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名副其实的君主!
作品:《凤折春》 曾婉清不是一个人来的皇城,她的贴身丫鬟海棠一直跟着她呢。
见自家夫人被打得晕了过去,她在一旁看着干着急,能做的只有最后陪她一起去都察院。
曾婉清早上挨得打,当天夜里就醒了,但因为要问口供,阐述案情,她整整在都察院逗留了七天。
刚从衙门出来,她就看见左文进当街拦车大闹这一出。
既然他不嫌丢人,杜幻也豁出去了,“左文进,你与大公主的事是家事,本官管不了,你若心中不服大可以去衙门告状,去敲登闻鼓,本官没功夫和你纠缠!”
左文进傻眼了,他本以为这些个朝廷大员会忌惮着皇家颜面,不会与他正面争执,没准儿还会因为他是驸马巴结、接济一下他,毕竟顾明珠是皇帝唯一的女儿!
没承想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问题没解决,还丢这么大人!万一皇帝知道了降罪于他可怎么好?
看着扬长而去的马车,左文进无力极了,现在他们全家只能在郊外的破庙栖身,他的胞弟因没了本钱,连走街串巷的生意都做不成了……
这一切都是拜顾明珠所赐,他就是要饭,爬也要爬到西陲问她要个说法!
看着蹲在街角狼狈不堪的驸马,曾婉清心说,做皇家的女婿也太没尊严了!
她又听闻长公主凶猛彪悍,杀人不眨眼……想必赵长卿在宫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只要她有机会见到他,温柔以待,她就不信赵长卿不会对她旧情复燃。
“海棠,去丞相府附近租间宅子,咱们以后就在皇城落脚了!”
……
凤栖宫里,顾染双目紧闭,一动不动,昏暗中面色惨白的瘆人。
好在她只是突然陷入了沉睡,一直呼吸平稳,脉象平和,倒是没什么大碍。
赵长卿每日守在她身边,不问世事,只想着尽快带她离开帝宫。
他太累了,也不知自己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再醒来就看到微光中,顾染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阿染?你醒了?还记得我是谁吗?”赵长卿不知道她现在是什么情况,一翻身就下了地,既想靠近又不敢上前。
“我渴。”顾染撇撇嘴,“你离我那么远干什么?”
“你认识我对不对?”赵长卿兴奋极了,长长的睫毛下,狭长的眸子,泛着奇异的光彩,他一把抓住顾染的手,轻声问,“你现在几岁了?”
“傻子!”顾染扶额,脑瓜子嗡嗡的,“我不仅记忆都恢复了!身上的伤也全都好了!我的夫君……”
赵长卿手上一用力,直接将她扯进了怀里,哽咽道,“你自己说的不算,我这就叫太医过来。”
“……”
她竟奇迹般地恢复如初了!呵,她本就是一个奇迹!
这一晚,月明星疏,安谧平静,就连半夜敲打在窗棂上的风,都轻柔了许多。
没等天亮,皇帝就收到了消息,长公主醒了,不知是不是因祸得福,她不仅记忆恢复了,就连身上中的毒都莫名其妙的解了。
皇帝不敢置信,非逼着周太医和齐太医给他个说法,长公主也没吃什么药,怎么就昏睡了几天,就解了那么多年的奇毒?
周太医无奈,看了眼齐承对皇帝道,“禀皇上,许是长公主当时七窍流血,将聚集在某处的毒素尽数排了出来。”
反正长公主的情况实属罕见,当时差点儿死在紫宸宫也是皇上亲眼所见……他非要个说法,那他就给他个说法。
闻言,皇帝安静下来,不再絮絮叨叨,不再满殿打转。
过了许久,他命所有人退下,一个人坐在桌案前发呆,整整一夜,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与其她伸手来要,不如主动交付……
两日后,早朝。
待众臣到齐后,尖细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半晌才道,“平身。”
“谢皇上。”
大臣们直起身来,正惊讶于皇上怎么突然之间两鬓斑白,那太监独有的声音再次响起,“摄政长公主驾到!”
顾染缓步走上太极殿,赵长卿垂首紧随其后,她昂首挺胸走过满朝文武跟前,在众人惊诧的目光注视下,抬步上了玉阶,拂袖落座凤椅,与帝王比肩。
待她坐定,文武百官齐齐跪地叩首,“摄政长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顾染一身玄袍,安坐在凤椅之上,虽为女子,却将主上的气势展露得淋漓尽致,即便身边坐的是就是皇帝,竟也是那样的龙威至耀。
“平身!”她眉眼含笑,可笑不达眼底。
“谢长公主!”
皇帝侧头看了顾染一眼,许久才冷声开口,“徐迁,宣读朕的旨意。”
“喏。”
徐迁上前,朗声道:“众臣听旨!”
文武百官再次齐跪于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应承天命,握图阐极,日昃坐朝,驭朽克怀,履冰克怀,忧勤庶政。虽在位不到三载,已近不惑之年,如今身体有恙,深求闲逸,永保休和。
皇长子顾玄,虽年幼,却机智聪慧,深肖朕躬,今传皇帝位于顾玄,所司备礼,以时册授。公卿百官,四方岳牧及长吏,下至士民,宜悉祗奉,以称朕意。
夫政惟通变,礼贵从宜;利在于民,义存适要。条章法度,不便於时,随事改易,勿有疑滞,此荣安长公主、顾染佐政,一切军国事务,以其为尊,至帝而立。
今朕退居重华宫,号称太上皇,安神元默,以待传承。”
众臣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半虎符皆在朕手中,今日当着众大臣的面,连同所有玺印,全部交由长公主保管。”
音落,徐迁端着沉甸甸的托盘走向凤椅。
顾染起身,双手接过,低头垂目,不怒自威,“本宫必不负太上皇嘱托!”
皇帝摆手示意她落座,看着玉阶下黑压压的人头,有气无力地道:“众臣平身!吾身体不适,且先回去了”
“恭送太上皇!”
这道旨意一下,所谓摄政长公主,便是大邺名副其实的君主了,儿皇帝如今只有四岁,待他亲政,那时大邺是何光景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