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两位太后对上了!

作品:《长宫辞

    顾清欢眼观鼻鼻观心。


    她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了跟着张太后一起进屋来的永乐郡主。


    永乐郡主挽着张太后的手,缓缓步入屋内时,悄悄地看了一眼顾清欢。


    嗯?


    顾清欢好像读出了永乐郡主的眼神。


    是告诉自己,她和张太后会帮自己撑腰?


    很快。


    张太后走到刘太后跟前,睥睨着看了一眼刘太后。


    刘太后呼吸一窒!


    她坐的,是刚刚柳尚宫坐的位置,柳尚宫乃是尚宫局之首,而其余四司则是分别坐在柳尚宫两侧的。


    她一来,自然就把柳尚宫最中间的位置给占了!


    然而现在——


    张太后一进来,显然打的也是这样的主意!


    哼!


    论身份,刘太后不如张太后,这个时候自然只能让座!


    “姐姐坐。”刘太后心有不甘,咬咬唇,只能起来了。


    “嗯。”


    张太后轻轻答应,坐好以后,就示意顾清欢过来,将她的那一把团扇拿给她,好好看看。


    “是。”


    顾清欢乍然被点名,就去到了小宫女的身边,拿了自己的团扇,趁着众人不留神的时候,她就把陈尚宫交给自己的东西,弄了一滴在上面!


    这香味很淡,哪怕靠得很近也不容易闻出,她的小动作同样十分隐蔽,是躲在扇子后面的那只手做的。


    因此,直到她拿着扇子走到张太后的面前,也没有人发现她的异样。


    “太后。”


    顾清欢将扇子递到了张太后面前,张太后接过,细细看了看,就道:“这扇子真好看,哀家十分喜欢。”


    说着,张太后看向刘太后,忽然讥诮一笑,就道:“哀家若是没记错,刘妹妹,你从前最擅长的便是刺绣了吧?”


    “啧。想来,以你的眼力,应该是能够看得出来,顾清欢这扇子到底好不好的。”


    “怎的就偏偏选了那帕子呢?依哀家瞧,那手帕实在是普通,刺绣技艺远远不如顾清欢的。”


    “……”


    刘太后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她出身不高,从前是个绣娘,后来入宫做了宫女,偶然间被先帝爷看上了,运气好,一夜承宠后,才有了现在的景泰帝。


    先帝子嗣很少。


    龙椅,本轮不到她的儿子来做,纯粹是景元帝自己搞了一出,景泰帝才有的今天的日子。


    张太后一句“刘妹妹擅长刺绣”,无异于是故意在讽刺刘太后的出身了。


    “姐姐。”


    刘太后脸色不是很好看,但也硬着头皮解释道:“那手帕,主要在于意境还算不错,我这才选了而已。”


    “况且,顾氏并不是司制房的。要留在司制房,仅仅是刺绣手艺出众也是不够的,我也是出于这个想法,才没有选她的。”


    “倒是姐姐,似乎对顾氏很是青睐呢。只是——这尚宫局的选举乃是大事,还是希望姐姐三思而后行才是。”


    刘太后字字珠玑。


    听上去,对张太后还算恭敬歉然,实际上却暗暗藏了几分不服气的意思在里面。


    顾清欢看着二位太后之间的争执,心里不免叹了口气。


    说来。


    张太后应该也不全是在帮她。


    只是,不想让刘太后气焰太嚣张,在后宫里横着走而已。


    张太后要是处处退让隐忍,以后宫里或许就只知道刘太后,不知道张太后了。


    “妹妹这话也有理。”


    张太后似笑非笑看着刘太后,将顾清欢的团扇还给了顾清欢,就道:“妹妹不愧是绣娘出身。”


    “不过——尚宫局的事情,哀家从前还是皇后时,也曾管过。论起经验以及识人,你就不如哀家了。”


    “今日,哀家就是想抬举顾氏!”


    张太后说得斩钉截铁,不容反驳。


    “姐姐也太固执了!只怕到时候这个顾氏扶不上墙,枉费姐姐的一番苦心!”刘太后不依不饶,还不忘挖苦顾清欢!


    “这就不劳你费心了,哀家相信顾氏!”


    张太后瞥了一眼刘太后,不再说话了。


    场面,略微有些僵持。


    柳尚宫也是一脸的为难,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进来了一只蝴蝶。


    “蝴蝶?这个季节哪来的蝴蝶?”永乐郡主最先看见了这只蝴蝶,眼前一亮,目光就一直追着蝴蝶。


    蝴蝶缓缓飞了进来,在殿内的屋梁上盘旋了一会儿以后,就往下飞了一段,竟然落在了顾清欢团扇上的花朵上!


