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求求你帮帮我

作品:《摄政王的农家小福妻

    姚灵重新举起喇叭说道:“我已经想好了,我们姚家准备在村子里建作坊。同时建两个,一个用来生产腐竹类的豆制品。


    一个用来生产粉条,不光是红薯粉,还有土豆粉,绿豆粉等等。只要我们用心研发,新产品会源源不断地出来。”


    村民们的心都被调动了起来,作坊啊!十里八村还没有像样的作坊。


    他们村一下子建两个,还是在这大灾之年,想想都觉得兴奋,以后出门走亲戚,都能高人一等。


    陈村长当了多年的村长,到底想得长远一些,问道:“这作坊是你们姚家建的,那我们能做些什么?”


    姚灵笑着道:“光靠我们一家是撑不起作坊的,还需要各位鼎力相助。”


    灵丫头就是会说话,说得人心里暖暖的。


    有人问道:“我们能做什么?”


    姚灵道:“作坊建好后,我们姚家聘请大家来做工,给工钱的那种。但是,做腐竹和红薯粉都是技术活,我会挑一批技术工人,提前培训。


    没有挑到的,我也会给大家其他的机会。只要你们想做,不懒,都能赚到银钱。”


    陈文光道:“大家都去作坊干活了,开荒怎么办?”


    姚灵道:“作坊还没有开始建,开荒继续。我丑话说在前面,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作坊工作。作坊给的工钱也并不高,折算下来和开荒差不多。


    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愿意开荒种地的继续开荒种地,愿意进作坊的进作坊。当然,技术工工钱会相当高一些。”


    这些村民们没有读过书,不识什么字,但大家都不傻。灵丫头又说得清楚,心中纷纷有了计较。


    最兴奋的莫过于那些妇女们,她们也能靠自己的双手赚到银钱补贴家用了。


    腐竹和红薯粉条,都是这些妇女们和姚灵一起捣鼓出来的。


    妇女们感觉腰板都挺直了,满脸红光地参与讨论。把男人们看得一愣一愣的。自家的婆娘什么时候这么大声音说过话,还笑得那么开心。


    姚灵把人群遣散了,她找到陈文光,让他组建一支送货队伍。要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本村找不到就去其他村找。


    要二十人左右,凑齐人数后,统一培训,至少学点拳脚功夫。


    陈文光欣然接受,他期待地问道:“灵妹妹,我能去送货吗?”


    姚灵道:“你要帮我管着村子里的这一摊子,不能走。送货我另有人选。”


    陈文光并没有觉得失望,不送货就不送货,他还懒得去安陵城那么远的地方。


    其实,姚灵也想过让陈文光去送货。


    但是吧!他生在村里,很少有机会出去,眼界啥的窄了,不如大城市里来的柳天然。出门做生意容易被人忽悠。


    陈村长主动承包了建作坊的事,他说他认识建房子的工匠,技术很好。就是不知道人还在不在,有没有去逃荒。


    他要亲自去找找看,姚灵欣然接受。


    有了村长的帮忙,她不用担心工匠的事,少了很多麻烦。


    吃完午饭,姚灵推着宋寻回家了。


    两人有商有量地画了作坊的平面图,开始她担心自己画的工匠看不懂。


    宋寻帮忙改了改,就清楚多了。


    家里多了很多小牲口,忙坏了几个孩子,忙着喂鸡鸭鹅、兔子。


    小猪崽和牛犊子,有刘老太亲自喂,她怕孩子们冒冒失失的,给喂坏了。


    喂的料都是姚灵从空间生产好后,拿出来的。孩子们只需要把它们放进圈里即可。


    那十匹马,家里关不下。几个暗卫们将马赶到山脚下,圈了一块地,养了起来。反正又没有下雨,慢慢搭马圈,不着急。


    陈村长很幸运地找到了工匠,工匠带着他的徒弟来了。本村人手不够,工匠在自己村子里找了些人手来。


    工匠姓刘,他十分感谢云山村给了他这个机会,几乎是救他家于水火之中。


    来建作坊的工人们见有粮食拿,有水领,还能吃一顿饱饱的午饭,干活都很起劲。


    干活的工人越来越多,刘老太几人做大锅饭供应不上。李氏把兰草娘叫去帮忙,村长媳妇兰花也去了。几人又新垒了两个灶台,架了大铁锅。


    姚灵想着,人家给她干活,怎么也得吃饱吧,没有油腥不行。


    空间里大母猪生了小猪崽,小猪崽已经长到一百多斤。那头病牛也生了小牛,原来她怀了两只小牛,很难得,只是差点挂了。


    还好,在空间的滋养下,活了过来,顺利生下两只小牛。


    家养猪的味道和野猪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她不敢冒险拿出来。


    索性,找了个理由,把邵玉宏诓到云山深处,一起去的还有姚贵等几个孩子。


    在姚灵有意的支配和安排下,由邵玉宏的小嘴说出了想吃野鸡、野兔、野山羊,野猪等等。


    姚灵收获了大量的野物,统统扔到空间里。只剩下一头两百斤的大野猪,让陈文光带人给扛下了山。


    大锅饭里多了野猪肉,香得很。吃得个个满嘴冒油,天天都想去干活。


    干活有肉吃,多划算。


    作坊选好了地址,备好了材料,动工了,工匠们干得热火朝天。


    姚灵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事,没有安排好。想了好几天没有想起来。


    这天,冷风一吹,她下意识地抱紧了自己,光吹冷风不下雨,哪怕是下点雪也好啊!贼老天。


    猛然地想到,她忘记安排做送货的马车了,没有马车,只有马。东西运不出去啊!


    拿出圆珠笔和白纸,犯难了。


    让她画小汽车,火车,货车,分分钟的事。


    古代送货的马车长什么样子,内部结构什么的,她都不知道啊!该如何下笔。


    让何富贵自己想,不可能。


    他只会做桌椅板凳,平日里马车很少见。即便会做,也仅仅是村子里的牛车而已。


    她要的马车,要结实耐劳,能长途运输,还要防震。不然半路把货震碎了怎么办?


    最后没办法,只好去求助宋寻,好在宋寻看过相关的书籍。


    两人摸索了着画了些图纸出来。


    姚灵拿了图纸去找何富贵,让他先做一个小型的模型看看,可以的话。就大量准备木材,安排人手。


    给每一匹马都配上高大上,又结实的大货车,姚灵甚至连logo都画好了。这样的车队出门,一定很拉风。


    何富贵拿了图纸,仔细地揣摩,眼里是狂热的神情。


    姚灵见状不再打扰,准备告辞回家。


    荷兰草突然窜了出来,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


    “灵儿,求求你帮帮我,也只有你能帮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