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这是个好法子!

作品:《穿成灾年小寡妇,撒娇大佬扛不住

    “这不行……你都出的些啥主意!”


    周大龙反驳过后,狠狠的瞪了林柔柔一眼。


    昨天的情形,周大龙是个什么样子,林柔柔看在眼里,见他这样心中暗恨,放在身侧的手捏的死紧。


    面上却是半点不显,一幅害怕的样子缩了缩脖子:“我说的都是实话。”


    说着,歪头觑了周氏一眼:“娘,也是这样觉得的吧。”


    周氏这次难得没有撅林柔柔,板着脸点头,拉住周大龙:“儿啊,你媳妇儿说的对,这是个好法子。”


    “娘知道你想啥。”


    说着,周氏拉着周大龙到她旁边,凑到他耳朵边开始嘀嘀咕咕。


    周氏的声音很小,林柔柔站在旁边总觉得周氏没憋啥好屁,支起耳朵想听,可愣是直愣半天连个音色都没听到。


    只见原本还一幅不情不愿的周大龙,随着周氏的嘀咕,渐渐露出喜色。


    “你说娘说的对不对!”


    周氏看着周大龙变脸,扬了扬下巴,一幅我说的对不对的样子。


    “对对对,娘说的对!”周大龙喜滋滋,眼里的激动遮都遮不住,看的旁边的林柔柔下意识皱眉。


    “娘,大龙,你们说啥呢?”林柔柔下意识觉得不好,这老巫婆指不定憋了啥屁,看着就不像对她有利的样子。


    笑盈盈的走过去,犹豫了下还是问道。


    “说了啥你少管,不过,我觉得你说的也对,老子就信你一回。”


    周大龙心情好,倒是给了林柔柔个好脸色。


    伸手在她屁股上摸了一把,然后哼着小曲儿回房去了。


    林柔柔问话时都准备好要挨一顿打了,谁知道周大龙竟如此好脸色,还……


    一时间,林柔柔脸颊含春,原本有点忐忑害怕的心情,顿时一扫而空。


    “不要脸的东西,你看你那样,贱不贱啊。”


    周氏见不得林柔柔这样,狠狠的揪了她一把骂道。


    周氏下手从不留手,那一把揪下去,林柔柔感觉自己的肉都要被揪掉了,顿时脸色大变。


    “娘,我没有。”


    林柔柔哆哆嗦嗦的争辩。


    她越是这个样子,周氏越是看不惯,但想着家里还有活儿得让她干,冷哼一声收手回屋去了。


    周氏一走,林柔柔狠狠的看着她趾高气昂的背影,手里的帕子都要给她扯烂了。


    周氏他们这边商量着使坏,村子里以花婆儿媳妇儿为首还有于翠莲等人,在回家后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去府城买粮。


    一旦决定后面就快了,带着钱就去找老李头。


    谁知道,一到老李头家就别告知,老李头一早就往府城去了。


    “婶儿,李叔这一大早就去府城干啥啊?是去买粮食吗?”


    于翠莲站在老李头家门口,看着里面的李氏,想了想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


    李氏跟着老李头风风雨雨半辈子了,老李头每天干啥都拉了啥活儿都会给李氏说,自然知道他去府城干啥了。


    早上老李头就还在说也要去买点粮食,本来她还有点不愿意,但还是架不住老李头的游说答应了。


    谁知道,今天张有才就找他们过去了,想着张有才之前说的那话,李氏心中庆幸。


    现在买粮食也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情了,见于翠莲问,李氏也不瞒着点了点头。


    “早上春花他们过来说要去府城,顺便也去买点粮食。”


    “春花他们也去买粮食吗?”于翠莲下意识问道。


    李氏向来是个不多话的人,因着老李头赶车的原因,总能多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但她从来不说。


    她当然知道周春花他们干什么去了,但不是她的事情她就不会说。


    是以,在听到于翠莲的话后,立马岔开了话题:“他们应该不会挨太久还,但是今天再去府城已经是不可能了,明天你们去吗?”


