之间的党争日渐趋于白热化阶段。
为保自己的政治前途,朝中大臣也早已纷纷明的明、暗的暗投诚于二人麾下,各种势力在朝在野争夺来去,朝廷之内愈为乌烟瘴气,自赤乌五年正月孙和被立为太子[1]后,党争持续到如今也有九个年头了。
孙权早已不年轻,二子持续的党争斗争虽自以为在暗、其实早已摆在明处,搞得朝廷乌烟瘴气,人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大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趋势,国家大事停滞不前。
裂痕已相当之大,孙权如今才认清,若是继续保持从前的想法—从孙和还有孙霸二人之中择一即位的话,只会让二人之间的嫌隙愈来愈大,内斗久了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自行消灭,倒是替其他政权“分了忧”。
孙和同孙霸仍斗得水火不容[2],殊不知他们的父皇早已暗暗转变了心意。从前年纪正合适、能够扛得起国之社稷的皇子仅有他们两个人,如今时过境迁,竟还以为自己的劲敌是唯一的,简单的度势都不清,那将来要如何堪当大任?
如此简单的道理两位皇子却无法看清,眼中只有对方那点劲敌,狗咬狗撕得痛快,殊不知无形中可能反而会为他人扫清了障碍,孙权微微叹息着。
而这些日,旁观者清,足以明晰一切。
接着,从前在王储竞争之中一直犹犹豫豫、隔岸观虎斗的孙权一改往日风格,突然下定狠心作出决定。
他认为,储君一事断然不能从孙和孙霸二人之中选择,不说别的,单单看看袁绍的结局便可知晓了,只是除了这二子,择立谁为储君会是最好的选择呢?
带着这些疑惑,孙权决定先去看看往日按时出现的白色天幕今日有无继续出现,顺带看看能不能像之前旁观的那些历史人物一样窥得一丝丝天机否?
正巧,今日算他幸运,沈杳今日本不想直播,但一盘凉拌苜蓿芽的确激起了她创作的火花,此刻正对着手机镜头滔滔不绝,同一时间,也投放在了天幕之上。
等了半天沈杳心心念念的凉拌苜蓿芽终于上来了,她接着对着这道菜便是一顿猛拍,然后又架好手机,将摄像头对准桌子中央的凉拌苜蓿芽,正式开始了今日的直播:
【大家好呀,原谅我今天突袭,本来是今天在做直播脚本做了一天,累了出来觅食,结果看到店里这道菜突然之间灵感迸发,加上这期盘点也即将到了尾声,所以我决定来一个怨种爷孙的盘点。】
(嗯?爷孙?主播有点东西,坐等吃瓜。)
(好家伙,主播太敬业了吧,吃饭也想着工作。)
(果然怨种不分贫富,喝凉水都塞牙缝的怨种哪家都有,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喏。)
镜头定住聚焦,沈杳指了指眼前这盘凉拌菜,然后提问:【大家猜一猜这道菜是什么?】
(嗯?菜?跟今天盘点有什么联系吗?)
(一看楼上就没认真听讲,就是这盘菜才让主播突袭直播的!让我来猜一猜,绿不拉几的,油菜菠菜上海青?)
(?这怎么看着有点像豆芽。)
孙权(眯眼仔细看看,不确定,再看看):嗯?苜蓿芽?
