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故人来

作品:《重生1993,从木匠开始

    集市上,人渐渐多了起来。


    形形色色的商贩,川流不息的人群,各种各样的叫卖声。


    路人看见龙凤立柜浮雕,多多少少都会看两眼。有的停下来询价,夸两句漂亮。


    “伙计,柜子咋卖的?”


    李木:


    “三百块钱。”


    买家扭头就走,不给李木说第二句的机会。


    马路对面有个卖凉粉的,卖货不吆喝,一直在那打鼓。


    刚开始李顺听着新鲜,一个小时后就烦了。


    一会儿咚咚咚,一会儿咔咔咔,脑浆子都被他敲成了凉粉。


    正烦躁时,有对中年夫妇问价:


    “大兄弟,衣柜咋卖?”


    李木来了精神:


    “纯枣木两开门大柜,你看这料多厚,这是我给闺女准备的嫁妆。”


    客人:


    “嫁妆?为啥卖嫁妆?”


    李木:


    “给俺儿子筹彩礼。”


    李顺撇嘴,老李同志好像不太会做生意。


    中年夫妇一直看浮雕,女人摸着浮雕说:


    “刻得不孬,说个最低价。”


    李木伸出三根手指:


    “三百块钱,我保证三百年用不坏的柜子。”


    男人马上摇头,指着浮雕说:


    “东边也有个卖枣木柜的,门上没花,只卖二百,你雕个花卖三百?”


    男人伸出一根手指:


    “我给你二百一,多给你十块雕花钱。”


    李顺有点烦躁,大师手艺在93年只值十块?


    李木笑着解释道:


    “这不是花,是金龙彩凤,龙凤呈祥。”


    男人摆手打断李木,不耐烦地说:


    “别管啥祥,我再加十块,二百二卖不卖?”


    李木动心了,衣柜没浮雕卖二百,儿子刻几天就能多卖二十。


    这很好,雕刻就是费功夫,费一点油漆,没增加什么成本。


    李顺直接拒绝:


    “大叔,您去买不带花……”


    咚咚咚,咔咔咔……


    卖凉粉的又敲鼓,只要没生意他就敲鼓。


    李顺的脑袋嗡嗡嗡,想冲过去掀他的摊子。


    忽然传来惊叫声,人群四下逃散。


    李顺抬头一看,凉粉摊子已经被掀了。


    敲鼓的是杨家庄老杨,专门赶集卖凉粉。


    用竹篾把凉粉刮成丝儿,摆到碗里,搁上葱丝、荆芥、芝麻酱。


    卖一碗,刮一碗,没生意时就敲鼓。


    敲鼓因为口吃,不能吆喝,用鼓声揽生意。


    老杨的摊子左边,是马家庄卖火烧的老马,右边是蔡家庄卖胡辣汤的老蔡。


    老蔡老马跟李顺一样,脑浆也被敲成凉粉。


    有个老人给孙子买火烧,耳背加上鼓声,听不清老马的报价。


    老人带着孙子走了,老马怒指老杨的鼻子:


    “咚咚咚,咔咔咔。你就是个卖凉粉的,不是穆桂英挂帅,搞这么大动静干啥?”


    卖胡辣汤的老蔡脾气暴,夺走老杨的鼓摔在地上,一脚踩烂了鼓面:


    “我叫你再敲!”


    老杨也怒了,没有鼓没法吆喝。


    一怒之下踹倒老蔡的汤桶,胡辣汤流一地。


    老蔡掀老杨的摊子,凉粉摔地上变成渣子。


    两人大打出手,在胡辣汤和凉粉上打滚,无数吃瓜群众看热闹。


    李顺也在看热闹,心里给老蔡点赞,老蔡干了李顺想干又不能干的好事。


    刚才问价的中年妇女也去吃瓜,李木小声说:


    “顺子,卖吧,多卖二十块钱。”


    “先别急,先看热闹。”李顺肯定不卖,他不相信艺术在1993年这么贱。


    李木摇摇头,觉着这孩子越来越有主见。


    不经意间,李顺发现赵大头也在,正在摸一个男人的口袋。


    被他扒的人,正是那个问价衣柜,认为李顺的手艺只值二十块钱的大老粗。


    李顺有些纠结,要不要提醒他?


    仔细想想还是算了,让赵大头积累Debuff。


    现在偷的越多,送他坐牢时判刑就越久。


    忽然听见喇叭声,一辆桑塔纳轿车被迫停在人群外。


    不管司机怎么按喇叭,吃瓜人就是不让路。


    有几个脾气不好的,怒视前挡玻璃,吓得司机不敢按喇叭。


    万一惹众怒,群众敢把汽车掀个底朝天。司机扭头小声说:


    “领导,堵死了。”


    后排坐着一对夫妇和一个少女,夫妇四十岁左右,少女二十岁左右。


    被称为领导的男人叫宋强,看看车外的人群,说:


    “等等吧。”


    李顺盯着桑塔纳,93年能开桑塔纳的人,估计是单位领导。


    支书韩正说过,现在有钱也买不到车,因为买车需要经过层层审批。


    老蔡和老杨打出真火,吃瓜群众越来越多,桑塔纳周围都是人。


    宋小玲有点胸闷,打开车窗通风,不经意间看见了李顺的衣柜。


    越看越觉着漂亮,指着衣柜说:


    “妈,你看,那个立柜真漂亮。”


    宋强的妻子河秀兴致缺缺:


    “集市上能有啥好家具?你别担心嫁妆,明天我跟你爸去黄河家具城买。”


    宋小玲摇头:


    “你赶紧看看,那个衣柜真的很漂亮。”


    何秀拗不过闺女,侧身看闺女手指的方向,瞬间被惊艳:


    “不孬,下去看看。老宋一起去,一时半会儿走不成。”


    一家三口下车,挤出人群来到立柜旁边。


    何秀再次被惊艳,龙凤雕刻的栩栩如生,龙鳞凤羽等细节处理的尽善尽美。


    她是搞刺绣的,艺术是相通的,她认为作者有雕刻大师的水平。


    宋小玲爱不释手,轻轻抚摸着浮雕,丝毫不关注材质。


    李顺哑然失笑,没想到会在集市上遇见上辈子的恩人,将在不久后殉职的恩人。


    宋强轻敲衣柜确定材质,仔细检查做工。


    柜子是李大夏的嫁妆,李木用了12分本事。


    李家父子没说话,李木是因为紧张。


    这家人坐轿车,穿衣打扮一看就是城里人。


    李顺在冥思苦想,宋强啥时候中枪殉职的?


    宋家三口确定眼神,宋强说:


    “老兄,立柜怎么卖?”


    李顺伸出四个手指:


    “浮雕二百元,柜子二百元,一共四百元。”


    李木瞬间懵逼,三百没人买,还敢要四百?


    何秀指着浮雕问李木:


    “老先生,这是你的作品吗?”


    李木赶紧摆手,李顺说:


    “见笑了,玩笑之作。”


    何秀心中一惊,有这种手艺的人怎么是年轻小伙子?


    宋强说:


    “给你二百四,卖不卖?”


    李顺摇头,宋强转身回车上。


    两分钟后,何秀拉走闷闷不乐的女儿。


    “二百四十块呀,咋不卖?”李木急了。


    李顺小声说:


    “放心吧,我保证他出四百元买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