    “去的话等他回来,我和他说一声,就不接别人的活儿了。”


    于翠莲怎么能不去,要说之前过来是因为花婆的劝说,想着多少也去买点以防万一,但又怕掉价是以也没准备买太多。


    不仅是于翠莲,在场跟着过来的,除了花婆儿媳妇儿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准备去买点回来以防万一。


    并不会买太多,可这会儿听到李氏的话,心里的想法立马就有些动摇了。


    “去的,我去的。”于翠莲知道李氏的性子,听她岔开话题也不再多问,连忙点头。


    “你们去吗?”转头问其他人。


    花婆的儿媳妇儿就在于翠莲身后,听到今天已经不能去府城了,心里都急死了,见明天能去哪里会犹豫。


    “我去,婶儿我要去的,千万要留我一个位置啊。”


    花婆的儿媳妇儿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叫金花,离久安村好几片山那边九华村的。


    那是出了名的穷村,住在山沟沟里田地里不咋出粮,一辈子过的都苦哈哈,没嫁人之前都就没吃过饱饭。


    好不容易嫁出来,在花婆家虽说日子过的不算好,吃的也是面糊糊,但隔三差五的孩子能吃点干的,自己跟着舔个勺子。


    加上婆婆对她也不苛刻,这样的日子她已经很满足了,谁知道婆婆回来就拿出所有家当要买粮食。


    原本她和当家的是不同意的,但她把里正的话一说,金花当时就吓着了。


    就怕到时候粮食再涨还买不到粮食,要知道他们家的粮食可只够一个月了。


    她这辈子饿肚子都饿怕了,再也不想尝那滋味了,二话不说照着婆婆的吩咐拿钱去府城买粮食。


    谁知道牛车没了,今天的错过了,明天的哪儿能再错过。


    有于翠莲和金花两人的反应,其他人见状管他明天去买多少粮食回来,全都迫不及待的报名。


    总有种这次不报名就会错过啥一样的紧迫感。


    一行人本就是过来找老李头去府城的,如今老李头也不在他们定下明天要去府城的位置后,也都回家去了。


    一路上还在讨论周春花他们竟今天就去买粮食了的事情。


    这种事情本就需要有人带头,只要有人做了第一个,其他人一见别人都买了,从众心里就会让他们下意识都跟着去买。


    不买?


    不买看别人都买了呢,要不是真有啥事儿,别人咋会买?


    于是,老李头家一行回来,让原本只想多少买点以防个万一的人,下意识准备多买点。


    村子里这顷刻之间发生的变化,沐棉他们可不知道。


    从里正家里出去走半路上才想起之前说的要打个木桶,司英让沐棉先回去,直接去了趟木匠家里,再回去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半扇排骨昨天中午吃了三根,晚上只吃了一根,还剩两根。


    虽说天气已经凉了,但到底不像冬天,又没有调料能有个别的吃法。


    思来想去,最后只能把剩下那两根排骨一起腌着,转头霍霍大白菜和大萝卜去了。


    大白菜和萝卜都是好东西啊,她一次都买了几十斤放着,因为温度不够低,萝卜还好大白菜还是放不了太久。


    她准备用大白菜腌酸菜和萝卜皮一起腌酸菜。


    腌酸菜的腌制方法有很多种,但现在条件有限,只能用最简单的做法。


    把一个陶罐洗干净确保没有一点油后控干生水,然后将大白菜洗干净放到开水里烫一下,放到洗干净的盆里。


    等白菜凉了,把手洗干净将白菜的水分拎半干放进准备好的陶罐里铺好,撒上一层盐,然后又铺一层白菜,后面就是一层白菜一层盐,出去白菜芯不要,用了十棵白菜才把陶罐装满。


    等装好后用一个碟子把陶罐遮住压死,然后在用陶罐的盖子盖上。


    等上七八天就可以吃了,而且可以吃很久。


    用酸菜炖肉,软材炖腊肉,炖排骨,炒酸菜,酸菜炒肉。


    光是想想,沐棉都感觉口水流出来了。


    这些日子他们吃的虽然不错,有肉有面又有饭的,味道还鲜美,但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的人来说,吃饱喝足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有点想念其他口味了。


    茱萸的辣味和辣椒的辣味完全不一样,况且家里之前在醉仙楼拿回来的茱萸也没有了,只能想其他办法了。


    酸菜做好后,沐棉满脑子想的都是酸菜做出来的各种东西,吃什么都感觉食之无味,最后胡乱做了个炒萝卜丝,蒸了混合米饭兴趣缺缺的对付了两口。


    “嫂嫂,不舒服?”