    “祖母!”


    永乐郡主惊讶地拉了拉张太后的胳膊,指着顾清欢手里的团扇就道:“你瞧。那蝴蝶,在顾清欢的团扇上!”


    “难不成,是蝴蝶将顾清欢团扇上的花儿当成真的了?”


    “祖母!我就说嘛,清欢这刺绣技艺这么好,这掌制之位,定然是非她莫属的!诸位,这样的事情,你们觉得,孙巧巧能做到?”


    孙巧巧听见这话,恨不得原地找个洞钻进去!


    刘太后也逐渐变得脸色铁青了起来,再说不出任何的话!


    张太后那儿,则是欣慰地笑了笑,看向柳尚宫,问道:“柳尚宫。现在,顾氏当选掌制,应该再没有任何异议了吧?”


    “没有,没有。”


    柳尚宫摇摇头,得体地笑着,飞快示意身后的小宫女将掌制的衣裳和印章拿到顾清欢的面前去。


    生怕动作慢了半步,刘太后那儿再阻拦!


    “多谢太后娘娘抬举,奴婢一定尽心尽力,为尚宫局做事!”


    顾清欢对着两位太后,还有柳尚宫和四司们都拜了拜,然后就拿着属于自己的东西,退到了一旁去。


    芸角激动得都快哭了。


    她看着顾清欢回来,一手拉着顾清欢的手,就道:“太好了,太好了有惊无险,你终于成了掌制了。”


    “是!”


    顾清欢心里也高兴,抬头去看永乐郡主的时候,永乐郡主正好也在看她。


    永乐郡主还对着顾清欢做了个口型,说道:“恭喜你呀。”


    顾清欢便对永乐郡主点了点头。


    而这时,既然事情已成定局,刘太后再留在这里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当即站了起来,就准备离开。


    临走时。


    刘太后忽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柳尚宫,道:“哀家与皇上商议过了。如今后宫空虚,想要提前选秀。”


    “因此,选秀要用上的一系列物品,还望尚宫局能够早些安排才是。”


    说着,刘太后扫了一眼张太后,道:“先帝子嗣不丰。如今皇上登基以后,后宫里的妃嫔也不多。”


    “只盼着,皇上光纳妃嫔以后,能够多生育几位皇子出来才好呢。免得江山后继无人呀——”


    留下这话,刘太后扬长而去。


    张太后坐在那儿,一双深邃的眸子,看着刘太后,隐隐忍着怒意!


    屋内的人,逐渐散了。


    柳尚宫招呼着四司们都先离开,顾清欢也在离开之前,再对着张太后和永乐郡主拜了拜。


    先前行礼,那是规矩。


    如今的,她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只是,张太后神色暗淡,显然是想起景元帝了。


    犹豫了一下,顾清欢还是开口道:“太后娘娘。”


    张太后有点走神,骤然听见顾清欢开口,抬头有些不解地就看了一眼顾清欢,问道:“何事?”


    顾清欢闻言,含笑道:“奴婢入宫前,曾去乡下游玩过。那时候看见乡下的母猪下猪崽崽一窝一窝,十几只的还羡慕呢。”


    “想着猪生得多,农人们养猪卖猪就能赚不少银子了。”


    “但显然,猪和咱们人是不一样的。子嗣呀,还是要精心教育着才好呢。奴婢听说,前阵子魏王殿下在飞雪轩里画了一幅画送给太后。”


    “那画,还是临摹前朝大家的呢,可见魏王殿下出色,奴婢心里觉得高兴,也希望太后能高兴。”


    张太后一怔,很快就明白了顾清欢话里的意思,也跟着笑道:“是啊。猪才生那样多呢。子嗣呀,还是精挑细选些好。”


    “不然,再多也是无用。”


    哼。


    她就不信了。


    景泰帝那样子的,能鸡窝里出个凤凰不成?


    她的辰儿那样出色,要不是……唉!


    “罢了。”


    张太后想开了,心里也舒坦了许多,起身来准备离开,就对顾清欢叮嘱道:“既然你成了掌制。”


    “哀家希望,你能好好做事。如此,也不算辜负了哀家,是不是?”


    “会的。”


    顾清欢颔首,见张太后走,就朗声道:“恭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