沈杳仔细看着一堆堆划过的弹幕,好像没有找到观众回答出了正确答案,索性直接揭晓:【好啦,各位小伙伴们,这道菜就是凉拌苜蓿芽。前面两个字不重要,只能证明这是一道简单的凉拌菜,但是,但是,重点在后面三个字,苜蓿芽,大家听过这个菜吗,其实苜蓿芽是东吴孙权最最最爱吃的一道菜,也是通过这个菜的提点,我突然来了灵感。】
孙权(皱眉):荒谬荒谬荒谬,孤爱吃苜蓿芽这个事是如何传出去的?嗯?究竟是怎么传出去的!(捏拳)
【孙权,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开国皇帝,也是曹操那句点评“生子当如孙仲谋”[3]中的孙仲谋当事人本人。】
孙权(不屑):哦呵,孤需要你点评?(挑眉又扭头捏捏鼻子)
【孙权乃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孙坚系东吴政权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其死后留下了孙策孙权两个儿子,二子不争不抢,共谋大业,时谓“东吴代有才人出”。而在孙策死后,孙权又能及时接过权柄,迎难而上,后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而后又自立为帝,国号吴[4]。】
(哦,孙权啊,那我知道主播说的怨种爷孙是谁了(狗头),著名暴君那位嘛~)
【后来东吴国都迁都建业,在其统治下,实行的统治措施例如有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继续剿抚山越,重视农业发展,并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关于这一点,从孙权的谥号上就能窥见一斑,历史功绩卓著,成就斐然。】
(知道知道,刚百度过,吴太/祖/大皇帝,简称吴大帝[5],算是中国历史上如此称呼谥号的唯一一人,乃是独一份的门面。)
【是的,弹幕这位同学说的没错,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怨种爷孙就是吴大帝孙权和他曾非常喜爱并亲自予以赐名的乖孙儿孙皓[6],也即后来被废的太子孙和的儿子。】
孙权(不可置信):居然是彭祖那小子?
(哦莫,孙皓,这得百度一下子,这谁啊?)
(楼上,我刚刚百度回来,给你的建议是建议自己亲自去百度,这剧情十分精彩,一刻也不容错过。)
【说到孙权孙仲谋,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我相信以前看过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的同学们都肯定知道孙权这个人以及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对于孙皓这个人则不太了解。
介绍孙皓之前,必须得讲讲他爹废太子孙和,而讲到孙和,那必然得首先讲讲历史上有名的孙权第三子孙和同第四子孙霸之间围绕皇储的长达诸年的党派斗争的来龙去脉,史称“二宫之争”[7]。】
孙权:?孤要废孙和一事,孤也是才刚知道谢谢,仅仅如此念头都了解得如此细致,也是人才。
孙权:……这种事史官就别记了好不好,给孤光留下些丰功伟绩好不好?
孙权:孤是很需要体面的。
【二宫之争,正式开始于赤乌五年正月,孙和被册立为太子。其实准确地来说,起因应当是赤乌四年五月(即公元后241年),孙权长子孙登逝世,而其第二子孙虑早在早些年就已经过世,既如此,按照长幼有序的规则,未来的东宫太子之位理论上自然落于第三子孙和的身上了。
但是孙权虽然早些年成就斐然,但是他晚年在择立继承人这件事上的犹豫不决却导致了朝廷之内的党羽斗争,具体而言,孙和被册立太子后,朝廷内有些官员纷纷上奏请求孙权册立皇后并册立四子孙霸王位,认为既是有了太子,就应当将孙和同孙霸的品级以及待遇之类的东西作出明确的区分,此谓有别且重视礼制[8]。】
(对啊,确实哈,你立了太子再不给孙霸封王把他摆在和太子差不多的位置,心大的没事,疑心的说不定以为你孙权等着孙霸凭自己的本事挣来皇位呢,能者居上不是?)
孙权:?
孙权:立储君一事兹事体大,鲁莽抉择如何使得,当反复谨慎才是,孤并不是那样的人,是有心之人故意趁乱浑水摸鱼!
【孙权一开始并没有理会,后来立了孙霸鲁王后也没有让他搬出宫殿自己落府或者前往封地之类的,然后是后来群臣再次上书表达类似的诉求之后,才得到孙权的同意。
他们认为太子就是太子,未来的储君已经是孙和了,那孙霸就不应该继续居住在宫殿之中享有差不多的宠爱、品级和待遇,应有嫡庶之别,礼制上应有区分,甚至要求孙霸应出镇地方去,应当不然传出去笑话死,这不是等着孙霸动了心眼来僭越的吗?】
【一国的储君品级待遇也同时象征着一国的脸面,当时的东吴政权还有别国虎视眈眈,这种丢人的事情搁谁也不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乎,孙和孙霸自此分宫别僚,孙权满意了,孙和满意了,但是孙霸不满意了[9]。】
(确实,这事搁谁谁也不满意不是?)
【是的,正是因为这件事,鲁王孙霸觉得就是因为你孙和和你的智囊团搞得我孙霸如此狼狈、地位下降,同你不共戴天,此所谓“二党之争”的矛盾的开端是也。】
孙权:啊嘞?如此之早便记恨上了?霸儿,孤竟也不知会有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