    司英堪堪吃了一碗饭后,正准备添第二碗,见沐棉没怎么动筷子,碗里的饭也没怎么,皱了皱眉。


    沐棉正扒拉着碗里的饭,听到司英的话回神,摇头快速夹了一筷子萝卜丝把饭扒拉干净,捡碗。


    心里已经在琢磨是不是往醉仙楼去一趟。


    下午,因为外面在下雨,不能出门,司英在家里穿针拿线做衣裳,沐棉哪里好闲着,就在旁边搓棉花,颇有几分岁月静好的意思。


    …………


    下午,天蒙蒙黑的时候,一早去府城周春花等人终于回来了。


    猴子和张大川带着斗笠坐在车头赶车,老李头和周春花则挤在搭着蓬的牛车上。


    雨棚下面全是被遮住的粮食,两人就挤在这些粮食的缝隙里坐着。


    等到了村口,猴子和张大川两人连忙从牛车上跳下来,忙活开来。


    三家人的粮食,周春花和张大川两人是无条件相信沐棉,她说让买粮食,二话不说买了十两银子的粮食回来。


    之前沐棉十两银子买了一石,周春花算了又算的买,也只买了六七百斤,其中玉米面偏多。


    而老李头买的不多,但也有四百来斤,全是玉米面。


    猴子也买的玉米面。


    昨天从沐棉家下去,因为司英提起的炕,特地去贺老二家找了他一趟,和他说了想要盘炕的想法问了价钱。


    回家和爷爷奶奶拼拼凑凑,加上司英给他的一两银子,留了盘炕的钱剩下三两,他全拿去买了粮食。


    老李头的牛车根本拉不走,只拉了周春花和他自己的。


    至于他的,则跟贺老二一起在后面的牛车。


    是的,没错,贺老二在知道沐棉让周春花他们买粮食后,啥也没说,早上一早跟着一起往府城去了。


    牛车上粮食也就一千多斤,老李头的牛车可以直接到他家院子,不需要下也就剩下张大川的七百来斤。


    两人一来一回的,没多一会儿工夫就搬完了。


    他们这一搬完,另一辆牛车悠悠到了地方。


    另一辆牛车上都是猴子和贺老二的粮食,两人家也不再村口,猴子见牛车来了跳到牛车上,张大川紧随其后跟着老李头往家里去了。


    天色虽然暗了下但并没黑透,张大川他们还好在村头,不会有太多人注意。


    可猴子就不一样了,就住中间呢,突然一下买这么多粮食回来,加上牛车上还有贺老二的还没下,看着尤为壮观。


    不过一会儿工夫,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猴子,你们去府城的时候,粮价又涨了没有?”


    终于,在猴子下完粮食,围在旁边看热闹的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他这话一问,旁边有不少人都不由看向猴子,显然,这也是他们想问的。


    万一粮价又涨了,那就证明明天还可能涨,他们这一耽搁就得耽搁多少钱啊。


    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于翠莲一起去找过老李头,他们对买粮食这事儿还有些犹豫。


    但也没说不买,就是想着再观望观望吧。


    谁知道看到这么多人粮食都已经买回来了,心里就有点没底,想问问再决定到底要不要买。


    “没涨。”猴子搬完了东西和张大川道了谢,看向正看着自己的乡亲们摇头。


    村民们顿时松了口。


    还好还好,没涨!


    然而,不等他们这口气松完就听到猴子的声音继续响起。


    “但是粮铺买粮的人多了很多。”


    猴子想着府城粮铺看到的情况,直觉有些不好,想要让他们也快去买些粮食回来还,但他自幼在村子里长大,没有父母跟着爷爷奶奶,见惯了村儿里乡亲们的各种嘴脸。


    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况且这会儿天都黑了,想去也没法子了。


    是以话到嘴边转了个弯。